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普外科及妇科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手术前1d访视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总分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术前心理干预可缓解其负性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心理指导及心理治疗等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负性情绪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负性情绪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烧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制订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模式。方法选取我院外科、骨科、妇科手术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干预组患者根据特定的心理干预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手术患者焦虑分值、抑郁分值、恐惧分值、孤独分值、负性情绪总分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模式可缓解其负性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心理干预及其措施,并验证其效果。方法选取妇科手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干预组根据制定的心理干预模式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分值、孤独分值、负性情绪总分的降低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妇科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保持较良好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视网膜再脱离患者术前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视网膜再脱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30)术前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n=30)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疾病知识干预、缓解负性情绪的松弛措施、实施触摸护理、家属干预措施等.应用SDS、SAS、CSQ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手术前进行测评,比较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前SDS、SAS、CSQ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视网膜再脱离患者术前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保证再次手术的顺利进行,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训练对胃癌化疗患者心理韧性及负性情绪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本院住院并接受化疗的114名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6-12月入院的60名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6月入院的54名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正念减压训练。采用心理韧性量表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患者确定化疗方案的第1天及正式干预结束后对患者的心理韧性和负性情绪水平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心理韧性得分由干预前的(60.10±17.04)分提高至(75.16±19.54)分,高于对照组得分(64.72±18.24)分;焦虑水平由干预前的(13.23±5.42)分降低至(10.21±4.44)分,低于对照组得分(13.85±5.97)分;抑郁水平由干预前的(14.84±6.42)分降低至(11.35±5.22),低于对照组得分(13.83±4.8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念减压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胃癌化疗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制订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模式.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骨科、妇科手术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干预组患者根据特定的心理干预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组手术患者焦虑分值、抑郁分值、恐惧分值、孤独分值、负性情绪总分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模式可缓解其负性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8.
王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0):3125-312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科急性脑卒中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诊科急性脑卒中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干预组予以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结果两组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干预组心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性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住院癌症患者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心理指导及心理治疗等综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查负性情绪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负性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癌症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杨荣  李丹  曹珊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583-584,60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房颤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干预组(n=30)及对照组(n=30),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检查和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2 d、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进行评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房颤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房颤治疗疗效,缓解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化疗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干预组患者除接受常规化疗及护理外,并予以为期8 w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化疗及护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协作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结束时进行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结束时,干预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情感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09、3.29、2.86,P<0.01);而SAS及SDS评分则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6.69、7.40,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卵巢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实验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AMA、HAMD评分.结果:实验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发生心理问题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心理问题,提高患者预后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胃癌患者术后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7例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以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44例在此基础上予自我管理干预措施。术后第2天及出院前1d发放心理困扰管理量表(DM)及癌症应对方式问卷(CCMQ),评定干预前后心理困扰程度及应对方式状态。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困扰及应对方式方面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心理困扰得分(3.27±1.853)低于对照组(4.03±1.825)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7,P〈0.05)。应对方式各维度中,干预组面对维度得分(19.86±3.965)高于对照组(17.48±3.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1,P〈0.01),干预组回避压抑得分(10.16±3.277)、屈服得分(8.15±2.542),幻想维度得分(6.71zl:2.494)均低于对照组(11.40±2.642),(8.75±2.564),(8.36±2.3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34,-1.069,-3.621;P〈0.05)。结论自我管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胃癌患者术后心理困扰程度、优化其应对方式,具备临床实践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体、团体、家庭"三位一体"心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并观察其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应对及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个体、团体、家庭"三位一体"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ed coping stye Questionnaire,SCSQ)和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e Questionnaire,DSQ)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分数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分数低于对照组;成熟型得分高于对照组,不成熟型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团体、家庭"三位一体"的心理干预,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其应对及防御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81例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88例)和对照组(93例)。实验组行一对一的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准备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出院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准备的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一对一的术前心理干预,能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将62例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及生命质量测评问卷(QLQ-C30)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抑郁情绪及生命质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方式对肺癌化疗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生命质量均有积极作用,在临床肺癌患者心理护理中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7例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放疗及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则在放疗及常规对症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于放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情绪测试,随机选择两组肿瘤放疗患者各15例分别于放疗前后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并分析心理干预对肿瘤放疗患者情绪、应对方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恶性肿瘤干预组患者放疗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放疗前和对照组(P<0.05~0.001);对照组患者放疗后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抑郁及焦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放疗前(P<0.05~0.001)。放疗后干预组的CD4+、NK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放疗后NK细胞明显高于放疗前(P<0.01)。结论: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肿瘤放疗患者的情绪状况,而且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精神状态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入院评估、认知疗法及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1);观察组进入手术室前的血压、心率变化较对照组平稳(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对甲状腺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甲状腺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干预组在术前给予认知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术前只给予常规护理,术前1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分别于手术麻醉前30min测量两组患者血压、脉搏的变化,测定两组患者皮质醇及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焦虑值和抑郁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手术麻醉前30min血压明显较对照组低,脉搏也明显慢于对照组,干预组手术麻醉前30min皮质醇及血管紧张素Ⅱ也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认知护理可明显消除甲状腺瘤手术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程度,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从而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