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白虎汤为医圣张仲景所创的一张经典名方,用"白虎汤主之"的条文在《伤寒论》中出现过3次,分别为太阳病篇的176条、阳明病篇的219条和厥阴病篇的350条。白虎汤在外感热病方面应用广泛,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当今方剂教材认为白虎汤的功用是清热生津,其适应证是阳明气分热盛证,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主症。笔者认为此种说法值得商榷,为此仅以《伤寒论》原文为依据,探讨张仲景的立方之意。  相似文献   

2.
用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作家兔致热剂,进行了由平邑石膏和湖北石膏为君的白虎汤解热作用比较。结果表明:平邑石膏组方的白虎汤解热作用时间较长,6h 内平均退热0.30℃,湖北石膏组方的白虎汤解热作用时间较短,6h 内平均退热0.1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平邑石膏组方的白虎汤在一次给药量为成人日用量的250倍或蓄积给药量为成人日用量的875倍时,均未见到明显的毒性改变。  相似文献   

3.
正在《伤寒论》中,有一名方"白虎汤",专治气分热盛的方剂。方由生石膏60克,知母30克,甘草10克,粳米30克组成,用于治疗气分热盛、高热、汗出、烦渴饮冷等症。此为热在气分、津液耗伤之证,治宜采用撤热保津之法。纯热无积,自然不宜攻下;津液已伤,亦忌苦寒,虑其苦极化燥,更损阴津;惟宜辛寒清热,甘寒生津,方能对证治疗。方用辛寒的石膏为主药,清气分之热,辅以知母增强清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在热证范围内,有气分热、血分热、气血两热、热毒、虚热,或某一脏腑发热等。其中气分热是指阳明胃热。阳明胃热又分两种。一为阳明经证,即热在气分;一为阳明腑证,即里热结实。热在气分主要表现为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这时就要用一个古今著名的方剂——白虎汤。  相似文献   

5.
白虎汤析疑     
白虎汤,乃仲景名方.功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对该方性能,大多认为是清热生津,似乎无须再议,细究之则不然。笔者认为,白虎汤应属清热润燥剂.其理由如下。1方剂命名与作用 白虎汤是以四象来命名的(南朱省,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专为西方燥金之疾而设。柯琴曰:‘’白虎主西方金也。用以名汤者,秋金得令,而署情阳解。”《伤寒来苏集》以白虎喻本方清热润燥之功.故名曰白虎汤。 该方组成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热者寒之”、”燥者润之”的治疗原则.首用辛甘而寒之石膏,清泄阳明之实热。因石膏“其性凉而能散,…  相似文献   

6.
白虎汤为治疗阳明热盛的主方,属辛凉重剂[1]。后世医家经过大量的临床及理论总结,将白虎汤广泛应用到多种热性疾病中。叶天士所创“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中特有的辨证体系,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极高的指导与应用价值[2]。而白虎汤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透邪外达之功,符合叶天士“到气才可清气”的气分证治疗原则,故白虎汤也可作用于现代多种感染性、传染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阳明为阖"就是"苍天肃降",从"阳开"中"关闭"并"下降"的过程;"白虎"就是太阳归降"咸池"而完整天地气流交变与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大自然活动,两者联系紧密。小白虎汤证治疗外感阳邪致阳明经"阖"之不及,用石膏"质重"、知母"苦降"以"阖"阳明,又石膏"辛开"太阴以助阳明之阖,取粳米、炙甘草补脾胃,补升地气以助降天气,矫正阳明"阖"之不及。大白虎汤证适合外感阳邪致阳明经"阖"之不及且"久久不解"。在小白虎汤证的基础上又兼有气阴两虚里证,仍取小白虎汤诸药以"阖降"阳明。易知母为麦冬加入竹叶以养心阴、清心热、除心烦,又加入生姜、半夏"辛开太阴"以"助降阳明"。  相似文献   

8.
关于气分肺胃肠经与阳明病;肺的病变在伤寒,多属于表证,但以结胸证痰热水内结者与温病温热温的温热壅肺,痰热结胸相同,唯有热郁胸膈,均采用栀子豉汤治疗,湿热在肺之哕,咽痛,喘促,分别采用宣痹汤,银翘马勃散,千金苇茎加杏仁滑石汤治疗:胃经之表现,伤寒温病均用白虎汤,竹叶石羔汤 白虎加入  相似文献   

9.
白虎汤为医圣张仲景所创的一张经典名方,用"白虎汤主之"的条文在《伤寒论》中出现过3次,分别为太阳病篇的176条、阳明病篇的219条和厥阴病篇的350条。白虎汤在外感热病方面应用广泛,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当今方剂教材认为白虎汤的功用是清热生津,其适应证是阳明气分热盛证,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主症。笔者认为此种说法值得商榷,为此仅以《伤寒论》原文为依据,探讨张仲景的立方之意。  相似文献   

10.
韩萱 《开卷有益》2011,(8):32-33
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四味药组成的"白虎汤",是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制的治疗气分热盛的千古名方,把西瓜比作"天生白虎汤",是说明西瓜清热解暑的效果神奇。《本草逢原》载:“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泄。能解太阳、阳明中喝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实验通过温病气分热盛证动物模型的建立,采用白虎汤、大承气汤及两者合方对该证动物模型进行治疗,观察了用药后各组动物症状、体证的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细菌培养和有关脏器病理变化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白虎汤,大承气汤对该证均有治疗作用;两方合用后,效果协同,作用效为全面,并对三方的部分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提示临床治疗该证时,应注意机体的邪正消长变化,在以辩证论治为主的同时,恰当地运用“清热”与“攻下”相结合的方法,尽早尽快地驱逐体内邪毒,以提高临床之疗效。  相似文献   

12.
白虎汤清热机理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虎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方由石膏50g(碎),知母18g,粳米9g,甘草6g组成,善治外感风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温病伤传气分所致气分热证,即表邪已解,里邪渐盛时出现的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脉洪大有力,即通常所说的阳明经四大症状,现将白虎汤的清热机制及选药配伍的特点,论述如下。1君药石膏清热机理白虎汤的适应症为邪离表而入里,故不可发汗,虽里热炽盛但尚未腑实便秘,故不宜攻下。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应当首选大清里热之品,然因热盛伤津,若用苦寒直折,则恐伤津化燥,愈伤其阴。柯琴言:“土燥火炎,…  相似文献   

13.
白虎加人参汤由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组成,有清热、益气、生津之功,用于阳明气分热盛.人参,味甘微苦,其性微温,其功能大补元气,养心安神,补脾益肺,是补虚济弱之良药.温病系因感受温热、温毒、湿热等病邪而发生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其病多起自上焦,盛于中焦,伤及下焦,该病每以热盛为特点,最易化燥伤阴,治疗初期宜辛凉解表,中期宜清泄实热,末期拟滋养阴液为大法变通.于此,人参何宜?吴鞠通之<温病条辨>示上、中、下焦之病证巧用白虎加人参于关键时刻,确起沉疴霍然,昭示后学.  相似文献   

14.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在古代医学中属于"痹病"、"历节"、"白虎"、"气脚"等范畴,临床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以及肾脏损害。孙丰雷教授认为其为本虚标实,急性发作期主要为湿、热、瘀相互作用而发作,"急则治其标",当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为主,并在临床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5.
生石膏临床常用于清解阳明内热。从《伤寒论》《金匮要略滁文对比中发现,“渴”是白虎加人参汤方证,而非白虎汤方证,因此治渴之功在人参,因其能健胃生津,而非生石膏,故一般所认为生石膏治渴的说法是错误的。生石膏有清透解热之功,故仲景表里双解的时候多用生石膏清里热,而非芩、连,因石膏清热而不碍解表,所以临床上只要见到口干、烦躁等阳明内热症状,皆可以加入生石膏,如小青龙加生石膏汤等。  相似文献   

16.
四方四神汤方皆冠以灵兽之名,灵兽本代表固定方位,青龙代表东方,白虎代表西方,玄武代表北方,朱雀代表南方,各个方位有其五行所属及其对应之色,但经分析发现诸方之义不以灵兽五行属性的悖反或顺应为依据,无法用五行、五脏来说明,故而转从灵兽的起源之处——天文及四季入手。认为分析诸方当"舍弃"五行,从灵兽与季节在天文上的实际对应角度出发,发现诸方之功效与四季的气候特征呈相反关系,故而青龙属秋,青龙汤为温暖之剂;白虎属春,白虎汤具清热救燥之功;玄武属冬,真武汤(即玄武汤)可"破冰活水";朱雀属夏,朱雀汤本为除湿热之方,然已散佚。  相似文献   

17.
齐峰  盖丽娟 《大家健康》2013,(12):37-38
正白虎汤出自《伤寒论》,由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组成,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是治疗阳明经证四大证的主方,亦为后世温病学家治疗气分热证的代表方。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将白虎汤证的主症归纳为"四大症",即身大热、汗大出、大渴、脉洪大,并提出了白虎汤的禁忌证。1白虎汤证的临床研究白虎汤除用于温病、伤寒、中暑等外感病外,亦广泛用于进行热病的高热阶段。如外感高热、肺感染、风湿热、中暑、流行性乙型脑炎[1],流行  相似文献   

18.
浦琼华  廖华君  张红陶 《中医学报》2019,34(9):1840-1843
现代医家大多将皮肤瘙痒病的病位归之于肺,责之于风、湿、热、瘀等。然早在汉代,张仲景便从六经"三阳"的角度辨治:其在太阳,其位最表,故宜汗之散之,可选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加术汤、大青龙汤等治之;其在阳明,病为在里,故宜清之利之,可选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皮炎汤等治之;其在少阳,病为半表半里,故宜和之解之,可选用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治之。然而,临床病证往往错综复杂,治疗时不可拘于一经,需灵活辨治,方可收到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温病气分证动物模型的基础上,以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集聚率为指标,观察了气分证动物模型与正常实验动物上述指标的差异,观察了清气化瘀复方对气分证动物模型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未使用清气化瘀复方的两组气分证模型之血小板计数下降,血小板凝集率升高(P<0.01)。提示温病气分证已有瘀血病变的存在。同时指示清气化瘀复方具有使血小板计数升高和血小板聚集率降低的作用(P<0.01),而白虎汤则无此作用(P>0.05)。  相似文献   

20.
人参白虎汤由《伤寒论》白虎汤加人参所组成。原方主治伤寒表证已解,热盛于里,气津两伤之证。笔者曾用此方治愈阳萎患者一例,现报告如下。病员江某某,男,26岁。已婚,工人。 1984年就诊。自述一年前曾两次患重感冒,此后即间或出现阳萎,并伴有性欲减退和早泄,曾服用补气助阳之药未见好转。刻诊:形体消瘦,午后身热,食欲欠佳,口渴喜凉,动则汗出,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