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红霉素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红霉素对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96例腹部手术的病人,术后按红霉素的常规用量静脉滴注3~5 d,与同期不使用红霉素及其他促胃肠蠕动药的90例术后第1次肠鸣音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分别为(30.5±13.5)h和(46.3±16.2)h,明显快于对照组的(46.8±15.9)h和(68.5±19.7)h,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红霉素对腹部手术后的胃肠蠕动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失为一种治疗或促进腹部手术后或腹膜炎所致的肠麻痹的促动力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表胃肠蠕动刺激器在腹部术后病人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0例进行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术后6h始予以体表胃肠蠕动刺激器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腹腔内压、术后症状积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术后肠呜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腹腔内压、术后症状积分分别为(27.7±9.4)h与(39.3±13.4)h、(48.4±9.3)h与(64.2±9.0)h、(53.4±4.3)h与(79.2±9.0)h、(0.3±0.1)kPa与(0.6±0.2)kPa、(10.2±5.7)分与(19.5±9.0)分,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术后早期应用体表胃肠蠕动刺激器能有效促进病人胃肠动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腹部手术后病人胃肠蠕动明显减弱或停止,是术后胃肠道处于保护性的抑制状态所致,通常经48~72h后大部分病人可自然排气,24h内排气者很少川,如不及早恢复病人腹部手术后的消化道功能,则术后发生肠粘连梗阻的概率很高.且与排气时间成正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及防止肠粘连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妇科手术虽然多限于盆腔,但经腹部的手术必然对肠管有刺激,胃肠道不可避免地受到干扰,加之麻醉药物的暂时抑制,术后出现一过性胃肠蠕动减慢甚至消失而发生肠麻痹。为使妇科腹部术后  相似文献   

5.
下肢屈曲活动和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0  
选择 132例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观察组 (除常规护理外 ,采用下肢主动或被动屈曲活动和腹部按摩 )和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表明 :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 (P<0 .0 1) ;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P<0 .0 5 )。提示 :下肢屈曲活动和腹部按摩可阻止肠间袢的粘连 ,促进胃肠蠕动 ,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药外敷促进术后胃肠动力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外科手术后胃肠动力不足,甚至出现肠麻痹、胃扩张或胃瘫、肠梗阻等.中医认为"六腑以通为用",腹部大型手术后,病人元气受损,津液耗伤,气机不畅,促进胃肠动力、恢复胃肠蠕动是解决"通".的根本.近3年来,我们应用中药外敷的方法促进胃肠动力恢复,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腹部手术的68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及术后腹胀、便秘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腹胀、便秘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早期恢复,减少患者术后腹胀、便秘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腔注入复合镇痛液用于术后止痛消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00例应用小剂量吗啡、新斯的明及灭吐灵复合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术后止痛时问、胃肠蠕动、恶心、呕吐及尿潴留情况.并和单纯注入小剂量吗啡作对照,发现应用复合镇痛液组止俪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对照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延长,试验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上腹部手术较慢,中、下部手术次之,下肢手术最快.且无一例术后发生恶心、呕吐。而单纯应用吗啡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鉴于部分患者插尿管.尿潴留情况无可比性。认为三种药物复合应用能克服单纯注入吗啡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肝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前瞻性随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前瞻性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肝部分切除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 78例肝部分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组35例,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43例.两组病人均于术后24 h开始给予等热量、等氮营养支持,共7 d.观察术前、术后1 d及术后8 d病人一般情况、肝脏功能、临床营养、临床并发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肝功能、临床营养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差异;EEN组术后8 d前白蛋白已恢复到术前水平,虽然营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N组,但程度较PN组轻.EEN组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较快,平均营养费用也明显低于PN组.结论 肝部分切除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肝功能,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代谢和胃肠蠕动功能恢复方面以及在减少临床营养费用方面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预防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对2018-11—2020-03间在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常规组)和个性化护理组(研究组),每组36例。对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胃肠恢复蠕动时间和首次离床活动时间,以及随访期间(6个月)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胃肠恢复蠕动时间、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后随访期间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开展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各项个性化护理干预,能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且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松节油腹部外敷按摩对于腹部手术术后腹胀的疗效。方法:选取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6例,在术后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56例,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松节油腹部外敷按摩。观察术后腹胀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3.5%),明显低于对照组(16.0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运用松节油腹部按摩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减少术后的粘连发生,降低术后炎性肠梗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胸部手术的病人要经受到许多自己未知的情况,如手术的安全性,术后疼痛的程度;手术进行的时间、部位、切口大小;安放胸腔引流管的时间,是否影响活动;术后如何配合治疗护理;担心术后并发症;生活能否自理等,易引起病人焦虑、忧郁的情绪,抑制胃肠蠕动、消化腺分泌,导致食欲减退、影响睡眠,重者破坏人体生物化学保护机制,降低抵抗力。做好手术前的教育,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减少上述危害性,达到心理平静,较好的适应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胃瘫的诊治体会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2例腹部术后胃瘫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过14~28 d的非手术治疗后,胃肠蠕动均逐渐恢复,胃管引流量<500 m L/d、颜色黄而清,出院时均可进普通饮食。未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并发症。随访7~18个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均未出现复发。结论熟悉腹部术后胃瘫的临床特点,及时确诊并采取综合性非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规范手术操作,对预防腹部术后胃瘫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腹部手术后如何促进和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是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使腹部手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尽早恢复,有利于胃肠黏膜功能的恢复,减少细菌移位引起的并发症,减少肠粘连的发生,我院2004年12月~2005年5月间,对术后患者予以泰士WCH型胃肠起搏器,观察胃肠起搏器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胃肠起搏器对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40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17例)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行胃肠起搏治疗,一组(23例)只行常规治疗,未给予胃肠起搏治疗.结果:两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值分别为X1=27.52h和X2=47.09h,标准差分别为S1=12.08和S2=21.49,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胃肠起搏可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应用开塞露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手术是普外科常见的手术,术后很容易发生腹胀,以往对于腹胀的护理干预多在腹胀发生后采用胃肠减压、灌肠、中西药应用等方法来减轻腹胀,不仅病人痛苦大、危险性增加,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负担及患者的经济负担.我们在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尝试应用开塞露来预防术后腹胀,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期实施健康教育对胃肠手术病人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60例胃肠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C3组,采取术前,术后及术前加术后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其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肺部感染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C组效果最佳。说明适时地对胃肠手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加强护理指导,能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对促进病人康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线切割闭合器在全腹腔镜下胃肠 Roux-en-Y 吻合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2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通外科全腹腔镜下21例胃远端切除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其中消化道重建全部采用了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胃肠 Roux-en-Y 吻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20例逆蠕动胃肠 Roux-en-Y吻合时间25-40(32.1±5.5)min,1例顺蠕动胃肠 Roux-en-Y 吻合时间为35 min。1例逆蠕动胃肠 Roux-en-Y 吻合患者术后第4天进食,术后6 d 出现胃排空障碍,经保守治疗术后12 d 缓解。其余患者围手术期未出现吻合口出血、瘘、狭窄(梗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周~27个月,1例术后5.5个月因小肠侧侧吻合口狭窄再次开腹手术,其余未见吻合口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直线切割闭合器在全腹腔镜胃肠Roux-en-Y 吻合中应用,避免了镜下缝合操作,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安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治疗以手术为主,鼓励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是护理阑尾炎术后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以往术后由于患者下床姿势不正确,往往导致切口疼痛,从而加重患者对下床活动的恐惧心理,不能按时下床活动,不利于胃肠蠕动的恢复,且易发生肠粘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自然腔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经自然腔道直肠癌切除术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2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30min,平均术中出血80mL,术后平均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为36h,平均住院时间为7d,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经自然腔道直肠癌切除术安全可行,无腹部切口,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