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琪  金健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11):1050-1052
【目的】 探讨社区0-3岁儿童超重和肥胖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方法】 通过医院系统保健门诊对干预组进行预防性干预和家庭行为治疗,监测2007年1-12月满3个月的婴幼儿超重和肥胖发生发展及转归情况。一直到3周岁。 【结果】 通过干预措施,婴幼儿超重发生率由21.59%降至16.53%,肥胖发生率由6.53%降至4.18%。干预前后儿童肥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在常规保健基础上,提供预防性干预和家庭行为治疗能有效防治儿童早期肥胖的发生和发展,并对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起到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0~5岁儿童超重肥胖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中国0~5岁儿童的超重肥胖现况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数据来自"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2013年儿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研究对象为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调查县(区)中0~5岁儿童32 862名。超重肥胖的判定:5岁以下儿童采用WHO 2006年生长发育标准;5岁儿童采用WHO 2007年生长发育参考值。结果采用2010年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进行复杂加权计算。结果 2013年中国0~5岁儿童超重率为8.4%,男童和女童超重率分别为9.4%和7.2%;城、乡儿童超重率均为8.4%。0~、6~、12~、24~、36~、48~和60~71月龄组超重率分别为13.0%、11.1%、8.3%、6.0%、4.8%、3.9%和15.9%;家庭低、中和高收入水平儿童超重率分别为8.0%、8.8%和8.9%。0~5岁儿童肥胖率为3.1%,男童和女童肥胖率分别为3.6%和2.5%;城市和农村儿童肥胖率分别为3.3%和2.9%。0~、6~、12~、24~、36~、48~和60~71月龄组儿童的肥胖率分别为5.8%、3.8%、2.5%、1.6%、1.2%、1.3%和7.8%;低、中和高收入水平儿童肥胖率分别为2.8%、3.3%和3.5%。结论 中国0~5岁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正在增高攀升,及时监测0~5岁儿童的超重肥胖状况和实施合理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杭州市上城区甲级幼儿园儿童肥胖消长情况及干预效果,探索合理的肥胖干预措施。方法2012年对25家甲级幼儿园318名肥胖儿童的监测干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上城区甲级幼儿园儿童肥胖率6.31%,其中男童肥胖率为7.46%,高于女童的5.00%(P〈0.05)。轻、中和重度肥胖构成比为54.40%、39.63%和5.97%。肥胖干预有效率为15.41%,其中3家按"省项目"要求干预的幼儿园儿童肥胖干预有效率为43.48%,高于非省项目幼儿园的13.22%(P〈0.05)。不同肥胖程度儿童干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程度轻者干预有效率高;但在不同性别和建档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儿童的体重控制比较困难,按肥胖综合干预项目进行干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西安市17年间儿童超重/肥胖的变化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兼顾全市地理分布及经济状况,抽取了莲湖、未央和临潼3个区的0~7岁儿童10 374人,男5 498人,女4 876人。以WHO 2007身高别体重肥胖标准作为诊断超重和肥胖的指标,筛查出超重/肥胖儿童,并与1996年同年龄段儿童超重/肥胖率进行比较。对3岁及以上超重/肥胖儿童发放自行设计的0~7岁儿童饮食行为调查问卷。结果 1)2013年0~7岁儿童的超重率为16.87%,肥胖率为8.18%。2)2013年0~7岁男、女童超重率较1996年增加了约2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413.611,401.898,P<0.001)。2013年0~7岁儿童不同年龄段肥胖率的均显著高于1996年。3)超重/肥胖儿童食欲好,进食速度快,喜食甜饮料与肉食。结论 17年间西安市城区0~7岁儿童超重/肥胖显著增高,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制定儿童超重/肥胖的干预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儿童肥胖综合干预效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中国儿童肥胖流行趋势日益严重。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龄儿童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1)。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目前关于儿童肥胖的干预研究很多,多采用包括饮食、运动和行为的综合干预模式。干预措施多种多样,干预效果也不一致。对不同儿童肥胖综合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重儿童干预的有效方法,提高托幼园所保健医生的健康管理水平和对儿童超重管理技巧,从而减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生.方法 在2016-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办园条件类似的6所幼儿园,对幼儿园的所有儿童家长进行基线问卷调查,对儿童进行身高、体质量监测,计算超重、肥胖率.通过对目标人群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肥胖门诊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效果进行评价,以了解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1995-2011年肥胖门诊就诊肥胖患儿1 045人,选取随访时间持续1个月以上的115人,评价肥胖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初诊肥胖患儿1 045人(男712人,女333人),随访时间持续1个月以上115人(男74人,女41人),低年龄组(≤11岁)及高年龄组(>11岁)经门诊干预1~3个月、4~6个月及6个月以上干预后,肥胖度分别降低8.8%和7.8%、18.8%和16.5%、27.4%和25.2%。两个年龄组在肥胖门诊干预4~6个月和6个月以上显效率(87.2%和87.5%)明显高于1~3个月(51.6%)((χ2=26.29,P<0.01))。初诊肥胖度及随访持续时间与肥胖度改善正相关(r分别为0.35和0.53,P<0.01),初诊年龄与肥胖度变化负相关(r=-0.24,P<0.05)。 结论 通过肥胖门诊对肥胖患儿进行相关健康指导有助于儿童肥胖的预防和控制,但目前肥胖门诊患儿的依从性还不是很乐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0 116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以李辉制定的中国7~18岁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BMI界值点(kg/m2)标准作为划分超重、肥胖的标准。结果 绵阳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4.24%,肥胖率为6.31%。男生、女生超重率分别为14.79%、13.68%,肥胖率分别为7.60%、4.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7~9岁儿童超重、肥胖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P<0.001)。涪城区、江油市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分别为15.77%、12.44%,肥胖率分别为7.63%、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绵阳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有较高的检出率,政府、学校及家庭应采取相关措施来应对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海淀区1997~2003年0~6岁散居儿童单纯性肥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散居儿童近年来单纯性肥胖状况,找出今后儿童单纯性肥胖管理工作的重点。方法:对海淀区1997~2003年散居儿童单纯性肥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几年来北京市海淀区散居儿童身高别体重≥M+2s居高不降,年龄分布以0~2岁组的发生率最高,3~4岁组有逐年增高趋势。2003年监测全区散居儿童21965人,检出肥胖儿童1333人,超重发生率为3 18%,肥胖发生率为2 89%,以0岁~组为主,其次为1岁~组;分度中以超重为主,其次为轻度肥胖。结论:散居儿童肥胖干预的工作重点在0~2岁的婴幼儿,其中0岁~组的婴儿是干预的重点对象。工作的重点是及时检出超重的儿童,早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华东地区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分布特点,探讨基于微信平台收集数据的优缺点,为今后进行调查和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0~5岁儿童家长通过微信平台在线填写,19 793名儿童纳入分析,其中男童11 770例,女童8 023名,以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诊断超重和肥胖的指标。将本次调查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与2006年中国九市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华东地区0~5岁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1%和4.2%,男童肥胖的总检出率高于女童(χ2=14.965,P<0.001),尤其0~1岁和2~3岁男童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童(χ2=9.528和14.066,P值均<0.001),华东地区各年龄段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2006年中国九市水平。结论 华东地区0~5岁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较高,使用移动平台进行人群调查研究更快捷和简便。  相似文献   

11.
上海龙华地区肥胖儿童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导致儿童肥胖的问题日益突出。据第49届雀巢国际营养研讨会的最新报道,我国4~16岁的青少年中,肥胖发生率为11.9%,男女生分别为14.8%和9.3%。儿童肥胖是导致成年后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为有效预防儿童期肥胖的发生,笔者于2001年对上海市龙华地区儿童的肥胖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104例肥胖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河南省7~18岁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长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有效控制超重肥胖提供支持。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随机抽取河南省内8个市18 82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本次调查对象中,正常组有11 185人,超重有4 415人,肥胖有3 223人。男生有10 073人,女生有8 750人,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11.6±4.1)岁,平均睡眠时长为(8.19±1.27)h/d,不同体重3组之间的性别、年龄及睡眠时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男生和女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随着睡眠时长的减少而增加(均有P趋势<0.05),且在不同睡眠时长下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均有P<0.05)。在小学、初中及高中人群分别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发现随着睡眠时间的减少,儿童青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增加(均有P<0.05)。 结论  睡眠不足是河南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长有利于减少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伴有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干预指导.方法 选取门诊7~18岁超重或肥胖伴高血压儿童青少年64例(男33,女31)为研究对象.从心理、饮食、运动、行为等多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管理与综合干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对血压、血脂、体质指数(BMI)等指标进行比较,探讨系统管理与综合干预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结果 所有研究对象均未服用降压药,经系统管理与综合干预后,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BMI较干预前的(135.8±16.8) mm Hg、(87.5±7.5)mm Hg、(28.7±5.3) kg/m2下降至(112.7±13.4) mm Hg、(71.2±9.1) mm Hg、(26.3±5.1) kg/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259、14.3、7.2,P<0.01).血压转归康复率和有效率分别达45.8%和40.7%.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外,血脂各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明显下降.结论 心理、饮食、运动、行为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伴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未来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超重、肥胖的相关因素,调查实施干预措施后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区儿童356名(均为小学生),调查分析其超重、肥胖原因,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56名)和观察组(200名)。对照组不实施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统计分析1年后两组儿童的超重、肥胖情况。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前,两组儿童肥胖、超重情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措施后,观察组儿童超重率(5.5%)和肥胖率(3.5%)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超重率(11.5%)和肥胖率(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遗传因素、出生体重、饮食习惯、睡眠时间及运动时间等都是影响儿童超重、肥胖的原因,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儿童超重、肥胖现状,值得各地区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5.
了解单纯性超重肥胖儿童的各项体检指标干预前后变化,为探讨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海淀区216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适宜的有氧运动、健康教育、合理营养、医务及家长监督、心理疏导等综合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后,儿童超重、肥胖率明显下降,13.4%的超重肥胖儿童恢复正常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83,P<0.01).儿童形态、生理、生化指标改善明显,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等多项指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健康教育,适宜的运动方式,家长、学校共同参与的综合干预措施是控制儿童肥胖有效、方便、无副作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利用学校环境对肥胖儿童进行集体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学校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的防治方法。【方法】采用“12周连续膳食与运动干预法”,根据在校小学生的特点,通过实施有利于控制肥胖的学校健康促进策略,于2001年10~12月对肥胖儿童开展集体干预活动。同时,对肥胖儿童饮食和运动行为给予个体指导。【结果】参与干预活动的90名肥胖儿童中有86.67%的体重得到了有效控制,与此同时,肥胖儿童身高、臀围、腹围、肺活量、总胆固醇等生理、生化指标也发生了明显改善。【结论】利用学校环境采用连续的饮食运动的集体干预和个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是控制儿童肥胖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徐州市儿童肥胖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肥胖现状,探讨控制儿童肥胖的有效措施. [方法]采用多级整群分层抽样,对8~13岁1511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等,并从中抽取单纯性超重与肥胖学生208名进行干预研究,采用健康教育+有氧运动+合理营养综合干预措施为主要内容,对减肥前、后的行为、形态指标进行干预研究. [结果]干预后的超重与肥胖儿童行为、形态变化较干预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对防治儿童超重与肥胖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情况,为制定肥胖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6~17岁儿童青少年调查资料,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6岁儿童采用WHO 2007年推荐的分年龄性别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判定超重肥胖,7~17岁儿童青少年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中的分年龄、性别的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9.6%和6.4%,其中城市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0%(男生:12.8%,女生:9.0%)和7.7%(男生:9.7%,女生:5.5%),农村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8.4%(男生:9.3%,女生:7.4%)和5.2%(男生:6.2%,女生:4.1%)。按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分,高、中和低家庭收入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分别为12.3%、10.7%和8.2%,肥胖率分别为8.6%、7.2%和5.7%。结论 2012年,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男生高于女生;患病率与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托幼机构儿童单纯性肥胖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托幼机构实施儿童肥胖干预监测前后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对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寻求更合适的管理途径和方法。【方法】每3年对重点区域托幼机构儿童的发病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3~6岁肥胖高发年龄组(以幼儿园为监测单位)进行连续干预监测,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方法主要参照WHO标准。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分析。【结果】1999年调查了上海部分幼儿园10 692名3~6岁儿童的肥胖的检出率为8.49%,是1996年同地区同年龄组的(3.76%)2.27倍;经过对幼儿园儿童实施肥胖干预措施后,2002年3~6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8.01%,肥胖检出率下降。2002~2004年,对本市的19个幼儿园进行强化监测后,儿童单纯性肥胖率为5.30%,明显低于非监测点的儿童单纯性肥胖率为7.58%。【结论】有效的干预措施使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早期社区干预,积极预防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方法:每年5-8月对辖区内散居儿童进行体格检查,根据2006年WHO推荐的身高别体重参考值标准对所获儿童身高、体重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2006-2008年本辖区内散居儿童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1岁以内为肥胖患病率较高时期.结论:通过对造成儿童肥胖的因素及肥胖对儿童的影响的总结,提出早期对儿童肥胖进行合理、耐心的社区干预,可以达到预防和降低儿童肥胖率的目的.文章通过对2006年-2008年社区内71名散居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干预,使52名儿童肥胖度下降至正常,证明早期对儿童肥胖进行合理、耐心的社区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