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治理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积极性,采取得力措施,保持高压态势,多管齐下,综合实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得到遏制,并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山西省出生性别比变动情况,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山西省出生性别比进行城市、镇、乡及地区比较,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山西省出生性别比2000年比1990年上升3.35个百分点,无论城市、镇、乡出生性别比均高于正常范围。1990年城市、镇高于农村;2000年农村高于城市;1990年与2000年镇均为最高。1孩出生性别比为104.73,在正常范围内,2孩及以上出生性别比远远高出正常范围,且随孩次增加而增加。结论:山西省出生性别比偏高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关键是2孩及以上出生性别比偏高。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了解江苏省常州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常州市城市、县镇及农村的6 250名婴幼儿及其父母进行面访调查,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 250名婴幼儿中男性占52.17%,女性占47.83%,性别比为109.1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男孩偏好(OR=2.796)、父亲男孩偏好(OR=1.644)是影响常州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危险因素;母亲女孩偏好(OR=0.680)、父亲女孩偏好(OR=0.486)是影响常州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保护因素。结论 常州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父母的性别偏好观念对出生人口性别比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婚育新风为主线,以"关爱女孩行动"为载体,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新型婚育观念,建立和完善女孩家庭社会经济体系,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出生入口性别比问题,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6.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切实促进社会性别平等,是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的重要任务。2000~2010年间,在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湖北省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比"五普"下降了4.01个单位值,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本期开始,我们聚焦湖北省生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邀请湖北省人... 相似文献
7.
民盟青海省委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青海省出生人口性别比(男比女)2005年以来持续偏高,多孩次的人口性别比更高。全国人大代表、民盟青海省主委程苏表示,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堕胎、女婴的非正常死亡、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活动猖獗,是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岀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已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我国人口安全的重大隐患。本文试图通过对福建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解析,为找到符合本地区情况的、有效的解决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始终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主线,以关爱女孩为着眼点,大力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和社会性别平等的先进理念,建立和完善女孩家庭社会经济政策体系,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回归自然平衡,为社会和谐与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北省灵寿县在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中,综合运用宣传、法律、经济、教育、行政等手段,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毕桂荣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5(5):263-26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2007年3月26~31日,吉林省政协副主席修福金、吉林省政协副秘书长刘保伟、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王立英和部分省政协委员对长春市、德惠市、扶余县、柳河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进行了调研。视察期间,省政协的领导听取省人口计生委、长春市、德惠市、扶余县、柳河县关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工作汇报,视察了8家医院(4家民营),4个计划生育服务站(生殖保健院)。 相似文献
12.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就湖北省来讲,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保持了出生人口性别比稳中下降。但这项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难度还很大,任务还很艰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布吉镇1985~2004年常住人口出生性别的动态变化和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布吉镇3家公立医院住院的分娩新生儿性别资料,分析该地20年间出生性比例的动态趋势与相关特征。结果:该区域20年的平均出生性别比为115.73:100;大多数年份的性别比例高于联合国规定107:100的警戒线,近10年有向上波动的趋势;性别比与妊娠次数、生育孩次和产妇年龄都有一定的关系。结论:该区域户籍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而且与生育观念、医疗技术和生育政策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1998-2002年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1998-2002年我国高出生性别比的人群、地域特征,为降低我国的出生性别比提供线索.方法 利用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资料,计算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人群的出生性别比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1998-2002年间我国出生性别比呈上升趋势,城市的出生性别比基本正常而农村普遍偏高,尤其是二、三类农村;中部地区的出生性别比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出生性别比随着母亲受教育程度降低和产次的增加而增高,2孩以上的孩子随姐姐数的增多其出生性别比明显升高.结论 我国出生性别比的升高主要发生在农村2孩以上孩次的孩子中,是传统文化和农村经济落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欠缺等现状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不同年代、地域、民族的报告出生性别比情况,为治理我国出生性别偏高的现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不同年代大陆各省区市和各民族的出生性别比,将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同年代的出生性别比作系统聚类分析,并将出生性别比与纬度、海拔、GDP等因素做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1990年出生性别比开始偏高;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存在差异,有的地区严重偏高,最高的为海南省和广东省,分别为137.10和131.26,有西藏和新疆的出生性别比一直在正常范围;从二孩开始,出生性别比猛然升高;我国性别比偏高与地理分布有关. 结论 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具有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和时间上的延续性,应该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重点地区、人群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达到控制我国出生性比偏高、保证人口均衡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到人口安全、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它的治理需要政府重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笔者认为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加快人口计生"三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人口计生"三新"(新农村、新农家、 相似文献
17.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是一项牵涉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做了大量艰苦卓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根本上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和治理。要科学有效解决好这一突出的重大问题,全党全社会务必统一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标本兼冶,综合治理,方能取得实效。树立正确生育观念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 相似文献
18.
生育健康社会科学研究视角与出生人口性别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4,15(5):263-267
最近,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要把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大事之一,为女孩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同时,在一些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省份和地区,集中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共同关注和解决这个问题(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讯)。本文试图从生育健康社会科学研究的视角,结合文献回顾,分析和研究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现状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2 0 0 2年 1 1月 2 9日 )第一条 为了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使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卫生和药品监督管理等行政部门 ,按照各自职责 ,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胎儿性别鉴定和施行终止妊娠手术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第三条 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 相似文献
20.
通过“胎儿写真”的社会现象.首先介绍我国胎儿性别鉴定的法律制度,进而分析了严格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的原因。最后,针对目前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得不到有效控制的现实,提出了采取控制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