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古海荣  卢惠珍 《中外医疗》2009,28(23):116-116
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取肾,克服了开放式活体供肾取肾的缺点,具有切口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本文总结8例后腹腔镜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手术的临床护理措施,为肾移植供,受者顺利康复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相似文献   

2.
活体供肾在肾脏移植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部分地区甚至已经超过尸肾来源[1],临床对活体取肾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常用的活体供肾获取方法主要包括开放式(传统开放活体供肾切取术、小切口开放活体供肾切取术)和腹腔镜供肾切除术(经典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手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2-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肾移植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对6例亲属供体采取手助腹腔镜活体左肾切取,均经腹膜后途径。观察并记录肾切取手术时间、供肾热缺血时间、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及供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供肾切取手术时间平均150min;热缺血时间平均3.5min,移植肾恢复灌注后排尿时间平均82s。供者术后1月内恢复正常生活。6例受者随访3个月,尿量和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易于掌握、手术时间短;供肾热缺血时间短;供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供肾切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切口选择,并比较前肋缘下切口经腹及经腹膜外两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方法 将68例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肾切取术分为两组:斜卧位肋缘下切口腹膜外途径取肾术42例为观察组,平卧位肋缘下切口经腹途径2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供肾热缺血时间、肾动脉长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非手助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切取的手术技巧。方法总结我科2007年8月-2008年4月7例经腹非手助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切取的手术经验。结果7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供肾切取,手术时间120-165min,平均146min;失血量30—70ml,平均50ml;热缺血时间60~90s,平均76s;肾动脉长2.0—3.5cm,平均2.7cm;肾静脉长2~3cm,平均2.5cm。结论经腹非手助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切取是供肾切取的理想方法,默契的手术配合和细节处理对顺利完成手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以往供体供肾的切取采用开放手术,供者的手术创伤大。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1995年Ramer等在美国率先开展腹腔镜活体供肾取肾术,手术获得成功,减轻了供者的手术创伤。我院于2005年7月成功实施了2例腹腔镜下亲属供肾取出术,手术均获成功,移植肾功能良好,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22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其中血缘亲属活体供肾21例,夫妻间供肾1例.14例采取开放式手术取肾,8例经腹腔镜取肾.术后应用CSA/FK506,MMF,Pred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术后无延迟肾功能发生.3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甲基波尼松龙冲击治疗,全部逆转.术后随访1个月至半年,所有供者肾功能正常.结论 术前应全面评估供者的情况,取肾应采取术者最熟炼的方法 ,早期免疫制剂的用量与尸体肾移植相同.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附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更完善的活体供肾的切取方式。方法:对1例母亲供肾亲属肾移植的供者实施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并随访供受体1个月,结果:供肾者无明显并发症,术后住院及恢复工作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受者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活体供肾切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供肾切取术(RPLDN)与传统开放活体供肾切取术(ODN)在活体供肾切取术中临床应用.方法 对45例供者采用后腹腔镜供肾切取术的22例,传统开放取肾手术的23例,所有供受者随访3~24月,分析资料进行比较总结.结果 RPLDN与ODN相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分别为75±35 min与65±26 min,p>0.05),术中出血亦较少(分别为150±50 ml与110±40 ml,p>0.05),RPLDN供肾热缺血时间相对较长(分别为107±34 s与20±5 s,P>0.05),所取血管长度较短(供肾动脉3.8±1.6 cm/4.2±0.6 cm,P<0.05;供肾静脉2.5±1.3 cm/3.5±0.8cm,P<0.05);供者术后恢复方面,RPLDN的供者术后下床时间较早(分别术后3±1 d与术后5±1 d,P<0.05).肾移植术中血管开放后供肾均在1 min内泌尿,RPLDN术后1周出现排斥反应1例,肾功能恢复延迟(DGF)1例.ODN受者术后1月出现急性排斥1例,其余均在术后3 d血清肌酐恢复至正常.所有供者术后7 d伤口拆线后均出院.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亲属供肾切取临床应用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但是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对供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肾功能等优势,更能促进亲属肾移植的开展,增加供肾来源.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活体供肾取肾,克服了开放式活体供肾取肾的缺点,具有切口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供者和外科医生所普遍接受,但技术难度较大,尚未普遍开展.我科于2007年12月23日施行首例腹腔镜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术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总结其术后护理要点,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最佳的治疗方式,随着肾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免疫抑制药物研发的不断发展,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期也有所延长.但是同时,肾移植患者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也逐渐引起重视,当前恶性肿瘤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感染后造成肾移植患者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  相似文献   

12.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technique, the survival time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s gradually prolonged. Thus, the malignant tumor has been th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 on the long-term survival f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patients. Renal cell carcinoma is a relatively common tumor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Besides,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are the relatively common pathological types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 following kidney transplantation. However, bilateral renal cell carcinoma following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s comparatively rare.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ed a case of bilateral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which occurred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patient was 37 years old, and he underwent kidney transplantation 13 years ago in our hospital, because of kidney failure.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he had regular medical check-up every year. In this year, his urological ultrasound results indicated bilateral renal tumors. And then, he received abdominal and pelvic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the result also showed bilateral renal tumors, which were likely to be malignant tumors. After adequate consultation, the patient chose surgical treatment. The patient received long-term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because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Considering this, the surgeon decided to choose a staging surgical treatmen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bad influence of one-stage surgery. Then, the patient first underwent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 for right renal tumor in our hospital, and he had no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showed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He was discharged successfully. He underwent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 for left renal tumor in our hospital one month later, and he had no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also showed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He was discharged successfully two days after surgery. In the 3-month follow-up, the patient was recovering well. To sum up, the incidence of bilateral renal cell carcinoma following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s relatively rare, and bilateral radical nephrectomy is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Above all, it is the patient''s condition that determines the choice of staging surgery or simultaneous surger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腹膜后腹腔镜与开放性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0年5月~2013年2月收治的29例肾肿瘤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4例,经腹膜后腹腔镜行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开放手术组15例,行开放性分支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54±68)min]长于开放手术组[(119±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热缺血时间[(18.7±6.1)min]、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1±0.7)d]、术后住院时间[(9.0±1.9)d]及术中出血量[(233±30)mL]均低于开放手术组[(27.1±2.2)min、(3.0±1.4)d、(13.8±3.9)d、(368±4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腹腔镜组1例发生皮下气肿,72 h后自然消退.开放手术组出现3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后均愈合.随访期间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腹腔镜治疗肾肿瘤具有安全有效、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Ou TW  Zhang Y  Cui X  Zhang B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6):2549-255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手术的技术特点及与传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的优劣。方法回顾性总结过去5年内完成的26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病例,其中包括11例腹腔镜及15例开放手术。将两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1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开放组与腹腔镜组对比,平均手术时间为(92±36)min比(138±9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0±68)ml比(176±88)ml,热缺血时间为(25±18)min比(12±5)min,术后恢复进流食时间为(31±7)h比(16±6)h,术后住院时间为(12.0±4.5)d比(7.0±2.4)d。结论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手术时应阻断肾门血管,以剪刀锐性切除肿瘤,切实全层缝合切缘,以达到理想手术效果。此术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军  王德林 《医学综述》2012,18(6):937-939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与传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4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组),30例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组)。结果 LPN组与OPN组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进食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36个月,无局部复发、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技术,临床疗效与开放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2015 年7 月该院42 例肾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开放手术组(开放肾部分切除术)和腹腔镜手术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每组各21 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Scr 水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根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前后Scr 水平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开放手术组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缩 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1 周VAS 降低;与开放手术组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对于肾肿瘤患者,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开放组患者予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组患者则予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后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后腹腔镜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术后7 d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开放组患者则在术后14 d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传统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相比,不仅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且减少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解剖性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手术技巧。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2月2013年10月间63例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观察手术效果。结果:除1例因术中严重粘连而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62例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02013年10月间63例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观察手术效果。结果:除1例因术中严重粘连而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62例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0485 min,平均(238.0±94.8)min,术中出血量20485 min,平均(238.0±94.8)min,术中出血量201 200 ml,平均(196.0±238.0)ml,术中3例输血,1例结核肾术中破溃,术后1例出现创面渗血,经处理于术后1周治愈,1例肾癌术后发生远处转移,1例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结论:后腹腔镜解剖性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解剖清晰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肾切除12例,肾癌根治术10例.结果: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90~240 min;出血量60~220 ml;术后住院6~12天;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10例肾癌患者随访2~2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15年的肾细胞癌临床数据,探讨技术的引进与改良对肾细胞癌外科治疗的微创率、手术切除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 052例肾癌病例,按时间顺序分为3组: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为第1组,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为第2组,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为第3组。比较各组的手术方式、手术切除率及安全性。结果 2 052例肾癌病例中,T1期1 516例;T2期以上536例,其中复杂性肾癌(伴淋巴结转移、静脉癌栓、侵犯周围脏器但可切除、肝肺孤立转移)277例,完成根治手术217例、姑息性手术41例、未完成手术19例(包括术中因癌栓脱落死亡3例)。第1组共546例,全部采用开放手术,其中保留肾单位手术42例;复杂性肾癌89例,完成根治手术64例、姑息性手术16例、未完成手术9例(包括术中因癌栓脱落死亡2例)。第2组共673例,采用腹腔镜手术(经腰)117例;开放手术556例,其中保留肾单位手术95例;复杂性肾癌88例,完成根治手术68例、姑息性手术13例、未完成手术7例(包括术中因癌栓脱落死亡1例)。第3组共833例,采用腹腔镜手术585例;开放手术248例,其中保留肾单位手术142例;复杂性肾癌100例,完成根治手术85例、姑息性手术12例、未完成手术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技术的进步使肾细胞癌的手术治疗从开放手术转向微创,微创手术逐渐成为主流手术方式。手术操作技术的改进,使复杂性肾癌的安全性与切除率提高,保留肾单位手术应用越来越多,并逐渐向微创手术方向发展,单孔腹腔镜手术在肾癌外科治疗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