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3讲腹泻     
腹泻是指粪便水分增加,排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薄或带黏液脓血及未消化的食物等.正常人大便次数一般为3次/周至3次/日.每日粪便量少于200g,含水量60%~80%.当粪便稀薄(含水量超过85%)且次数大于3次/日,排粪量增加(每次超过200g)可视为腹泻.  相似文献   

2.
第3讲腹泻     
刘冰 《中级医刊》2009,(9):74-76
腹泻是指粪便水分增加,排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薄或带黏液脓血及未消化的食物等。正常人大便次数一般为3次/周至3次/日。每日粪便量少于200g,含水量60%-80%。当粪便稀薄(含水量超过85%)且次数大于3次/日,排粪量增加(每次超过200g)可视为腹泻。如果大便次数增加而大便量及含水量不增加或不自主排便。则可能为“假性腹泻”及大便失禁。根据病程分急性腹泻(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2周至2个月)和慢性腹泻(超过2个月)。  相似文献   

3.
排便次数增加 ,粪质含水量及便容量增加 ,呈稀便或含有较多脂肪、粘液、脓血称为腹泻。通常把每日排便超过 3次 ,排便量超过 2 0 0g/d ,粪便内含水量超过 85 % ,称为腹泻。在正常成人中有 6 0 %每天排成形便 1次 ,但也有部分人每天排便 2~ 3次 ,还有部分人每 2~ 3天排便 1次。因此在诊断腹泻时 ,要考虑正常的排便习惯。根据腹泻的病程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既往病程超过 2个月为慢性腹泻 ,第五版内科学教材规定病程超过 3周即为慢性腹泻。根据腹泻的病因把腹泻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多为急性腹泻 ,但由于治疗不当可…  相似文献   

4.
正常人大便次数差异较大,自每日2~3次至每周2~3次不等,一般重量为每天150~200g,含水量60%~80%.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如每日超过3次),排粪量增加(如超过每天200g),粪质稀薄(如含水量超过85%).  相似文献   

5.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天排便量超过200g,粪便可伴有黏液、脓血,或含不消化食物.腹泻常伴有腹部不适和排便急迫感,或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现总结一些常用的治疗腹泻的药物,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正常人每日排便1次,少数人每日2~3次,或者2~3日1次,只要粪便成型,也属正常现象。腹泻是由于各种原因作用于肠道,使肠道内水分增加——导致排便次数增多,粪质含水量增加,排泄量增多,或带有黏液、脓血、未消化食物等的常见临床症状。根据其综合临床表现,一般将其分为急性腹泻和  相似文献   

7.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天排便量超过200g,粪便可伴有黏液、脓血,或含不消化食物.腹泻常伴有腹部不适和排便急迫感,或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的病因颇多,急性腹泻常见的病因为食物中毒、肠道感染、细菌、寄生虫、旅行者腹泻或服用药物所致.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多发病,主要通过粪便及口传播,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黏液脓血便为特征.细菌性痢疾一般宜选氟喹诺酮类,也可选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磷霉素、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8.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天排便量超过200 g,粪便可伴有黏液、脓血,或含不消化食物。腹泻常伴有腹部不适和排便急迫感,或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1]。1腹泻的分类和病因1.1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大类:前者发病急,病程一般在2周~3周以内,很少超过6周~8周;后者的病  相似文献   

9.
腹泻(di arrhea)是常见的消化系统临床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时排便习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有未消化食物,或带有黏液、脓血,常伴有腹部绞痛、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及失禁等.目的 讨论腹泻治疗体会.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相似文献   

10.
2008年3月~2010年2月,我院感染科收治58例细菌性痢疾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8例患者中,年龄2个月~88岁,以儿童居多.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次数每天10余次甚至20余次,粪便为水便或脓血样便,发热.粪便镜检:大量白细胞(每高倍视野多于15个)脓细胞和红细胞.应用小檗碱,0.1~0.3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或200mL中,每日1次,重症者每日2次保留灌肠.并给予小檗碱0.1或0.3g每日3次口服,同时配合头孢曲松钠(儿童1g,成人2g)静滴,每日1次.58例患者经过采取以上的治疗护理措施全部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慢性腹泻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必须结合病史、体征、化验、结肠镜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方能做出明确的诊断。对于腹泻的诊断,首先要注意病史的询问,通过仔细的询问病史,对鉴别器质性腹泻与功能性腹泻有较大的帮助。健康人每日解成形便一次,粪便量不超过200克。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粪便量增加200克/d,粪质稀薄(含水量85%)。腹泻超过4周,即为慢性腹泻。人在禁食期间,肠腔内含少量液体。但每日三餐后约有9升液体进入肠道,其中2升来自所摄取食物和饮料,而其余为消化道分泌物液,通过小肠的食糜容量取决于食物的性…  相似文献   

12.
医学上腹泻的定义是指每天排便次数多于3次,每日排便量在200g以上,便质稀薄或呈水样便。急性腹泻往往发病急,病程通常在2周之内,其中又以急性感染性腹泻最常见又最凶险。  相似文献   

13.
<正>夏季天气炎热,腹泻病例持续增多,接诊量成倍增加。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高斌来提示说,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一种常见症状,出现不成形大便或每日排便次数超过3次,定义为腹泻。导致腹泻原因有很多,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某些毒素也可引起腹泻,常通过进食被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侵入人体,大量非感染疾病也可致腹泻,如甲亢、乳糖不耐受、溃  相似文献   

14.
病例报告 :患者 ,男 ,79岁 ,因高血压病于我院疗养。疗养期间因咳嗽、咳痰给予鲜竹沥 10ml,日 3次 ,口服。三天后咳嗽、咳痰明显好转而出现腹痛、腹泻 ,大便每日 4~ 5次 ,为水样便 ,化验大便常规未见异常 ,给予吡哌酸 0 5g ,日 3次 ,6 5 4- 2 10mg ,日 3次 ,口服。 3天后腹痛消失 ,腹泻好转 ,继续服用 2天后停药 ,但大便仍每日 1~ 2次 ,为软便 ,之后腹部着凉或进食稍硬或油腻事物即出现腹泻 ,但经上述治疗均好转。 2个月后因进食一次肉食后出现腹泻症状明显加重 ,每日 5~ 6次 ,水样便 ,伴里急后重 ,有时夜间排便 1~ 2次 ,反复查大便常…  相似文献   

15.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系指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和粪便形状改变。正常人由于习惯和饮食生活不同,排便的次数也明显不同,但大部分的健康成人1~2天排便1次,或1天排便2次,如超过48小时不排便且有不适的感觉即称之为便秘。便秘包含有排便间隔延长、粪便干燥和患者主观排便困难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腹泻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老年人病程相对较长。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d),粪便量增加(200g/d),粪质稀薄(含水量85%)。腹泻超过3~6周或反复发作,即为慢性腹泻。笔者的老师及同行在临床中运用补中益气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老年人慢性腹泻6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搜集慢性腹泻病例120例,均为湖北中医药大学  相似文献   

17.
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疾病,特别是脾肾阳虚型的症状以长期慢性腹泻,排便次数一日3至4次,粪便稀粘不成形。根据“温肾补脾”中医理论指导,以温针灸治疗辨证为脾肾阳虚腹泻4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正常状态下,成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一次。排便次数多于原来频率,粪便稀薄,容量增加,有时脂肪增多或带有不消化食物等,如病程超过两个月的腹泻称慢性腹泻,慢性腹泻不是一个独立性疾病,而且各种病理因素所致,是以排便次数明显增多为主症的一种病症,笔者近年诊治顽固性腹泻48例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其发病率达2%~28%,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对于不同的患者,便秘具有不同的涵义,包括便次太少,或排便不畅、费力、困难、粪便干结且量少.  相似文献   

20.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道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便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它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或每周少于3次)即为便秘。如该症状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