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一种对单核细胞具有特异趋化功能的细胞因子,参与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螺内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噻唑烷二酮类、免疫调节剂麦考酚酸莫酯(MMF)、维生素E及他汀类均能使MCP-1水平下降,延缓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终末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肾小球肥大、细胞外基质积聚以及肾小球硬化.多种机制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其中肾脏被炎性反应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是DN的标志之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一种对单核细胞具有特异趋化功能的细胞因子,参与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选取11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4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脑梗死组按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及斑块组;其中斑块组按斑块回声性质分为强回声斑块组、混合回声斑块组及低回声斑块组。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不同类型脑梗死亚组血清ox-LDL、MCP-1的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清ox-LDL、MCP-1水平高于对照组,斑块组血清ox-LDL、MCP-1水平高于IMT正常组、IMT增厚组,低回声斑块组血清ox-LDL、MCP-1水平高于强回声斑块组、混合回声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MCP-1水平越高,CAS程度越重,斑块发生率越高,且以低回声斑块居多。  相似文献   

4.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中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升高2~4倍,在血管病变过程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起了重要作用.MCP-1是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亚家族中的一员,MCP-1在生理情况下呈低水平表达,糖尿病时在高血糖、蛋白非酶糖化产物、血管紧张素Ⅱ、氧化应激、炎症等刺激因素影响下表达明显上调.MCP-1可促使外周血单核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趋化并迁移至内皮下,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病理过程.本文就糖尿病时MCP-1表达上调的因素、MCP-1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干预治疗对MCP-1的影响作一综述,进一步认识MCP-1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P38信号通路(P38MAPK)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关系,以及P38MAPK在糖尿病(DM)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以高葡萄糖(HG)、糖基化终产物(AGEs)、高胰岛素(HIns)和过氧化氢(H2O2)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观察HUVECs P38MAPK的蛋白表达和MCP-1 mRNA表达;以P38MAPK特异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再用以上4种刺激因素孵育HUVECs,观察MCP-1 mRNA在HUVECs的表达。结果 HG、AGEs、HIns和H2O2均可独立激活P38MAPK,使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量及MCP-1 mRNA表达量增加;SB203580预处理后,MCP-1 mRNA表达被明显抑制。结论 P38MAPK调控MCP-1的表达,表明P38MAPK可能是DM致AS发生的始动信号之一。  相似文献   

6.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已报道许多细胞因子参与糖尿病肾病 (DN)的发生、发展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 1,MCP 1)为其中之一。MCP 1的增多使肾小球中单核 /巨噬细胞浸润 ,导致细胞外基质 (ECM)在肾小球和肾小管中堆积 ,从而参与DN的发生、发展。本实验检测不同时期的糖尿病(DM)患者血、尿MCP 1的水平 ,以探讨MCP 1和DN的关系。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2型DM患者 31例 ,系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均符合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的诊断标准。排除心、肝疾病 ,排除泌尿系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T2DM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UMCP-1)排泄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30例T2DM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DM相关代谢指标及UMCP-1排泄的变化。结果T2DM患者的FPG、2hPG、HbA1c和uMcP_1/尿肌酐(UCr)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DM患者强化治疗后UMCP-1/ucr比值明显降低(P〈0.01);DM患者UMCP-1/ucr比值与尿白蛋白/UCr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降低DM患者UMCP-1排泄,减轻糖尿病高血糖状态下肾组织局部增强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段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和白细胞介素(IL)-8的表达水平,并研究两指标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将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的人群分为非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进一步分为非老年糖尿病组(43~59岁)、低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60~69岁)和高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70~84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MCP-1和IL-8表达水平,并对各组的两指标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非老年糖尿病组、低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和高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血清MCP-1和IL-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低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和高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血清中MCP-1和IL-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老年糖尿病组(P<0.05),但低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和高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两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低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和高年龄段老年糖尿病组血清中MCP-1和IL-8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但其他两组两指标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CP-1和IL-8在...  相似文献   

9.
孟馨  张锦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9):1897-1898
目的 探讨MCP-1在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内膜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13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5例非糖尿病患者AS内膜及7例健康人正常动脉内膜MCP-1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正常动脉内膜未见MCP-1阳性表达,平均灰度值为232.21±7.16.MCP-1在非糖尿病患者AS脂纹期平均灰度值为159.67±8.94,主要分布在内皮细胞及泡沫细胞中;在纤维斑块期为169.51±7.47,主要分布在泡沫细胞,而内皮细胞仅有弱表达,二者表达差异显著(P<0.05).在糖尿病患者AS脂纹期及纤维斑块期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及泡沫细胞中皆有较强表达,脂纹期平均灰度值为124.76±5.44,纤维斑块期为135.56±5.84.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间表达差异显著(P<0.05). 结论高糖环境下刺激内皮细胞产生MCP-1增加是促发AS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大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以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饮食对照组、高蛋氨酸饮食组、高蛋氨酸 叶酸饮食组、高半胱氨酸饮食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普通饲料加1.7%蛋氨酸;普通饲料加1.7%蛋氨酸和0.006%叶酸;普通饲料加1.2%半胱氨酸。饲养6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冠状动脉左主干和左前降支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结果喂以高蛋氨酸饲料6周,可诱导大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正常饮食对照组比较,高蛋氨酸饮食组大鼠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显著升高(P<0.01),冠状动脉内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高蛋氨酸 叶酸饮食组大鼠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蛋氨酸饮食组显著降低(P<0.01),其冠状动脉内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水平也降低;高半胱氨酸饮食组大鼠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以及冠状动脉内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水平与正常饮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促进了大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核因子κB活化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与蛋白激酶Cα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利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检测不同阶段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组织核因子κB活性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与蛋白激酶Cα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核因子κB活性呈逐渐增高趋势 ,在4周时即有升高 ,其峰值出现于 12周时 (与对照组相比P <0 .0 1) ;其三个不同时相点的核因子κB活性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组织 4周时可见低水平的表达 ,12周时呈强阳性表达 ,表达部位以新生内膜及中膜为主。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组织 4周时可见较弱的蛋白激酶Cα蛋白表达 ,主要在新生内膜 ,12周时蛋白激酶Cα蛋白呈强阳性表达 ,表达部位以新生内膜及中膜为主。原位杂交检测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组织 4周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RNA表达明显上调 ,阳性信号主要集中于新生内膜 ,12周时则呈强阳性表达 ,表达部位以新生内膜及中膜为主。不同阶段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组织蛋白激酶CαmRNA表达变化其分布和强度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RNA相类似。通过上述实验结果 ,结合细胞增殖调控的理论基础 ,我们推测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后 ,动脉壁血管细胞受多种因素刺激而激活蛋白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檗碱预防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小檗碱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模型组和小檗碱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周后行右侧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术后继续高脂饲料喂养4周以制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檗碱组在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每日灌服小檗碱。第5周麻醉处死,取右侧颈动脉组织行HE染色观察颈动脉病理改变,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核因子кB的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核因子кBp65、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颈动脉血管内膜明显增生,内膜下和中膜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堆积,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小檗碱组的内膜轻度增厚,内膜下有少量泡沫细胞形成。小檗碱组核因子кBp65阳性细胞数高于正常对照组(19.58±2.60比2.00±0.93,P<0.01),但明显低于模型组(37.50±2.45,P<0.01)。小檗碱组核因子кBp65mRNA(0.42±0.05)、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mRNA(0.61±0.1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0.57±0.18)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18±0.04、0.20±0.04和0.33±0.05,P<0.01),但明显低于模型组(分别为0.66±0.16、0.81±0.11和0.76±0.03,P<0.01)。核因子кB的活性与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mRNA表达量明显相关(r=0.926,P<0.01;r=0.958,P<0.01)。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抑制核因子кB活性以及降低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而预防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反义单核细胞真挚化蛋白-1转基因表达对单核细胞进入动脉壁的作用,首先,构建了表达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的逆转录病道理毒重组体,并观察它在培养的细胞中的表达。将家多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DNA反向插入到pLNCX,构成LNCX-anti-MCP-1重组病毒质粒。再将重组质粒转染Ψ-2细胞,继以Ψ-2细胞产生的病毒上清感染PA317细胞,取得G418PA317抗细胞克隆。上述细胞经扩增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转基因表达对单核细胞进入动脉壁的作用,首先构建了表达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 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体,并观察它在培养的细胞中的表达。将家兔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 cDNA 反向插入到pLNCX,构成LNCX-anti- MCP-1 重组病毒质粒。再将重组质粒转染φ-2 细胞,继以φ- 2 细胞产生的病毒上清感染PA317细胞,取得G418PA317 抗细胞克隆。上述细胞经扩增培养,收集病毒上清并感染NIH3T3 细胞后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病毒的滴度为5.6×107 CFUL,感染的NIH3T3 细胞中有重组病毒的整合。重组病毒感染培养的家兔动脉平滑肌细胞后,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发现,感染的平滑肌细胞基因组DNA中有重组病毒整合;RNAslot 杂交结果显示,感染的平滑肌细胞中有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的表达,与未感染的平滑肌细胞相比,感染的平滑肌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 mRNA 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结果提示,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 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在培养的动脉平滑肌中能表达反义基因并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开展体内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3例正常健康查体者,前者根据血压的不同分为3个亚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血压测量,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管腔内径和斑块厚度、性质、数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膜中膜厚度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内膜中膜厚度在1级与2、3级高血压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2、3级高血压之间比较无差异显著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在3级与1、2级高血压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1、2级高血压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内膜中膜厚度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8,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膜中膜厚度和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作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单核细胞趋化蛋1(0.1、1.0、10及100μg/L)作用于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采用细胞计数、MTT、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c-fos基因的表达。结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能诱导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关系,100μg/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人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强于平滑肌细胞增殖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作用(P〈0.00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在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同时引起c-fos基因的高表达(P〈0.001)。结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不仅是趋化激活剂,而且是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的促增殖因子,并且其促增殖的功能可能与增强c-fos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和Fractalkin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因子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趋化的影响。方法在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Fractalkine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Fractalkine对组织因子抗原表达的影响,噻唑蓝法比较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Fractalkine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Fractalkin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趋化实验比较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Fractalkine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Fractalkin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趋化的影响。结果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和Fractalkine可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因子抗原的表达,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与Fractalkine共同作用后,组织因子抗原表达量较二者单独作用时明显降低。Fractalkin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Fractalkine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均无明显促增殖作用。Fractalkine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Fractalkin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有明显的趋化作用,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趋化作用不够明显。结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和Fractalkine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分别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因子的表达、增殖和趋化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THP-1单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TAT3)通路与环氧化酶2(COX-2)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人THP-1单核细胞株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0至48 h不同时间点,检测IL-6对STAT3磷酸化和COX-2表达的时效性影响。用100μmol/L S3I-201(STAT3通路选择性抑制剂)对THP-1单核细胞预处理24 h,再经10μg/L IL-6作用相应时间,将THP-1单核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S3I-201组、IL-6组及IL-6+S3I-201组,检测STAT3磷酸化及COX-2表达水平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HP-1单核细胞COX-2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HP-1单核细胞STAT3磷酸化水平与COX-2的蛋白表达量。结果THP-1单核细胞经IL-6作用后STAT3的磷酸化及COX-2的表达均出现时效性激活,IL-6刺激5 min后STAT3磷酸化水平即显著增加(P0.001),同时COX-2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分别于1 h和2 h达到峰值(P0.001)。与对照组相比,S3I-201组COX-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与IL-6组相比,IL-6+S3I-201组STAT3磷酸化水平下降(P0.001),COX-2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01),同时COX-2蛋白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 IL-6能够激活THP-1单核细胞STAT3通路,其可能通过催化下游COX-2的表达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