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血浆硫化氢(H2S)浓度的变化与子宫肌瘤的个数、最大直径以及子宫肌瘤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子宫附件检查的妇女400例,进行B超探查,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血浆H:S浓度;比较子宫肌瘤患者与健康非子宫肌瘤人群血浆H2S浓度的差异;并分析血浆H2S浓度与年龄、家族子宫肌瘤史、口服避孕药和多次人工流产等子宫肌瘤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非子宫肌瘤人群比较,子宫肌瘤患者血浆中H2S水平显著降低(P〈0.05);子宫肌瘤患者血浆中H2S浓度与肌瘤的个数、肌瘤的最大直径以及与子宫肌瘤相关危险因素,如:年龄、家族子宫肌瘤史、口服避孕药和多次人工流产等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浆H2S浓度低下,血浆H2S浓度的降低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卵巢囊肿发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96对病例及对照的相关资料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盆腔炎(OR=1.933,P〈0.05)、家族妇科肿瘤病史(OR=5.000,P〈0.05)与卵巢囊肿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其发病的主要可疑危险因素,初潮年龄(OR=0.909,P〈0.05)与卵巢囊肿的发生呈现负相关,初潮年龄愈早,患卵巢囊肿的危险性愈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为我国人群慎重选择人工流产术及乳腺癌的预防提供科学可信的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文献追溯等方法,收集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人工流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采用Meta(荟萃)分析方法计算人工流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合并效应值OR及其95%的可信区间(95%cI)。结果共检索到257篇文献,依照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最终19篇相关文献被纳入。根据异质性分析结果(P〈0.001,,=86%),选择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流产与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合并效应值OR=1.59,95%CI:1.30-1.94,P〈0.001。根据人工流产的次数进行亚组分析,与无人工流产史相比,人工流产1次、≥2次的合并效应值OR及95%c1分别为1.01(0.93-1.10)和1.69(1.25-2.29)。结论人工流产是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多次人工流产术可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已婚育龄流动妇女避孕生殖健康相关因素和人工流产风险相关性。方法:利用2012年全国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调查数据作为研究基础,选择其中2347例已婚育龄流动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46例有≥1次人工流产(研究组),1801例未经过人工流产(对照组)。对两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避孕相关因素与人工流产风险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30岁妇女出现人工流产风险是≥40岁妇女组的2倍多;避孕知识从亲友/同事处了解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从计生服务人员处了解的妇女的1.8倍左右;短效避孕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长效避孕妇女的2倍多;不了解禁忌避孕措施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知晓者的1.5倍左右。结论:年龄、短效避孕及不了解紧急避孕措施等因素可能是流动已婚妇女发生人工流产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必须加强这些因素的预防及控制,加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以及提高相关的保健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并分析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409例作为病例组,无子宫肌瘤的健康女性409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妇科B超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进一步将病例组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和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分析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病例组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水平、肥胖、高血压和高血糖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代谢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征是子宫肌瘤发生的危险因素(OR=1.943,95%CI:1.299~2.905)。子宫肌瘤大小、数目及术后病理类型与是否患代谢综合征均无关(均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与子宫肌瘤的发生有关,有必要对生育年龄的女性进行代谢异常的早期筛查,以减少子宫肌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惠州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乳腺癌的病因研究及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经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226例,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人群22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调查表采集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资料,进行乳腺癌危险因素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10gistics回归分析,计算各危险因素与大肠癌的关联程度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单因素条件10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初潮年龄早(OR=2.064)初产年龄晚(OR=4.495)绝经年龄晚(OR=1.423)性生活不和谐(OR=4.815)饮酒(OR=14.206)吸烟(OR=16.311)口服避孕药(OR=7.267)平时容易发怒(OR=1.021)平时喜欢吃油炸食物(OR=2.52)长期穿坚硬胸罩(OR=7.267)一级亲属患乳腺癌(OR=124.586)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OR=2.407)既往有卵巢囊肿病史(OR=6.089)及肝炎病史(OR=1.143)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哺乳时间长(OR=0.046)及既往有乳腺增生病史(OR=2.308)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多因素条件10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初潮年龄早(OR=16.769)初产年龄晚(OR=1.193)饮酒(OR=3.272)吸烟(OR=2.080)一级亲属患乳腺癌(OR=13.146)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OR=5.890)及卵巢囊肿病史(OR=2.631)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潮年龄早、初产年龄晚、饮酒、吸烟、一级亲属患乳腺癌、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及卵巢囊肿病史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哺乳时间长及既往有乳腺增生病史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钟素霞 《吉林医学》2014,(5):900-901
目的:采用B超对妇女子宫肌瘤发病情况进行探查,并且分析了相关发病因素。方法:选择进行检查子宫附件的妇女300例,进行B超探查,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子宫肌瘤患者40例,都经病理确诊,检出率为13.3%。多因素二项分类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子宫肌瘤史、年龄、口服避孕药、宫颈糜烂和多次人工流产是导致子宫肌瘤发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妇女B超探查子宫肌瘤有很好的效果,要积极根据发病因素加强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228例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患者的临床信息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人流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228例病例中,术中大出血59例,占25.8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产次数、剖宫产次数、孕囊最大直径、孕囊距离子宫切口瘢痕距离、胚胎停育以及妊娠时间是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次数、孕囊最大直径、孕囊距离子宫切口瘢痕距离,胚胎停育以及妊娠时间是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降低剖宫产率,落实剖宫产后高效避孕,有助于降低该类人群人流术中大出血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山东地区宫颈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宫颈癌发病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2病例对照研究,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山东省三所省级医院893例宫颈癌患者及1?786例对照进行调查,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宫颈癌发病危险因素。结果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HPV16感染、HPV52感染、吸烟、首次性交年龄、性伴侣个数、人工流产次数、配偶有阴茎癌或前列腺癌、绝经和使用避孕套共9个因素被引入回归模型,其OR值依次为:28.256、10.164、2.946、4.529、4.012、4.211、1.312、0.507和0.612。结论HPV16、HPV52感染是山东地区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首次性交年龄早、性伴侣个数多、人工流产次数多、吸烟以及配偶有阴茎癌或前列腺癌可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危险,而绝经和使用避孕套则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甲亢性心脏病(甲心)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312例甲心、甲亢大样本病例综合统计,把性别、年龄、病程、甲亢的病因及FT1、FT4、S-TSH等诸多因素进行多个自变量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越大,FT4越高,病程越长,形成甲心的危险性越高、越大。结论:年龄大、病程长、FT4浓度高是甲亢合并甲心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针对性治疗也许对甲心的预防有益。  相似文献   

1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妇科临床较为常见,本文就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关系,旨在分析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病变的高位因素,寻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憩室疗效,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子宫憩室患者80例,均给予宫腔镜治疗,统计治疗效果,并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憩室未消失组(n=24)、消失组(n=56),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憩室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各影响因素及所构建的Logistic回归方程预测疗效价值。 结果 80例子宫憩室患者,均顺利成功实施宫腔镜手术,术后无感染、器官出血等并发症发生,70.00%(56/80)患者术后憩室消失,30.00%(24/80)患者憩室仍存在,但较术前明显减小,所有患者行经期均不同程度缩短;未消失组剖宫产次数多于消失组,憩室深度高于消失组,残余肌层厚度低于消失组(P<0.05);剖宫产次数、憩室深度是疗效相关危险因素,残余肌层厚度是疗效相关保护因素(P<0.05),Logit(P)=-5.296+3.129×剖宫产次数+2.857×憩室深度-0.920×残余肌层厚度;与单独的各相关因素比较,所构建的Logistic回归方程预测疗效的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 结论 宫腔镜手术能促进子宫憩室消失,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术后疗效受患者剖宫产次数、憩室深度、残余肌层厚度影响,术前评估以上三因素,可为临床手术方式抉择提供客观量化参考,既能最大程度保证治疗效果,又避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不孕病人腹腔镜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16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EMT病人的临床资料,均术后随访1年,根据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并对可能影响妊娠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腹腔镜术后随访1年,妊娠者84例,妊娠率5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理分型、r-AFS分期、是否合并子宫腺肌病、输卵管通畅情况、腹腔镜术后用药情况及术后是否辅助生殖是腹腔镜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后是否用药、r-AFS分期、输卵管是否通畅及术后是否辅助生殖是影响EMT不孕病人术后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工作应根据上述相关因素的作用,综合评估病人情况,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病人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Risk factors for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uterine leiomyomas (fibroid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data from the Oxford Family Planning Association study, a long term follow up study of women using various methods of contraception. For each of 535 women who had had a fibroid an individual control was selected who matched the patient on age, date of entry into the cohort, and family planning clinic at recruitment and who was alive (and still being followed up) at the date the patient underwent surgery for fibroids. Case-control analysis showed that reproductive experiences were closely linked to development of fibroids. Risk of fibroids decreased consistently with increasing number of term pregnancies; women with five term pregnancies had only a quarter of the risk of women who had had none. Risk also decreased consistently with increasing duration of oral contraceptive use; the risk of fibroids was reduced by some 31% in women who had used oral contraceptives for 10 years. Risk was strongly related to weight: women who weighed under 55 kg had a particularly low risk, and overall the risk rose roughly 21% for each 10 kg increase. Cigarette smoking wa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d risk of fibroids; smokers of 20 cigarettes a day had a risk roughly two thirds that of non-smokers. These risk factors have all previously been identified as risk factors for endometrial cancer; this strongly suggests that the underlying risk factor is "unopposed" oestrogen.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合酶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NOS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SP法 )检测eNOS及iNOS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结果 子宫肌瘤中eNOS及iNOS的表达与其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 (P <0 .0 5 ) ;eNOS与iNOS相比 ,eNOS的表达显著高于iNOS(P <0 .0 0 5 )。结论 NO含量的增多可能是子宫肌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子宫肌瘤组织中NOS表达增高 ,特别是eNOS表达增高是NO合成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子宫肌瘤的低场MRI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MRI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3例子宫肌瘤患者行MRI检查,SE序列,横断面T1、T2加权及矢状面、冠状面T2加权成像,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共检出38个病灶,所有病灶在T1WI上表现为等或低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低或混杂信号。其中5例经手术治疗,4例行超声刀治疗,2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结论MRI对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B超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7.
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凋亡调节蛋白bcl-2及bax在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34份子宫平滑肌肉瘤标本(Ⅰ期18例,Ⅱ期1例,Ⅲ期8例,Ⅳ期7例)和34份子宫平滑肌瘤以及34份正常子宫肌层标本中的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肌瘤中bcl-2表达强于子宫肉瘤和正常子宫肌层(P<0.01),肉瘤中的表达强于正常子宫肌层(P<0.05)。正常子宫肌层中bax的表达强于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P<0.01),但bax在肌瘤和肉瘤之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期子宫肉瘤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均高于Ⅲ,Ⅳ期者(P<0.01)。bcl-2表达阳性的子宫肉瘤的预后好于bcl-2表达阴性者。结论:bcl-2和bax的表达失调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肉瘤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bcl-2和bax主要在子宫肉瘤发生的早期起作用,bcl-2与肉瘤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多态性与成都地区子宫肌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02例子宫肌瘤患者和100名对照组人群ERα基因PvuII位点和XbaI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PvuII位点和XbaI位点多态性在肌瘤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α基因PvuII位点和XbaI位点多态性与成都地区子宫肌瘤发病风险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子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研究bcl-2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肌瘤和正常子宫肌层中的表达及其在肌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0例子宫肌瘤组织和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的bcl-2蛋白和PCNA的表达。结果:bcl-2和PCNA在肌瘤组织中表达均明显强于正常 子宫平滑肌组织(P<0.001)。结论:bcl-2和PCNA在肌瘤中过度表达以及两者的共同作用,可能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