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对中西医结合始终是抱乐观的。相信我国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个队伍,三支力量都要向前发展。关键在于中西医结合这个队伍,担任先遣部队,在最前线架桥、筑路,带头探索"中医现代化、西医中国化"这将更快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学和新药学。现在阅读了贵刊《中西医结合杂志》使我更加高兴,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不到两年,你们已经做了如此大量的工作。对此我表示热烈的祝贺。文章内容都是理论结合实际,从实践验证中探讨基础理论,这样就有了说服力。使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单味  相似文献   

2.
<正>2016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于2016年11月5—6日在上海召开,《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及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座谈会在会议期间举行。杂志主编陈可冀院士致欢迎辞,提出杂志发展亦要"不忘初心,与时俱进",指出刊物的成长离不开专家、编委的支持,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加强编委与杂志社的沟通,提升杂志的学术水平。随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李焕荣主  相似文献   

3.
《十论中医生理学与中西医结合》(简称《十论》)是著名生理学家及医学教育家季钟朴教授几十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心血的结晶,全书的学术思想充分体现和代表了这一段历史时期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水平。《十论》即将正式出版,这是一件大事。《中西医结合杂志》社编辑部来函索评于我。我感到此书此评非同一般,是不能草率动笔的,恐我才疏学浅,难于担此重任。既而又想,所谓"评",主要是谈谈自己读后的  相似文献   

4.
魏鹏 《光明中医》2010,25(7):1253-1255
<正>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坚持中西医结合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中西并重,发展中医药"和中西医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合的方针。2001年3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五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召开的第一次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会及《中西医结合杂志》举办的第一次"农村园地"征文活动,受到广大农村基层医药人员的欢迎和好评,对推动中西医结合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1987年工作计划,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将于1987年9月在湖南省召开第二次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会。《中西医结合杂志》也将举办第二次"农村园地"有奖征文活动,特联合征文。具体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喜读《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五周年特刊——"中西医结合之路"。这是一本难能可贵的文集。说它难能可贵,首先是它的作者。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我国医学史上首次成批出现的西医学习中医的先驱;还有些是中医造诣很高,后学西医,同样献身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中医老前辈,他们对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及掌握程度是远非近代中医史上"中西医汇通派"所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西医汇通与中西医结合在兴起背景、学术立场、奋斗目标、研究方法等方面所进行的全面对比和分析表明:二者不仅没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几乎是完全相同的.既然中西医汇通是"汇而不通",那么中西医结合也必然是"结而不合".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中西医结合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是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术及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针对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医院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规划与对策,包括从招收毕业生开始开展各种形式的"西学中"、"中学西"学习班,把各级医师派出去培养,积极响应国家中管局名老中医师带徒的号召,鼓励年轻的中西医结合医师向名老中医学习。通过以上办法,使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工作有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通过"研究、比较、吸收、创建",宏观微观相结合、辨证辨病相结合、中西药有机结合,在临床许多方面取得了单用中医或西医难以取得的疗效.如何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冠心病心绞痛诊治上取得突破,是心血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中西医结合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笔者认为促进中西医有机结合,不妨从诊疗方案的整合开始。从政策角度考虑,中医药、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西医有共同面对的敌人,那就是"疾病",有共同追求的目标,那  相似文献   

11.
为庆祝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农村基层园地"栏目创办10周年,我社于1993年5月28~6月1日在福州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会"。大会共收到论文913篇,经评选有13篇在大会发言交流,240多篇在分会发言交流。论文内容广泛,涉及中西医结合各科临床及基础,还有部分论文对在农村基层如何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提出建议及看法,反映了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现有水平。内科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系统,消化、呼吸及泌尿系统疾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病种涉及冠心病、高血压、难治性心衰、心肌炎、心律失常、肺心病、颈心综合征等。解放军371医院观察了冠心病本虚标实证患者血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教育以民国时期"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为开端,经历了"中学西""西学中""院校教育"等阶段。随着逐步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内涵和实质亦发生了转变,从自发性的"中西汇通"到无奈的"中医科学化",接着在"西医学习中医"中华丽转身,继而在"院校教育"中尝试探索新的学科、新的教学模式改革。综合性大学、西医院校尝试开设中西医结合专业逐步增多,更有学者将国外医学院校办学理论及课程核心设置与国内中西医结合课程设置进行比较研究,希望从中发现不足,为未来中西医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中西医交流和互补过程中产生的学科.对于其发展史来说,近30年来的研究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科从创立时期进入了体系形成时期.回首197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广州召开医学辩证法讲习会,期间专家联名发起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的倡议;1980年卫生部即召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这对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198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及《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创立的重要标志;1985年第一位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研究生通过论文答辩,这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中西医结合"学科,招收硕博士研究生后学位建设取得的标志性成果;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设置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同年海峡两岸首届中西医结合学术大会召开,大力将中西医结合事业推出国门;1994年陈士奎、陈维养主编的《中医药现代研究》首先论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以及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和理论体系建设等问题;之后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出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后于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2002年《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 - 2010年)》,及2007年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医学从融合借鉴到自主创新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为了鼓励广大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开展学术研究和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奖励科技成果,培养和发现人才,活跃学术空气、提高本刊学术水平及质量,本刊决定自1988年度起设立"中西医结合杂志优秀论文奖",其评选原则及办法如下。一、奖励对象主要奖励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本刊上年度发表的各类优秀学术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创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担任总编辑。设有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临床论著、基础研究、临床报道、综述、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学、临床试验方法学、病例报告、中医英译、会议纪要等栏目。本刊多次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优秀期刊奖;2001年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双效期刊",列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2010年连续9年被评为"百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杂志》从一九八三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这表明中西医结合的事业在不断发展,广大读者对中西医结合的学术交流十分关心,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党的十二大发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号召,这就要求我们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中国卫生事业自己发展的道路,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搞好中西医结合工作,开创中西医结合工作新局面。中西医结合工作是在党中央,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杂志》著者及核心著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门类的一级学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药人员投身于中西医结合事业,使其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本文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杂志》的著者群体进行计量分析研究,以揭示中西医结合学科前沿研究队伍的现状和特点。资料来源我们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本领域中唯一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中西医结合杂志》(现更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为统计分析对象。该刊在学术界影响深远,国内外有较高发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创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担任总编辑。设有述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临床论著、基础研究、临床报道、综述、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学、临床试验方法学、病例报告、中医英译、会议纪要等栏目。本刊多次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优秀期刊奖;2001年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双效期刊",列入中国期刊方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定子1988年5月在大连召开"中西医结合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座谈会"。凡关于变态反应性鼻炎中西医结合辨证、诊断、治疗,以及有关基础研究的文章,请于1987年12月底前寄给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科研科王洁收。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决定编印"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通讯",暂定一年两期。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中西医绪合研究会正式成立了,各省市分会也正陆续建立。研究会总会将进一步推动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向前发展。当前的大好形势,是来之不易的。解放以来的三十二年中,中西医结合工作时现高潮,时现低潮。以粉碎"四人帮"后而言,近二、三年中,仍有动荡,甚至有"中西医根本不能结合"的论点出现。这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成立大会,综集全国力量,团结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