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杨毅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4):47-47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利培酮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联用利培酮)28例,对照组(帕罗西汀)28例,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评分比较,第2周末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期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用利培酮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疗效,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阴清肝汤联合帕罗两汀治疗抑郁症躯体化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主诉为躯体化症状的抑郁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加用养阴清肝汤,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产生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躯体化症状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清肝汤联合帕罗西汀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状,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病后抑郁及残留期抑郁使用西酞普兰(喜普妙)与氟西汀疗效的对比。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疗程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以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TESS评分均未见明显增加。两组间比较HAMD,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与氟西汀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后抑郁及残留期抑郁表现均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但西酞普兰组在减少复发及多药合用等方面较氟西汀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抑郁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分别在治疗后第2、4、8、12周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分别评定两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HAMD评分显示,研究组第2周末与疗前比较就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HAMD评分比较,第2周末即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从HAMD减分率比较,治疗后第2、8周末两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第4、12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TE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和第12周末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奥氮平在辅佐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41)和对照组(n=37)。实验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BP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AMD评分和BPRS评分均较治疗之前有所降低,组间比较实验组治疗1、6个月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在治疗后1、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氮平在辅助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治疗中作用明显且无其他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对选择性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抗抑郁的增效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单一使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不佳的患者随机分均为2组。研究组40例,联合哌罗匹隆治疗;对照组40例,联合安慰剂腺苷钴胺治疗。疗程共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honDepressionScale,HAMD)评定疗效,使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EmergentSymptomScale,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2周后HAMD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6周后痊愈16例,显效10例,HAMD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2周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周后治愈痊愈1例,显效2例,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降低(P〉O.05)。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2、4、6周后TE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和16例患者需服用艾司唑仑辅助睡眠,研究组出现失眠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哌罗匹隆可增加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且有促进睡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把5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帕罗西汀组和马普替林组各29例,分别给予对应药物治疗,研究观察8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后HAMD、BPRS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显著(p<0.01).HAMD、BPRS各期评分组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和马普替林组有效率分别为79.31%和86.21%,二者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马普替株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40%,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41.38%,p<0.05).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与马普替林相当,不良反应更小.  相似文献   

8.
吴绍尉 《中原医刊》2013,(23):125-126
目的探讨短程黛力新联合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67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短程黛力新联合氟西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周HAMD、ADL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周HAMD、ADL评分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HAMD、ADL评分观察组、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情况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短疗程黛力联用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可快速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患者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梁勇 《中国医疗前沿》2013,(24):75-75,11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青少年学生强迫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2月-2013年4月间我院52例青少年学生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A组给予帕罗西汀,B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12周为1疗程,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其疗效,停药后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疗程结束后B组Y-BOCS、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TESS评分稍低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B组影响学习率及评分高于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阿立哌唑辅助帕罗西汀能有效增强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的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且不会影响正常学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认知疗法)和对照组(帕罗西汀),每组60例,观察治疗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后第4周末,研究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第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同期对照,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疗法治疗产后抑郁症比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起效更快,疗效更优,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符合标准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组(研究组)和单用帕罗西汀组(对照组),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起效快,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帕罗西汀组,且不良反应相当,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2、4、6、8周末,研究组的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较单用帕罗西汀具有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氨磺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一2012年12月我院就诊的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l例,分别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及单用帕罗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评定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第8周的疗效。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5.4%,对照组有效率65.9%,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伴精神病症状的抑郁发作采用两种方法治疗均有良好疗效,两组之间除第一周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第2剧、第4周、第8周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伴精神病症状的抑郁发作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I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后抑郁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接受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及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85.9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用于治疗精神分裂后抑郁疗效好,且疗效快,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马晓娟 《中原医刊》2013,(23):111-112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对脑卒中后抑郁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丁组和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组,每纽34例。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和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症状量表(TESS)评定两组治疗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分(P〈0.05或P〈0.01),以舒肝解郁胶囊合用帕罗西汀组降低较为显著。两组治疗各周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增效作用明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7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和心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帕罗西汀治疗,疗程为30d。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根据得分减少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1)对照组治疗后HAMD评分(8.85±2.16)与治疗前(11.98±2.6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差值为(3.24±1.78);研究组HAMD评分(6.29±2.35)与治疗前(11.39±2.2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差值为(5.23±1.96)。两组HAMD差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治疗后HAMA评分(7.55±1.36)与治疗前(9.52±1.6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A评分差值为(2.05±1.78);而研究组HAMA评分(4.29±1.05)与治疗前(9.635±1.2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评分差值为(5.44±1.13)。两组HAMA差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28.6%相比,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提高到91.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帕罗西汀组和氯米帕明组,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症状。结果:帕罗西汀组与氯米帕明组治疗前、治疗后HAMD、BPR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6周末时疗效更明显,两组间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症状较氯米帕明组少而轻,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8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氮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BPRS)及TESS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T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可有效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的抑郁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徐海春  王雪宏  高林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17-1217,1334
目的:评价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缓释片组38例、氟西汀组38例,疗程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及治疗后4周、8周HAMD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起效快,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抑郁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6周,观察组TE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疗效佳,起效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