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标记,奇数组作为对照组,偶数组作为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2组护理前后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知识的了解程度、症状评分、反射评分及感觉试验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知识了解程度为(15.67±3.74)分,高于对照组的(13.02±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症状评分(1.49±0.91)、反射评分(3.61±1.74)、感觉试验评分(1.54±0.62)与护理前比较,降低趋势均低于对照组(2.29±1.00)、(4.30±1.83)、(2.21±0.85),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在我国可达50%~60%。病变主要累及双侧末梢神经,以感觉神经、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运动神经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疼痛、麻木、无力、烧灼感、针刺感及寒冷感,夜间重,有时难以忍受而影响睡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体会.方法 将68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干预组提供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观察2组恢复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9例,未愈5例;干预组治愈25例,好转7例,未愈2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闱神经病变(DPN )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致残率高,发生率更高,报道称50%的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早期临床特征以感觉障碍为主,主要分布在四肢肢端,临床表现以对称性肢体疼痛、麻木、灼热或冰凉感为主,一般下肢较上肢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在强调正确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院近年来收治90例2型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通过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对改善患者预后起到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05—2012-08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血液病、过敏体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肿瘤患者。干预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48~85岁,平均(62.7±6.4)岁;病程4~27a,平均(13.2±3.5)a。对照组男31例,女14例;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综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08-02—2011-07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控制血糖;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足部护理,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双侧正中神经、腓神经、尺神经和胫后神经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观察患者双下肢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2组空腹和餐后2h血糖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的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2组治疗前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前后双侧正中神经、腓神经、尺神经和胫后神经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胫后神经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下降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足部护理可以改善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有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患者病变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09-06~2010-12进行的糖尿病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的神经病变患者28例中进行随机抽取,对28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方法及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观察。结果 28例患者经松解术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或完全好转。结论鉴于周围神经松解术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足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1例DPN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基础护理,观察组予基础护理配合足部护理措施,观察30d末2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均能够明显改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30d末,观察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足部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在控制糖尿病的同时随机分为2组,基础治疗组(常规组)30例,应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g,静滴,qd,同时应用10%氯化钾5 ml,25%硫酸镁注射液5 ml,三磷酸腺苷40 mg,辅酶A 100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静滴,qd,连用14 d为一个疗程,停药3 d,再进行第二疗程。治疗组(硫辛酸组)36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硫辛酸600 mg,加液体静滴,1次/d,疗程同基础治疗。评价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体有效率88.89%,无效率11.11%。常规组总体有效率56.66%,无效率33.33%。硫辛酸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及持续氧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除进行血糖控制、活血、抗凝、营养神经等治疗外,加用盐酸丁咯地尔200mg静滴,配合持续氧疗,共用2个疗程。同时对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加强临床护理,做好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37例病人在改变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及腓神经的传导速度上疗效明显。结论血管病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盐酸丁咯地尔配合持续氧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病人的神经缺血和缺氧状况,有助于周围神经病变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微循环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02—2013-05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体检的健康同龄人6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甲襞微循环与不同切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指标,观察组中不同分期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甲襞微循环与不同切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3期患者高于1期与2期患者,2期患者则高于1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微循环状态相对较差,且分期越高者检测水平越差,因此可用于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赛莱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在控制血糖、病因治疗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赛莱乐注射液治疗26例,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4例,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1%,时照组有效率为58.4%,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赛莱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中药熏蒸辅助治疗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针对40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并进行系统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长春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2组的基础治疗为:糖尿病饮食、降糖药物及维生素B1 100 mg,甲钴胺500 μg肌内注射,1次/d,观察组加用长春西汀注射液30 mg加入500 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治疗4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进行基础治疗,即常规调整血糖,活血化瘀联合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组4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再加用甲钴胺.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为87.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病理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目的 探讨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临床与神经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体征,同时进行血糖、果糖胺、红细胞山梨醇及神经传导速度(NCU)测定,并做腓肠神经病理检查。结果 10例患者血糖、果糖胺及红细胞山梨醇明显增高,NCU下降,以感觉NCU下降明显。神经病理显示不同程度神经纤维减少、轴索变性及血管狭窄。结论 糖尿病病程、代谢紊乱控制程度与NCU及神经病理损伤程度有一定相  相似文献   

17.
18.
硫辛酸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辛酸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入选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注射液500μg肌内注射,1次/d,疗程2周;治疗组给予硫辛酸注射液600mg静滴,1次/d,疗程2周。结果 2周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注射液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8—2013-01本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的神经传导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与4个疗程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改善较为积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用爱维治与联用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50例DPN患者分为川芎嗪联用爱维治治疗组和联用弥可保对照组各25例,观察用药前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血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川芎嗪联用爱维治能较好地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结论川芎嗪联用爱维治较川芎嗪联用弥可保治疗DPN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