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是儿童致死性肌萎缩疾病,病情进展迅速,如无系统治疗,患儿多于20岁前死于呼吸循环衰竭。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对心脏的不良影响日益凸显,推测与dystrophin基因特定外显子缺失密切相关。本文拟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心脏损害的流行病学、与dystrophin基因关系、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以及早期预防与治疗进行综述。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是儿童致死性肌萎缩疾病,病情进展迅速,如无系统治疗,患儿多于20岁前死于呼吸循环衰竭。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对心脏的不良影响日益凸显,推测与dystrophin基因特定外显子缺失密切相关。本文拟对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心脏损害的流行病学、与dystrophin基因关系、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以及早期预防与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背景: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累及肌肉系统的致死性遗传疾病,迄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学者们针对干细胞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进行了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有意义的临床试验。 目的:观察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接受序贯式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其运动功能、肌细胞修复与再生、抗肌萎缩蛋白表达和缺失基因替代的变化,评价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于2009-05应用序贯式干细胞移植治疗1例8岁男性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方法基因分析13外显子缺失。序贯式干细胞移植,即依次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内移植-肌肉内移植-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定期检测血清酶学变化、供者HLA植入证据、缺陷基因表达、肌细胞膜抗肌萎缩蛋白表达、运动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与结论:序贯式干细胞移植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可使缺失基因替代,肌细胞膜dystrophin阳性表达,血清酶学显著降低,进一步提高运动功能。可阻止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疾病进展,有望获得持续性改善。  相似文献   

3.
干细胞移植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病,由位于Xp21的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y)基因突变引起dystrophy完全或部分缺失所致。该病主要见于男孩,发病率约3/10万活男婴。女性为致病基因携带者,所生男孩50%发病。患者一般3~5岁发病,主要表现为全身骨骼肌进行性无力、萎缩和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随着病情逐渐加重,12岁丧失行走能力,20岁左右因呼吸肌萎缩、无力,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迄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支持治疗、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矫形治疗虽可预防及适度改善关节的畸形和挛缩,却未能有效的阻止病程的进展。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而言,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移植可望成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不少学者用骨髓或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DMD模型鼠,其病理、生理、生化、抗肌萎缩蛋白表达和运动功能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4.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最常见及严重的儿童肌萎缩疾病,发病率为初生存活男婴的1/3500,通常在3~5岁隐袭起病,肌肉萎缩及无力进行性加重,多于12岁丧失行走能力,需依靠轮椅,多数患者在25~30岁即因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最常见及严重的儿童肌萎缩疾病,发病率为初生存活男婴的1/3500,通常在3~5岁隐袭起病,肌肉萎缩及无力进行性加重,多于12岁丧失行走能力,需依靠轮椅,多数患者在25~30岁即因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是最常见及严重的儿童肌萎缩疾病,发病率为初生存活男婴的1/3500,通常在3~5岁隐袭起病,肌肉萎缩及无力进行性加重,多于12岁丧失行走能力,需依靠轮椅,多数患者在25~30岁即因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7.
近年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取得长足进步,既往无法治疗的疾病目前已有特异性药物且有较显著的疗效.口服PTC 124可以改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的蹲起和行走能力;鞘内注射诺西那生钠可以使脊髓性肌萎缩症2型患儿站立和行走,但在疾病早期进行特异性治疗仍需强调.本文还对特异性药物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治疗后患者的营...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神经保护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左旋多巴作为PD药物治疗中的“金标准”,在疾病早期可使患者的运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多数患者能维持日常生活质量。遗憾的是,左旋多巴治疗并不能改变神经元变性的进展过程及临床症状的加重,PD患者最终还是无法避免出现严重的残障。因此,在PD研究中,积极寻求能阻止疾病进展的治疗策略已成为首要而紧迫的问题,所以神经保护治疗应运而生。人们希望通过强有效的神经保护治疗能阻断疾病的进展,甚至达到最终治愈疾病的目标。尽管现在有关神经保护药物的评估仍基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临床研究尚未提供确定性的结论,但大量的数据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积累了临床依据。尤其是在我国罹患人数超过150万,且随着老龄社会化的到来,预计在今后的25~50年内,患病人数将会持续上升,有可能达到现有患者的4倍之多。这就提示神经保护治疗无疑也将是PD今后治疗策略中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Aran-Duchenne氏病-慢性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以脊髓前角细胞死亡为其病理基础,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曾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其后不久,很多作者认为此病难以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鉴别。1872年Duchenne论述了亚急性脊髓性瘫痪,其后Kussmaul建议称之为亚急性脊髓前灰质炎。  相似文献   

10.
杜兴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和贝克型肌营养不良(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BMD)是由于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基因突变致该蛋白功能异常导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年门诊诊治10例DMD和BM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合并的心肌损害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