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热针配合中药熏洗对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8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4例)和对照组(N=64例)。治疗组采用热针治疗仪配合中药熏洗联合西药美洛昔康、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握力、压痛关节数、压痛指数、关节休息痛、肿胀关节数、肿胀指数以及病人和医生评价,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1%,对照组为53.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和关节肿胀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中RF、CRP、ESR、WBC和PLT等指标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血中CRP、ESR、PLT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热针配合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抗风湿中药——寒痹康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硫酸羟氯喹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寒痹康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钙(Ca)及骨密度(BMD)等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7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BALP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Ca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BALP、血Ca及BM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抗风湿中药——寒痹康汤联合西药治疗RA继发OP患者,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及骨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RP(C反应蛋白)、ESR(血沉)、PLT(血小板计数)与类风湿关节炎(RA)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治疗前DAS28评分、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与CRP、ESR、PLT的相关性.结果患者DAS28、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与CRP、ESR均有显著相关性,PLT与DAS28评分显著相关性,但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无相关性.结论 CRP可反映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且优于ESR.ESR可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且优于PLT.PLT可反映疾病活动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CRP、ESR、PLT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治疗前DAS28评分、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与CRP、ESR、PLT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 DAS28、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与CRP、ESR均有显著相关性,PLT与DAS28评分显著相关性,但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无相关性.结论 CRP可反映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且优于ESR.ESR可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且优于PLT.PLT可反映疾病活动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抗风湿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理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36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0例,给予抗风湿合剂治疗。对照组101例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抗风湿合剂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88.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抗风湿合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在改善RF滴度、ESR、CRP、晨僵时间等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三妙散合舒筋散治疗早期湿热阻络证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妙散合舒筋散治疗,观察比较2组总体疗效、临床症状、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类风湿因子(RF)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10%,对照组总有效率72.9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ESR、CRP和RF等血清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妙散合舒筋散治疗早期湿热阻络证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督脉隔物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结合督脉隔物灸治疗.对比2组病例在90天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86.67%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的疗效(P<0.05);2组病例在治疗90天后,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较治疗前较均下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脉隔物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阻络证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高频超声(HFUS)测量参数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抗风湿疗效的相关性及预测疗效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安徽省桐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早期RA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97例至少有一个关节炎表现的非RA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FUS测量参数(滑膜厚度、关节积液、血流信号、骨侵蚀评分)、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HFUS测量参数评分与ESR、RF、CR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组均给予抗风湿治疗,比较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HFUS测量参数评分及变化值,分析治疗前后HFUS测量参数评分变化值与抗风湿疗效的相关性,并分析治疗前HFUS测量参数评分预测抗风湿疗效的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流信号、滑膜厚度、骨侵蚀、关节积液评分、ESR及血清RF、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流信号、滑膜厚度、骨侵蚀、关节积液评分与RF、ESR、CR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疗效良好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滑膜厚度、血流信号、关节积液、骨侵蚀评分低于疗效差患者,各参数评分变化值大于疗效差患者(P&l...  相似文献   

9.
张庆 《河北医学》2012,18(1):114-116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134例分成观察组68例、对照组6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类风湿性关节炎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加服我院自拟祛风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78.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1,P<0.05).两组治疗前后ESR、RF及CRP均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后ESR、RF及CRP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0.01).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外敷透骨血竭散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效果及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透骨血竭散外敷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RF、CRP、ESR变化,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82.50%(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RF、CRP、ESR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概率无显著差异(7.32%vs 5.00%,P>0.05)。结论 外敷透骨血竭散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RF、CRP、ESR相关指标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健脾补肾解毒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健脾补肾解毒方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MDS患者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健脾补肾解毒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外周血象、骨髓病态造血情况、输血频次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2.50%(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外周血Hb、WBC、PLT计数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WBC、Hb计数较对照组亦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骨髓病态造血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输血依赖或输血频繁患者的输血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解毒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MDS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102-10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人员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腕关节,观察并比较两组关节腔滑膜结构及滑膜内血流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滑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腕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及骨质破坏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腕关节滑膜内血流信号丰富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腕关节滑膜动脉血流R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好地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情况,能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补肾活血方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探究中医药治疗老年性OVCF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按随机对照设计,选取2...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64例RA 患者的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转子、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并予60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RA 组在腰椎(L2~ L4)、股骨上端(股骨颈、Ward’ s 三角区、大转子)的BMD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 患者普遍发生BMD下降,骨量减少和O P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发病机制可能与 RA 本身及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应用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六味地黄汤合四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每次10 mg,每周1次),观察组给予六味地黄汤合四物汤(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各服用一次)。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型胶原C端肽酶(CTX-I)、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免疫球蛋白、炎症因子和临床症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沉、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RF、CTX-I、抗CCP抗体、Ig M和Ig G均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僵硬、关节疼痛、日常活动以及综合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合四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通过抑制免疫球蛋白合成、炎症因子以及类风湿因子等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联合健脾补肾活血中药汤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使用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疼痛视觉模似评分法(VAS)评分,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实验室检查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安全指标血尿便常规及肝功能。并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中药治疗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能明显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郑粤湘 《海南医学》2012,23(9):147-149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干预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评分、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3.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关节疼痛评分、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加强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疗效,并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赵明妹 《当代医学》2022,28(6):43-46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效果及对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塞来昔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类风湿因子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及血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晨僵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钙尔奇D片(钙尔奇D600)、阿法骨化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半年,观察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和疼痛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患者安全、临床疗效好,优于钙尔奇D及骨化醇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关节疼痛程度、依从性及疾病复发再入院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健康知识知晓评分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关节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再入院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可明显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健康认知及依从性,降低疼痛程度及复发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