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笔者使用广州中药制药总厂生产的“紫金锭”内服外敷,治疗痈、疔、疖肿、丹毒等一般疮疡外科感染性疾患42例,全部治愈。其中痈7例,疔6例,疖肿17例,丹毒12例。5~12天治愈。除1例疔毒走黄患者加用中药汤剂和西药抗生素外,其他都未再使用其它药物。适应证:凡属外科感染性疾患,辨证属实热证者。用法:①内服:成人每次3片,日3次,  相似文献   

2.
乳痈多因妇人孕期,词摄不慎,忿怒所逆,郁闷所遏,肝失疏泄,乳行不畅,或者产后恶露未尽,厚味所酿,气血壅滞,使乳汁排出障碍,郁而化热所致。乳痈一般多见于阳证,初期脓未成时乳房一处或数处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乳汁排出不畅,往往伴见寒热往来,头痛口干,食欲减退,胸闷呕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乳痈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口服中药汤剂和外用鲜蒲公英捣烂外敷。结果:治愈25例,好转6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6.9%。结论:中药治疗乳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笔者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臀痈3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9例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30天;急性发作36例,慢性发作3例;病变部位为左侧臀部24例,右侧臀部15例。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85年起,应用六神丸治疗乳痈38例,疗效满意,其中治愈34例,无效4例。敷药最多者10次,最少1次。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38例中初产妇33例,经产妇5例;病程最长者20天,最短者2天;已成痈化脓者6例;单侧者26例,双侧同病者9例。用法:内服:六神丸每次10粒,一日4次。外用:每次取六神丸30粒研细末,以适量凡士林调匀后外敷局部,一日一换。病案举例:刘×,女,25岁,工人。患者于1986年4月6日(产后21天)开始自觉右侧乳房红肿胀痛,触之有包块。即在某医院服中西药及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1994年8月至1999年6月对我院确诊为阑尾炎患者,经抗炎治疗1~2天,不见好转,又不愿手术者,用本法治疗64例病人,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乳痈妊娠期间患之为“内吹”,产后患之则为“外吹”。以公英黄酒煎内服外敷治疗之,法简效捷,介绍如下。一般资料系统观察40例,其中内吹4例,外吹36例;年龄22~37岁,平均28岁;病例选择上均为肝气郁滞,乳房肿痛或肝胃之火内郁乳房结块尚未化脓者。治疗方法蒲公英30g、黄酒200ml煎服,药渣敷患处,避风出汗。治疗效果40例中,治愈(症状完全消除,局部完好如初)31例,占77.5%;有效(全身及局部急性症状消失,唯有局部遗留小硬结,偶尔有痛感)7例,占有17.5%;无效(全身症状及局部炎症未能有效控制,而辅用其他药物治疗)2例,…  相似文献   

8.
<正>乳痈,相当于西医的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在哺乳期,以初产妇为多见。中医学认为,产后乳痈多因肝气郁滞,胃热壅塞,乳汁瘀积,兼感风寒之邪结聚而发。《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亦有因乳汁蓄结,与血相搏,蕴积生热,结聚而成乳痈者。"如不及时治疗,不但无法正常哺乳,而且给产妇造成极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9.
肠痈膏外敷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行气止痛药物组成的肠痈膏外治为主,结合内服阑尾Ⅲ号治疗阑尾周围脓肿160例,治愈率98.7%;对照组用抗生素治疗110例,治愈率74.5%。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0.
<正>乳痈是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好发于产后未满月的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1]。笔者自拟乳痈消散汤配合蒲公英外敷治疗初期乳痛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8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患者,为初产妇。年龄20~35岁,平均25.5岁;病程1~7天,平均3.5天;哺乳期77例,终止妊娠期2例,隆乳术后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年龄、病程等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肠痈汤内服联合大蒜三黄糊剂麦氏点外敷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肠痈汤(金银花、蒲公英、桃仁、大黄、枳实、白芍、延胡索、香木、川楝子、甘草)内服;联合大蒜三黄糊剂(大黄、黄连、黄柏、天花粉、白芷、芒硝各等分,大蒜、食醋)麦氏点外敷治疗急、慢性阑尾炎230例.6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痊愈225例,好转5例,有效0例,无效0例.结论:肠痈汤内服联合大蒜三黄糊剂麦氏点外敷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科试用自拟肠痈汤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阑尾炎收效良好,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中医科自1987~1996年,共收治了亚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不包括急性阑尾炎穿孔者)患者共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8岁,平均住院天数为9天。除1例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转外科手术外,其它均治愈出院。2 方剂配制与用法2.1 方剂:双花30g、连翘15g、公英30g、地丁30g、乳香10g、没药10g、枳壳12g、木香12g、丹皮12g、冬瓜仁30g、甘草10g、大黄10g。2.2 药液的配制:上方浸泡不少于2小时,温火煎服不少于30分钟,分二剂装入保暖壶…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 5 0例 ,均来自我院儿科门诊。其中男 2 9例 ,女 2 1例 ;发病年龄 5~ 10岁 38例 ,10~ 14岁 12例 ;单侧腮腺发病 11例 ,双侧腮腺发病 39例。全部病例均有发热 ,体温最低 37.5℃ ,最高 39.7℃。发病后 1d就医者 32例 ,2 d就医者 15例 ,3d就医者 3例。治疗方法 消炎膏为我院自制膏剂 ,由消炎粉加适量麻油、蜂蜡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软膏剂。其功效为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主用于流行性腮腺炎等证。外敷患部 ,每日 2次 ,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过敏、起水泡等。同时以黄芩 10 g、连翘 15 g、板蓝根 15 g、牛蒡子 6 g、薄荷 10…  相似文献   

14.
王××,男,72岁,某机械厂职工家属。自述1974年5月因患背痈,在该厂卫生所注射青、链霉素,外敷四环素药膏,治疗十余天无效,红肿高大益盛,转该地区医院外科治疗,治如前法,经治近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89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2000年3月~2004年8月,运用痛泻要方加味内服、中药敷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8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9例患者中,男39例,女50例;年龄20~52岁,平均37.2岁;病程6月~10 a,平均3.4 a。1.2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1996年世界专家工作组修改并制订的罗马Ⅱ标准。1.3中医辨证本组病例选择,根据中医辨证均属肝郁脾虚型。临床表现:平素常有胸胁胀闷,嗳气少食。每因情志怫郁或劳累即腹痛、肠鸣而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脘痞不舒,急躁易怒,或有便意不尽感,粘液便。伴有失眠焦虑、心慌头痛等全身症状。舌边红、苔薄…  相似文献   

16.
疖、痈是毛囊及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 ,祖国医学属“火毒”、“热毒”之证。多发于暑期 ,农村多见 ,初期用垂盆草内服外用治疗显著 ,可以有效地防止毒邪扩散和毒素吸收 ,避免全身感染。1 临床资料本组 31例中 ,男 18例 ,女13例 ,年龄最小 3岁 ,最大 67岁 ,平均 35岁 ,发生在头面部、背、臀部肿疡期暑疖 32处 ,发生在后颈及背部的肿疡期暑痈 6处 ,病情 1~ 5天 ,症见局部红、肿、热、痛。2 治疗方法取新鲜垂盆草 60~ 12 0g ,将上药洗净捣烂加干面粉少许调成糊状 (或晒干研末加凡士林适量调成软膏 )外敷患处 ,每日换药1次 (如脓…  相似文献   

17.
肠痈可以说等于急性阑尾炎。虽然从定义上说,肠痈包括大、小肠的痈肿,但肠痈之好发部位为阑尾部,因为那是一条盲管,容易阻塞成病,旧称盲肠炎。中医还有缩脚肠痈之名,就更加与阑尾炎相吻合了。在学医时期,虽已读过《金匮要略》,但真正会治肠痈,是在读了上海伤寒名家曹颖甫  相似文献   

18.
疖、痈分别为单个毛囊及邻近的多个毛囊和周围组织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菌为主,与皮肤不洁、擦伤、受感染、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笔者采用大蒜加芋头外敷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
1药物组成大蒜10枚~15枚,玄明粉6g,大黄10g。2制用方法将大蒜剥去紫色外皮,放入蒜臼中捣成泥状,大黄、玄明粉研成细末,放入蒜泥中混匀即为大蒜糊剂。用时先消毒患者右下腹部,皮肤表面涂少许植物油,将大蒜糊剂涂于右下腹部阑尾麦氏点周围,外敷消毒敷料,胶布固定。每日1次,每次lh~Zh。用后洗净皮肤,连用5天~7天为1疗程。3治疗结果共治疗52例,总有效率为85%。大蒜糊剂外敷治肠痈效良@陈玉贵$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医院!262400@官秀花$山东省昌乐县中医院!262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