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电针为主治疗Bell氏面瘫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用电针、中药、红外线等综合治疗Bell氏面瘫102例,与单纯是针的对照组50例比较,结果:综合治疗组临床总显效率达98%,优于单纯电针的对照组(总显效率为86%)。经用Ridit方法检验,P〈0.01,提示综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另外,总结152例患者应用电针治疗的结果,认为面瘫发展期患乾可用电针。随访90例,未见面肌痉挛或倒错现象,笔者还观察了病程与疗效的关系及面神经受损情况与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吴秀娟  张文 《安徽医学》2000,21(2):31-32
目的:探讨超短波与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疗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与机理。方法:244例分别用超短波疗法及超短波加直流电碘离子综合疗法治疗,并对其中44例作了强度-时间(I/t)曲线测定。结果:超短波组痊愈显效率61.64%,综合组痊愈显效率86.70%。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所有痊愈的 128例中病程<7 d组与病程7~15 d组比较,疗效差异不明显(P>0.05),与病程>15 d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超短波加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综合应用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良好疗效,较单一超短波治疗疗效高。病程< 15 d者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3.
益脑通络牵正汤配耳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拟中医经验方益脑通络牵正汤配合王不留行子贴压耳穴法治疗面神经麻痹44例,总有效率95.45%,其中治愈显效率为86.36%,优于单纯西药组(P〈0.005),且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电针结合中药37例与针刺加中药治疗39例对照观察,对照组针刺患侧攒竹、阳白、地仓等穴,并服用中药自附子、僵蚕、全蝎各1g研末,用白酒一盅冲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89.2%,总有效率94.6%,对照组痊愈率38.5%,总有效率69.3%,两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说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短波和正弦调制中频电流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16例,其中痊愈105例(91%),显效4例(3%),好转4例(3%),总有效率为97%,病程1周以内与1周以上的平均治疗次数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6.
高杨 《中国医学杂志》2005,3(8):479-480
目的:观察激素类药物对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设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62例,经激素治疗后再针刺治疗对照组26例,并将两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6.8%,对照组愈显率为76.9%,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疗效与疗程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与对照组59例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痊愈48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痊愈率80%,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中痊愈36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9例,痊愈率61%,总有效率84.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老年面瘫组63例、年轻面瘫组72例,均用激素、维生素B族、三磷酸腺苷、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老年组临床治愈43例,占68.3%,平均用128d,年轻组治愈65例,占96.3%,平均用66d,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老年面瘫面神经具有易受伤性和难恢复性的特点,这与老年人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提示应适当加大治疗药物的剂量和延长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电针加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47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采用电针和按摩治疗,对照组61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78例,痊愈率90.7%;对照组痊愈45例,痊愈率73.8%;两组疗程比较,治疗组第1疗程痊愈48例,占61.5%,第2疗程痊愈30例,占38.5%;对照组第1疗程痊愈18 例,占40%,第2疗程痊愈27例,占60%;两组总痊愈率和第1疗程痊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电针加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0.
实验性颞骨内面瘫开放面神经管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作压榨性损伤颞骨内面瘫实验模型,探讨颞骨内面神经麻痹面神经减压术的意义。方法:测定面神经骨管开放组和非开放组面神经膨胀率,并行光镜、电镜观察。应用肌电图仪测试神经兴奋传导恢复时间和瞬目反射恢复时间。结果:骨管开放组面神经膨胀率为(45.7±7.0)%,非开放组为(31.1±5.2)%,两组间差异十分显著(P<0.01)。神经兴奋传导恢复时间,开放组为(35.6±7.0)d,非开放组(74.1±10.6)d,两组间差异也十分显著(P<0.01)。非开放组比开放组神经纤维间的浮肿程度轻,而髓鞘板层间开离现象重。结论:开放面神经管能解除骨管对面神经的反作用力损伤,面神经减压术有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对急性期面瘫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地塞米松作穴位注射,配合神灯照射治疗急性期面瘫132例(治疗组),并与针灸治疗面瘫93例(对照组)作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痊愈39例(占29.43%),显效25例(占26.88%),好转36例(占38.71%),无效13例(13.9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表明以地塞米松作穴位注射配合神灯的治疗组的疗效优于用针灸治疗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穴位埋线法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选择癫痫患者9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选用穴位埋线法治疗,对照组用一般的针刺法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其对癫痫患者脑脊r-氨基丁酸及发铜,锌含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穴位埋线治疗后,患者CSF GABA及发铜的含量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针灸、推拿、穴位注射、功能锻炼、内服肩凝汤等综合方法治疗(下简称综疗组)漏肩风59例,有效率98.3%,临床治愈43例,占72.88%,平均疗程6.5天;对照组A(即电针组)37例,有效率89.19%,临床治愈22例,占59.46%,平均疗程为11.2天;对照组B(即肩凝汤组)33例,有效率81.82%,临床治愈18例,占54.55%,平均疗程15.3天。提示三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但综疗组疗效最佳,治愈率高,且疗程短,故临床治疗漏肩风时应考虑综合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4.
康络素耳穴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小剂量康络素耳穴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30例,显效7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结果表明:本疗法可改善病人自觉症状,体征,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针灸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中风病4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风病的特点,制定了先蝗后难,下肢为主,上肢为辅;以上带下,腰髋部、肩带部为主,肢体远端为辅;整体局部结合远近结合的治疗原则,辩证施治,以针灸职法为主,配合水针、功能训练的综合疗法治疗中风病445例,取得较好疗效,治愈率27.42%,显效率34.16%,有效率34.38%,总有效率95.96%。并重视对中风瘘症如精神障碍、髋髋关节松弛、大小失禁、吞咽困难的治疗,也取得的较好疗效。结果表明,以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头皮针配合面部埋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针头皮针配合面部埋针法治疗面部痉挛38例,并与常规针刺法治疗的32例作对照。结果:电针头皮针配合埋针组治疗面肌痉挛痊愈率28.95%,总有效率89.47%,常规针刺组痊愈率12.50%,总有效率71.8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头皮针配合埋针组治疗面肌痉挛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谢梦  曾黎华 《当代医学》2021,27(13):100-101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微波治疗配合针灸疗法对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行早期微波治疗配合针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面神经麻痹患者行早期微波治疗配合针灸疗法,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缓解患者的气血通畅、气血充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低能量染料激光光凝渗漏点,结合中药治疗按常规中西药连续治疗2个月至半年,而仍难于奏效的顽固性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12例12眼。结果:治愈10眼.好转1眼,无效1眼,总有效率达91.7%。说明运用激光结合中药治疗该病,视力恢复明显,疗程缩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按摩、针灸及中药袋热敷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14及28d,治疗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病情,改善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脑血管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人中、两侧内关、三阴穴、下极泉等穴位用醒脑开窍手法加常规药物治疗,并设立单纯药物对照组。结果针刺组治愈率32.67%,显效率35.33%,好转率31.67%,总有效率99.67%。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年龄轻,病程短者疗效好;脑出血较脑梗死疗效显著。结论针刺可提高脑血管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