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多由于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引起,部分是由于瘤体压迫脑血管痉挛及栓塞造成。如不及时治疗,SAH发病率为63%,病死率达50%,而直接行动脉瘤夹闭术者病死率为1%~5%,因此宜早期进行治疗。我院2001-2004年急诊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21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颅内脑外的血管非外伤性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和动脉硬化患者,发病占脑卒中的6%~8%。常规治疗后病人可恢复健康,但若发生再次出血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死亡率、致残率高达70%~90%,是SAH病程中最需预防,也是引起患者死亡最危险的因素。近年来,我们从护理角度寻找再出血诱因,并采取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SAH再出血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占脑血管疾病的3%~4%,临床上约有85%系由颅内动脉瘤引起[1]。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引起迟发性脑缺血(DCI),DCI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SAH后,由于急性应激反应、多脏器功能抑制、饮食差、负氮平衡、卧床等因素的影响,脑血管痉挛、血液黏滞度增加、脑水肿、血管内皮损伤及抗氧化能力降低等导致DCI的发生,甚至出现大面积脑梗死[2]。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由于颅内血管的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等因素引起血管破裂.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所致。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nmorrhage,SAH)发病急,病死率高,约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的10%,急性期病死率为40%~60%。笔者近2年来收治SAH患者15例,均早期采用脑脊液置换加尼莫地平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发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再发率在30%左右或更高,首发的SAH病死率为20%~30%,而再发者病死率为40%~60%,因此,再发是造成SAH死亡的主要原因。而SAH后的康复护理对防止其再发是关键。我院1999--2005年收治了58例经CT或MRI证实的SAH患者,现将防治SAH再发的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的统称。发病的主要原因有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动脉硬化、脑底异常血管网症、颅内肿瘤、卒中等。临床表现为出血症状和定位体征。同时有起病急、进展快,变化多样,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的特点。因此,做好急性期的护理对病人病情的转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表面或脑实质的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有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脑血管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高血压、脑动脉痉挛、血液病等,发病前多有情绪激动、咳嗽等诱因。各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30—60岁。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通常是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其原因以颅内先天性动脉瘤内最多见。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SAH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其发病情况、出血部位、CT表现、发病年龄有密切关系,明确以上因素,对于早期诊断,进一步行DSA及动脉瘤栓塞治疗,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非常重要.根据患者早期脑CT影像分型表现选择介入手术的时机,这是SAH早期行DSA检查及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提高其治愈率的关键,笔者收治200例此类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一般见于先天性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患者。我院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8例,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病死率高。我院1997年4月-2003年10月共收治SAH患者6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孙敏  罗彩华 《中医药研究》2011,(10):1255-1257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s,IAN)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首位病因,SAH有50%~70%为IAN破裂所致[1],每年发生破裂而致SAH的危险是1%~2%,病死率高达50%[2]。  相似文献   

14.
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急诊,病死率为19.8%,其中93.22%死于2周内,在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仅次于脑出血。1995年2月-2002年6月,笔者共收治108例SAH患者,其中54例采用活血化瘀的丹参注射液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多因位于颅内脑底的先天性脑动脉瘤和脑浅表部静脉畸形破裂 ,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高血压性动脉硬化、颅内肿瘤、颅脑外伤、血液病等 ,则多引起脑实质出血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引起继发性SAH[1] 。现将对我院收治的 6 0例SAH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 0例SAH患者中 ,男 36例 ,女 2 4例 ;年龄 34~ 75岁 ,平均 5 5岁。先天性动脉瘤 17例 ,高血压性动脉硬化 2 9例 ,颅脑外伤 14例。2 护  理2 1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变化 SAH起病急骤 ,如突然发生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 ,有不同程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因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为继发性SAH[1]。笔者采用中西结合内科保守治疗一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疗效甚好,特报道如下:1诊治经过患者王某,男性,64岁。因"突发神志不清2小时"于2012年10月8日上午11时入院。当日上午8是因情绪激动突发头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引起脑底部或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导致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SAH,是神经科最常见急症之一[1].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血管痉挛而死亡.做好急性期护理对制止出血、减少复发、缓解血管痉挛、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SAH患者30例,通过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及对患者实施饮食、大便护理、心理疏导、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脑外科常见且危害极大的疾病之一,多见于30~40岁,青少年较少见。一旦破裂出血其病死率、致残率极高。首次出血后的幸存者,若未得到及时而正确的处理,3周内将有40%的病例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的病死率高达80%。其主要症状多由出血引起,约90%的患者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部分因瘤体压迫、动脉痉挛及栓塞所致。其出血的诱因大致为:情绪激动、各种运动后、排便用力、分娩等。其预后与发病年龄、动脉瘤的大小、破裂、动脉瘤的部位、术中临时动脉阻断时间及并发症、Hont-Hess病情分级有关,主要以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颈与血管内弹簧栓塞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本院2000年8月-2005年5月共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51例,疗效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影像、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8例SAH患者影像和临床资料。结果动脉瘤是SAH患者的主要病因,以青年居多;高血压动脉硬化次之,以中老年多见;血管畸形所致的SAH以青年多见。临床表现以突发剧烈头痛为主,脑CT、DSA、腰穿可确诊。结论颅内动脉瘤是SAH最常见的病因;CT显示出大脑侧裂池、鞍上池、桥池及环池高密度影,应高度怀疑脑动脉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我院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造影检查均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均于全麻下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29例患者栓塞成功,其中26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无失语、偏瘫、意识和智力障碍等严重的后遗症发生,术后随访3年无再出血病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适应症广,后遗症少、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