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俊  蒋震 《四川医学》2013,(8):1173-1174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LED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2例,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静脉输入,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同时联合LED红光照射皮损部位,对照组50例,仅使用上述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水疱结痂、疼痛消失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水疱结痂及疼痛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联合LED红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泛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9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泛昔洛韦抗病毒以及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疱时间、止痛时间以及完全结痂时间、皮损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提高疗效,减轻神经炎症,降低PHN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转移因子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阿昔洛韦、转移因子组;阿昔洛韦、转移因子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治疗组),观察用药后止疱、结痂、止痛和痊愈的时间及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发生率,同时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治疗前后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止疱及结痂时间短于阿昔洛韦、转移因子组;联合治疗组的止痛及痊愈时间短于阿昔洛韦、转移因子组。结论:阿昔洛韦、转移因子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带状疱疹起效较快;能有效缓解疼痛,减少PHN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额敏地区局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6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阿昔洛韦口服治疗加局部窄谱中波紫外线;对照组单用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局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且能防止后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迎 《吉林医学》2009,30(23):2975-2976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90例单纯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单磷酸阿糖腺苷10mg/(kg.d)静脉滴注,同时微波照射,1次/d,每次30min;对照组仅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的皮疹消退及疼痛缓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并可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组,单磷酸阿糖腺苷200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7d;更昔洛韦对照组,更昔洛韦200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7d。结果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组在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起效快,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 目的: 观察夹脊穴穴位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将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穴位注射,对照组予以静滴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结束后观察疼痛 强度评分指标、时间指标及其它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减轻带状疱疹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组更 能缩短带状疱疹病人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 P<0.01) ,治疗组带状疱疹综合疗效评分上优于静滴治 疗( P<0.01) ,且治疗组的痊愈率和疗效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夹脊穴穴位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 疱疹在改善皮损症状上有优势,且病人更耐受穴位注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兰晓玲  林新瑜  陈晓霞  代喆  付兴琼 《四川医学》2006,27(10):1077-1078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43例带状疱疹患者7d,并与单用阿昔洛韦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加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的患者在水疱吸收、结痂、疼痛缓解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阿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带状疱疹2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法分组模式),对照组的100例患者进行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的100例患者进行阿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结果观察组皮损愈合时间、完全结痂时间、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实施阿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分析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以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20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100)患者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维生素B1/B12和尼美舒利治疗;观察组(n=100)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甘露聚糖肽静脉注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完全结痂时间和皮损痊愈时间明显缩短(P<0.05),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也均明显升高(P<0.05)。因此,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甘露聚糖肽对带状疱疹的效果明显,且治疗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泼尼松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生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96/100),高于对照组的87.0%(8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HN发生率为1.0%(1/100),低于对照组的8.0%(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止疱时间和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PHN发生率和疼痛评分,缩短止疱时间和结痂时间,效果优于单纯阿昔洛韦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中药桃红四物汤内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前列地尔静滴,采用视觉模拟尺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VAS评分,从而探讨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86.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积分及PSQ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围针联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把60例PHN患者按照随机非盲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观察组采用围针+热敏灸治疗。均治疗4周,通过观察疗效和VAS疼痛评分进行综合评价围针+热敏灸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VAS疼痛评分均出现了显著下降;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疗效上,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围针联合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阿昔洛韦片、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β-内啡肽水平、前列腺素E2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内啡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前列腺素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β-内...  相似文献   

15.
早期应用普瑞巴林对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丹丹  姜慧丽  扬程  朱阿立 《医学综述》2014,(10):1899-1900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对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PHN)转归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PHN患者依据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采用普瑞巴林、曲马多、甲钴胺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曲马多、甲钴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治疗后3个月抽痛、PHN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治疗后1、3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抽痛发生率和PHN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普瑞巴林治疗PHN可以有效提高PHN的治疗效果,减少PH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邓红  丁永永 《重庆医学》2017,(30):4220-4222
目的 评价脊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神经妥乐平(NTP)硬膜外注射治疗老年患者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该院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60例,年龄60~85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NTP硬膜外注射,观察组给予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NTP硬膜外注射,观察对患者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缓解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改善情况,并计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1、3、6个月各时间点,两组患者VAS、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NTP硬膜外腔注射是治疗老年患者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疼痛,降低PH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汤芹芹  孙琳  刘慧  肖红  杨邦祥 《西部医学》2010,22(6):1055-1057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4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及25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比较带状疱疹神经痛组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患者使用硬膜外阻滞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变化。结果带状疱疹神经痛组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患者加用硬膜外阻滞治疗后,VAS评分降低分数分别为6分和4分,两组疼痛评分改变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治疗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疗效,且对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药物综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泼尼松和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发病在4d内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泼尼松和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仅用阿昔洛韦治疗。14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3个月以上随访。结果观察组皮疹愈合及水疱结痂、脱痂时间,神经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泼尼松和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聚肌胞在治疗带状疱疹及后神经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选自于2016年1~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症检查确诊为带状孢疹神经痛以及带状孢疹后神经痛。按照随机抽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神经阻滞联合聚肌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痛感消失时间、疱疹彻底消失时间及药物治疗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行神经阻滞联合聚肌胞治疗,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