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67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前 ,癌症的治愈率平均为 4 5 %左右 ,5 0 %~80 %的癌症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疼痛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高达 6 0 %~ 90 % ,约有 30 %的患者临终前严重的疼痛没有得到缓解。[1] 解除癌痛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自 1998年以来 ,我们采用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的芬太尼透皮贴剂 (商品名多瑞吉 )治疗各种癌痛患者 32例 ,获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1998年~ 2 0 0 1年共收治各种癌痛患者 6 7例 ,均为经细胞学和组织学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并伴有中、重度癌痛 ,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32例接受芬太尼透皮贴剂…  相似文献   

2.
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常比癌症引起死亡更令人畏惧。癌症疼痛(简称癌痛)的发生率比较高,在癌症确诊时和癌症中期,30%~45%的患者有中度到重度疼痛,接受抗癌治疗的成人和儿童患者中的50%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的70%有疼痛。癌症疼痛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重视,将癌痛控制列为WHO癌症防治综合规划的四个重点之一。1982年,WHO组织有关学科国际知名专家在意大利米兰召开会议,讨论制定了WHO三阶梯癌症疼痛治疗方案。这是一个癌痛药物治疗方案,经在一些发…  相似文献   

3.
癌症疼痛(cancer pain,以下简称“癌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癌痛从心理、生理、精神及社会等多方面降低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治疗效果,缩短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有效控制癌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癌痛的国内外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据有关资料分析指出:70%的癌症晚期患者可出现显著的疼痛。并指出世界上每天约有350万~400万癌症患者忍受疼痛折磨,放在抗癌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止痛措施,缓解或减轻患者的疼痛是癌症治疗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外对癌痛的治疗措施有了迅速的发展,使癌痛的控制更方便和有效,从而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了生存质量。本文就作者所掌握的近年来国内外对癌痛治疗方面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一、癌痛的原因和机理1.癌症本身引起的疼痛包括原发肿瘤及转移瘤。由于肿瘤本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引导癌痛管理措施对基层癌症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间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癌症治疗并伴有疼痛的361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180例)和对照组(18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IMB引导癌痛管理措施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癌痛管理措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相关因素错误认知率为16. 1%(29/180),对照组为30. 9%(561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轻度疼痛为55. 0%(99/180),中度疼痛为28. 3%(51180),重度疼痛为16. 7%(30/180);对照组患者轻度疼痛为33. 2%(60/181),中度疼痛为37. 0%(67/181),重度疼痛为29. 8%(54/18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对癌痛患者采用IMB引导癌痛管理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增加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疼痛对癌症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疼痛和抑郁的发生率,疼痛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癌痛与肿瘤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性.方法以住院患者为主,采用癌症生活质量自评量表FACT-G、SDS抑郁自评量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以及一般状况评定量表收集癌症患者相关资料.结果本研究入组患者236例,均为病理确诊的癌症患者,其中疼痛的发生率为64.4%,轻、中度痛占55.9%,重度痛占8.5%;抑郁的发生率为34.3%.不同程度的疼痛与身体状况、情感状况和功能状况的损害明显相关(P=0.001,0.047,0.008).疼痛与肿瘤患者的抑郁发生明显相关(P《0.001),癌症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在无痛组、轻度痛组、中度痛组和重度痛组分别为14.3%,7.7%,60%,80%.结论癌症患者中约2/3发生疼痛,1/3发生抑郁.疼痛是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疼痛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也是最恐惧的症状,约60%~80% 的晚期癌症患者受到疼痛的困扰,癌痛可产生或加重许 多躯体症状,还可导致心理上的负担,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痛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减轻疼痛及其痛苦症状作为攻克肿瘤的战略任务,1986 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阶梯药物治疗癌痛,使癌痛控制取得了巨大 进步,但是仍有 20% 左右的患者疼痛控制不佳,这也给临床有效治疗癌痛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美国 国家癌症综合网将癌痛管理列为肿瘤管理的重要内容,世界多国指南也一致认为癌痛管理应该整合到癌症综合治疗中。了解 癌痛的普遍性和影响,熟知如何有效地管理癌痛,是广大肿瘤医务工作者必备的技能。随着医学不断进步、理念不断更新、 癌痛相关研究不断深入;癌痛诊疗也出现了一些新进展与新挑战,本文将对近年来癌痛诊疗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最新的进展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三阶梯止痛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也是最恐惧的症状,有1/4~1/2初诊的恶性肿瘤患者、有1/3的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超过3/4的晚期患者均有癌性疼痛.总之,约有75%的癌症患者疼痛的剧烈程度已经到了使用阿片类药物去治疗的地步[1].不能减轻的疼痛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日常活动、生活质量及心态.我们在1998年7月~2000年7月对40例恶性肿瘤伴疼痛患者,采用三阶梯止痛疗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75%~90%的转移性和晚期癌症患者可发生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1].但是,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的发生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不全面性,其发生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癌痛发生机制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0.
癌痛及其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 探讨癌痛及其对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 36简表 )及简明疼痛调查表 (briefpaininventoryBPI)对 2 0 0例住院患者的癌痛情况、癌痛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癌痛的处理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  (1)疼痛的发生率为 6 9 0 % ,其中轻度疼痛占2 1.5 % ,中度疼痛占 19.0 % ,重度疼痛占 2 8.5 %。 (2 )中、重度疼痛患者中消化道肿瘤比例较高。 (3)疼痛与疾病分期无关 (P >0 .0 5 )。 (4)疼痛的发生与骨转移的存在密切相关 (P <0 .0 1)。 (5 )无论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疼痛 ,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工作、睡眠 ,且随着疼痛程度的加重 ,影响也逐渐加深。但在对生活乐趣和社交两方面的影响上 ,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6 )中度疼痛对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要早于重度疼痛 ,因此在癌症患者的疼痛达到中度时 ,就应在止痛治疗的同时密切配合对其心理上的治疗 ,以期达到更好的疼痛缓解。 (7)在疼痛处理上 ,未经适当处理的占 41.3% ;在重度疼痛中 ,强阿片类药物应用仅达 5 2 .1% ,与WHO要求的阶梯止痛治疗原则差距较大。结论 疼痛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癌痛的治疗尚存在较大差距。要达到WHO提出的到 2 0 0 0年使全世界癌症患者  相似文献   

11.
皮下持续滴注吗啡治疗晚期癌痛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WHO统计,大约有60%-90%的晚期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重度癌痛常使患者痛不欲生,生活质量下降[1].近几年来吗啡控释片成功地应用于临床,为广大医师和癌症患者所接受,但由于吗啡控释片可引起恶心、呕吐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姑息治疗学科的不断进步、发展, WHO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和NCCN成人癌痛指南[1]已逐步被各级医师所掌握,80%~90%[2-3]肿瘤患者的疼痛症状能够通过规范、有效的治疗得以缓解.但仍有10%~20%[4-5]患者的疼痛属于难治性癌痛,仅通过常规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6]和(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7].尽管这部分患者仅占癌痛患者的1/10~1/5,但难治性癌痛却是我国癌痛治疗的一个"软肋",其对医患的困扰超过其他疼痛的总和,成为医生、患者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为规范国内难治性癌痛的诊疗过程,提高癌痛治疗领域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难治性癌痛事业的长足发展,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难治性癌痛学组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经过多次讨论、修订,最终撰写完成《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鉴于国内外可供参考的资料尤其是前瞻性资料有限,疏漏在所难免,希望专业人士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今后补充修订.  相似文献   

13.
王昆 《抗癌之窗》2009,(3):43-44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让所有癌痛患者不疼痛"。为此,2009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为"规范癌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180万,其中62%伴有疼痛,在中晚期癌症患者中,该比例高达80%,且以中、重度疼痛为主。然而,由于很多人存在"得了肿瘤哪有不疼的,尤其晚期患者,疼痛必不可免"、"癌痛治疗也就是吃吃药、打打针,对付对付,没什么好办法"等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4.
骨癌疼痛机制与相关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癌症诊疗技术的进步,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如何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有75%~95%的晚期癌和转移痛患者都有癌症疼痛.癌症诱导的骨疼痛(简称骨癌痛)是癌症疼痛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独特的疼痛状态,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骨癌痛动物模型的出现,骨癌痛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外周因素如肿瘤生长和溶骨作用等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变化都可能参与了骨癌痛的形成机制.骨癌痛的治疗药物包括非类固醇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二膦酸盐类药物和其他尚在开发中的药物等.本文综述骨癌痛的基础研究和相关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董记华 《现代肿瘤医学》1997,5(4):240-240,F003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痛苦的症状之一,有80%的晚期癌症患者遭受疼痛的折磨。癌痛是由于肿瘤在骨、神经、内脏、皮肤和软组织内转移扩散造成的压迫或浸润所致。凡恶性肿瘤均可通过血行转移到骨内,不论肉瘤或癌均可发生骨转移,但一般以癌  相似文献   

16.
一、疼痛治疗的现状疼痛可给患者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国际上已将疼痛与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一起列为五大生命体征。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能引起生理和心理困扰,从而对癌痛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癌痛的护理工作也是肿瘤内科最为棘手的工作之一。癌症患者有30%以上伴有疼痛,其中晚期癌症患者有60%~95%经历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肿瘤》2004,13(6):344-344
为全面了解我国癌痛治疗现状,加强多学科学术交流,促进癌症疼痛治疗事业的发展,受《中国肿瘤》杂志社的委托,定于2004年8月13日~17日在济南举办“全国癌症止痛与姑息治疗培训班暨癌症急危重症治疗学术研讨会”。届时邀请全国著名癌痛专家介绍癌症疼痛发生机制、癌症疼痛的评估和诊断、癌症疼痛诊疗的新技术、WHO癌痛三阶梯方案的改进,癌痛的中医药治疗,癌痛的神经阻滞治疗,癌痛的心理治疗等国内外癌痛治疗的最新理念和方法。征文内容:1.癌痛发病率的调查与研究,癌痛发病原因的调查与研究,我国癌痛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家政策研究及其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癌症患者自觉症状中 ,癌痛发生率较高 ,病人在癌症疼痛折磨中艰难度日 ,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 ,因此 ,对癌性疼痛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癌痛护理的目标是要解除患者的疼痛 ,下面就癌性疼痛的护理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1 缓解疼痛 ,减轻躯体症状疼痛与躯体症状的产生互为因果 ,疼痛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必须及时给予止痛治疗 ,以减少躯体症状的产生。1.1 正确评估疼痛 疼痛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解患者疼痛的程度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同患者对疼痛的承受力有所差异 ,患者…  相似文献   

19.
成文武 《抗癌》2012,(2):20-21
说起癌症,有一个症状绝大多数患者都体验过,那就是疼痛,甚至有些患者经受的是一种“锥心刺骨”的痛,苦不堪言。而一般的癌痛,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难怪有些患者会对医生说:癌症我不怕,怕就怕讨厌的疼痛,让人生不如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癌痛控制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同度 《中国肿瘤》1997,6(1):13-14
一、癌痛控制的背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统计,1995年全世界新发癌症病人1000万,死于癌症的人数为660万。新患癌症病人的35%-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接受抗癌治疗的成人和儿童中50%有疼痛。癌痛病人中SO%的疼痛为中到重度,30%为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晚期癌症病人,ho%-m--%伴有疼痛,70%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全世界每天有500万以上的癌症患者在遭受着疼痛的折磨。我国现有癌症患者200万。每年新发病人160万,死亡140万。每天估计也会有Ioo万左右的癌症患者在忍受着疼痛。过去医务人员常满足于疼痛的部分缓解,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