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时墓碑形ST段改变预后意义沈阳师范学院职工医院(110031)宿春生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赵成英辽宁省邮电医院赵谪生近3年来,对急性心肌梗塞(AWI)时墓碑形ST段改变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表明,AWI时墓碑形ST段改变是A...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AMI268例患者,依据心电图ST段有无墓碑样改变将其分成A(n=41)组及B(n=227)组。AMI后一周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率进行两组对照,结果表明,一周内并发症及死亡率A组均高于B组,P均小于0.01,揭示AMI早期ST段呈墓碑样改变者并发症多,预后亦较差。  相似文献   

3.
5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超急性期心电图表现王培珍心电图(EKG)是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重要客观依据。传统的AMI心电图诊断特点是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形抬高及T波对称性倒置。而实际上AMI时这些典型EKG改变出现之前,已经有一些持征性改变。S...  相似文献   

4.
下壁急性心肌梗塞对应性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马希祥莱芜钢铁总厂医院(271126)下壁急性心肌梗塞(AMI)临床多见,约占AMI的40%~50%。近年来对下壁AMI伴胸前导联“对应性”ST段下移(ST-D)者预后的研究,不同的资料结论不同。本文旨在通过...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对应导联ST段偏移的研究进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110003)霍玉玺本文就国外急性心肌梗塞(AMI)时的对应导联ST段偏移的研究进展综合如下。一、下壁AMI时的前壁导联ST段偏移下壁AMI时的前壁导联ST段下移,其发生机理,一般认...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5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提示出现对应导联S-T段压低ST-D时病情严重、预后较差;在AMI时出现ST-D意味着较大范围的梗塞或缺血。建议对AMI有ST-D者给予足够重视,以期积极预防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心电图(EGC)指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近期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单纯心是图AI改变不伴其它心电图改变者病死率为2.7%,并发心电图异常项目愈多,病死率愈高。并发5基以上ECG异常者病死率66.7%。AMI时并发ST段上珠幅度;下壁梗塞时胸导ST段下移≥2mm;前壁梗塞Ⅱ、ⅢavFST段下移〉2mm,NQ〉5个导联,频发室早及短阵室速;束支阻滞及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做为近期预后不良的判定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时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陈宗文宋广荣高雪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心电图可出现非梗塞区对应导联ST段压低的改变,传统认为属梗塞区心电向量的“镜像”改变〔1,2〕,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并非完全如此。本文分析88例AMI临床和心电图资料,旨在探...  相似文献   

9.
苏贺超  李冬梅 《吉林医学》1998,19(2):102-103
急性心肌梗塞ST段酷似碑状抬高的近期预后意义苏贺超李冬梅衣欣胡咏梅王奉德于宏岩刘莹袁欣宓宇仙(吉林化工集团公司总医院心内科132022)急性心肌梗塞(AMI)急性期ST段呈弓背状向上抬高状似碑状,提示心肌损伤范围较大。本文分析AMI123例,旨在探讨...  相似文献   

10.
覃绍明  卢军 《医学文选》1999,18(1):24-25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时常见胸前导联ST段下移。本文对54例AIMI患者中合并胸前导联ST段下移进行分析,比较AIMI并胸前导联ST段下移对死亡率、休克、心衰发生率以及并后壁心肌梗塞、心肌酶峰值的影响,探讨胸前导联ST段下移对AIMI近期预后的...  相似文献   

11.
张晓东  李小宇 《北京医学》1997,19(6):352-354
分析了178例初发Q波型急性心肌梗塞(AMI)伴远隔导联ST段下降,对住院期间临床主要并发症及住院死亡率的影响。其中下壁AMI伴远隔导联ST段下降75例(Ia组),无ST下降13例(Ⅰb组);前壁伴远隔导联ST段下降34例(Ⅱa组),无ST段下降56例(Ⅱb组)。分析结构显示,下壁和前壁AMI伴远隔导联ST段下降对临床并发症及死亡率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秀  丁元忠 《吉林医学》1996,17(6):323-324
本文报道4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清线粒体天门冬氨酸转氨酶(m-AST)活力的动态变化,多数AMI患者血清m-AST活力在发病后12h明显增高,24h可高达峰值。m-AST诊断AMI的敏感度100%,特异性93.5%,与CK—MB相似(P>0.20),可作为AMI诊断的酶学指标。但本文尚未证实m-AST对AMI有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非墓碑样(对照组)和墓碑样(观察组)ST段抬高临床与心电特点的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组间比较。观察AMI三大并发症,心电图∑ST、∑Q、∑QRSⅠ、Ⅱ、Ⅲ、RV5、NQ及EPI的变化。结果:在临床方面,三大并发症中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死亡率和室颤发生率无产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室早和室速发生率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5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证明出现梗塞区对应导联ST段下移时病情严重,预后较差,在AMI时出现ST-D意味着较大范围的梗塞或缺血。建议对AMI有ST-D者给予足够重视,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03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S-T抬高分析发现,墓碑形S-T段抬高21例,通常形S-T段抬高82例,结果表明:墓碑形S-T段抬高组的CK值、心梗后心绞痛(PIA)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与一周内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提示:有墓碑形S-T段改变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溶栓前及溶栓后2h心电图(ECG)ST段进行了分析,根据溶栓前后ST段下降的不同程度分组,观察了ST段下降的百分数≥70%组,<70~≥30%组及<30%组的心肌酶(CPK—MB)释放规律及梗塞危险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ST段下降<30%组,其CPK—MB峰值时间明显长于其它两组,而CPK—MB最大含量也明显高于ST段≥70%组;溶栓治疗前后梗塞危险区的程度无改善,而且该组死亡率高。结论:心电图早期ST段变化可作为AMI病人溶栓治疗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40例行急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旨在评价 AMI患者高侧壁与下壁导联 ST段偏移的相互关系、ST段偏移与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显示, 23例前壁 AMI患者中仅 7例( 30. 4%)有下壁导联ST段下移,这7例均有下壁供血冠脉明显狭窄,其中3例有、4例无高侧壁导联ST段上抬; 17例下壁或下后壁 AMI患者中有 12例(70.6%)出现高侧壁导联 ST段下移,这 12例中有5例仅有右冠脉病变而无高侧壁供血冠脉狭窄。由此可见,下壁供血冠脉明显狭窄是前壁AMI患者出现下壁导联ST段下移的原因之一;Ⅰ、aVL导联ST段下移可能是下壁 AMI时 Ⅱ、 Ⅲ,aVF导联 ST段上抬的镜像反应。  相似文献   

18.
心肌梗塞后早发性心绞痛──附12例分析叶红华心肌梗塞后早发性心绞痛(EarlyPostinfarctionAngina,简称EPIA)是指急性心肌梗塞(AMI)后24小时到15天内发生的心前区疼痛,伴心电图缺血性ST段改变。本院近年收治58例AMI,...  相似文献   

19.
夏媛珍 《铁道医学》1999,27(2):99-100
目的 探讨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对应性ST段压低及压低幅度与持续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84例下壁AMI病人分为有ST段压低组与无ST段压低级,根据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又将前者分为两组;A组ST段压低1周内恢复;B组ST段压低超过1周末复杂,对上述各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等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塞(AMI)甲皱微循环改变明显重于非梗塞冠心病人和健康人(P〈0.01)。AMI甲皱微循环改变以管襻周围及血液流态改变为重,与病情、梗塞面积、左室射血分数、ECG急性期ST段抬高水平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密切相关(r=0.9483、-0.9040、0.9083、0.9562,P均〈0.01)。AMI出现并发症,甲皱微循环改变加重,并发症越多,甲皱微循环改变越重。AMI甲皱微循环检测、动态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