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件脑炎(HSE)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20例HS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HSE患者的临床表现以精神症状为多见,大多数患者脑电图有异常表现,MRI有助于早期诊断.结论:HSE的诊断应在临床症状的基础上结合脑电图(EEG)、脑脊液病毒学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MRI在诊断HS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例HSE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0例均以急性及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头痛、发热及精神症状为主.20例均行脑CT及MRI检查,其中CT上5例见脑低密度灶,以颞叶受累为主,15例无异常发现;MRI上18例额颞叶于T2加权像呈片状不规则高信号.2例为可疑信号.结论:掌握HSE的临床特点,对可疑患者结合头颅MRI检查,可显示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对判断预后及HSE做出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3.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45例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EEG)在诊断HS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血、脑脊液HSV特异性抗原HSV-Ag阳性而确诊的45例HSE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与EEG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5例均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以头痛(68.9%)、发热(57.8%)、精神症状(51.1%)、意识障碍(40%)多见。各项辅助检查异常率:CSF呈血性42.2%、CT66.7%、MRI180%,而EEG早期异常率达91.7%,且随病情的好转而好转。结论:HSE是一种起病急、病情重、神经精神症状表现突出的脑部炎症性疾病。对可疑HSE患者应常规行脑电图检查,EEG对HSE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及早治疗,可望减轻后遗症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46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分析,从而探讨其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 方法总结46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复习对磁共振成像(MRI)、头颅CT扫描、脑电图(EEG)、脑脊液寡克隆区带(OB)、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比较. 结果MRI可发现MS早期病变,及早作出诊断,且明显优于头颅CT扫描及其它辅助检查. 结论MS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侧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和脑干.MS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临床,MRI作为MS的辅助诊断是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博尔纳病病毒p24基因片段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脑电图(EEG)、MRI对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并检测病毒性脑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SMCs)中博尔纳病病毒(BDV)p24基因片段,探讨病毒性脑炎与BDV感染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的CSF、EEG、MRI的阳性检出率并进行比较,用荧光定量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nRT-PCR)方法检测病毒性脑炎患者及对照者PBMCs中BDVp24基因片段,并总结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CSF、EEG、MRI检查结果比较,CSF高于MRI检查结果阳性率(x2=9.6,P<0.01);CSF高于EEG检查结果阳性率(x2=7.58,P<0.01);MRI检查阳性率高于EEG(x2=5.82,P<0.01).PBMCs中BDVp24基因片段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4例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4例BDVp24基因片段阳性患者主要以发热、头痛、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结论 脑脊液、MRI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优于EEG,部分病毒性脑炎的发生与BDV感染有关,主要以发热、头痛、颅内压增高为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手段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65例成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脑脊液、脑电图和头颅磁共振检查、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发热57例(87.69%),头痛45例(69.23%),意识障碍31例(47.69%),精神行为异常42例(64.62%),颈强35例(53.85%),癫痫发作23例(35.38%).CSF异常率91.80%,EEG检查异常率93.85%.头颅MRI检查异常率96.72%.结论 成人病毒性脑炎早期以意识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CSF、EEG、MRI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患者年龄,起始治疗的时间,意识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的程度,以及脑内病变的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HSE)的临床特征和 CSF、EEG、CT、MRI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在早期诊断或确诊 HSE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5 8例临床确诊的 HSE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以精神症状 (75 .9% )、意识障碍 (69.0 % )、瘫痪 (67.2 % )、脑膜刺激征 (5 3 .4% )和癫痫发作 (4 4 .8% )多见。各项辅助检查的异常发生率 :CSF压力增高 72 .4%、CSF呈血性 44.8%、CSF细胞学呈淋巴细胞反应型 77.6% ,EEG92 %、CT44.8%、MRI86.7%和 PCR-HSV-DNA90 .2 %。临床治愈好转率为 72 .5 %、病死率 2 1 %。结论 :HSE早期精神症状突出 ;CSF压力增高与病情程度相关 ;血性 CSF是本病的重要特点 ;CT、MRI和 EEG具有重要的定性定位价值 ;显示病灶 MRI优于 CT;PCR特强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简便是早期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电图对于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在入院24小时内对临床拟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病人进行脑电图(EEG)、头颅CT、MRI、腰穿脑脊液检查。其中53例确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分析病人头颅CT、MRI、脑脊液及中至重度异常脑电图阳性的几率,进行比较,并随访脑电图。结果头颅CT异常率为22.64%(12/53),头颅MRI异常率为37.74%(20/53),脑脊液检查异常率为50.94%(27/53),EEG中至重度异常率为71.70%(38/53)。经配对χ^2检验比较EEG、头颅影像学检查及脑脊液检查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电图对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其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较头颅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脑脊液检查在诊断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78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根据患者有无脑膜炎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对两组患者的脑脊液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计算两组患者脑脊液异常的发生比例及因脑脊液检查而确诊合并有结核性脑膜炎所占的比例。结果有症状组患者脑脊液异常者占60%,经脑脊液检查可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占55%,无症状组脑脊液异常者占58.6%,经脑脊液检查可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者占51.7%。结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应以CSF为检查为主,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头颅MRI检查等综合分析诊断。  相似文献   

10.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54例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依据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54例HSE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异性检测及治疗方法并对临床疗效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患者多以发热、意识障碍、抽搐、偏瘫为表现,脑电图、头颅CT或MRI有特异征象,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测对诊断意义大;无环鸟苷治疗有特效。结论 脑脊液病毒学检测阳性为确诊依据,起始治疗时的病程、意识状态、脑内病变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HSE的早期诊断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13-15
目的调查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和头颅MRI在儿童型病毒性脑炎早期阶段的异常情况,为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地市、县两级医院住院的儿童病毒性脑炎170例,对入院后3 d内进行的EEG、CSF、头颅MRI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168例开展EEG检查,异常率为83.93%(141/168);共170例开展CSF检查,异常率为51.76%(88/170);共168例开展头颅MRI检查,异常率为30.36%(51/168),三个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99例同时进行EEG、CSF检查,异常率分别为60.61%(60/85)、22.22%(22/99);共85例同时进行EEG、头颅MRI检查,异常率分别为70.59%(60/85)、51.76%(44/85);共88例同时进行CSF、头颅MRI检查,异常率分别为52.27%(46/88)、29.55%(26/88);共83例同时开展了EEG、CSF、头颅MRI检查,异常率分别为81.93%(68/83)、66.27%(55/83)、48.19%(40/83),不同组合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G检查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阶段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脑脊液检查(CSF)、头颅CT在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诊断中各自的作用及其与临床关系。方法对2010~2011年采用EEG、脑脊液、头颅CT检查资料数据完整的73例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 EEG异常57例(78.08%),脑脊液异常为66例(90.41%),CT异常为9例(12.33%),EEG、脑脊液、头颅CT之间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EEG、脑脊液、头颅CT在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诊断中各自均有一定的价值,对重症手足口病并脑炎的诊断如采用多种检查,将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综合分析临床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以利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年龄≥60岁的病毒性脑炎患者,详细分析其临床表现,脑电图、头MRI及脑脊液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12例,意识障碍10例,抽搐17例,头痛11例,精神症状19例。脑电图的阳性率为76.74%,头MRI阳性率为37.83%,腰穿脑脊液阳性率为47.36%。结论老年人病毒性脑炎临床以精神症状、抽搐及意识障碍等为主,容易误诊,EEG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尚需结合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病原学检测阳性为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特征性PRES临床及影像表现患者的相关病因、临床表现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EEG)、脑脊液检查结果。结果共发现9例PRES患者(男1例,女8例)。相关病因分别为:原发性高血压、妊娠相关、甲强龙治疗、肝硬化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意识障碍、视觉障碍、精神异常或视幻觉。发病期间的最高收缩压平均为161.7mm Hg。其临床症状康复时间多数患者在7 d之内。头颅MRI显示大部分患者有不典型表现,病灶累及额叶、颞叶、小脑、脑干、丘脑及基底节区。未见出血或单侧病灶。EEG显示为慢波。结论头颅MRI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其中不典型影像表现较为多见。若及早诊断、治疗,该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症状。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常规检查、脑电图、神经影像学资料和病史进行研究。结果脑电图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脑脊液和头颅MRI检查,脑脊液检查阳性率低于头颅MRI检查的阳性率,头颅CT的阳性率最低。结论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症状多变,发病机制也不统一,辅助检查也不典型,要想得出明确的诊断需要结合多方资料,并对出院患者建立随访制度。  相似文献   

16.
50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EEG、脑脊液及头颅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EEG异常率100.0%,脑脊液46.7%,头颅CT 21.7%。结论:病毒性脑炎的EEG改变较脑脊液及头颅CT的变化为早,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脑膜癌病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EEG、CT、MRI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与诊断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对脑膜癌病的认识。方法 对4例脑膜癌病的临床资料及EEG、CT、MRI、脑脊液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脑膜癌病主要病变累及软脑膜、颅神经及脊神经根。临床表现复杂,主要出现脑症状,颅神经症状和脊神经症状。脑脊液检查,多数患蛋白与细胞数轻-中度增高,葡萄糖及氯化物减少。结论 EEG、CT、MRI检查对诊断脑膜癌病变有重要参考价值。诊断时需注意与结核性脑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及脑囊虫病相鉴别。脑脊液发现癌细胞是诊断本病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4):367-369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检查、头颅核磁共振(MRI)、心脏彩超等在有无症状分组之间是否具有差异性。方法:回顾44例神经梅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资料及诊治,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4例中无症状神经梅毒13例,有症状神经梅毒31例。无症状组脑脊液蛋白含量与有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两组患者梅毒血清滴度、脑脊液TRUST阳性率、脑脊液白细胞含量、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异常率、心脏彩超检查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梅毒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血清学、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有症状组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检查蛋白含量较无症状组显著升高,脑脊液蛋白含量较高者出现神经症状的风险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陈哲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08-1409
目的:总结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儿科近1年来收住院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脑电图、头颅CT与MRI检查可有异常。治愈76例,好转12例,死亡1例。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大多根据临床症状、脑脊液、脑电图、头颅CT与MRI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对其早期及综合治疗,可降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病死率,减少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结核性脑膜炎病人临床症状体征的普遍性及个体特征、头颅MRI、脑脊液细胞学的改变。方法 对结核性脑膜病人发病的不同阶段进行了临床、头颅MRI、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观察。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病人随着病程的延长临床症状体征复杂多变,头颅MRI有明显异常,脑脊液细胞学有显著改变。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急性期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中性粒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为主的混合细胞反应,不是否定结核性脑膜炎的指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