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方法 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5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按照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管理组和安全管理组.常规管理组给予常规转运和护理;安全管理组给予安全转运和护理.评价(:1)家属满意率、抢救成功率(;2)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3)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 (1)安全管理组患者家属满意率、抢救成功率显著比常规管理组高(P<0.05)(;2)安全管理组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显著比常规管理组短(P<0.05)(;3)安全管理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管理组低(P<0.05).结论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和护理效果确切,可缩短转运时间、检查等候时间,为更好诊断病情和进行下一步治疗提供基础,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患者家属满意,可有效规避护理纠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对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安全护理的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实施院内转运的急诊科危重患者80例,实施转运前、转运途中、转运后系列安全护理。结果 8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均达到安全转运的目的,其中CT、X-线、超声等检查均做到零等待,全部患者转运时,无1例因病情加重造成途中抢救和死亡,无护理纠纷的发生,转运时间平均(11.09±2.84)min;患者家属对转运护理满意79例(98.75%,79/80)、相关科室满意78例(97.50%,78/80)。结论经过检查前的充分评估,有效地计划,组织、准备及实施相应的安全护理措施,可以将急诊科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危险事件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徐瑛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264-264
资料与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6月我院急诊科共对280例危重患者实施院内转运,男190例,女90例;年龄6天~83岁;颅脑损伤患者85例,胸腹部外伤25例,刀砍伤患者5例,腰椎或四肢骨折30例,其他外伤24例,脑血管意外40例,消化道出血14例,急性胰腺炎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例,急性中毒5例,心力衰竭患者11例,慢性支气管炎、呼吸衰竭患者15例,其中鼻导管吸氧185例,气管捅管20例,需2个通路以上静脉输液者146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院内转运时急诊科危重的患者采用安全转运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的25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内转运,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的250例急诊科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分析两组不同院内转运方式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转运时间比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我院急诊科2010年5月-2012年6月接诊的197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包括护理人员的培训,急救用物的管理,转运前、中、后的护理安全管理。认为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敏捷处理问题的能力,转运前认真评估,做好充分准备,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突发情况,转运后做好交接、记录和用物管理,确保患者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6.
陆莉金 《吉林医学》2014,(14):211-213
目的: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方法:归纳影响转运风险因素,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结果:近2年院内转运156例危重患者中,有5例转运到达接收科室突生病情变化,立即气管插管抢救,有2例在住院30min内死亡,其余均安全转送到达相关科室。结论:规避院内转运风险是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刘海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836-483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急诊科转运的4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转运,2011年1月-2013年5月转运的5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护理干预方法进行转运:确定转运目标、风险评估、完善院内转运流程、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转运过程中发生并发症0.93%、护理纠纷0.19%、转运时间(18.33±6.43)min。均少于对照组的5.63%、1.67%和(23.67±7.34)min(P〈0.01);转送科间满意度为99.26%,高于对照组的87.92%(P〈0.05)。结论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提高转运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英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9):993-994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前沿阵地,危重患者在经过抢救、复苏、早期处理后,因诊断与进一步治疗的需要,往往需转运至检查科室、手术室或病房,途中虽然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但因其病情急、变化快,仍然存在着许多对患者病情不利,甚至危及生命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容易引起患者和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要素和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08年2月急诊科转运的331例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为对照组,对该组患者采用常规转运护理方式;2009年1月~2010年1月急诊科转运的438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观察组,该组患者实施安全转运护理。结果通过分析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转运所花时间、护理纠纷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转送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时加强安全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医患之间产生的护理纠纷,同时也可以缩短转运时间和增加转运满意度。急诊科对患者转运时完全可以推行安全转运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效果。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12月急诊科通过转运危重患者31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转运,2008年1月~2010年12月转运的4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强化护理干预能力、实施转运前、中、后护理干预,持续改进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转运并发症发生率0.95%、护理纠纷发生率0.48%低于对照组的5.80%、2.26%;观察组转运时间平均(18.36±3.50)min短于对照组的(25.67±7.87)min(P〈0.05);观察组转送科间满意98.33%高于对照组的92.58%(P〈0.05)。结论针对转运隐患建立完整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转运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内转运是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过程不可忽略的环节。如果操作不当,不仅影响危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能发生意外或导致死亡。因此,对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及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器械药品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手法正确,严格交接班。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1月急诊科实施转运共3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173例。对照组为单纯的卫生员或护士平车护送,包括常规的血压计手工监测、氧袋吸氧、浅静脉穿刺输液;干预组采取一系列完整的转运前、中、后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比较干预组发生转运中意外情况、死亡、患者及家属护理投诉少,转送科间满意程度高(P〈0.05)。结论对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危重患者在院内转运的安全性,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急诊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危重患者由于病情特殊性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院内转运其救治效果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因此,对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及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器械药品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手法正确,严格交接班。保证患者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科室。  相似文献   

14.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洋洋 《吉林医学》2013,34(11):2148-2149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急诊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安全转运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结果:335例急诊危重患者均能安全到达相关科室。结论:妥善准备好转运前的各项具体工作,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积极完善交接管理,确保患者院内的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15.
陈艳 《当代医学》2011,17(20):117-118
目的采用"APACHE Ⅱ"(危重病人评分)提高急诊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成功率。方法把急诊科2009年1月~8月期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09年9月~2010年12月为试验组,各68例同病种的危重病人转运前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来比较两组转运成功率、意外发生率。结果各68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成功率、风险性和意外发生率相差较大。结论急诊危重病人转运前采用科学的APACHE Ⅱ来进行评估,再备有合理的护理措施,保证了急诊科危重病人的院内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16.
袁代辉 《吉林医学》2011,32(23):4945-4945
目的:总结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关键环节与措施,方法:对213例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情况分析。结果:213例患者中5例发生轻微意外,转运过程无患者死亡。结论:采用医护专人护送,转送前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及风险评估;转运前备好药品、物品;与相关科室及检查部门提前联系;对创伤患者进行综合评估;重视转运途中的病情观察及管道护理并做好危重患者口头、书面的交接,杜绝急危重患者转运途中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7.
李丽  陈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0,(4):143-143
目的探讨介绍如何进行危重患者安全院内转运。方法652例患者均进行转运前评估及准备,严密途中监护及转运后交接。结果652例患者转运途中无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结论充分转运前的准备与途中监测是确保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诊危重患者如何安全地进行院内转运.方法 对109例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过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在等待检查时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现场给予心肺复苏后立即转到最近的急诊科抢救室抢救无效死亡,余均安全转运至相关科室.结论 应针对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对策,减少患者在转运途中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保证转运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科急危重患者院内转送护理监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科院内转送急危重患者共666例,优化危重患者转运流程,设立转运合格率目标值。质控组成员对转运全程动态评估并记录于监测表格中,对监测数据每月统计分析,制成趋势图,以PDCA循环促进转运质量提高,对转运过程出现各种意外事件在全科质量控制会中分析改进。结果:转运合格率由监测初期的88.5%提高至96.7%。结论:我科开始实施对急症危重患者转运加强护理监测后,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转运途中的并发症及其他各种意外,不断提高安全转运系数,减少纠纷发生,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2020年1—12月南通市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常规护理模式院内转运580例(对照组),2021年1—12月护理安全管理模式院内转运580例(观察组),对比2组急诊科护理质量、院内转运风险事件、患者及家属对院内转运满意度。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的2021度急诊科护理人员考核风险评估、配合能力、急救技术、应变能力、转运流程评分高于2020年度(P<0.05);观察组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1.21%,低于对照组的4.31%(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告知、转运流程、转运技术、服务态度、转运时间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减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不良事件,提升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