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胫前动脉踝上支骨膜(骨)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带血供胫骨下段外侧骨膜(骨)瓣移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胫骨下段外侧骨膜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结果表明,胫前动脉踝上支是胫骨下段外侧骨膜血供的主要血管,于踝间连线上方(3.1±0.8)cm始于胫前动脉,紧贴骨面前行至胫骨前缘分出升支和降支。升支沿胫骨前缘上行,达踝间连线上(6.3±1.3)cm处与胫前动脉肌骨膜支吻合;降支下行与内踝前动脉吻合。踝上支长(2.2±0.7)cm,外径(1.1±0.2)mm,伴行静脉两条。以踝上支或踝上支与肌骨膜支的吻合关系,可在胫骨下段外侧设计8cm~10cm×4cm~5cm骨膜瓣,为修复胫骨中下段骨不连、距骨骨折、踝关节融合等提供了一种新的骨膜(骨)瓣供区。  相似文献   

2.
带血供胫骨内侧中、上段骨膜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带血供胫骨内侧中、上段骨膜瓣移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尸标本上,对胫骨内侧中、上段骨膜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进行观察,并在标本上摹拟术式设计。结果胫骨内侧中、上段骨膜由隐动脉、膝下内动脉,胫后动脉肌间隙支和胫前返动脉分布。其外径分别为(1.7±0.4)mm、(1.2±0.3)mm、(2.1±0.7)mm和(2.3±0.6)mm。结论以上述血管之一为蒂设计骨膜瓣移位修复膝周骨缺损的术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骨间后动脉桡侧支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23具46侧成人上肢标本的骨间后动脉桡侧支。结果骨间后动脉桡侧支在桡骨小头上缘平面以下69.4±7.3mm(x±sx,下同)发自骨间后动脉,其出现率为80.4%(37/46侧)。该动脉恒定地在指伸肌与桡侧腕长伸肌的肌间隙穿出深筋膜,穿出点在肱骨外上髁与Lister结节连线的中点。血管蒂长度为45.1±6.8mm;动脉起始点外径为0.8±0.2mm,穿出筋膜点时外径为0.4±0.1mm。19.6%的标本骨间后动脉桡侧支缺如,由发自桡侧返动脉降支的肌皮支代偿,支配相应区域的软组织。结论骨间后动脉桡侧支为肌间隙血管,临床上可在前臂以此血管设计成相应的组织瓣(皮瓣、骨瓣或骨膜瓣),修复上肢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4.
股深血管及穿血管股骨膜(骨)瓣转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股骨骨折、骨不连提供带血管蒂骨膜(骨)瓣转位修复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股深血管穿支的起始、走行、分支、吻合及骨膜支。结果:股深血管主干经大收肌和短收肌之间,贴股骨后内侧下降直达大收肌止端深面,沿途分出3~4支穿动脉,起始点距小转子尖下依次为4.5±1.3cm、9.3±2.6cm、14.3±3.1cm和16.0±1.5cm,外径分别为2.8±0.7mm、2.4±0.6mm、2.2±0.5mm和1.3±0.2mm。各穿支分出1~3支外径1.0mm左右的肌骨膜支,分布股骨体粗线及粗线两侧骨膜,形成骨膜动脉网。结论:以股深血管及其穿支为蒂可设计3种骨膜(骨)瓣修复股骨各段骨折骨不连。  相似文献   

5.
颈横血管肩胛冈支骨瓣移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下颌骨缺损提供带血管蒂骨瓣移位修复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5具(3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颈横血管及其肩胛冈支的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颈横动脉全程分为:颈段,长(4.7±0.1)cm,起始外径(4.0±0.1)mm;背段,长(5.88±0.63)cm,起始外径(3.30±0.35)mm。颈横动脉肩胛冈支86.7%起于颈横动脉浅支,13.3%起自颈横动脉,干长(4.97±1.68)cm,起始外径(2.08±0.27)mm。肩胛冈支恒定地向肩胛冈发出4~8支骨膜支营养肩胛冈。结论颈横血管肩胛冈支是肩胛冈区的主要血供来源之一,以其为蒂的肩胛冈骨瓣可以颈横血管背段起始处为旋转点向下颌区移位,血管蒂平均长约10.85cm,可为下颌骨缺损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腕部及前臂远端离断再植术后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3例腕部及前臂远端离断(完全性35例,不完全性28例)再植术后进行了2~25年(平均8.5年)的随访。结果不全离断再植术后的手关节活动度(totalactivemotion,TAM)优良率为68%,完全离断为32%。切割伤(33例)、挤压伤(20例)及碾挫撕脱伤(10例)的TAM优良率分别为70%、60%和20%;指尖两点辨别觉分别为5.1±0.5mm、5.7±0.4mm和7.3±1.4mm。离断肢体缺血时间7~10小时、11~15小时和16~22小时,则再植手的两点辨别觉分别5.1±0.7mm,6.1±0.5mm及6.9±1.5mm,再植后手内在肌挛缩发生率为65%,手内在肌功能明显减弱或缺失者占92%。作者强调,尽快恢复离断肢体血循环,清创后离断肢体灌注,完善修复血管(动脉∶静脉=2∶4)、神经和肌腱,必要的骨短缩术及手筋膜间隔切开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后期的修复重建手术,均是提高再植手功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带血管蒂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跟腱缺损修复新术式的设计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骨长肌腱外踝上段和足外侧段的血供进行了解剖学观测,并在标本上进行模拟术式设计,结果:跟外侧动脉恒定发3.7(2~5)支外径为0.5±0.2mm骨肌腱支,腓动脉穿支降支发2.7(2~4)支外径为0.5±0.2mm肌腱支,分别自腱前、后缘进入腱周组织,营养腱足外侧段;外踝上段肌腱血供自外踝尖上8.2±1.8cm,由腓动脉发出的肌间隔支营养,外径0.9±0.2mm、长度2.7±0.9cm。结论:可以上述血管之一为蒂设计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的术式,临床成功应用1例,证实术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主动脉瓣替换(AVR)术后左心功能的近期及其远期效果。方法:对1978年12月至1996年12月期间连续129例单纯行AVR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术前B超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分别为(64.5±9.3)mm、(44.7±9.9)mm,术后14天至3个月分别为(51.9±7.2)mm、(31.5±4.5)mm(P<0.01);术后1~2年分别为(47.6±6.1)mm、(29.5±5.4)mm(P<0.01)。手术死亡率3.9%。术后随访6个月至16年,平均4.4年,累计随访501病人·年。晚期死亡6例(1.2%病人·年),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3%、77.3%。血栓栓塞及与抗凝有关的出血率分别为0.8%病人·年、1.0%病人·年。结论:AVR术后95%病人的心功能恢复至I或I级,长期效果满意。故主动脉瓣病变、LVEDD扩大并出现症状的病人,应行主动脉瓣替换术。  相似文献   

9.
足内侧岛状皮瓣多向转位修复足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作者对30侧成尸和15侧童尸的足内侧皮瓣进行了解剖观测。该皮瓣的供血动脉有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和趾底内侧动脉浅支,外径分别为1.5±0.2mm、1.2±0.3mm、1.1±0.3mm和0.8±0.3mm。上述四条动脉在内侧楔骨处吻合形成展肌上缘动脉弓。每条动脉都有两条静脉伴行。在解剖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施行了9例足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足背和足前部皮肤缺损,皮瓣全部成活。足内侧皮瓣切取之后,对足的血供和负重行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在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过的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膝降血管的起始、走行位置、分支和分布。膝降动脉于股骨内侧髁下缘上方11.5±1.6cm处起于股动脉,外经2.3±0.4mm。膝降动脉关节支或直接发自股动脉的关节支是股骨内侧髁前内侧面3cm×6cm区域的主要供血动脉。根据解剖结果,设计了带膝降血管蒂股骨内侧髁骨(膜)瓣,用以移位修复股骨中下段骨不连或骨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