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组织学特点,与同种GVHD的区别及异种脾脏移植的关系。方法 对近十年来有关异种移植中GVHD的特点及其与同种GVHD区别的文献进行检索、综述。结果异种GVHD由于共刺激信号、粘附分子的不匹配及所识别抗原的差异、其发生发展速度,组织学特点等均与同种GVHD不同。受体脾切除加异种脾移植有利于异种GVHD的发生。结论 可利用异种GVHD模型来观测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2.
移植物抗宿主病与异种移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条件、发病机制、疾病特点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检索,总结。结果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细胞及体液免疫均参与该病的发病过程,根据其特点可用相应的监测方法进行诊断和分级。结论作为移植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移植物抗宿主病对宿主可产生严重危害;它在异种移植中也可出现,且因能用于异种移植免疫、肿瘤免疫等研究,正逐渐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猪供人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体外实验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通过转基因方法在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上表达人CD59蛋白,抑制猪供人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方法 体我2的猪主动脉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得到鉴定。构建含入CD59CDNA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LXSN-CD59,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多聚酶链反应(PCR)法鉴定。脂质体转染法将LXSN-CD59转化进猪血管内皮细胞,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化子流式细胞仪筛选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4.
异种移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种移植研究陆佩华由于人体器官来源困难,研究者从60年代起就开始了异种移植的尝试,尽管最初的试验大多着眼于灵长类器官,但近年来研究者的注意力已转向猪器官。因为研究结果表明,猪的生理和人很相似,猪的脏器可以在人体内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而与灵长类相比,猪容...  相似文献   

5.
异种移植时由于需要克服强有力的免疫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带来的危险性远远超过了同种器官移植,因此目前认为只有诱导人体对动物器官产生特异性的免疫耐受,异种移植才有可能走向临床。本文就近年来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的策略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大鼠胰岛移植物制备与异种移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增加胰岛收获量,提高胰岛纯度一直是胰岛移植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实验经胰管注射胶原酶,胰静止消化分离成年大鼠胰岛纯度一直是胰岛葡聚糖离心纯化。纯化后胰岛收获量为610-820个/胰纯度达92%;胰岛形态结构完整,内分泌细胞超微结构保持良好,对葡萄糖刺激反应胰岛素释放量是基本分泌水平的8倍;异种移植可逆转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达一周。  相似文献   

7.
异种移植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论述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各种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方法 结合基础研究相关资料对异种移植免疫学研究成果和新进展作一回顾。结果 转基因猪技术,新型免疫抑制剂等分别用以克服超急性排斥,急性血管性排斥;急性细胞性排斥的克服采用了针对T细胞,抗原递呈细胞的策略以及诱导免疫耐受等方法。结论 转基因猪技术较为成熟而有效;急性血管性排斥,急性细胞性排斥的发生机制和克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猪到人异种移植抗原与移植免疫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同种异体组织和器官移植的供体来源有限,使异种移植再度成为研究热点。猪被认为是理想的供体之一。异种移植的主要障碍为异种抗原被人血清中天然存在的抗体结合、激活补体导致的超急排斥反应。现已认识的主要靶抗原为αGal,它的表达受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αGT)的控制。针对αGal克服超急排斥反应的方法有:免疫吸附去除针对αGal的天然抗体,酶处理去除内皮细胞(PAEC)表面的αGal,基因工程获得不表达αGT从而无αGal的动物。除αGal以外,还有一些抗原可与人血清抗体结合:如TNF诱导PAEC表达的gp65和gp100,猪组织表达的人血型抗原A,但这些抗原的作用还不清楚。猪MHC(即SLA)的作用尚有争论,异种移植细胞免疫中,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均存在。  相似文献   

9.
异种肝细胞移植排斥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异种肝细胞排斥反应的机理,为治疗异种肝细胞移植排斥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腹腔内注射制成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并在其脾内植入豚鼠肝细胞,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用抗大鼠IgM抗体和抗大鼠IgG抗体,抗大鼠CD4和抗大鼠CD8抗体与因排斥反应在大鼠脾 内可能产生的IgM,IgG抗体和CD4,CD8淋巴细胞结合,在移植后不同时间取受鼠脾脏标本,检测其内是否有IgM,IgG抗体和CD4,CD8淋巴细胞存在。结果:移植后12hIgM抗体存在,移植后24h大鼠脾内出现IgG抗体,同时有CD4^=和CD8^+淋巴细胞,且在移植后1周大鼠脾内均可见上述4种物质。结论:体液和细胞免疫均参与异种肝细胞移植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免疫学的飞速发展和功能强大的免疫抑制药物的不断涌现 ,器官移植已成为许多终末期器官疾患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降低了患者因为单一或少数器官严重受损、失去功能而导致死亡的危险性 ,并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 ,目前临床同种器官移植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供器官短缺局面 ,促使人们开始认真地考虑异种移植。在众多的候选动物中 ,猪的脏器大小 ,生理和代谢方面与人类近似 ,易于培植 ,价格较低而社会阻力又相对较小 ,所以是公认的最适合用作异种移植供体的物种。一、人体对猪器官排斥的主要类型及其机制(一 )超急性排斥 (hyp…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健康杂种猫10只。术前禁食12 h,3.5%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取上腹正中切口约6 cm切开各层至腹腔。于胆总管入十二指肠处旁边,切开胰腺背膜,解剖胰管;靠近十二指肠处分别纵向切开胰管、胆管长约4~6 mm的切口。6-0线间断吻合切口,造成类似人类的胰胆管合流的共同通道。术后20天胆道造影。结果术后动物精神、食欲良好,无萎靡、烦燥等表现,造影显示胰胆管合流共同通道延长。结论本动物模型最接近于人类的胰胆管合流异常生理,优于其他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裸小鼠胰腺移植癌缺血治疗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缺血疗法在胰腺癌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 将人胰腺癌细胞株PC-3移植于裸小鼠胰腺右叶,获得小鼠胰腺移植癌,并结扎荷癌裸鼠胃十二指肠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及互动脉诱导胰腺右叶区域性缺血,观察缺血对移植癌增殖动力学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缺血组移植生长缓慢,倍增时间延长,移植癌体积、癌细胞增殖指数及蛋白质含量术后3、7、14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光镜下缺血组移植癌呈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三类制作乳腺癌骨转移模型的方法及采用该模型所开展的研究现状。方法 综述国内外的进展。结果 经左心室注射制作的骨转移模型应用最广泛;经局部注射制备骨转移模型最简便,但与临床状况相差较大;经外科原位接种制作骨转移模型为骨转移机理及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工具。结论 各种骨转移模型各有其应用价值,建立与人体乳腺癌骨转移过程完全相同的人乳腺癌动物模型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毒藜碱肌肉注射形成先天性腭裂山羊模型的方法以及先天性腭裂畸形对山羊面中部发育的影响。方法取40只8~12月龄杂交波尔雌性山羊,体重35~55 kg,以配种日期定为孕0 d,于孕30 d经B超确认怀孕后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取30只实验动物按照注射剂量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n=10),分别于孕31~42 d肌肉注射毒藜碱10、15、20 mg/d;余10只作为对照组不作处理。每组于孕120 d及出生后1个月,各取5只胎羊或小羊行头颅三维CT重建,测量上颌最前磨牙前方的两侧凹陷处间距(PPMM),及以此线为基准测量上颌骨最前点至此线的垂直距离(APMM);完成三维CT重建后行硬腭大体观察,并制备干颅行上颌骨前后向及宽度发育情况观察。结果实验组3母羊注射药物后全部流产;实验组2母羊注射药物后2只流产,余8只维持妊娠。孕120 d取材时,实验组1取出5只胎羊,均无腭裂;实验组2取出5只胎羊,其中3只腭裂,上颌发育不足;对照组取出5只胎羊,均无腭裂。出生后1个月,实验组1有11只小羊娩出,均无腭裂;实验组2有7只小羊娩出,其中5只腭裂,上颌骨明显发育不足,饲养及进食困难;对照组有8只小羊娩出,均无腭裂。硬腭及干颅大体观察见实验组2上颌骨明显发育不足。实验组2的孕120 d胎羊及出生后1个月小羊PPMM及APM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的5只腭裂小羊存活1~2个月。结论采用孕31~42 d肌肉注射毒藜碱15 mg/d,可以制备先天性山羊腭裂模型,形成的腭裂山羊面型特征基本符合人类腭裂畸形面中部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管胆囊吻合术 (hepaticocholedochostomy,HC)和肝管空肠吻合术 (hepaticojejunostomy,HJ)两种胆道重建术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并比较其近期疗效。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 2 9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5只 )和不全梗阻模型组 (2 4只 )。不全梗阻 7周后随机分为 HC组 (n=12只 )和 HJ组 (n=12只 ) ,分别实施 HC和 HJ。观察其术中情况及术后 1个月疗效。 结果 不全梗阻后肝管直径明显扩张 ;H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 1个月体重下降均低于 HJ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HC和 HJ术后 1个月时 ,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结论 在不全梗阻的基础上建立胆道重建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HC较 HJ术中损伤小 ,术后恢复好。  相似文献   

16.
一种研究急性胰腺炎加重病理机理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一种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向坏死性胰腺炎(ANP)转变的大鼠模型。10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EP组和ANP组。AEP通过胰管结扎、外分泌刺激诱发。在AEP模型基础上静注大剂量Dextran110诱发ANP。结果显示:血清淀粉酶水平在AEP、ANP组明显增高,胰腺泡细胞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在ANP诱发后持续增高;胰腺出血、实质坏死、钙沉积在ANP组常见。超微结构显示ANP组胰毛细血管内皮剥脱、坏死。由此表明,胰腺缺血可能通过腺泡细胞钙超负荷的作用促发AEP向ANP转变。该大鼠模型因临床联系较好、病变渐进,不失为一种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急性胰腺炎加重病理机理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09年6月30例allo-BMT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过移植前预处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感染的预防性治疗.移植后感染患者经验性给予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及抗结核治疗.结果:30例患者发生感染并发症33例次.由一种病原菌引起的感染21例次,其中细菌性感染10例次,间质性肺炎2例次,真菌感染5例次,肺结核1例次,带状疱疹3例次;≥2种病原所致的感染并发症12例次.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GVHD.3例GVHDⅢ~Ⅳ级患者因肺部混合感染导致死亡,其余治疗后好转.结论:混合感染仍是骨髓移植最常见的并发症,并与GVHD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8.
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国内外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文献,对不同的建模方法进行分类和综合分析。结果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分为两大类:诱发性和自发性椎间盘退变模型。其中前者可分别通过改变椎间盘生物力学环境、损伤椎间盘自身结构以及用基因技术改变动物的遗传性状来诱发退变。在各类建模方法中,以鼠或兔制作的诱发性椎间盘退变模型应用最为广泛。结论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是研究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发病机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为退变椎间盘的修复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载体。虽然目前报道的各类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动物模型和人类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和可比性逐渐明确,其在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研究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