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周期中人卵母细胞形态学测量的指标与受精和胚胎发育潜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OCTAX Eye-ware software系统在对卵母细胞行ICSI前,逐一采集卵母细胞图像,测量透明带厚度、卵母细胞大小、极体位置的卵间隙大小和极体形态(完整或破碎),将ICSI后的卵母细胞和受精后的胚胎进行单孔培养,记录每个卵母细胞的受精情况、胚胎发育情况。对卵母细胞的形态数据与受精情况、胚胎发育情况进行逐步多元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测量卵母细胞436枚,受精率84.9%(370/436),胚胎可用率60.8%(225/370),卵母细胞形态学指标中,透明带厚度、极体位置的卵间隙大小和卵母细胞受精与否有关,受精卵较未受精卵有较厚的透明带[(18.0±2.3)μm vs.(16.9±2.7)μm]和较大的卵间隙[(14.4±3.3)μm vs.(13.2±3.9)μm];而卵母细胞的大小和极体形态均与取卵后72 h的胚胎发育质量有关,发育为可用胚胎的卵母细胞较发育为废用胚胎者有较大的直径[(116.6±3.7)μm vs.(114.7±3.6)μm]和较高的极体完整率(86.2%vs.66.7%)。结论:人卵母细胞形态学测量的指标可预示卵子受精和胚胎发育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回顾分析了782个经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位于12点和6点时,卵母细胞膜穿破方式为显微注射针直接进入胸浆内,卵膜穿破,不形成凹痕(A)及显微注射针进入卵母细胞内,回吸少量胞浆,卵膜在细胞中部穿破,形成轻微的凹痕(B)两种类型时的卵母细胞存活率,卵母细胞受精率和卵裂胚胎的发育质量。结果显示:第一极体位于12点和6点时的卵母细胞存活率,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胚胎发育质量差异均无显著性,卵母细胞膜穿破方式为A类型时的卵母细胞存活率,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胚胎发育质量均显著低于B类型组,提示:显微注射受精时的第一极体位置对卵母细胞的受精和卵裂的影响不大,但不同卵母细胞膜穿破类型会影响受精和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性成熟小鼠生殖泡期(GV)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同时比较体外成熟(IVM)和体内成熟组卵子的受精、胚胎发育情况,机械法分离性成熟小鼠卵巢中的GV期卵母细胞及刺激后的成熟卵母细胞,直接培养于[α-MEM+1 mg/ml Fetuin+10%FCS+1.5 IU/ml rHCG±5 ng/mlrEGF]中,16 h后移入f-HTF+10%FCS体外受精4 h,再在M16+10%FCS中培养72 h。记录其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并与体内成熟的卵子比较。结果:GV期卵母细胞在含HCG培养液中成熟率为89.68%,培养液中添加EGF后,卵子成熟率无显著上升,但受精率、卵裂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体内成熟卵子的受精率可达62.83%,卵裂率60.18%;IVM组受精率仅48.92%,卵裂率36.69%,明显低于前者(P<0.01)。结论:小鼠GV期卵母细胞可体外培养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培养液中添加促性腺激素和EGF都促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能力。但IVM组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低于体内成熟组,培养系统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第一极体位置对卵母细胞显微注射受精后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了 782个经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ICSI)的卵母细胞 ,分别分析第一极体位于 12点和 6点时的卵母细胞存活率、卵母细胞受精率和卵裂胚胎的发育质量。结果 第一极体位于 6点时的卵母细胞存活率、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胚胎发育质量均略高于 12点位置 ,但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显微注射受精时的第一极体位置对卵母细胞的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及ICSI中不同来源精子对胚胎继续发育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该中心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2697例患者剩余胚胎的囊胚率,按不同受精方式分为体外受精(IVF)胚胎组和显微受精(ICSI)胚胎组,其中ICSI胚胎组又根据精子来源不同再分为精液精子组胚胎和附睾精子组,序贯培养后比较不同受精方式及不同来源精子对剩余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率的影响。结果2697例患者共培养胚胎8426枚,其中 IV F组7048枚囊胚形成率53.18%,ICSI组1378枚囊胚形成率49.27%,IVF组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常规IVF组相比补救受精组剩余胚胎的囊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ICSI组与PESA组的剩余胚胎囊胚形成率和优质囊胚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受精方式及ICSI精子来源的囊胚率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挑选出一种较为理想的体外受精(IVF)培养体系。方法 90例(91个周期)接受IVF/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技术治疗的患者,卵母细胞的IVF及胚胎的体外培养分别采用GⅢ体系(A组, 51周期, )和Quinn体系(B组,40周期)。结果 A组和B组分别获得683枚和652枚卵母细胞,IVF后,受精率分别为63 .25% ( 432 /683 )及66 41%(433 /652),无显著性差异(P>0. 05)。体外培养24h后,A组414枚受精卵发生卵裂,卵裂率为95. 83% ( 414 /432 );B组397枚受精卵发生卵裂,卵裂率为91 69% (397 /433) ,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继续培养,行第3天胚胎移植,A、B两组分别获得优质胚胎220及140枚(53. 14%和35. 26% )。最终,A组共有26例获得临床妊娠,B组15例获得临床妊娠,妊娠率为50. 98%和37. 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5)。另外,B组中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方面,IVF周期与ICSI周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而A组中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48. 97%和63 .11%, 45 .71%和56 25%,P<0 05),受精率和卵裂率方面两周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 )。结论 Quinn系列似乎有助于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而GⅢ体系更有利于胚胎的早期发育及后期的着床方面。对于GⅢ系列采取ICSI授精方式似乎更能提高试管婴儿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与卵巢排卵功能正常者之间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发育潜能的差异.方法 在行GnRH-α降调长方案降调的控制性促排卵患者中,调查PCOS患者,行IVF-ET治疗67个周期,ICSI-ET治疗42个周期.同期治疗的217例月经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结果 IVF组内,PCOS患者与对照组卵母细胞成熟率(90.6%vs89.9%)、受精率(80.3%vs 79.1%)、卵裂率(92.7%vs91.3%)、种植率(18.4%vs17.3)、临床妊娠率(33.3%vs31.1%)、活产率(28.8%vs2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患者D3优质胚胎率高于对照组(44.1%vs37.7%,P<0.05).ICSI组内,PCOS患者与对照组卵母细胞成熟率(88.5%vs90.4%)、受精率(75.0%vs75.8%)、卵裂率(92.8%vs91.3%)、种植率(24.7%vs22.5%)、临床妊娠率(40.5%vs37.5%)、活产率(33.3%vs29.7%)、D3优质胚胎率(34.3%vs3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月经正常的妇女,PCOS患者在促排卵治疗中可获得较多的卵母细胞与优质胚胎.然而两者间卵母细胞成熟率及早期胚胎发育潜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结局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周期中序贯培养体系和单一培养体系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培养体系的选择和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55例行IVF/ICSI助孕的患者,将同一个患者的卵子分为2组,分别在Vitrolife的序贯培养体系G-IVF/G1/G2培养液(序贯培养组)和Irvine的单一培养体系CSCC培养液(单一培养组)中进行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观察2组不同培养体系中胚胎受精和胚胎早期发育情况。结果:与单一培养组比较,序贯培养组受精率、双原核(2PN)受精率和多核受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VF患者中,序贯培养组和单一培养组的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CSI患者中,序贯培养组和单一培养组的卵裂率、可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序贯培养组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单一培养组(P=0.015)。在IVF和ICSI患者中,单一培养组第3天胚胎致密化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序贯培养组(P=0.001)。在序贯培养组中胚胎形态表面光滑均匀,单一培养组中胚胎表面较为粗糙且有颗粒状。结论:G-IVF/G1/G2序贯培养体系和CSCC单一培养体系对人卵母细胞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培养液中添加17β-雌二醇(17β-E2)对小鼠生殖泡期(GV)带卵丘细胞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其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小鼠生殖泡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1,TCM199基础培养液加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加75 U/L 卵泡刺激素加0.5 kU/L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加0.05 g/L青霉素加0.075 g/L链霉素)和17β-E2组(n=66,对照组液加1 mg/L 17β-E2),培养后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行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观察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17β-E2组卵母细胞的桑葚胚、囊胚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成熟培养液中加入17β-E2有助于小鼠未成熟有卵丘细胞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受精后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0.
卵泡液中VEGF水平对卵母细胞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卵母细胞成熟及早期胚胎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8例接受IVF和ICSI助孕治疗的患者采卵日卵泡液中VEGF的水平,实验室观察同一卵泡腔内对应的卵母细胞的成熟度及其受精后胚胎发育情况,并结合临床上患者的年龄、促排卵方案等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结果:①卵泡液中VEGF的水平与卵母细胞成熟度研究表明:中间型及成熟型卵母细胞与未成熟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它型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卵泡液中VEGF的水平与早期胚胎发育研究表明:优质胚胎(Ⅰ、Ⅱ级)与非优质胚胎(Ⅲ、Ⅳ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卵母细胞成熟度处于中间型和成熟型组,年龄>35岁接受治疗的患者卵泡液中VEGF水平相比于年龄低于35岁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卵泡液中VEGF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卵母细胞成熟有促进作用,可作为评估卵母细胞质量、胚胎质量的有效指标之一。②在IVF和ICSI周期中,卵泡液中VEGF的水平可以作为筛选优质卵母细胞质量的参考指标,并可以作为指导及预测妊娠结局的有效指标之一,但是要注意患者年龄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卵周间隙碎片形成原因及对受精后胚胎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017年间在我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1 435例患者资料,根据所获MⅡ期卵母细胞内有无卵周间隙碎片分为两组,分别是有碎片组(碎片组)114例,正常卵子组(正常组)1 32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数据,包括:一般临床特征,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及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激素水平,受精率,异常受精率,补救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R-ICSI)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及卵母细胞利用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基础内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E_2)、孕激素(P)、黄体生成激素(LH),卵母细胞利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碎片组Gn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R-ICSI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碎片组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母细胞卵周间隙碎片增加了R-ICSI率,降低了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及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而卵母细胞的利用率没有影响。卵母细胞卵周间隙碎片的产生及这些影响可能与患者Gn用量较多及hCG日高FSH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早期观察第二极体判断受精的方法对胚胎发育及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0年全年行IVF长方案治疗的患者606例,根据病史判断受精障碍风险将其分为两组。A组:受精后4 h拆除颗粒细胞判断早期受精。B组:受精后17~18 h观察受精。分别比较两组年龄、获卵数、卵子成熟率、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可利用胚胎数/2PN卵裂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两组可利用胚胎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项统计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受精障碍高风险患者在4 h拆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有降低可利用胚胎率的风险,不建议所有IVF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外源性NO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内成熟、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方法受试雌性小鼠超排卵期间分别腹腔注射NO供体硝普钠(SNP)1.0、5.0和10.0 mg/kg,对照组雌性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hCG 15 h后处死小鼠,收集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观察卵母细胞的成熟度、受精率、早期胚胎的发育能力及其形态学变化.结果 5.0 mg/kg SNP组M Ⅰ期卵母细胞和M Ⅱ期卵母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和1.0 mg/kg SNP组升高(P<0.05,P<0.01),而受精率降低(P<0.01),10.0 mg/kg SNP组小鼠在注射药物20 min后全部死亡;5.0 mg/kg SNP组2-细胞胚胎以后各阶段胚胎的卵裂率低于对照组和1.0 mg/kg SNP组(P<0.01),并被阻滞在桑葚胚期;5.0 mg/kg SNP组形态异常胚胎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和1.0 mg/kg SNP组(P<0.01).结论 较高浓度NO抑制卵母细胞体内成熟、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并影响胚胎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腹腔液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在炎性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产生大量一氧化氮(NO)[1].有研究认为这种局部微环境NO浓度增高与女性不孕症有关[2].本研究以昆明小鼠为实验模型,以硝普钠为NO供体,模拟内源性NO生成,探讨生殖系统局部微环境NO过量产生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内成熟、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人MⅡ期卯母细胞的第一微体和D1双原核期的原核、核仁及胞浆进行形态分级,以预测胚胎发育潜能。方法以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接受卵胞浆内单精子硅微注射(ICS1)助孕治疗的269对不育夫妇(共269个移植周期)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获得的MⅡ期卵母细胞第一极体进行形态观察和分级,同时将D1双原核期的受精卵进行形态分级,分别比较其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根据所移植的胚胎来自不同级别第一极体的MⅡ期卵和不同原核等级分为B组和C组,分别为102例和98例,其余为A组(69例)。移植来源于1~2级第一极体的MⅡ期卵母细胞且D1双原核期为Z1~Z2级的胚胎其受精牢、卵裂牢、种植率、优胚率及临床妊娠率均较高。结论人MⅡ期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和D1双原核期受精卵的等级越高,胚胎发育的潜能就越好。从而提高ICSI的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17.
人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活检对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第一极体(1PB)的活检方法 ,研究极体活检是否会对胚胎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方法 利用激光打孔法对85枚成熟卵母细胞1PB进行活检,活检后行序贯培养至囊胚阶段.成功活检者和对照组186枚卵母细胞比较,分析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有无差异.将不同形态的极体分级,比较不同形态的极体活检对胚胎后续发育的影响.结果 成功活检81枚,成功率95.3%.活检组和对照组在两原核形成率、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级别形态极体的活检和对照组相应级别相比较,囊胚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打孔法活检极体安全有效.1PB活检不会对胚胎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对不同形态极体进行活检也不会影响胚胎后续的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褪黑素(MT)对控制性超排卵(COH)周期中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受精后所获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COH周期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行体外成熟(IVM)培养及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受精,接着依次用含0、10-11、10-9、10-7及10-5 mol/L MT的培养液进行分裂期和囊胚期胚胎体外培养,收集和冻存优质囊胚,最后通过array-CGH对复苏后优质囊胚进行非整倍体检测。结果 10-9 mol/L组的囊胚率高于10-11、10-7、10-5及0 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01,P<0.01);10-9 mol/L组的优质囊胚率均高于其他组,但仅与10-5 mol/L和0 mol/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MT组的非整倍体发生率(17.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操作台温度对小鼠卵母细胞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应用超促排卵技术获得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培养后受精,继续培养胚胎至囊胚期。观察在不同的操作台温度下小鼠卵母细胞的受精及胚胎的发育情况。结果:卵母细胞收集期操作台温度升高至38.0±0.2°C,两原核形成率(2PN率)和囊胚形成率分别为89.82%和41.66%,显著低于操作台温度为37.0±0.2°C的2PN率96.25%(P<0.05)和囊胚形成率57.50%(P<0.05)。胚胎培养期操作台温度升高至38.0±0.2°C,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与操作台温度为37.0±0.2°C时期的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卵母细胞收集期操作台温度升高至38.0±0.2°C会降低小鼠卵母细胞2PN受精率、胚胎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提高异常受精率。胚胎培养期操作台温度升高对小鼠卵母细胞受精率、胚胎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大小山羊卵泡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的能力。方法收集不同大小山羊卵泡的卵母细胞,分3组进行体外培养。Ⅰ组:卵泡直径≥5.0mm;Ⅱ组:卵泡直径3.0~4.9mm;Ⅲ组:卵泡直径〈3.0mm。观察各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3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与受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组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分别为53.8%和28.6%,均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均P〈0.01)。结论在进行山羊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培养时,卵泡直径≥3mm的卵母细胞体外发育潜能较卵泡直径〈3mm的卵母细胞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