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胰岛β细胞具有高度发达的内质网,是对内质网应激最敏感的细胞之一.内质网应激是胰岛β细胞在受到应激条件下,细胞的适应性反应.内外环境中的多种因素:氧化损伤、脂毒性、细胞因子作用等均可打破内质网的稳态,导致蛋白质折叠障碍或错误折叠,进而触发内质网应激.严重而持久的应激将导致β细胞的凋亡,参与多种代谢性疾病乃至多种疾病的发生.综述多种因素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是导致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免疫效应分子.细胞因子一方面可通过诱导诱导型NO合酶(iNOS)表达,以NO为效应分子,激活可溶性鸟甘酸环化酶(GC),通过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途径,诱导β细胞凋亡;另一方面可通过Fas等途径介导β细胞凋亡.NO也可通过非cGMP途径诱导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对胰岛β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雌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能有效改善症状.以往通常认为雌激素是通过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谢的紊乱,从而缓解胰岛素抵抗.最近的研究表明,除上述机制外,雌激素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防止其凋亡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在其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初步探讨胰淀素(amylin)对人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人胰岛细胞,免疫组化鉴定β细胞后分为对照组(培养液中含56 mmol/L葡萄糖)、胰淀素组(培养液中含10μmol/L胰淀素+56 mmol/L葡萄糖)及氨基胍组(培养液中含10 μmol/L胰淀素+05 mmol/L氨基胍+56 mmol/L葡萄糖),于37 ℃、5%CO2 培养24 h后做胰岛素释放实验,测定培养液上清胰岛素、一氧化氮(NO2-/NO3-)、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原位末端核苷酸标记法(TUNEL)和胰岛素免疫组化双染色法及ELISA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 RT-PCR检测胰岛细胞p53和bcl-2 mRNA表达水平。结果:胰淀素组胰岛β细胞凋亡小体富计系数(217±021)、β细胞凋亡百分数(13%)、NO2-/NO3-(2013±173)μmol/L和p53 mRNA表达水平(034±004)显著高于氨基胍组和对照组(P<001),而胰岛素(334±131)mU·L-1/1×106 cells、GSH[(56±08) mg/L]和bcl-2 mRNA(007±001)表达水平则显著低于氨基胍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胰淀素可诱导人胰岛β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胰岛β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引起p53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韩晶  梁文妹 《解剖学杂志》2006,29(5):574-577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胰岛β-内啡肽(β-endorphine immunoreactive,β-EP-IR)免疫反应(IR)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β-EP-IR细胞与胰高血糖素(Glu)-IR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单染法、邻片单染双标法、图像分析及形态计量法,研究海洛因依赖大鼠胰岛β-EP-IR细胞形态学及功能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和盐水对照组比较,海洛因依赖期间胰岛β-EP-IR细胞免疫染色减弱;平均灰度和面数密度(NA)增加非常显著。胰岛中多数β-EP-IR细胞与Glu-IR细胞位置相同,定位于A细胞。结论:机体通过减少胰岛β- EP分泌,参与了海洛因依赖过程,同时促进了机体损伤。  相似文献   

7.
1型糖尿病是以胰岛β细胞破坏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胰岛β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并进一步对β细胞凋亡的调控因素及可能的作用途径进行了了解.了解凋亡的作用和在I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调节机制,可提供防治这种疾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1型糖尿病是以胰岛β细胞破坏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胰岛β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并进一步对β细胞凋亡的调控因素及可能的作用途径进行了了解.了解凋亡的作用和在I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调节机制,可提供防治这种疾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胰高血糖素样肽-1,作为一种肠促胰素,对胰岛β细胞具有多方面积极的影响.它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它的增殖分化再生并抑制其凋亡,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RNA结合蛋白Tristetraprolin(TTP)对大鼠胰岛β细胞RINm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培养增殖期的NR8383巨噬细胞,分别转染不同载体,设为空载体组(pcDNA 3.1组)、TTP过表达载体组(pcDNA 3.1-TTP组)、TTP抑制载体组(si-TTP组)、阴性对照组(si-NC组)和空白对照组(NC组),于转染后12h,更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至36h,取各组巨噬细胞和部分上清,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ing检测其TTP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取各组剩余上清液加入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株,形成与前述对应的pcDNA 3.1+RINm组、pcDNA 3.1-TTP+RINm组、si-TTP+RINm组、si-NC+RINm组和NC+RINm组,再培养24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胰岛RINm细胞凋亡率。结果:(1)pcDNA 3.1-TTP组TTP mRNA和蛋白水平较pcDNA 3.1组明显升高(P<0.01),IL-6 mRNA和蛋白水平较pcDNA 3.1组明显降低(P<0.01);si-TTP组TTP mRNA和蛋白水平较pcDNA 3.1组显著降低(P<0.01),IL-6 mRNA和蛋白水平较pcDNA 3.1组显著升高(P<0.01)。pcDNA 3.1组、si-NC组和NC组间TTP、IL-6 mRNA和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DNA 3.1-TTP+RINm组胰岛RINm细胞凋亡率较pcDNA 3.1+RINm组明显降低(P<0.01);si-TTP+RINm组胰岛RINm细胞凋亡率较pcDNA 3.1+RINm组明显升高(P<0.01)。pcDNA 3.1+RINm组、si-NC+RINm组和NC+RINm组间胰岛RINm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TTP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进而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探讨脐血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及诱导凋亡作用。通过第1天在脐血淋巴细胞中加入IFN-r,第2天再加入IL-2和CD3单抗进行细胞培养获得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s induced killer cells)即脐血CIK细胞。用MTT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原位末端标记法进行凋亡分析,台盼蓝拒染法计数细胞。脐血CIK细胞及培养上清抗K562活性明显优于CD3AK细胞,短期培养后其增殖活性低于CD3AK细胞;但是加入G-CSF可以提高CIK细胞的增殖活性,且CIK细胞的抗K562活性仍高于CD3AK细胞。CIK细胞诱导K562细胞凋亡率大于CD3AK细胞,G-CSF能部分抑制CIK细胞诱导的K562细胞的凋亡。脐血CIK细胞是一种有效的杀伤活化细胞,脐血在多种细胞因子适当组合的诱导下可提高杀瘤活性。  相似文献   

12.
蔡明江  张南雁 《医学信息》2003,16(4):196-198
狭义的胰岛β细胞功能是指β细胞对外界刺激作出适当反应,维持葡萄糖自稳态(glucose homeostasis)平衡的能力,广义上还包括自身因素的居中调节如自分泌、自身对损伤的修复能力等。2型糖尿病致病因素的复杂性已有大量实例证实是由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缺陷引起[1],同时伴有肝、肾清除及再流通能力下降所导致的葡萄糖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IL-6是否通过Sirt1/p53/caspase-3通路介导胰岛β细胞凋亡.方法 Western 印迹检测Sirt1在小鼠各组织器官和胰岛β细胞系NIT-1细胞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Sirt1在细胞中的定位.IL-6(10 ng/ml)处理NIT-1细胞48 h,Hoechst3334染色及流式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对胰岛β细胞的免疫保护作用,为胰岛β细胞的免疫保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胰岛β细胞株NIT细胞及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与以下4组作用:①(IL-1β+IFN-γ)组,②(IL-1β+IFN-γ+D3)组,③D3组,④对照组(DME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4、IFN-γ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上清液NO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上清液胰岛素水平。结果①IL-1β+IFN-γ+D3刺激的NIT-1细胞与IL-1β+IFN-γ刺激组相比,分泌IL-4水平增高(P〈0.01)、IFN-γ减少(P〈0.01),IL-4/IFN-γ增高(P〈0.01);②IL-1β+IFN-γ+D3刺激的NIT-1细胞与IL-1β+IFN-γ刺激组相比,分泌NO水平减少(P〈0.01);③IL-1β+IFN-γ+D3刺激的NIT-1细胞与IL-1β+IFN-γ刺激组相比,胰岛素分泌增加(P〈0.05)。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D3可减轻IL-1β+IFN-γ对NIT细胞的损伤作用,保护NIT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5.
 胰岛β细胞具有高度发达的内质网,是对内质网应激最敏感的细胞之一。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引起内质网应激反应进而诱导了β细胞的凋亡,葡萄糖则促进了脂肪酸通过内质网应激引起的β细胞凋亡。总之,内质网应激介导了糖脂毒性引起的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的探索,从而为β-榄香烯在卵巢癌中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常规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传代,分组。应用Annexin 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以及TUNEL方法检测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率,并采用Westen blot方法检测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Cyto-c及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β-榄香烯处理组凋亡细胞数量和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及Cyto-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P-Akt及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加入LY294002(PI3K/Akt/m TOR抑制剂),p-Akt及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β-榄香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上调凋亡蛋白及Cyto-c蛋白表达及活化PI-3K信号通路进而诱导HIF-1α高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线粒体途径在脂毒性诱导的胰岛β细胞株MIN6凋亡中的作用。方法:胰岛β细胞株MIN6分别在含或不含棕榈酸(0.1-0.5mmol/L)的DMEM无血浆培养基中孵育24h;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用试剂盒测定caspase-3活性;透射电镜观察MIN6细胞株线粒体结构;RT-PCR法检测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亚型1c(SREBP1c)和DNA损伤可诱导的转录子3(chop-10)mRNA的表达。结果:棕榈酸诱导MIN6细胞凋亡,引起细胞线粒体肿胀,抑制bcl-2mRNA的表达并促进bax、SREBP1c和chop-10mRNA的表达。结论:棕榈酸通过促进线粒体功能障碍而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这一过程可能和bax、bcl-2、SREBP1c和chop-10mRNA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8.
PI3K/Akt途径在Aβ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段(Aβ25-35)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PI3K/Akt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Aβ25-35作用不同时间后PC12细胞活力的变化;Annexin V-PI双染检测Aβ25-35作用不同时间后PC12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Aβ25-35作用不同时间后p-AktSer473、p-GSK-3βSer9的水平变化。结果: 20μmol/L Aβ25-35作用不同时间(30 min、1 h、3 h、6 h、12 h、24 h、48 h)后,MTT结果显示细胞活力均明显下降(P<0.05);Annexin V-PI结果显示,Aβ25-35作用后均可引起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Aβ25-35作用于细胞后,p-AktSer473和p-GSK-3βSer9的表达均出现迅速的下调(P<0.05),在作用3 h时两者的表达出现迅速的上升,在作用6 h时又出现表达的下调,两者在该时间段的变化趋势相符。p-AktSer473在Aβ25-35作用于细胞12 h后出现逐渐回升趋势,但在48 h时仍没有达到正常水平;而p-GSK-3βSer9的表达在Aβ25-35作用于细胞12 h后出现迅速的升高(P<0.05),而后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Aβ诱导的细胞损伤,本研究为AD的发病机制及选择合适的药物作用时点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雷公藤单体T4对胰岛β细胞的免疫保护作用,为胰岛β细胞的免疫保护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胰岛β细胞株NIT细胞及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与以下6组作用:①IL-1β+IFN-γ组;②IL-1β+IFN-γ+DXM组;③IL-1β+IFN-γ+T4组;④T4组;⑤DXM组;⑥对照组(DMEM)。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IL-4、IFN-γ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上清一氧化氮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上清胰岛素水平。结果①IL-1β+IFN-γ刺激的NIT-1细胞分泌IL-4水平较其他各组减少(P〈0.01),IFN-γ分泌比其他各组增多(P〈0.01),IL-4/IFN-γ比其他各组降低(P〈0.01)。②T4+IL-1β+IFN-γ刺激的NIT-1细胞与IL-1β+IFN-γ刺激组相比,分泌IL-4水平增高(P〈0.01),IFN-γ减少(P〈0.01),IL-4/IFN-γ增高(P〈0.01)。③IL-1β+IFN-γ刺激的NIT-1细胞分泌NO较其他各组增高(P〈0.01),胰岛素分泌减少(vsIL-1β+IFN-γ+T4组、IL-1β+IFN-γ+DXM组,P〈0.05;vsT4组、DXM组、对照组,P〈0.01)。④T4+IL-1β+IFN-γ刺激的NIT-1细胞与IL-1β+IFN-γ组相比,分泌NO水平减少(P〈0.01),Ins增加(P〈0.05);与IL-1β+IFN-γ+DXM组相比,NO分泌减少(P〈0.05)。结论 T4可减轻IL-1β+IFN-γ对NIT细胞的损伤作用,保护NIT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对胰岛β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是否与NF-κB信号转导途径有关。方法: Western blotting检测IGF-1或普通胰岛素(RI)和游离脂肪酸(FFA)共同孵育RIN-m细胞对NF-κB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IGF-1和RI对FFA所诱导的RIN-m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NF-κB抑制剂Bay-117082和IGF-1或RI共同孵育对FFA所诱导的凋亡的影响。结果: 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凋亡细胞显示IGF-1和RI抑制FFA所诱导的RIN-m细胞凋亡,同时磷酸化NF-κB p65含量Western blotting半定量显示,FFA与IGF-1或RI共同孵育RIN-m细胞和FFA单独孵育相比较,NF-κB激活程度增加;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凋亡细胞显示,NF-κB抑制剂Bay-117082可完全阻断IGF-1和RI对FFA所诱导的RIN-m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 结论: 在RIN-m细胞中,IGF-1和RI对FFA诱导凋亡的拮抗作用通过NF-κB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