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皮间质转化(EMT)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Wnt/β-catein、Notch、核转录因子-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对结肠癌EMT过程起重要的诱导调控作用.进一步阐明EMT信号通路,可为结肠癌靶向治疗带来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微小RNA(miRNA)通过调控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参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过程,也可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生物学过程。EMT是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键步骤,部分转录因子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参与EMT过程。转录因子和EMT相关作用蛋白的上游靶基因可能作为肿瘤细胞转移的预测性分子标志物。EMT不仅可参与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器官和组织的生成,还可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而miRNA可通过多个信号通路参与EMT的调控。本文对参与miRNA调控EMT过程的转录因子进行综述,详细介绍miRNA通过转录因子调控胃癌EMT过程的相关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TGF-β对EMT的诱导及EMT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肿瘤细胞获得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最主要途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已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的关键因子。本文系统介绍TGF-β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的信号通路,并综述抑制EMT发生的新抑制剂。  相似文献   

4.
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胚胎发育中是一个高度保守的细胞程序,它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经主要有转化生长因子(TGF)-β途径、Rho家族激酶、Hedgehog通路、Wnt通路、Notch通路、转录因子等.  相似文献   

5.
郭华  张宁 《中国肿瘤临床》2013,(15):941-945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EMT可使上皮性肿瘤细胞获得间充质细胞表型, 在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同时, 也使得肿瘤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等干细胞样特性。多种转录因子、信号转导通路、microRNAs及细胞微环境等因素共同调控此过程。EMT与肿瘤干细胞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EMT可以促进肿瘤细胞获得干细胞特征, 具有干细胞特征的肿瘤细胞高表达EMT标记分子, microRNA可同时调控EMT和细胞干性。阐明EMT与肿瘤干细胞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机制, 有望为肿瘤转移与复发的靶向治疗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TGF-β信号通路相关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相关的转录因子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它们与TGF-β信号通路之间的网络调控机制.方法 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乳腺癌、转录因子和TGF-β”等为关键词,检索2011-01-01-2015-12 31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乳腺癌侵袭转移;(2)转录因子与TGF-β信号通路存在联系.剔除标准:(1)未阐明转录因子与TGF-β信号通路作用的具体机制;(2)实验设计不严谨.符合纳入标准的英文文献146篇,中文文献35篇,根据剔除标准剔除英文文献50篇,中文文献34篇,最后纳入分析文献88篇.结果 TGF-β信号通路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能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粘附及凋亡等生理活动.在乳腺癌中,TGF-β信号通路起着双重作用,即在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TGF-β信号通路起着一种预防性或肿瘤抑制的作用,但随着肿瘤的发展,TGF-β能够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增强侵袭性及抑制免疫细胞功能来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多个转录因子c-Myc、p53、C/EBPβ、14-3-3ξ、Blimp-1、Oct-4和Nanog、Foxq1、TBX3、FOXM1、GATA3、HOXB9、Six1、Pokemon、Snail、Slug和SOX4已证实与TGF-β信号通路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调控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结论 乳腺癌发生过程中转录因子与TGF-β信号通路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对乳腺癌的进程起着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连烜晔  崔晶 《癌症进展》2019,17(10):1139-1142
恶性肿瘤组织内异常血管生成、血管灌注减少及肿瘤细胞无限制的生长,导致微环境中氧含量降低,称为低氧。这种现象在恶性肿瘤中广泛存在。低氧微环境会改变肿瘤细胞的代谢方式,诱导细胞代谢发生适应性变化,并调节肿瘤细胞中复杂的细胞信号通路如低氧诱导因子(HIF)、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核因子-κB(NF-κB)通路。这些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产生正反馈和负反馈作用,增强或减弱低氧效应。此外,低氧微环境通过上调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的转录因子或抑制因子来激活与EMT有关的信号通路,从而诱发EMT。本文对肿瘤低氧微环境和促进肿瘤转移的各种信号通路及基本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的多项研究显示,在消化系统肿瘤中普遍存在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现象,并与浸润转移及预后差密切相关。已有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诱发EMT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Smads蛋白是TGF-β下游关键的信号蛋白分子,是将TGF-β信号从细胞外转导到细胞核内的关键因子。本文就食管癌上皮-间质转化与TGF-β/Smad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上皮间质转化(EMT)的调节机制并揭示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PubMed检索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上皮间质转化和肿瘤转移为关键词检索2004-2008年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上皮间质转化调节机制的研究;2)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根据纳入标准,精选60篇文献,最后纳入分析33篇文献。结果:EMT存在于人体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中。EMT的发生涉及E-钙连蛋白、TGFβ、wnt信号通路、转录因子以及microRNA等机制的调节,转化为EMT的细胞具有干细胞样属性。结论:EMT与肿瘤细胞的转移关系密切,肿瘤细胞通过EMT获得侵袭能力转移至远端组织,随后MET使间质细胞恢复成上皮细胞,使肿瘤细胞重新获得增殖能力为其转移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分化的过程,EMT在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广泛存在。EMT的发生与多种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及转录因子有关,受多种影响因素的共同调控。上皮细胞表型的不同程度转化是细胞内外信号传递共同作用的结果。细胞外信号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相结合将信号转入细胞内,再通过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活化不同的核内转导因子,最终调节转导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肿瘤的转移和侵袭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和侵袭的过程中涉及多种因素,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促进其中某一环节的关键因素。转录因子Snail作为肿瘤细胞EMT的关键调控因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Snail调控肿瘤细胞EMT的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肿瘤的转移及侵袭机制,为寻找有效的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肿瘤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肿瘤耐药、侵袭、迁移、发生远处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细胞因子及其激活的信号通路均参与细胞的EMT.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在肿瘤细胞发生EMT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将重点讨论PI3K/AKT途径在对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的调控及其与其他信号通路协同诱发EMT过程中的作用,并对PI3 K/AKT抑制剂在肿瘤治疗的研究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13.
朱宏明  尹丽  何侠 《肿瘤学杂志》2018,24(8):808-812
摘 要:Notch信号通路是一个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它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与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研究证明介导EMT在此过程中的细胞内信号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别是:PI3K/AKT途径、TGF-β信号途径、Wnt信号通路、Hedgehog通路、IL-6/STAT3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全文就Notch信号通路介导EMT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Fas通路在结肠癌细胞中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分子机制。   方法   分别对结肠癌细胞SW480及DLD1予以低剂量FasL(12.5 ng/mL)处理。作用3d后分别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总蛋白、总RNA, 并进行Western blot、RT-PCR检测, 分析FasL作用下结肠癌细胞的上皮标记物、间质标记物以及EMT相关的转录因子的表达状况。在低剂量FasL作用3d后行免疫荧光检测, 观察EMT相关转录因子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建立稳定敲除Snail及Twist的结肠癌细胞系, 再予以低剂量FasL刺激, 采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是否发生EMT过程。对结肠癌细胞SW480予以低剂量FasL(12.5 ng/mL)处理后, 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ERK1/2通路及p38通路的激活状况。对SW480细胞进行信号通路抑制剂的预处理, 再予以低剂量FasL刺激, 采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是否发生EMT过程, 从而探索Fas通路诱导EMT的可能机制。   结果   低剂量FasL可使结肠癌SW480和DLD1细胞的上皮标记物表达下调, 间质标记物表达上调, EMT相关转录因子在细胞核周聚集, 细胞发生梭形改变, 提示发生EMT。而将结肠癌细胞的Snail或Twist基因敲除后, FasL的上述诱导作用明显减弱。低剂量FasL可激活结肠癌细胞的ERK1/2通路激活, 而ERK抑制剂可减弱FasL诱导的EMT过程   结论   Fas通路可能通过激活ERK1/2通路诱导结肠癌细胞发生EMT。   相似文献   

15.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和细胞增殖、分化等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它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 CSCs)的维持、血管生成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 EMT)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多项研究证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NSCLC中被显著激活,随着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研究,靶向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疗法在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NSCL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治疗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时所涉及的分子机制相当复杂,涉及到的信号通路在转录、翻译和翻译后水平均发挥调控作用.全文就EMT在恶性肿瘤中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通路在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迁移中的显著作用决定了该信号通路在癌细胞的进展过程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TGF-β通过经典和非经典的这两类信号转导途径来改变细胞的表型,发挥着肿瘤抑制或肿瘤促进的作用。TGF-β通过诱导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来驱动肿瘤细胞进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上皮细胞获得新的间充质的表型,使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增强。这证明了TGF-β通路是促进肿瘤发展的因素。然而也有相反的证据表明,癌细胞中TGF-β信号转导途径的缺失与阻断也可以导致肿瘤细胞转移能力的增强。这篇综述回顾TGF-β对肿瘤微环境组成部分的调节和这种调节如何引起肿瘤进展作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非可控性炎症和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探讨非可控性炎症在肿瘤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以"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非可控性炎症及肿瘤微环境"为关键词,检索2005-01-2010-12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非可控性炎症与肿瘤的联系;2)EMT与肿瘤的关系;3)非可控性炎症对EMT的调控机制。根据纳入标准分析26篇文献。结果:在非可控性炎症状态下,TGF-β、TNF-α和ILs等细胞因子可通过NF-κB等信号通路,激活EMT相关转录因子,启动并维持肿瘤细胞EMT过程,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性;肿瘤细胞发生EMT后又可进一步促进肿瘤微环境的形成,以维持炎症的非可控性状态。结论:非可控性炎症与EMT之间关系十分密切,通过靶向抑制非可控性炎症-EMT信号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以阻断EMT过程,有望为肿瘤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性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炎性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了肿瘤细胞的恶性演进。细胞上皮-间质转型(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是肿瘤恶性演进过程中的关键机制,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TNF-α、TGF-β等)、EMT的关键转录因子\[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蛋白(zinc finger E-box-binding homeobox, ZEB)、Snail和Twist等\]及某些miRNA(let-7、miR-200等)共同构成复杂的调控网络,调控肿瘤细胞的表型转化、药物抗性的产生、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CSC)的增殖及自我更新。本文将重点讨论炎症及相关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CSC形成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肿瘤细胞发生细胞上皮-间质转变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细胞上皮-间质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肿瘤的局部浸润以及远处转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肿瘤细胞EMT的发生包括诸多因素,主要有转录因子表达上调以及信号通路[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PKB,又称AKT)通路和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等]开启等,从而促使细胞间黏附力下降,失去了上皮细胞的顶底极性,并伴随细胞形态的改变.其中E-钙黏着糖蛋白(E-cadherins,E-cad)的表达下调或沉默是EMT发生的重要标志.本文就肿瘤细胞EMT发生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