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不同职业人群各年龄段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不同职业人群脂肪肝流行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体检中医务人员、高校教师、干警、机关工作人员共11 0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职业进行分组,分析不同职业人群脂肪肝患病情况,根据是否患脂肪肝分为脂肪肝组及非脂肪肝组,对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人群脂肪肝患病率为36.46%,男性患病率(45.41%)高于女性(26.49%),男性40~60岁患病率较高,女性50岁之后患病率开始上升,60岁后患病率较高;不同职业女性脂肪肝患病率无明显不同,而40~60岁的不同职业男性脂肪肝患病率不同,机关工作人员患病率高于其他职业;年龄、体质指数、舒张压、尿素氮、尿酸、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肝表面抗体与脂肪肝的发生有相关性,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乙肝表面抗体是保护性因素。结论男性脂肪肝重点防治年龄为40~60岁,女性为绝经期后;生活方式对脂肪肝的发生有明显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脂肪肝的患病风险;脂肪肝患者主要为肝细胞轻、中度损伤,血脂、血压、血糖、血尿酸、体质指数的控制可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灞桥区公务员脂肪肝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西安市灞桥区公务员脂肪肝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健康查体方式 ,测身高、检测血糖、血脂、肝功等 ,腹部B型超声波检查 ,患病率的比较用 χ2 检验。结果 :脂肪肝的患病率为3.81% ,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5 0岁~ 5 9岁年龄组为患病率最高年龄组 ,超重和肥胖者脂肪肝发病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 (P <0 .0 1) ,高甘油三酯者脂肪肝发病明显高于正常者 (P <0 .0 1)。结论 :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5 0岁~ 5 9岁年龄组为患病最高年龄组 ,肥胖与超重和高甘油三酯是最主要的易患因素 ,故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首要是控制体重 ,降低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3.
脂肪肝与血脂和转氨酶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体检研究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脂肪肝患者血清血脂与转氨酶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03年度西安地区某设计院体检表1285份进行血脂、转氨酶、脂肪肝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患者随年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且男性高于女性。高脂血症者的脂肪肝患病率高于血脂正常者,且脂肪肝患者多见甘油三酯(TG)升高。脂肪肝患者AST、AL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对于健康人群年度体检肝功能、血脂及腹部B超,在脂肪肝的早发现、早治疗、疗效观察、预后判断上,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郑州某高校女性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郑州某高校女性教职工体检资料2 533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该校女性教职工体检2 533人,年龄19~92(49.57±14.12)岁,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5.36%(389/2 53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糖、体质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年龄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该校女性教职工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糖代谢紊乱、肥胖、血脂异常会增加脂肪肝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中青年军官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方法对251名男性中青年军官MS患病情况及时性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比较。结果中青年男性军官MS患病率为26.69%,40岁以上为MS发病及危险因素异常高峰期,饮酒及不良饮食、生活习惯,脂肪肝与MS发病及组成成分异常密切相关。结论应及时对MS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对全体官兵加强日常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深圳市体检人群不同性别、年龄组代谢综合症(MS)诊断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推荐诊断标准,对收集到的8884名体检人员的体重、身高、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进行不同性别、年龄组MS诊断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分析。结果 MS患病人数1412,总患病率为15.8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9.98%,女性患病率为11.52%,患病率在50岁之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61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率男女分别为21.90%、15.17%,高空腹血糖患病率男女分别为7.10%、4.73%,高甘油三酯(TG)患病率男女分别为44.32%、22.10%,高BMI患病率男女分别为39.07%、18.32%,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患病率最高;各代谢危险因素间有相关性(P<0.001)。结论深圳市体检人群MS患病率高,特别是青年男性、老年女性,主要危险因素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高校教师的慢性病患病状况,发现危险人群,分析危险因素,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某高校2007年1787例和2013年1652例教师健康体检结果中患病率居前四位的高甘油三酯、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四种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教师健康体检结果中高甘油三酯、脂肪肝、高血压的总患病率分别为31.0%,30.0%,23.3%,均明显高于2007年的22.7%,19.2%,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男性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岁~60岁是高发年龄段。结论上述慢性病在教师人群中患病率较高,与教师工作压力大、自身锻炼较少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预防保健知识,不断增强教师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预防保健能力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通市退休人群脂肪肝患病率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血清生化指标对脂肪肝患病率的影响,探讨其在脂肪肝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退休人员体检资料2 176例,获得其脂肪肝患病情况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糖(FBG)、肌酐(Cr)、尿酸(UA)等血清生化指标数据,探讨脂肪肝患病率和各生化指标间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讨论各生化指标间关系。结果:2176例脂肪肝患病率为49.40%,男性患病率为46.07%,女性患病率为56.06%,65岁~年龄段人群患病率最高。患病率在性别和年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组TC、TG、ALT、FBG、UA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而HDL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显示,TG与TC、HDL、ALT、AST、FBG、UA呈正相关;FBG与ALT呈正相关,与UA呈负相关。结论:南通市退休人员脂肪肝患病率女性较男性高,且不同年龄间也存在差异,脂肪肝患者存在多项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异常,检测此类指标有助于及时掌握脂肪肝的前期动态,是诊断和评估脂肪肝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体检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及针对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绮雯 《吉林医学》2012,33(13):2860-2861
目的:探讨研究体检人群中的脂肪肝患病率以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体检中心所发现的脂肪肝患者143例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 293人次体检人群中143例存在脂肪肝,患病率为11.1%。40岁以上、长期饮酒、健康知识缺乏属于患脂肪肝风险因素;经过健康护理患者在对疾病认知程度、脂肪肝转归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改善。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可以有效强化个体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有益健康的行为习惯,降低脂肪肝的患病风险或程度。  相似文献   

10.
吴丽娟 《包头医学》2010,34(1):23-23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脂肪肝现状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同时进行脂肪肝患病有关因素的问卷调查,根据腹部B超脂肪肝诊断标准确定患脂肪肝的病例,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患病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老年人脂肪肝患病率63.3%,主要危险因素有肥胖、糖尿病、饮酒、缺乏运动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疆汉族人群代谢综合征(MS)及外周动脉疾病(PAD)的患病情况,探讨新疆地区汉族人群MS合并PAD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四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全疆23个市、7个地区、5个自治州抽取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阜康市、吐鲁番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6个地区年龄在35岁以上样本,男女均衡。所有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相关生化指标及踝臂指数(ABI)的测定,统计PAD及MS的患病率;并分析讨论新疆汉族人群中PAD合并MS危险因素。结果调查有效样本为5 563人,所查人群中MS的总患病率为27.8%,其中男性及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38.6%和17.1%;PAD总患病率为3.6%,其中男性及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2.4%和4.9%;PAD合并MS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P<0.05)。结论新疆地区汉族人群MS及PAD的患病率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PAD合并MS的危险因素为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12.
某市公务员脂肪肝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某市公务员脂肪肝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对10 097份公务员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患病率为20.33%,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是女性的5.49倍;随年龄增加,保健级别的升高,脂肪肝患病率逐渐增高.性别、年龄、保健级别、饮酒、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糖、尿酸、甘油二酯、胆固醇、转氨酶(Aminotransferase,ALT)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BMI、甘油二酯、性别是最主要的相火因素,其OR值分别为3.780、2.802、2.650.结论:高体重指数者、高甘油三酯者及男性是公务员脂肪肝的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重和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照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300例来自上海、无锡、苏州、常州地区来我院体检的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血生化检查、腹部彩色B超等,统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300例成年人中共检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453例,设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是19.7%;按体重指数分层后,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为68.1%,明显高于超重人群(27.6%)和正常体重人群(6.1%),与485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BMI)、血压(SBP/DBP)、空腹血糖(FPG)、血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均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肝功能异常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超重和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与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紊乱危险因素的聚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的干部职工高脂血症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高脂血症的相关因素. 方法入选2221例广州增城地区单位干部职工,包括公安系统、法院、政府部门、税局、交通局、银行系统的工作人员,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以及作肝脏B超检查.结果 2221例体检人群中发现高脂血症797例,患病率为35.9%,其中高TC患病率为15.1%,高TG患病率为21.7%,高LDL-C患病率为18.8%.发病高度集中在30~39岁人群中.单因素相关分析高脂血症与年龄、性别、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超重/肥胖、心电图异常、高血糖、脂肪肝正相关(P<0.05),与胆囊炎胆石症无显著性相关性(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脂血症与性别、高尿酸血症、超重/肥胖、脂肪肝正相关(P<0.05).结论 广东增城地区干部职工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高;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脂肪肝、高血糖是高脂血症的重要相关因素.防治高脂血症必须落实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增强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5.
6243例体检人员B超检查脂肪肝患病率及病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新 《吉林医学》2011,(1):90-92
目的:调查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探讨长期过量饮酒以及肥胖、糖尿病在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交互影响。方法:采用东芝SSA-550A超声诊断仪,对2007~2009年6243例体检人群进行平卧位和侧卧位常规扫查肝脏。结果:6243例体检人员中检出脂肪肝患者856例,检出率达13.71%。脂肪肝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2007年、2008年、2009年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11.08%、13.49%、15.90%,各年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年龄构成比以41~50岁组最高,31~40岁组其次,<30岁组占11.10%。长期过量饮酒者脂肪肝患病率最高,达38.32%;肥胖患病率其次,占36.92%;糖尿病再次,为18.93%。结论:脂肪肝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小于30岁青年脂肪肝患者并不少见,长期过量饮酒、肥胖、糖尿病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小云 《中外医疗》2010,29(22):99-99,101
目的了解顺义区妇女血脂异常、脂肪肝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酶法对调查对象空腹血浆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测定。脂肪肝的诊断由B型超声波检查仪做出。结果 55岁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是44.1%,脂肪肝患病率为17.75%。结论脂肪肝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特别是与高甘油三脂血症关系更加密切,因此作好人群的早期综合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校老年教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华南农业大学60岁以上教职工693人进行健康检查,询问一般情况,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查血脂四项、血糖、尿酸及肝脏B超,然后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平均患病率29.29%;与饮酒无显著相关;男性60岁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高甘油三酯血症、空腹血糖受损、高血压病、超重、肥胖、腰围增大、缺乏有效运动的检出率,脂肪肝组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高校老年教工脂肪肝患病率较高;主要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平均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但差异性无显著。60岁组男性、超重、肥胖、腰围增大、高甘油三酯血症、空腹血糖受损、高血压病、缺乏有效运动是高校老年教工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银地区人群脂肪肝的发病趋势及与肥胖(超重)、高血脂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企业职工3100例,对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脂肪肝的患病男女间有显著差异(χ2=20.19,P<0.01);40~49岁发病率明显高,脂肪肝组合并高TC、TG、肥胖(超重)的患病率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该社区应大力开展脂肪肝的健康教育,从而使人们认识到脂肪肝与肥胖(超重)、高血脂的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奉化市普通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及其主要的危险四素.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奉化市城区5个街道6个镇18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涉及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检测及肝胆B超检查.结果 95567例完成调查,占奉化市总人口的22.2%,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14.18%,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超重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文化程度低、高血压、肥胖、腰臀比、腰围以及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升高等8项指标与脂肪肝密切相关.结论 奉化市普通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与超重肥胖及其相关的多元代谢紊乱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肥胖及高血脂、高血糖的关系。方法:对承德铁路地区某单位1905名职工2009年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05人中脂肪肝807例,占42.4%,其中,超重和肥胖组的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64%和88.5%,明显高于体重指数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甘油三酯、混合性高血脂及高血糖组脂肪肝患病率也明显高于生化指标正常组,分别为63.3%、72.2%和6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单纯高总胆固醇组的患病率略高于血脂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重及肥胖、高甘油三酯、高血糖是构成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与脂肪肝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