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的疗效、方法。方法对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均先行PTC后探查能否通过阻塞段,如不能越过阻塞段,则直接进行外引流。如能越过阻塞段,置入金属内支架行内引流。结果本组4例患者单纯外引流2例,金属内支架置入内引流2例,总胆红素由手术前的438~313umol/L(平均362umol/L),下降211~150umol/L(平均178umol/L),明显好转2例,改善2例。术后生存3~7个月,生存期均无黄疸再发生。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对失去外科手术根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地缓解或消除黄疸,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有限地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国产金属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初步经验.方法:12例患者均行PTC检查,了解胆管梗阻部位、程度和范围,然后在透视下选择性穿刺理想的肝管,引入导丝设法使其越过阻塞段后,交换硬导丝置入适宜的国产金属内支架.同时经支架内引入外引管,待支架扩张良好后撤除引流管.结果:12例患者共置入支架14枚,支架扩张满意.其中9例黄疸于2~4周完全消退,1例1周后死于肝肾综合症,2例术后2周自动出院失访.跟踪随访9例:4例存活5~7个月,3例存活11个月,另2例分别存活20个月、25个月,支架置入术后有8例患者分别进行了1~5次的介入化疗/栓塞.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引流术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黄疸,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合介入化疗/栓塞可有限的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姑息性方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1~12月,行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6例。穿刺肝左叶胆管46例,肝右叶胆管36例,同时穿刺6例。减黄3d后,经引流管行常规胆道造影,30例维持原PTCD外引流,6例改为内外引流,40例置入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支架并维持PTCD外引流,其中5例行左右肝管双支架同时置入,2例因导丝通过狭窄段困难,于3d后重试,成功置入支架。结果1例因胆道大出血于术后8d死亡,余75例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有39例下降明显,33例呈不同程度的下降,3例仍呈上升趋势。72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在皮肤瘙痒、厌食、皮肤黄疸及尿液颜色方面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例患者无改善,甚至加重。1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8%,有6例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随访至2006年4月,有54例患者死亡,排除因术后严重并发症短期死亡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6个月,单纯PTCD患者为5.8个月,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患者为9.5个月。结论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安全性高,可有效解除恶性胆道梗阻,对于无手术机会且未合并肝细胞性黄疸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姑息性减黄手段。在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两方面,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患者均优于单纯PTCD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金属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在X线引导下对26例胆道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根据胆道梗阻狭窄的不同部位和狭窄的程度采用相应的放置方式。结果26例患者共置入30枚会属支架,其中,20例置入1枚于肝总管和(或)胆总管,4例置入2枚于左右肝管一胆总管内,2例为支架内再狭窄后的重新置入。26例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198.83±121.51)μmol/L,直接胆红素(136.74±79.36)μmol/L。术后2周复查,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到(93.52±59.60)μmol/L,直接胆红素下降到(46.33±42.71)μmol/L(P〈0.01)。出现并发症2例(7.5%)。结论经皮盯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胆道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姑息性方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价值.方法 2005年1~12月,行PTCD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76例.穿刺肝左叶胆管46例,肝右叶胆管36例,同时穿刺6例.减黄3 d后,经引流管行常规胆道造影,30例维持原PTCD外引流,6例改为内外引流,40例置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支架并维持PTCD外引流,其中5例行左右肝管双支架同时置入,2例因导丝通过狭窄段困难,于3 d后重试,成功置入支架.结果 1例因胆道大出血于术后8 d死亡,余75例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有39例下降明显,33例呈不同程度的下降,3例仍呈上升趋势.72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在皮肤瘙痒、厌食、皮肤黄疸及尿液颜色方面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例患者无改善,甚至加重.1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8%,有6例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随访至2006年4月,有54例患者死亡,排除因术后严重并发症短期死亡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6个月,单纯PTCD患者为5.8个月,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患者为9.5个月.结论 PTCD联合胆道内金属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安全性高,可有效解除恶性胆道梗阻,对于无手术机会且未合并肝细胞性黄疸的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姑息性减黄手段.在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两方面,联合胆道支架置入患者均优于单纯PTCD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植入术和(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其并发症. [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28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在DSA引导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和(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 [结果]25例放置了胆道支架,共用支架26只,其中1例为双支架,3例行外引流,4例术后行经肝动脉化疗和(或)栓塞.减黄总有效率达85.5%.主要并发症:肝功损害2例,腹腔出血1例,支架再阻塞2例. [结论]支架植入术和(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成功率高,支架置入比例高,同时减黄疗效好,是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皮胆管内支架置入和肿瘤动脉内灌注化疗的双途径治疗胰腺癌并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16例胰腺癌并梗阻性黄疸患者,先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内支架置入术,术后10d左右再行胰腺肿瘤供血动脉选择性灌注化疗。结果16例患者全部置入胆管支架,胆汁引流术后1周左右黄疸明显减轻,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原发灶得到控制,无严重并发症,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平均生存17.7个月。结论经皮胆道支架成形和动脉灌注化疗双介入途径可安全有效治疗胰腺癌并梗阻性黄疸,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操作技巧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接受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治疗的80例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资料,总结内外引流及胆道金属支架操作技巧。结果本组共80例,外引流12例,内外引流8例,金属胆道支架60例,穿刺1~3次,穿刺成功率100%,术后2周总胆红素下降率〉50%60例,25%~50%20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皮经肝胆管支架植人术(percutaneous transhapatic biliary stenting,PTBS)在完全型阻塞胆管成功率较高,为92.3%(12/13)。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创伤小、治疗效果好,对完全型阻塞胆管经皮经肝胆管支架植入时通过三种方法明显提高了操作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确诊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55例患者行PTCD和/或胆道支架植入术(PTBS)治疗.结果 成功施行PTCD 54例,成功率为98.2%(54/55),其中放置支架38例,单纯外引流1例,保留内外引流管5例;术后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231±15)μmol/L降至(124±16)μmol/L.行动脉灌注化疗48例,动脉灌注化疗1~3次.1、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8.2%(54/55)、60.0%(33/55)和16.4%(9/55).结论 PTCD和/或PTBS联合术后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不宜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内镜姑息性支架引流治疗肝门区转移癌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自愿应用内镜姑息性支架引流治疗的晚期肝门区转移癌所致梗阻性黄疸患者45例,其中肝癌15例,胆囊癌4例,胃癌17例,食管癌3例,回肠腺癌2例,胰腺癌4例.常规选择塑料内支架引流,对于单侧肝内胆道扩张的患者选择单支架引流,对于左右肝内胆道均不同程度扩张的患者选择双支架或多支架引流.观察操作成功率、生存期等评价指标.结果 45例患者均治疗成功且临床黄疸完全消退,随访生存期3~18个月.随访观察6例患者更换胆道支架,更换时间4~13个月,其中支架移位1例,胆泥阻塞2例,肿瘤阻塞3例.结论 内镜姑息性支架引流是肝门区转移癌致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可以一定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且的探讨内外引流及植入支架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32例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在DSA的引导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及支架植入术。结果32例放置了胆道支架,共用支架25只:单纯外引流5例、单纯内外引流3例;其中4例为外引流加支架,。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内外引流及支架植入术成功率高,减黄疗效好,是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RCP下胆道支架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观察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支架内引流患者51例,其中男17例,女24例,根据病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计划,实施护理.结果51例患者均能良好地配合医生操作,手术顺利,术后解除胆管梗阻,胆汁引流效果良好,黄疸减退.结论?eRCP下胆道支架内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姑息性微创治疗手段,创伤小,术后胆红素水平下降;改善肝功能及全身情况,延长生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在各种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各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内镜胆道内支架置入术行胆汁引流,其中胆道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8次、胆道金属支架置放术(EMBE)6次,双支架1次.结果:1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黄疸逐渐消退,皮肤瘙痒等症状减轻或消失;放置胆道内支架1周后,患者的相关指标TBIL,ALT、AST、AKP及r-GT明显下降,黄疸和肝功能状况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3例患者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3天后基本降至正常.全部患者无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内镜胆道支架放置术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道金属内支架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技术。方法:39例患者在DSA造影定位下明确狭窄部位,先穿刺引流,用超滑导丝和导引导管引入超硬导丝,再用扩张球囊导管扩张狭窄部位,最后将支架放入狭窄部位。结果:35例一次植入成功,4例先行引流一周后植入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胆道金属内支架是解除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273-1275
目的评价超声定位结合DSA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在超声定位结合DSA引导下穿刺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对照组在DSA引导下穿刺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为100.0%(24/24);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91.7%(22/24),2例失败者采用超声定位结合DSA引导下穿刺成功。实验组1例患者胆道轻微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4.2%;对照组5例患者胆道出血,4例患者胆汁性腹膜炎,并发症发生率为37.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1)。两组比较,实验组穿刺次数、透视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率、半年生存率及一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定位结合DSA引导下穿刺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能够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及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陈月英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13(6):383-383,384
0 引言 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常伴有明显的肝功能异常,导致合成功能障碍,引发严重的营养不良,无法承受手术创伤.适当的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肝功能和营养状况.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可降低胆道内压力,但会导致大量的胆汁丢失,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加重病人的营养不良.我们报道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行PTCD外引流胆汁,然后再行胆汁回输、建立肠内营养支持,此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降低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在医院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的14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发生胆道感染的易感因素,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14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发生胆道感染36例,感染率25.71%;单因素分析显示,高位胆道梗阻、胆道再狭窄及胆道外引流管留置时间长的患者发生胆道感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梗阻的位置、胆管再狭窄以及外引流管的留置时间,是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胆道感染为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属于内源性感染,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减少胆汁异常引流,保持胆道引流畅通,可降低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83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胆道引流及支架植入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皮肤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结果:83例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78例植入成功,成功率93.97%。术后1个月内黄疸缓解率94.87%。术后17例并发穿刺部位疼痛,13例出现穿刺部位胆汁外渗,2例局限性胆汁性腹膜炎,1例腹腔内出血,3例并发胆道感染,均经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缓解症状快,效果好,且创伤小,并发症少,但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的落实,减少了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9.
齐华英  杜颖 《职业与健康》2003,19(9):164-165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PTCD)是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引流术 ,是在放射线的监视下或在B超的引导下 ,使用细针从体表穿入患者肝脏内的胆管 ,进行胆道外引流或内引流。从而减轻胆道压力、降低血清胆红素、改善肝肾功能[1] 、缓解梗阻性黄疸 ,控制胆道感染、还可通过PTCD注入可溶性造影剂 ,进行胆道造影以及胆管内压力测定 ,并可进行胆汁的各种检查 ,同时PTCD还可起到一个支撑作用 ,防治胆道狭窄。1 临床资料1999~ 2 0 0 1年我院采用PTCD对 2 3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胆道狭窄进行了治疗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2例 ,…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62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行PTCD治疗,术后常规X线下胆道造影;结果:经PTCD治疗后,60例黄疸明显减轻,食欲增加,2例黄疸增加,术后最长生存期为3年;结论:PTCD是一种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