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组织甲状腺素受体β1(thyroid hormone receptorβ1,TRβ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技术,研究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12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8例乳腺不典型性导管增生(at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24例导管原位癌(due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组织及10例健康成人女性乳腺组织中TRβ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正常乳腺组织、UDH、ADH、DCIS和IDC中,TRβ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0.0%(0/10)、16.7%(2/12)、37.5%(3/8)、62.5%(15/24)和80.0%(32/40),正常组织TRβ1基因甲基化率与DCIS和I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正常组对DCIS=0.001,P正常组对IDC=0.000);UDH与DCI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9);UDH与I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TRβ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和乳腺增生病癌变过程中起重要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和ERβ)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及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6例,乳腺导管普通型增生(UDH) 11例, 非典型性导管增生(ADH) 7例,导管原位癌(DCIS)23例(其中Ⅰ级8例,Ⅱ级11例,Ⅲ级4例)及浸润性乳腺癌(IBC)11例中ERα和ERβ的表达。 结果ERα的表达在UDH、ADH及Ⅰ级DCIS中呈逐渐增高趋势,而在Ⅲ级DCIS及IBC中的表达降低,ERα的表达在UDH与 DCIS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正常乳腺组织到UDH、ADH、DCIS至IBC的发展过程中ERβ的表达逐渐降低,ERβ的表达在正常乳腺组织与ADH、DCIS和IBC中以及UDH与DCIS和IBC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α和ERβ之间表达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从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到浸润性癌的发展过程中ERα和ERβ的表达各不相同,两者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探讨CK5/6、CK14、SMA、P53、Ki67、ER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intraductal proliferative lesions,IDP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2006-2011年存档的乳腺IDPL病理标本146例,其中病灶旁终末导管小叶单位(TDLU,TDLU组)35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DH,UDH组,其中2例伴大汗腺化生)32例、不典型导管增生(ADH组,ADHⅠ型55例、ADHⅡ型31例,其中5例伴大汗腺化生)86例、导管原位癌(DCIS组,低级别DCIS 20例、中级别DCIS 3例、高级别DCIS 5例)28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组标本CK5/6、CK14、SMA、P53、Ki67、ER的表达情况。结果 ADH组、DCIS组CK5/6、CK14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TDLU组、UDH组(P<0.05或P<0.01),TDLU组CK5/6、CK14阳性表达率与UDH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DH组、ADH组、DCIS组SMA阳性表达率与TDLU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DH组P5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TDLU组、UDH组(均P<0.01),DCIS组P53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TDLU组、UDH组、ADH组(均P<0.01)。UDH组、ADH组、DCIS组Ki67、ER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TDLU组(均P<0.01)。结论 CK5/6、CK14、SMA、P53、Ki67和ER在TDLU、UDH、ADH(ADHⅠ型和ADHⅡ型)及DCIS之间的表达率不同,其表达率有助于TDLU、UDH、ADH(ADHⅠ型和ADHⅡ型)及DCIS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诊断价值。方法通过高频彩超进行乳腺健康体检,筛查出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并选择30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DH)病例作为对照组,对超声检出的高度可疑病灶积极行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分析比较各组超声声像的差异性,并从病理学上分析特征性声像形成的组织细胞学构成。结果 3组患者高频彩超声像多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乳腺癌和不典型增生彩色血流情况与普通增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患者超声特征性声像与病理学构成基本一致。结论高频彩超声像与病理学组织类型对照分析大大提高了对乳腺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对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组织甲状腺素受体β1(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β1,TRβ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技术,研究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12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8例乳腺不典型性导管增生(at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24例导管原位癌(due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组织及10例健康成人女性乳腺组织中TRβ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正常乳腺组织、UDH、ADH、DCIS和IDC中,TRβ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0.0%(0/10)、16.7%(2/12)、37.5%(3/8)、62.5%(15/24)和80.0%(32/40),正常组织TRβ1基因甲基化率与DCIS和I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正常组对DCIS=0.001,P正常组对IDC=0.000);UDH与DCI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9);UDH与I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TRβ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和乳腺增生病癌变过程中起重要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laudin-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DH)、19例非典型性导管增生(ADH)、15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12例无淋巴结转移的浸润性导管癌(IDC)、16例有淋巴结转移的IDC组织中Claudin-1的表达情况。结果Claudin-1主要表达于乳腺上皮细胞,表达模式为细胞膜/浆型;与UDH组和ADH组比较,Claudin-1在DCIS和无淋巴结转移及有淋巴结转移的IDC组中的表达显著降低或消失(P〈0.01)。结论在普通型导管增生-非典型性导管增生-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laudin-1的表达逐渐减弱并消失;Claudin-1可用于乳腺良性上皮增生与乳腺癌的鉴别,但不能用于区别UDH和ADH;Claudin-1可作为乳腺癌诊断的一种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CN5蛋白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和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乳腺正常组织(NBT),110例乳腺增生性病变包括20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DH)、30例不典型导管增生(ADH)、60例导管原位癌(DCIS),以及90例浸润性病变(IL)包括60例浸润性导管癌(IDC)、3...  相似文献   

8.
 目的肿瘤抑制基因突变是浸润性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常见事件,而其与包括普通型增生(UDH),不典型增生(ADH)及导管内原位癌(DCIS)的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关系不明。探讨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外显子突变情况,以期了解突变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和测序研究122 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外显子5~8 的突变情况。结果经HRM筛选,14 例患者DNA熔解曲线与野生型标准品熔解曲线大于阈值,经测序分析,其中13例出现外显子突变。35例UDH 中均未发现突变,10.7%(6/56)ADH 和22.6%(7/31)DCIS 发现至少1 个位点的点突变,其中1 例DCIS 发现2 个位点的突变。结论突变发生于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ADH与DCIS,其可能为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9.
PPARγ、PTEN在乳腺导管上皮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10 号染色体缺失且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脂酶基因(PTEN)在乳腺导管上皮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V-9000二步法免疫组化进行染色,检测30例乳腺导管上皮普通性增生(UDH)、30例不典型增生(ADH)、30例导管原位癌(DCIS) 及60例浸润性导管癌(IDC)石蜡包埋组织中PPARγ和PTEN的表达.结果:(1)PPARγ在UDH、ADH、DCIS及IDC中的阳性高表达率呈递增趋势,依次为16.7%(5/30)、43.3%(13/30)、50.0%(15/30)、60.0%(36/60);PTEN呈递减趋势,依次为73.3%(22/30)、63.3%(19/30)、40.0%(12/30)、35.0%(21/60).(2)PPARγ在UDH组与ADH组、ADH与IDC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在ADH与DCIS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PARγ和PTE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323 6, P<0.05).结论:PPARγ、PTEN在乳腺导管上皮良、恶性病变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检测 PPARγ、PTEN有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B-1、p63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WHO(2003)乳腺肿瘤分类标准,收集乳腺肿瘤患者手术切除标本:非典型性增生(ADH)组24例、乳腺原位癌组(DCIS)20例、浸润性癌(IDC)组45例,乳腺普通型增生(UDH)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进行MIB-1、p63检测,观察其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p63在UDH、ADH、DCIS组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主要表达于导管周围的肌上皮,ADH、DCIS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与UDH组相比,其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在IDC组中p63几乎不表达;MIB-1主要表达于增殖细胞中的核抗原,阳性染色定位于肿瘤细胞核,MIB-1标记的增殖指数PI在UDH、ADH、DCIS、IDC组分别为2.25±0.54、4.08±0.57、5.50±0.56、30.22±2.41,从UDH到ADH、DCIS,再到IDC,PI显著升高,p63表达呈逐渐减弱。MIB-1在IDC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分子分型有关,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其个数无关,临床分期越晚(Ⅲ、Ⅳ期)、分子分型为HER-2型、三阴性患者,其PI均分别高于临床分期早(Ⅰ、Ⅱ期)、分子分型为管腔型A或B患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p63、MIB-1可以较好地反映乳腺增生性病变的程度,正确鉴别乳腺的良恶性病变,通过检测MIB-1的增殖表达水平可预测乳腺恶性肿瘤的浸润程度及整体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1.
乳腺病变组织中BcL-2,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杞英  牛保华  俞智君  王建军 《医学争鸣》2000,21(10):1283-1285
目的 观察 Bcl- 2 ,p5 3蛋白在浸润前系列乳腺病变(包括正常乳腺组织、导管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小叶增生、导管原位癌 )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18例导管增生、10例不典型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10例小叶增生 ,45例导管原位癌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 Bcl- 2和 p5 3蛋白的表达 .结果  Bcl- 2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导管增生、ADH、小叶增生组织中均阳性 ,而 p5 3蛋白染色阴性 .DCIS病例中 ,Bcl- 2蛋白表达阳性 34例 (76 % ) ,而 p5 3蛋白阳性 11例(2 4% ) .Bcl- 2蛋白表达与 DCIS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 (P<0 .0 1) ,6 7% DICS病例表现为 Bcl- 2 + / p5 3-表达表型 ,还有33%不同于正常的表型 (包括所有 Bcl- 2 - / p5 3+表型 )多代表差分化病例 .结论  Bcl- 2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导管增生、ADH、小叶增生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高于乳腺 DCIS.大部分DCIS病例表现为 Bcl- 2 + / p5 3-表型 ,与正常乳腺上皮、良性增生病变一致  相似文献   

12.
袁雪芹  荆福祥  袁雪英 《吉林医学》2011,32(16):3208-3210
目的:探讨CK5/6、p63标记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根据WHO(2003)乳腺肿瘤分类标准收集乳腺普通型增生(UDH),非典型增生(ADH),原位癌(DC IS)和浸润性导管癌(IDC)标本各12例。应用免疫组化进行CK5/6、p63检测,观察其在不同类型病变乳腺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在UDH中,CK5/6阳性的细胞主要分布于肌上皮和腔内的腺上皮,腺腔中的阳性细胞排列呈马赛克状;p63主要表达于导管周围的肌上皮;两种标志物均呈中-重度阳性着色。在ADH中,CK5/6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肌上皮,腺腔内仅见少许腺上皮呈阳性着色;p63主要表达于导管周围的肌上皮;相比UDH而言,CK5/6和p6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减低。在DC IS中,肌上皮CK5/6仅呈轻-中度阳性着色,而腺腔内腺上皮未见明显着色,p63主要表达于导管周围的肌上皮。与ADH相比而言,CK5/6的表达水平明显减低,但p63的阳性表达率未见明显变化。在IDC中,仅1例肿瘤细胞CK5/6呈阳性着色,另外1例肿瘤间质中可见少许p63阳性表达细胞。结论:联合运用CK5/6、p63可鉴别UDH,ADH,DC IS和IDC。  相似文献   

13.
Niu Y  Yu Q  Yu Y  Ding XM  Shi YR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8):542-545
目的探讨乳腺外周性乳头状瘤及其癌变细胞和导管内癌的克隆性,寻找较为特异性有效的早期诊断辅助性方法。方法收集外周型乳头状瘤26例、外周型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25例、导管内癌27例、癌变至导管内癌的1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用2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对照,采用基于女性X染色体AR基因多态性的克隆性分析技术检测,根据带型不同判断各种样本的克隆性。结果26例外周型乳头状瘤中24例(92.3%)和20例正常乳腺组织显示为多克隆性增生;27例导管内癌均显示单克隆性增生;在25例外周型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样本中10例(40%)显示AR位点长度多态性丢失,属于单克隆性增生;16例癌变至导管内癌标本中癌灶与伴不典型增生部分均显示单克隆性增生。结论正常乳腺组织和外周型乳头状瘤具有多克隆性,而伴不典型增生的外周型乳头状瘤部分病例为单克隆性增生。外周型乳头状瘤伴不典型增生属于乳腺癌前病变。克隆性分析可有助于筛选高危病例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connection of p27 Kip1 to 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 (Skp2) plays an oncogenic role in intraductal proliferative lesions of the breast. Methods 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sm involved in association of Skp2’s degradation of p27 Kip1 with the breast carcinogenesis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through detection of Skp2 and p27 Kip1 protein levels in 120 paraffin-embedded tissues of intraductal proliferative lesions including usual ductal hyperplasia (UDH, n=30), 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 (n=30), flat epithelial atypia (FEA, n=30), and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 n=30). Moreover, the expression status of Skp2 and p27 Kip1 in 30 cases of the normal breast paraffin-embedded tissues were explored. Results The DCIS group was with the highest Skp2 level and the lowest p27 Kip1 level, and the UDH group was with the lowest Skp2 level and the highest p27 Kip1 level. Both Skp2 and p27 Kip1 levels in the DCI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UDH group (all P<0.01). The levels of Skp2 and p27 Kip1 in the FE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both the DCIS and UDH groups (all P<0.05). p27 Kip1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kp2 in both the UDH group (r=-0.629, P=0.026) and DCIS group (r=-0.893, P=0.000). Conclusion Overexpression of Skp2 might be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p27 Kip1 over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otch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3124591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LDI-TOF MS方法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n=100)、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n=50)、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症(UDH,n=100)、以及乳腺癌旁非癌组织(BH,n=100)进行Notch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Notch1基因rs312459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乳腺4组不同病变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与乳腺癌患者患病年龄、TNM分期、分化程度、转移程度等病理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P〉0.05),基因型频率在ER、PR(+)患者分布频率分别为23.4%、2.1%、4.3%,在ER、PR(-)患者分布频率分别为41.5%、23.4%、5.3%,分布频率在ER、PR(+)〈ER、PR(-),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4组不同病变中存在Notch1基因多态性,但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无关联,这表明原癌基因Notch1的低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蛋白表达改变的原因,这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钼靶下导丝定位活检技术对触诊阴性乳腺可疑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2例钼靶检查发现可疑病变而临床触诊阴性、彩超无特异发现的乳腺病灶进行钼靶下导丝定位后手术活检并送病理检查。结果:52例患者行钼靶引导下导丝定位均一次操作成功,术后病理报告:恶性病变16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7例,导管原位癌6例,导管内癌早期浸润2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良性病变36例,其中乳腺增生症15例,纤维腺瘤7例,轻~中度非典型增生5例,炎症性病变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乳腺导管扩张症2例。乳腺癌检出率为30.8%,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钼靶下导丝定位乳腺活检定位准确,安全可行,可有效提高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切除活检的精确性,利于早期乳腺癌的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