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的作用途径并观察rTMS和加兰他敏联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效果.方法 :43例AD病人随机分成加兰他敏组(21例)和加兰他敏+rTMS组(22例).治疗前后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结果 :2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MMSE、ADL、CD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MMSE评分均较均线值增加(P<0.01),ADL、CDR评分均降低(P<0.01).治疗6个月后,加兰他敏组MMSE评分低于加兰他敏+rTMS组(P<0.01),ADL、CDR评分均高于加兰他敏+rTMS组(P<0.01).双侧高频及左侧高频+右侧低频组其治疗前N1、N2、P3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N1、N2潜伏期和P3波幅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P3潜伏期在治疗后缩短(P<0.01).与左侧高频+右侧低频组比较,双侧高频组P3潜伏期在治疗后缩短(P<0.01).结论 :rTMS+加兰他敏与单用加兰他敏治疗AD均有较高的总有效率,通过MMSE、ADL、CDR评分显示,rTMS+加兰他敏治疗对AD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加兰他敏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51例健康对照者的APN、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并分析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APN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AP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N降低、Hcy和CRP升高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治疗前APN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负相关(r=-0.69,P<0.01),治疗3个月后APN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呈负相关(r=-0.71,P<0.01).结论 APN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青年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青年急性脑梗死(ACI)预后的影响。方法108例青年ACl患者按发病<24 h时的Hcy水平分为正常Hcy组、高Hcy组,后者又分为干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3组均给予常规脑梗死治疗,干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5 mg、维生素B_(12) 500μg每日3次,连用3个月。在发病<24 h(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3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时,干预治疗组血浆Hcy水平比治疗前以及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均P<0.01);正常Hcy组和干预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BI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增高的青年ACI患者预后差,对高Hcy血症干预治疗可以改善青年AC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余会平 《吉林医学》2011,32(15):3002-3003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干预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运用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MMSE评分(22.5±3.3)明显优于治疗前MMSE评分(17.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MMSE评分(22.5±3.3)明显优于对照组MMSE评分(18.4±3.2),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干预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病人肌力、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脑梗死偏瘫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肌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2组病人干预前肌力、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肌力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病人各指标的改善均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干预前的总依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干预后的治疗依从率均上升,且观察组病人的总依从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1).2组病人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1),且观察组病人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 :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偏瘫病人的肌力、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并探讨NGF对病人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BI)评分及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脑出血病人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病人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并给予胞磷胆碱,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NGF联合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I评分、OPN水平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2组病人NIHSS评分、血清OPN水平、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OPN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OPN水平及NIHSS评分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2组治疗后BI评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BI评分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5%)高于对照组(71.4%)(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NGF对脑出血病人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清OPN水平,促进病人恢复,安全性高,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0例MCI及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MCI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2例,均给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4周,观察Hcy水平及简易精神状态评价(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COA)量表评分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MCI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及MMSE评分、MCOA量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中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及MMSE评分、MCOA评分均呈负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者治疗后4周Hcy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MCOA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中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可降低血浆Hcy水平,但对于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无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认知功能训练联合银杏叶片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71例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银杏叶片口服.治疗前后,采用MMSE量表和MoCA评价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MMSE评分MoCA评分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银杏叶片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Hcy水平、BDNF水平、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RBAN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 0.01),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RBAN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6、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1);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6、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P < 0.05),2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疗效确切,可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降低IL-6、Hcy水平,提高BDNF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聂莎  伍洁云  谭焕君 《广东医学》2012,33(15):2362-2363
目的探讨3R强化护理对提高血管性痴呆(vasclardementin,VD)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的轻、中度VD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往事记忆提取(reminiscence)、记忆空间定位(reality)和记忆再激发(remotivation)的3R强化训练。观察时间为6个月,采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ADL)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时MMSE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强化护理训练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比入组时有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6个月时观察组的MMSE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在入组3、6个月后的ADL评分均较入组时分值下降(P<0.01),但观察组分值比对照组更低(P<0.01)。结论 (1)3R强化训练对V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有改善;(2)采用非药物方法治疗VD患者,需要丰富的治疗手段,比较高的治疗频率,并且维持长程治疗,才可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64-116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天;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2次/天,连用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和凝血功能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进展率和出血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进展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2组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检查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小血管病病人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小血管病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调脂、改善循环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量表(MOCA)评分,并对所有病人治疗前后进行64 排螺旋 CT 灌注成像检查,计算血流灌注参数值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MMSE和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MSE 及 MOCA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治疗前2组血流速度、脑血流量及平均通过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流速度、脑血流量及平均通过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P<0.01),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为明显(P<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可改善脑小血管病病人的认知功能,提高病灶区脑血流量,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褚鸷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9):1174-1177
目的:探讨工娱治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针灸、尼莫地平联合肢体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工娱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及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检查表(NCSE)评估患者病情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4~12周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P<0.01);且观察组MMSE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行为认知状况除4周与8周时定向力、专注力、语言命名和语言复述评分均无显著变化外(P>0.05),其他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除4周时专注力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个时间点的神经行为认知状况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P<0.01);观察组除4周时专注力、语言理解、语言命名、语言复述及8周时推理判断能力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个单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工娱治疗联合传统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各项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与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与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高压氧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成人简易智力测验MMSE表、Barthel指数评定(BI)作指标,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组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MSE和B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结合高压氧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更利于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效果观察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MMSE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oCA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I指数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BI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8.38%)高于对照组(56.76%)(P<0.05);两组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拉西坦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良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0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入院时经MRI或CT测量的脑梗死体积分为大、中、小梗死3组,并在入院第1、7、14天分别测定3组患者的血Hcy、EGF、VEGF水平。同时选择近期住院无新发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患者第1、7和14天血清Hcy与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大、中梗死组和第1、7和第14天Hcy、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小梗死组(P<0.01),而第1、7和第14天水平均显著低于小梗死组(P<0.01)。结论:Hcy、EGF、VEGF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呈动态变化并与脑梗死体积相关,联合检测对判断脑梗死的损伤程度和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立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4):491-492,49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尼麦角林在治疗颈动脉狭窄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颈动脉狭窄后认知障碍患者108例,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仅予尼麦角林,观察组予瑞舒伐他汀联合尼麦角林,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2组患者的认知和活动能力,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MMSE和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MMSE和ADL评分提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25%(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尼麦角林治疗颈动脉狭窄后认知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尼麦角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梁国华  赖宝瑜  陈锋  苏赤  彭慕立  肖彧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8):1061-1063,1067
目的:探讨人血白蛋白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3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别给予人血白蛋白+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67例和仅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63例,治疗10 d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黏度、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美国)评分(NIHSS)、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高、中和低切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高、中和低切黏度降低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NIHS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5%和69.84%,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6%和1.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高切黏度对疗效有显著影响(P<0.05,OR=0.643,OR 95% CI:0.442~1.241)。结论:人血白蛋白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但受血黏度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