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通气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所致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复习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MAS所致呼吸衰竭患儿58例。A组为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n=289,B组同步间歇指令机械通气+容量目标组(SIMV+VG,n=30),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时点(0h、6h、24h、48h)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的变化、治疗过程中并发症(肺气漏、BPD、脑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氧暴露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在机械通气6h、24h及48h时间位点,两组0I和a/A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0h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肺气漏、BPD、脑出血发生率、病死率、氧暴露及机械通气时问与SIMV+V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IMV+VG机械通气模式相比,HFOV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疗效无明显差异,患儿未能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机械通气(HFOV+CMV)与常频机械通气(CMV)Of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治愈率等的差异。方法:治疗组1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采用HFOV+CMV治疗,对照组19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惠儿采用CMV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用氧浓度、上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对照组治愈1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6例。与机械通气前相比治疗组2h后PC02即明显下降(P〈0.05),与CMV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P〈0.01),8h后下降极为显著(P〈0.01),与CMV组比较有显著意义(氏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治疗8h后氧舍功能即明显改善,表现为FiO2、OI、MAP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24h~48h后氧舍功能进一步改善,FiO2、OI、MAP均进一步下降,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高、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气胸及VAP发生率下降(P值均〈0.05),但Ⅲ级以上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明显(P〉0.05)。结论:HFOv+CM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优于传统机械通气,并发症低,可作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气胸并呼吸衰竭新生儿49例,均进行胸腔闭式引流。25例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设为对照组,24例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通气(HFOV+SIMV)治疗设为治疗组,观察两组患儿2、8、12、24h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以及胸片恢复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治疗不同时间,治疗组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胸片恢复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气胸较单纯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刘雪杰 《中外医疗》2013,(33):32-33
目的 探讨分析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进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该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通气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常频机械通气的为对照组,高频振荡通气的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新生儿的血气指标变化、用氧浓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种通气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应用高频振荡通气的观察组患儿血气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通气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采用高频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重症呼吸衰竭新生儿7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高频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FiO2、PaCO2、a/APaO2值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的并发症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4%,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机械通气方式,有利于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机械通气(nv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48例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结果:两组间症状明显缓解时间及血气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F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十分有效,且安全性好,比常频机械通气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通气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RD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23例,分别采用HFOV治疗和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HFOV治疗组患儿在治疗2h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二氧化碳(PaCO2)出现改变,经治疗6h后,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显著下降,动肪./肺泡氧分压(a/APO2)明显上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MV组在治疗6h后PaO2、PaCO2和OI等指标,与开始治疗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与CMV组治疗至同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FOV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肺气漏并发症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出血(IVH)发生率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儿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HFOV组比CMV组为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组能更快、更好地改善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通气效果、病程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优于CMV组,早期应用于RDS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高频振荡通气和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9月间我院86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随机均分为两组,高频组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常频组应用常频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高频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频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常频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频通气机械通气治疗相比,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常频机械通气疗效不佳的重症患儿32例,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治疗0、2、12及24 h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PaCO2)及氧合指数(OI)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2 h后FiO2下降,PaO2上升,PaCO2和OI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合指数12、24h下降更加明显(均<0.01)。结论应用常频机械通气疗效不佳的新生儿重症Ⅱ型呼吸衰竭改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频机械通气、实验组实施高频振荡通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儿治疗后吸入氧浓度(FiO2)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经皮氧饱和度(SaO2)和氧分压(P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各项指标(除pH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气胸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中,高频振荡通气效果确切,且不会导致增加颅内出血风险的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呼吸机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新生儿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高频振荡呼吸机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PaO2显著升高,PaCO2、PaO2/FiO2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死率4.0%,对照组为12.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能显著改善患儿氧合情况,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0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肺通气氧合功能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 CO2、Fi O2、OI、Pa O2/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胸、慢性肺部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颅内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通气氧合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程健国  蓝海欣 《海南医学》2014,(11):1672-1674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吸入氧体积分数和氧合指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使用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和氧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生肺气漏、呼吸肌相关性肺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可靠,能够有效改善肺氧合功能,缩短上机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将96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HFOV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及病情转归。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并且在施行HFOV治疗6~24h后,氧浓度、氧合指数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明显上升并高于对照组,存活患儿的肺出血停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FOV能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对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NRDS患儿,随机分为SIMV组和HFOV组,记录两组血气值和呼吸机参数的变化,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肺气漏(PAL)、Ⅲ~Ⅳ级颅内出血(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最终完成试验SIMV组25例,HFOV组23例。 HFOV组改善氧合更明显,6、24小时HFOV组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与SIM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PD、PAL、IVH、PVL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MV和HFOV治疗NRDS是安全有效的,HFOV的优势是能迅速改善氧合,缩短上机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例辅助通气(PAV)叠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9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PAV+SIMV叠加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通气过程中,以维持患儿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85%-95%)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0~45mmHg)为目标调节呼吸机参数。观察患儿心率、动脉血气、氧合指数(oI)及呼吸机参数等变化。结果91例患儿痊愈出院,4例放弃治疗,治愈率为95.8%。平均通气时间(97.3±8.5)h,平均吸氧时间(7.1±1.7)天,平均住院时间(18.2±6.5)天。机械通气后,患儿心率、呼吸频率明显减慢(P〈0.05),渐接近正常或者正常;患儿各个时间点的pH、动脉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各时点间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儿0I随时间延长逐步减小,各时点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V叠加SIMV通气模式在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36例经CM(V常频机械通气)和HFOV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治疗前后FiO2、0I、OIa/APO2的差异。结果 HFOV治疗后,呼吸衰竭患儿的FiO2、OIa/APO2较CMV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频通气(HFOV)联合珂立苏治疗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重症足月的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高频组和常频组,高频组43例,采用高频通气(HFOV)+珂立苏治疗;常频组23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上机后1、6、12h的二氧化碳分压、吸氧浓度和氧合指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平均上机时间、用氧时间、住院天数、治愈率、死亡率及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珂立苏可以提高足月儿重症RDS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陈宏琼 《黑龙江医学》2014,(11):1287-1288
目的 对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78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新生儿患儿的肺动脉压(PAP)、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患儿的体循环动脉压及心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纠正新生儿低氧症.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OV)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04~2014-05间我院收治的80例NRDS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 CMV)治疗,观察组采用HFO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24 h后呼吸机参数FiO2、MAP、OI值均低于对照组,血气分析中PCO2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改善患儿通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