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水平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冠心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住院并确诊的2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47例)、双支病变组(82例)和多支病变组(81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35例)。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定量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管腔狭窄程度,测定研究对象的Hcy、hs-CRP和D-D水平。用SPSS 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4组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性别、吸烟史和饮酒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的4组患者Hcy、hs-CRP和D-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Hcy、hs-CRP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均高于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ensini评分患者Hcy、hs-CRP和D-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分组、5~15分组和15分组Hcy、hs-CRP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15分组和15分组均高于5分组,15分组高于5~15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hs-CRP及D-D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可能性关系密切,及时测定Hcy、hs-CRP、D-D水平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晓霞  亢瑞娜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725-3727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不同严重程度、复杂程度的冠心病患者与正常查体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清Ca2+水平的差别。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随机抽取自2007~2008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各组患者术前的血浆FIB,APTT,PT及血清Ca2+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浆FIB水平在冠心病者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P﹤0.05),UAP组及AMI组明显高于SAP组(P﹤0.05);血浆PT水平在UAP组及AMI组明显低于SAP组及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中、重度及闭塞者及双支,三支病变者血浆FIB水平较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病变类型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复杂程度不同,血浆FIB水平明显不同;冠心病病变类型不同血浆PT水平明显不同。推测检测血浆FIB、PT水平可能有助于冠心病分型及判别冠心病危险程度、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胃饥饿素(Ghrelin)、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4(TIMP-4)、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及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因胸痛住院的2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非CHD组82例和CHD组164例。根据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49例、双支病变组47例、3支病变组68例。检测患者血清BDNF、Ghrelin、TIMP-4、FFA水平,ROC分析血清BDNF、Ghrelin、TIMP-4、FF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D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与非CHD组比较,CHD组患者高血压史比例、CK-MB水升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CHD组比较,CHD组患者血清BDNF、FFA水平显著升高,血清Ghrelin、TIMP-4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单支病变患者比较,双支病变患者、3支病变患者血清BDNF、FFA水平显著升高,血清Ghrelin、TIMP-4水平显著降低;与双支病变患者比较,3支病变组患者血清BDNF、FFA水平显著升高,血清Ghrelin、TIMP-4水平显著降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MB、BDNF、FFA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均P<0.05),Ghrelin、TIMP-4是CHD发病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血清BDNF、FFA、Ghrelin、TIMP-4水平与CHD病变程度相关,对CHD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方法 检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81例(CHD组)及非CHD患者21例(对照组)的血浆BNP水平,将CHD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分为单支病变组(28例)、双支病变(左主干病变视为双支病变)组(25例)、多支病变组(28例).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与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病变分型标准分为A型病变组(32例)、B型病变组(30例)、C型病变组(19例).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0~20分组(21例)、21 ~40分组(35例)、40分以上组(25例).观察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血浆BNP水平.结果 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对照组BNP水平分别为(608.97±297.21)、(377.32±66.07)、(30.95±14.19)、( 18.40±15.52) ng/L,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BN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对照组(P<0.01),多支病变组BNP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P<0.01),单支病变组与对照组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病变组BNP水平高于B型病变组和A型病变组,B型病变组BNP水平高于A型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浆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93,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5.
朱志斌  雷鸣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421-142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的变化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将233例CHD患者分为三组,无症状型CHD组5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95例,心肌梗死组83例,5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同时根据冠脉造影进一步将观察对象分为一支病变组(93例),双支病变组(81例)和多支病变组(59例)分别在HITACHI-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血浆Hcy及LP(a)的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Hcy、LP(a)的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无症状型CHD组;且血浆Hcy、LP(a)水平随病变支数增加而增高。结论CHD患者血浆Hcy、LP(a)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SA、Hcy、IL-6联合检测在冠心病(CHD)危险分层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30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2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9例(UA组),稳定型心绞痛84例(SA组),另收集10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SA、Hcy、IL-6水平。结果 CHD各亚组患者的SA、Hcy及IL-6水平随着CHD的临床危险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与CHD组的SA、Hcy及IL-6的血清浓度水平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血浆SA、Hcy和IL-6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SA、Hcy及IL-6的血清浓度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无关。SA组、UA组以及AMI组的SA+Hcy+IL-6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的阳性率。结论单项指标检测对CHD的预测、诊断价值有限,3项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提高CHD诊断水平并有效预测CHD病情发展程度,为临床冠心病危险分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242例,分为2型糖尿病组92例,合并冠心病组150例;另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PCT和血浆Hcy水平,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探讨PCT、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PCT(0.13±0.06) ng/ml和Hcy(10.15±2.73)μmol/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冠心病组患者PCT、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2型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冠心病组中,不同脉病变支数亚组间比较显示,双支病变组PCT、Hcy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PCT、Hcy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冠脉狭窄程度越严重PCT、Hcy水平越高,各Gensini评分组PCT、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CT、Hcy、糖化血红蛋白是冠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随血清PCT和血浆Hcy水平的升高而加重。  相似文献   

8.
张宏  徐丽 《中国保健》2006,14(20):21
观察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冠心病(CHD)的关系.结果表明CHD组FIB高于正常人组(P<0.05)而单支病变组与双支或多支病变组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则无统计学意义(P=0.072>0.05).结论为FIB与CHD发病有密切关系,推测FIB可能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HD)患者与Hcy水平之间的关系,为CHD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96名CHD患者和96名健康人,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病例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病变程度患者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y水平随病情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Hcy可作为反映CHD的指标,且为CHD病情评估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析血清TC/HDL-C、LDL-C/HDL-C比值对冠心病(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CHD患者138例作为病变组,入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诊断结果分为单支病变亚组72例、多支病变亚组63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3例为对照组。检测对比3组血清TC、HDL-C、LDL-C水平,计算血清TC/HDL-C、LDL-C/HDL-C比值,分析其与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血清TC、LDL-C水平低于病变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血清TC/HDL-C、LDLC/HDL-C比值分别为(3.06±0.59)、(1.47±0.48),低于单支病变组的(3.78±0.64)、(2.11±0.83),单支病变组血清TC/HDL-C、LDL-C/HDL-C比值低于多支病变组的(4.57±0.73)、(2.73±0.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TC/HDL-C、LDL-C/HDL-C比值与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TC、HDLC、LDL-C水平检测可用于CHD诊断;血清TC/HDL-C、LDL-C/HDL-C比值与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CH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中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水平与磁共振影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40例老年脑小血管病变所致血管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痴呆型VCI 70例、血管性痴呆(VD)70例,并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7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均进行颅脑MRI检查、血清学UA、Hcy、FA水平检测;比较不同组患者Hcy、FA、UA水平、脑白质病变评分、颅脑ADC值的差异,并分析病情严重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VD组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非痴呆型VCI组、对照组,其FA、UA水平显著低于非痴呆型VCI组、对照组;VD组患者脑白质病变评分显著高于非痴呆型VCI组、对照组;VD组患者颅脑不同区域ADC值显著高于非痴呆型VCI组、对照组;脑白质病变评分、颅脑ADC值、Hcy、FA、UA是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病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Hcy、UA、FA、颅脑ADC值、脑白质病变评分与其病情严重度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狼疮样抗凝物质(LA)对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测定110例RSA患者(RSA组)和102例正常生育期妇女(对照组)的LA比值(LAR)、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SA组的LAR、D-D、FIB和PAgT增高,PT缩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超过对照组(x±s)为阳性,RSA患者中的LAR、D-D及PAgT各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FIB阳性率和PT阳性率。结论:RSA患者LAR的增高与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变化相平行,RSA血栓前状态的发生或发展与LA有关;LAR可作为RSA血栓前状态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早产儿早期凝血功能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收住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15例胎龄在28~34周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早产儿分为窒息组(n=76)、妊娠期高血压组(n=71)、胎盘早剥组(n=78)和对照组(n=90);四组新生儿于出生2小时内行凝血功能检测,比较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差异。结果各组出生体重及胎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FDP、D-D、PT、APTT、FIB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792、5.126、6.783、5.658、11.873,均P<0.05),且进一步两两比较后发现,窒息组、妊娠期高血压组、胎盘早剥组的FDP、D-D、PT、APT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FI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窒息组、妊娠期高血压组、胎盘早剥组三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存在血液高凝和纤溶亢进状态,出生时窒息、其母妊娠期高血压、胎盘早剥加重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天津市南开区三潭医院综合外科收治的118例糖尿病足术后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57)和未感染组(n=61)。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糖尿病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对比两组术后1 d血清D-D、FIB、hs-CRP水平。结果术后1 d,感染组血清D-D、FIB、hs-CRP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数≥3个、术后血管并发症、术后骨髓炎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溃疡数≥3个、术后血管并发症、术后骨髓炎、D-D、FIB、hs-CRP水平偏高是糖尿病足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D-D、FIB、hs-CRP水平在糖尿病足术后感染患者中高表达,同时溃疡数≥3个、合并血管并发症、合并骨髓炎及D-D、FIB、hs-CRP水平偏高是糖尿病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蒲鹏  江洪 《职业与健康》2009,25(22):2464-2466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尿酸、脂蛋白(α)与冠脉病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检测254例冠心病患者与64例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血尿酸、脂蛋白(α)。并于入院后2—7d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采用Gensini冠脉评分系统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冠脉轻度病变组(A组)(〈20分)、冠脉重度病变组(B组)(20—40分)和冠脉极重度病变组(c组)(〉40分);同时根据临床分为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C3组年龄、纤维蛋白原、血尿酸、脂蛋白(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与A组在纤维蛋白原、尿酸水平上有明显差异(P〈0.05);C组与A、B2组脂蛋白(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脂蛋白(仅)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脂蛋白(α)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但血尿酸与脂蛋白(α)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有更高水平的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尿酸、脂蛋白(α),其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对冠心病的致病作用可能与血脂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小板相关参数、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探讨其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意义。方法:测定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治疗前MPV与PDW水平明显升高(P<0.01),Hcy水平升高(P<0.05),PLT水平明显降低(P<0.01),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AMI组治疗后PLT水平上升,MPV、PDW、Hcy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监测血小板参数和Hcy的变化,有助于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护骨素(OPG)水平的变化以及血清OPG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108例(糖尿病并冠心病组),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8例,稳定型心绞痛40例.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糖尿病非冠心病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各组血清OPG水平.结果 糖尿病并冠心病组血清OPG水平(4.12±0.71) ng/L,显著高于糖尿病非冠心病组的(2.69±0.52) ng/L和对照组的(2.14±0.37)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0.01).糖尿病并冠心病组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OPG水平(4.56±0.92) ng/L,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3.61±0.7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积分>40分患者(41例)血清OPG水平为(4.92±0.89) ng/L,显著高于Gensini积分20~40分患者(53例)的(4.08±0.75) ng/L和Gensini积分<20分患者(14例)的(3.39±0.8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而且Gensini积分20~40分患者血清OPG水平高于Gensini积分<20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支病变(16例)、双支病变(57例)及三支病变(35例)患者血清OPG水平[(3.52±0.82)、(4.54±0.68)、(4.75±0.93) 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患者与双支病变患者血清O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和OPG是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并发症者,而且血清OPG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血清OPG水平是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87例冠脉造影已经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且无严重感染、外伤、肿瘤等疾病为CHD组,根据临床分类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三组。13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标本中FIB、hs-CRP、UA浓度。结果 CHD组血清FIB、hs-CRP、UA均高于对照组(P<0.05);FIB、hs-CRP、UA在SAP组、UAP组、AMI组依次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B、hs-CRP、UA血清浓度测定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CHD诊断、治疗、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0例,其中重度子痫前期15例、轻度子痫前期21例和妊娠期高血压14例,并抽取同期分娩的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hs-CRP及D-D、FIB的水平。结果 HDCP组血浆hs-CRP、D-D、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hsCRP及D-D、FIB水平高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和D-D、FIB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中表达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故其测定可以作为快速判断疾病轻重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