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科是危重病患者的首诊科室,能否对各类危重病人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直接影响抢救的成功率.而患者经过急救和复苏后有些需转送到相关科室检查,有些则需转送到病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刘京鹤 《首都医药》2011,(22):18-19
目的对急诊抢救室入室病人院前指数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50例抢救室入室病人,采取院前指数法(prehospital index,PHI)对病人进行病情评估,并对院前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例急诊抢救室入室病人PHI分数符合正态分布,均数5.6600,中位数6.0000。按照PHI评分标准0~3分为轻伤,4~20分为重伤。入室病人基本符合重伤标准。结论院前指数可以作为院前和院内评估病情的客观指标之一,PHI 6分以上的病人可以直接进入抢救室,缩短院内病人接诊时间,提高抢救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院前转送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并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进行经长途转送的4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两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规范性院前急救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救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试验组患者最终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当中未出现转运过程中死亡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 <0.05)。结论对行院间转送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采取规范性院前急救与护理,可以在转运期间即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救治和护理干预,有效避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出现变化或者恶化发展,减少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概率,有效提高院前急救以及护理水平,能显著提高患者转送成功率,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患者家属对急救与护理工作给予高度的任何,护理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急诊危重病人由于发病突然、起病急、病情重,能否对其进行有效的诊治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而在急救的生命链中转送是关键。现将我院2006年至2007年危重病人转送过程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梅玲  王芳 《中国医药指南》2005,3(10):1243-1244
目的改进床上洗头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改善床上洗头效果.方法将120例床上洗头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床上洗头方法(马蹄形),洗头时问平均约为25min,干发时间平均约为30min,实验组采用75%医用酒精棉球洗头,洗头时间平均约为8min,干发时间平均约为3min.观察洗头效果及洗头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洗头时间短(p<0.001),干发时间短(p<0.001),洗头效果优良率高(p<0.01),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改进后的床上洗头方法改善了床上洗头的效果,并减少了洗头过程中病人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室颤患者抢救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依据下,制定出对室颤患者有效、快速的抢救方案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0例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观察,按照其人工复苏时间、有无前驱症状及发生心脏骤停等情况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分析每一例室颤患者抢救中的救护过程,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抢救,并总结出其抢救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10 min内得到急救人员救治的24例;发病后10~30 min内得到急救人员救治的16例;发病后30 min以上得到急救人员救治的12例,最终抢救无效患者有8例。结论在临床上抢救室颤患者的主要因素包括救治时间、人工复苏时间、有无前驱症状及发生心脏骤停等,同时患者抢救后的重症监护也是影响抢救结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梁素荣 《安徽医药》2013,17(2):339-340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总结该院急诊科自2010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116例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情况。结果5例在接诊后30min内死亡,3例在辅助检查过程中死亡,其余均成功转送到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抢救成功率达93.10%。结论娴熟的护理操作和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院前死亡病例的急救现状,对院前死亡病例的急救影响因素进行归纳研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2年中我市120分布在各区域的五个急救分站的院前死亡病例126例,对急救反应时间,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出救至到达现场进行急救的时间平均为9.70min。另外我市120出救的通讯调度时间平均为1min,因此急救反应时间平均在10min以上。救护车到现场前,极少数患者有机会接受心肺复苏。126例病例中仅有2例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结论今后的院前急救发展方向:①应加强网络分站建设,力求缩短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②在市民中普及急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意识;③加强院前急救的规范性,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邵芳  徐焕畅  陈安琪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504-2505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院内转运及途中监护、住院护理的相关措施,降低伤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根据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对该院急诊科2年内发生的86例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内转运及途中监护、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急诊转运的严重创伤患者采取转运前全面体格检查、准备必要的抢救物品、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到达病房后应与接诊护士认真交接患者的病情及抢救过程等措施,保证患者及时、安全的到达相关科室.结果 86例严重创伤患者经抢救病情相对稳定后安全转送到相关科室76例,途中病情恶化10例,其中6例因病情极其危重,在抢救室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根据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和优质护理是转运成功的关键;医护人员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抢救意识、过硬的操作技术、良好的应变能力是转运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中,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从我院急救中心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接收的严重创伤患者中各选取36例,观测两个阶段,急救抢救室停留时间、预后情况。结果:实施前,急救抢救室停留时间为(23.1±17.4)min,24例成功治愈,12例死亡,成功率为66.67%;实施后,急救抢救室停留时间为(16.3±13.6)min,30例成功治愈,6例死亡,成功率为83.33%。结论:在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抢救中,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门诊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和2012年的门诊患者和导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进行预防跌倒培训后的导医护士和护理干预后的门诊患者作为实验组,将2011年未采取培训的导医护士和未进行护理干预的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门诊导医护士培训前后跌倒应急预案技能考核与主动性服务情况,同时比较门诊患者跌倒和导致纠纷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的门诊导医跌倒应急预案技能考核与主动性服务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护理干预后的跌倒事件发生人次明显少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门诊患者跌倒的原因,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十分必要,可增强护士的责任心,降低门诊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经济赔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诊标准化服务流程再造(SOP)在提升急诊患者就医体验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SOP干预前后分别随机选取急诊患者320例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服务流程,试验组引入人文关怀构架,完成SOP,评估运用前后2组干预效果,比较患者就医体验需求及满意度,比较2组护士理论考核、现场模拟考核成绩及护士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成功调查急诊就诊患者320例。实施前后调查护理人员18人次。试验组急诊护理人员理论成绩及现场模拟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存在人方面需求和急诊科方便快捷正确的服务流程的需求,例数和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从53.12%提高到9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6,P<0.05)。试验组护士满意度为94.44%较对照组的55.56%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3,P<0.05),近两年同期比较服务沟通类引发纠纷隐患事件例数呈逐年降低趋势,发生率也逐年下降,由干预前的90.00%降至干预后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00,P<0.05)。结论采用SOP能规范护士行为,提升主动服务意识、服务效率和质量,能更加方便快捷地为患者服务,有效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减少医患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IS—ISS创伤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术后护理工作交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48例急诊创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工作交接,实验组则先采用AIS—ISS创伤评分评估患者创伤程度,然后予以交接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士对患者伤情知晓及预后评估情况。结果实验组护士在患者伤情知哓程度及预后评估方面均较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AIS—ISS创伤评分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及更准确地评估患者预后,从而给予针对性护理以提高患者的术后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研制一种可根据患者身形和体位旋转的多功能舒适型艾灸椅,在保证艾灸疗效的同时,提高艾灸治疗的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从医患角度出发,利用针灸学、物理学、传热学等相关科学理论,结合工业设计的方法,研发出多功能舒适型艾灸椅,使医护人员人力资源压力得到部分缓解,为艾灸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救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组进行改良后的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结果。结果两组患者间第一救治时间、进一出急诊室时间、溶栓时间、出院时间以及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救治有效的缩短了救治时间,使得救治效果更好,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提高了临床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开放式培训模式在手术室护士层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选择该院手术室护士42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采用开放式培训层级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层级管理。分别于施行培训管理前、后对2组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考核及医师、患者和护士自身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 2组层级培训后核心能力考核评分均高于层级培训前;试验组护士培训后的核心能力考核评分及培训前、后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医师、患者和护士自身对护理的非常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自助式、个性化模式的手术室护理层级管理培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气道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呼吸衰竭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信封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气道护理,观察两组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明显高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1.67%),且两组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针对性气道护理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能快速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急诊规范化护士培训预见性思维培训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规范化培训护士预见性思维的效果。方法:将急诊科规培护士84名根据入科考试成绩分成优、良、差3层,然后分层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观察组带教过程中随时进行预见性思维培训。在培训结束前进行理论、操作考试及问卷调查。结果:两组规范化培训的护士考试合格率(理论、操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职业暴露、医疗纠纷、职业暴力、病人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急诊规范化培训的护士预见性思维培训,可提高护士专科理论知识、技能、职业防护能力,增加病人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和职业暴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院前急救护士应急能力进行培训,并观察分析。方法回顾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培训院前急救护士应急能力24人,将所有急救护士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院前急救理论培训,实验组采取急救基础理论和院前急救"应急能力"培训,两组在年龄、学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经过考核标准评定证实,实验组急救护士的专业素质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急救基础理论和院前急救"应急能力"培训,能够大大提高院前急救护士的专业素质及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氯诺昔康联合屈他维林在急诊肾绞痛应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联合屈他维林对急诊肾绞痛患者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4例急诊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肌内注射氯诺昔康8mg,随后予屈他维林80mg,静脉推注,对照组给予肌内注射布桂嗪100mg,后予山莨胆碱10mg静脉注射,分别观察两组用药后30~60min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和76.2%,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3.8%和81.0%,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联合屈他维林对肾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适合急诊肾绞痛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