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策略在提升患儿佩戴腕带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住院患儿根据住院先后分为实验组2952例和对照组27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个性化护理策略。结果:实验组患儿佩戴腕带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不同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方案可提升患儿佩戴腕带依从性,提高护士及其他部门核对腕带的依从性,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确保住院患儿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腕带(电子扫描码型腕带及手写型传统腕带)对择期手术患儿佩戴的依从性。方法:选取本院择期手术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日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患儿佩戴电子扫描码型腕带及手写型传统腕带,对两组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定时进行每天评价(连续评价7d)。结果:连续评价7d后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未佩戴人次为158人次;观察组患儿未佩戴人次为21人次。两组患儿佩戴腕带的依从性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腕带(电子扫描码型腕带及手写型传统腕带)对手术患儿佩戴依从性具有显著的差异,电子扫描码型腕带更适宜临床采用,即对临床核对工作方便准确又能很好的对患儿隐私予以保护,更易使患儿及家属接受,因此,佩戴电子扫描码型腕带的依从性较比手写型传统腕带高,而且更适合临床工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标识腕带在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改进对策.建立腕带识别制度,完善操作流程,落实查对各环节,提高患者佩戴腕带依从性.使腕带真正成为实施操作、用药、输血等诊疗活动时辨识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李艳 《现代医院》2015,(2):106-107
目的探讨影响儿科住院患者腕识别带正确佩戴的因素,提高患儿腕识别带的正确佩戴率。从而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方法通过对800例儿科住院患者腕识别带佩戴情况的检查,分析未能正确佩戴的原因。结果护士未能及时书写腕识别带、家长及患儿依从性不够、腕识别带字迹模糊、佩戴方法不准确是影响腕识别带正确佩戴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医务人员及家长、患者对佩戴腕识别带的重要性的认识,规范腕识别带的佩戴方法,寻求更加舒适的材质的腕识别带,加强使用腕识别带的有效监督和管理,能有效提高儿科住院患者佩戴腕识别带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住院患者识别腕带的佩戴率中的应用,应用PDCA循环法,制定住院患者识别腕带管理使用流程,对实施质量改进前后住院患者识别腕带佩戴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改进后的住院患者识别腕带佩戴率比改进前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患者佩戴手腕带中的作用。方法对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1 8 6例佩戴手腕带的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在手腕带使用原则指导下规范护士操作行为,加强对患者佩戴手腕带的监管和健康教育,并分析、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1 8 6例佩戴手腕带患者,仅有1例发生脱落,无1例身份识别差错发生,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满意率8 3.3%)。结论对佩戴手腕带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佩戴手腕带的依从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并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PDCA循环在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管理应用中的前后效果,探讨PDCA循环在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遵照PDCA循环理论,制定问题改进计划,分析原因、制定查检表找出真因,讨论护理问题,制定对策并实施,及时检查改进效果并分析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再找原因、制定对策及评价分析等闭环管理,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结果:经过4个月的持续改进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由70% 逐步上升至80%、92%、98%、100%,达到预期效果。结论:PDCA循环有助于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管理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式宣教对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12月在该院住院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的健康宣教模式;研究组46例,采用基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式宣教。观察两组患儿宣教效果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并讨论两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焦虑性情绪障碍的5个因子评分、总分及抑郁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依从性(依从性好82.61%)高于对照组(依从性好56.52%),研究组患儿及家长疾病知识掌握率(95.65%)高于对照组(78.26%),以上指标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进行基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式宣教,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掌握度。  相似文献   

9.
杨琼 《医疗装备》2015,(2):132-133
目的:评价热性惊厥患儿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满意度和效率。方法:将70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观察组,按临床路径规范接受个性化治疗和护理,同时选取同期70例热性惊厥住院患儿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和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依从性明显提高、健康宣教知晓率和整体服务满意度上升,患儿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可提高热性惊厥患儿家长配合护理的依从性,缩短患儿平均住院日,增加健康宣教知晓率和整体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翁薇琳 《现代保健》2011,(36):130-131
目的探讨腕带标识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以提高手术室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完善医院查对制度,避免查对制度在临床落实上的不利因素,保证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方法选择本院手术科2011年1月-2011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856例患者,为每位手术患者佩戴腕带标识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患者身份的确认及相关病情的交接与核对。结果应用腕带标识的856例手术患者中,无1例接错患者、进错手术间、开错手术部位医疗差错的发生。结论通过腕带标识的应用,促进了手术室与病区之间患者交接工作的规范化、职责化,避免了因相互推诿责任而造成的护理细节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的弊端,杜绝了医疗过失行为的发生,最终有效地保护了患者,提高了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究针对性宣教方式在小儿肠道准备期间对改善患儿依从性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开展时间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选取该时间段内在该院消化内科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80例患儿(1~12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儿划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宣教和护理)和观察组(40例,实施针对性宣教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平均灌肠时间、平均灌肠天数、术前肠道清洁度、术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患儿肠道准备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对术前肠道准备健康宣教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灌肠时间、平均灌肠天数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术前肠道清洁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肠道准备期间依从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肠道准备健康宣教总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小儿肠道准备期间采取针对性宣教措施以及家长参与式护理,可显著提高患儿依从性,有助于缩短灌肠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保证肠道清洁度,进而增加患儿家长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方法应用于患儿腕带磨损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方法加强腕带二维码扫描处的清晰度及柔韧度。结果:采用改良方法后腕带使用寿命延长,重新打印次数、消耗费用均降低。结论:采用改良方法可以延长腕带使用寿命,降低不必要的开支,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医用腕带,又叫医疗识别带,是腕带的一种,主要用于医疗领域。医用腕带是医院对患者进行识别的有效工具,可提供患者的医疗信息,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要求的版面内容项目,其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及其他医疗特别要求的信息。现有的医用腕带具有使用简单、佩戴牢固、舒适、样式新颖美观的特点,被各大医院广泛使用,但其仅具有患者医疗信息识别功能,且佩戴后无法轻易取下导致患者外出时腕带上的信息直接被透露,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抗拒佩戴腕带心理的出现。体温测量是基础护理工作。鉴于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医用体温感受识别式腕带,腕带上的信息由直接透露改为点亮显示屏后可见,保护患者隐私,并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SIM卡通信模块向护士站终端实时发送患者的体温测量值,实现对体温测量、记录、汇总等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的优化,同时具有自动记录、报警等各种附加增值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语音广播宣教对儿科住院患者病房管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到郑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进行治疗的住院患者49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8年7—12月入院的49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语言合成(TexttoSpeech,TTS)技术合成人声语音,通过病房呼叫广播系统进行定时宣教。对使用语音广播宣教前后的病房管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士晨间护理时间、住院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以及病房管理依从性进行统计。结果语音广播宣教使用后病房管理及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护士晨间护理时间明显缩短(P0.05),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病房管理依从性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语音广播宣教定时播放,可节省护士宣教时间,提高患者的配合依从性,缩短护士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佩戴踝足矫形器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阳春市妇幼保健院中德儿童神经康复中心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均佩戴踝足矫形器,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依从性、下肢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依从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研究组患儿M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佩戴踝足矫形器过程中,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依从性,促进下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清远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筛查结果疑似阳性患儿召回复诊依从性以及确诊甲低患儿召回复诊依从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影响召回复诊依从性相关因素以及患儿家属对疾病可导致患儿危害结果的认识,探讨有效地提高复诊依从性的方法。方法对疑似甲低患儿666例及对确诊甲低患儿100例进行电话随访跟踪,召回其复诊,对疑似甲低患儿和确诊患儿组复诊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召回复诊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复诊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疑似甲低患儿召回依从率60%,确诊甲低患儿召回依从率100%,两组召回依从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别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经对比分析发现,提高复诊依从性是医治先天性甲低(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的有力保证,关键在加强对疑似患儿家属的教育,提高其对疾病可导致患儿危害结果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对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警示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重症监护室1938例及加床30%的1958例科室感染消化科住院患儿,对其各自实施两组划分,分别对管理组和对照组,且分别对其运用警示标识和不采用。另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上报的不良事件病历122例,对其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取1 22例不良事件当中,重症监护室、床位使用率为115%以上科室及一般科室在不良事件率所占比例分别为42.5%、50.0%和91.67%;重症监护室两组组患儿当中,管理组和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和1 2例,感染消化科两组当中,管理组和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分别为2例和10例。结论:针对儿科患儿,对其运用腕带卡片及建立护理档案相应护理风险警示标识方式,不仅可实现护理效率的提升,还可降低护理意外的发生,能够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明麓 《中国校医》2020,34(2):143-145
目的 探讨互助模式健康宣教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1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互助模式健康宣教。对比分析2组患儿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疼痛、肿胀、关节活动、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助模式健康宣教可有效改善患儿治疗依从性,利于促进患儿术后功能恢复,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院就诊患儿家长辐射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利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北京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03名就诊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患儿家长辐射基础知识客观评估处于中下水平(≤50%);回答核磁检查是否受到电离辐射得分最低,占17.5%;文化程度及职业是其辐射基础知识的影响因素(P0.05)。对放射检查佩戴防护用品认知度较低(没有佩戴和不知道占45.5%和19.5%;佩戴防护用品占35.0%)。健康宣教最佳途径为专业培训(52.0%);现场讲座(27.5%)和宣传挂图(9.5%)。结论就诊患儿家长辐射基础知识客观评估较低,要提高医院健康教育管理策略,加强患儿家长医疗照射辐射知识防护及其宣教途径,加大专业培训及现场讲座的管理力度,增强患儿家长参与防护的主动性,从而更好的提高相关人群的辐射防护意识及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铅冶炼厂周边村庄群发性铅中毒住院患儿的特点,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铅中毒防治知识的认识,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减轻儿童铅中毒。方法 对收治的69名群发性铅中毒患儿,进行不良卫生习惯的调查分析,根据结果在驱铅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通过调查,发现铅中毒患儿不良卫生习惯越差,中毒程度越深,住院期间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不良卫生习惯有了明显改善,血铅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群发性铅中毒患儿治疗期间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家长对儿童铅中毒预防知识的了解,对有效避免患儿治愈出院后的再次铅中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