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前囊壁软骨切除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优点和操作体会。方法将104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58例,以前囊壁软骨切除法治疗;观察组46例,以囊肿前壁切开引流+局部加压包扎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有效率100%,观察组有效率84.8%;治疗组术后无复发病例,观察组4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囊壁软骨切除法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一种可靠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中的残喉修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残喉的修复方法。方法总结1991年1月—2000年12月87例(T1、12和,13分别有7、54和26例)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因杓区或杓状软骨声带突受累,行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术中利用局部组织修复残喉,重建喉功能。全部病例均未行填充物加高患侧杓区或利用皮瓣等其他组织重建声门。结果全部病例术后8~19d内恢复正常饮食。全部病例恢复了发音功能。86例患者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98,9%(86/87)。术后无咽瘘和肺部并发症,3例局部感染者7d内治愈。术后局部复发率为8,0%(7/87),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6.9%(6/87)。失访患者均按死亡计算,用直接法计算生存率,术后满3年者87例,3年内死亡5例、失访3例,3年生存率为90,8%(79/87);术后满5年者63例,5年内死亡10例、失访2例,5年生存率为81.0%(51/63)。结论利用局部组织修复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的残喉,术后无严重误咽,发音效果良好,此修复方法既节约了手术时间,又避免了过度修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耳甲腔软骨游离移植修复耳廓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外伤后耳廓软骨部分缺损的患者采用自体耳甲腔软骨游离移植修复,视软骨缺损大小取同侧或者对侧的耳甲腔软骨缝合固定在缺损软骨处再造软骨支架,取耳周皮瓣转移覆盖软骨,修复耳廓部分缺损.结果:7例耳廓部分缺损患者采用同侧或者对侧耳甲腔软骨游离移植修复,再造耳...  相似文献   

5.
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在喉部分切除喉重建的应用路学美1董频2喉重建术通常用颈胸部肌皮瓣、会厌、肌肉、筋膜、骨、软骨以及人工合成材料进行修复。现将1988年以来,以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修复喉部分切除后缺损的31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UICC(1...  相似文献   

6.
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在部分喉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告在动物实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对22例喉癌患者利用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作为部分喉切除术后缺损的支架.结果17例发音、呼吸满意,发音响度明显提高。认为,与自体鼻中隔软骨移植比较,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移植具有较多的优越性,可作为一种新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耳廓软骨修补鼓膜并同时进行外耳道后壁重建的疗效。方法:对43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于彻底清除病灶后用耳廓软骨行鼓膜修补,同时进行外耳道后壁重建。结果 :43耳中,3耳失败,40耳一期愈合。与同期未进行外耳道后壁重建,只进行鼓室成形的病例相比,外耳道后壁重建者的干耳的时间比未重建者短;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术后均有较好的听力。结论:应用耳廓软骨同时修补鼓膜并重建外耳道后壁,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方法,不公能缩短时间,改善听力,而且免除了二次手术,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耳廓假性囊肿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男性多于女性,其临床表现为耳廓外侧面软骨与软骨之间无菌性浆液性渗出聚集形成囊肿样隆起。此病易于诊断,多发于舟状窝,其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免疫学研究显示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为穿刺抽液后加压包扎,但易复发,且经多次穿刺加压包扎后,易使局部皮肤增厚,耳廓变形。我科自2001年以来,实行部分软骨切除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48例(48耳),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7岁,因发现右耳廓无痛性包块3个月于2006年12月18日来海军总医院就诊。患者有时感右耳廓僵硬,无其他不适感,否认有外伤史等。查体:双侧耳廓对称,外形正常。右耳廓比对侧增厚约1/2,触之有僵硬感,失去正常耳廓的柔韧性;耳甲腔可见一局限性隆起,表面皮肤正常,高约1mm,范围约6mm×10mm,边界清楚,质硬,无触压痛;外耳道清洁,鼓膜正常,听力正常。X线检查:右耳廓下方耳甲腔处,有一片长椭圆形团块状高密度钙化影,边界清晰而欠整齐,  相似文献   

10.
囊肿前壁软骨切除治疗复发性耳廓假性囊肿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廓假性囊肿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发病原因未明.可能与机械性刺激和变态反应有关。治疗方法很多.如抽尽囊液加压包扎、穿刺抽液加注射药物、抽液后石膏固定等.但均存在易复发的问题。自2004年起。我们对上述方法治疗后复发及初次发病的16例患者采取切除囊肿前壁软骨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软骨部分切除术与穿刺抽液局部加压包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89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均单耳发病,其中男70例,女19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41.8±11.8)岁;病程1.3~18周,平均(12.8±3.9)周。随机将89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45例采用穿刺抽液局部加压包扎,B组44例采用软骨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一次性治愈率及总治愈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至1年,89例患者全部治愈,均无复发及并发症,但软骨部分切除组一次性治愈率与穿刺抽液局部加压包扎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骨部分切除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一次性治愈率高,创伤小,病程短,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改良喉额侧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动物模型,验证其可行性。方法解剖离体组6只实验犬的喉体,对其原始声门面积、喉额侧部分切除后缝合甲状软骨切缘后的声门面积及在双侧切缘中间嵌入软骨条后(改良术式)的声门面积进行测量,比较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在体组对10只实验犬分别行喉裂开右侧声带切除术、改良喉额侧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测量并比较各组术后声门面积,10组(每组3名)志愿者对术后犬吠声进行评估。结果离体组:喉额侧部分切除后的声门面积19.48±7.89mm2,较原始声门面积(39.71±13.71mm2)明显缩小(t=5.74,P〈0.05);改良喉额侧部分切除后的声门面积为49.90±12.25mm2,与原始声门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7,P〉0.05)。在体组:喉裂开右侧声带切除术后声门面积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047,P〉0.05);改良喉额侧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后声门面积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8.74,P〉0.05),与喉裂开右侧声带切除术后声门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8.78,P〉0.05);术后实验动物叫声仍可分辨。结论改良喉额侧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可有效保持喉腔正常大小,可用于喉狭窄等喉功能不良的整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耳廓全层整片软骨结合外嵌技术在II、Ⅲ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耳廓全层整片软骨为移植材料采用外嵌法(将整片软骨置于纤维鼓环外侧,并将部分软骨片嵌顿于鼓切迹)行Ⅱ、Ⅲ型鼓室成形术的160例(165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8~65岁,平均33.5±9.2岁;其中鼓室硬化98耳,上鼓室胆脂瘤47耳,粘连性中耳炎20耳。术中采用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重建听力105耳,采用全听骨赝复物(TORP)重建听力60耳,术后随访12~36个月。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纯音听阈,耳内镜图像及并发症,观察部分患者术后颞骨CT显示的鼓室含气腔情况。结果 PORP组术前0.5~4 kHz平均气导听阈51.34±10.46 dB HL,平均气骨导差32.88±5.25 dB,术后一年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分别为30.24±8.66 dB HL、13.60±6.18 dB,术后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TORP组术前平均气导听阈54.85±9.48 dB HL,平均气骨导差34.59±6.85 dB,术后一...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不仅要求肿瘤切除彻底 ,而且还应尽量保留喉功能。我科 1 996年 6月~ 1 999年 6月应用会厌瓣进行声门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功能重建 1 5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 5例声门癌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45~ 6 8岁 ,平均 5 8.6岁。按 UICC(1 987) TNM分期标准 :T1b2例 ,T2 1 1例 ,T32例。均无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病理检查 :均为鳞状细胞癌。1 .2   手术方式垂直或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 1 2例。适应于肿瘤位于单侧声带、喉室或已侵及前联合及对侧声带受侵不超过前 1 /2 ,向下侵犯不超过声门下 1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声门上型喉癌的疗效和功能恢复。方法对我院1992年7月--2003年8月间喉癌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的32例(占同期喉癌手术59.2%)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随访。其中声门型喉癌23例,声门上型喉癌9例;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室带下移修复术5例,垂直喉部分切除带状肌修复14例。垂直喉部分切除会厌修复3例,扩大垂直喉部分切除环舌根会厌吻合术1例,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术7例,扩大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术舌根修复2例。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9%(31/32)、87.0%(20/23)、72.2(13118)。总拔管率为90.6(29/32)。全部病例恢复经口进食,一经拔管均能发音。术后复发率为12.5%。结论喉部分切除术不仅是喉癌根治的有效术式,而且同时可以较好地保留喉的生理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喉部分切除及会厌转移发音重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部分切除及会厌转移发音重建的探讨江远仕,吴婉芬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后,发音功能的保留与重建尚待进一步改进。我科自1991年12月~1994年7月共行5例喉癌的喉部分切除术,应用会厌转移修复声门及组织缺损,取得较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5例患...  相似文献   

17.
利用舌骨带胸骨舌骨肌瓣重建披裂声带是一种新的喉成形方法。作者对11例喉癌和2例下咽癌患者行部分喉切除术后采用此法重建喉功能.效果良好。认为切取舌骨带胸骨舌骨肌瓣的宽度以0.8~1.2cm为宜;该术式有取材方便、损伤小、成活率高和术后喉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喉癌喉部分切除术的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 1 8 62年 Sands施行世界上第 1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以来 ,喉癌手术治疗经历了从喉部分切除术到全喉切除术为主 ,又从全喉切除术过渡到以喉部分切除术为主的发展过程。2 0世纪 40年代之前 ,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和对喉癌的病理缺乏了解 ,多数学者倾向于全喉切除术。期间虽有不少学者报道了一些喉的垂直或水平喉部分切除术 ,但喉部分切除术的概念仍未能被广泛接受。直至 1 947年 Alonso在南美召开的第 2届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上 ,报告了 80 0例喉部分切除术后 ,才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随后 ,不少学者对喉的胚胎发育、喉的解…  相似文献   

19.
20.
喉环上部分切除喉腔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中晚期喉癌生存率,避免或减轻术后呛咳程度,提高发音质量的方法。方法40例中晚期喉癌采用次全喉切除术,保留一侧或两侧杓状软骨,用带蒂甲状软骨膜或肌膜,于一侧杓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或第一气管环5点或7点处之间缝合重建声带,并将切除的杓状软骨处加高成形再建杓区。环舌固定。结果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34/40)和76.2%(16/21)。吞咽无呛咳36例(90.0%),轻度呛咳4例;发音良好37例(92.5%);拔管率为92.5%(37例)。结论喉次全切除带蒂软骨膜环杓连接喉功能重建术,在不影响生存率和拔管率的同时,有效防止了误吸,提高了发音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