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鉴于全国尚未实现消灭丝虫病,监测工作仍需继续进行。为此我们于1998年6月选择原班氏丝虫病中、高度流行区的贵州省德江及沿河两县的纵向监测点,丝虫病消灭已8~15年。采用ICT对3~14岁儿童进行丝虫抗原血症流行病学监测。一、试验分组:1.班氏丝虫病纵向监测点:德江县青龙镇南客村、煎茶镇龙盘村及沿河县沙子镇中界村1971年防治前人群微丝蚴率分别为29.8%、13.35%及24.9%,经3次查治加全民服药或全民普服海群生药盐,1976年人群微丝蚴率分别降至0.35%、0.80%及0.48%,此后每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人群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终止防治措施后人群和媒介感染情况。方法 终止防治措施后,1988~2000年在原广东省班氏丝虫病流行区抽查30%以上流行镇,重点村居民夜间采血120μl血检微丝蚴,在血检点捕集致倦库蚊解剖,观察自然感染情况;选定10个县原丝虫病流行较严重的村,纵向观察人群和媒介感染情况。结果 1988年人群微丝蚴率为0.33%(575/172631),此后人群微丝蚴率和致倦库蚊自然感染率逐年下降,1997年后无微丝蚴血症者;1992.2000年共解剖致倦库蚊248115只,无发现自然感染幼丝虫;1988~1995年纵向观察,1988年人群微丝蚴率和蚊自然感染率分别为0.14%和0.07%,1994年后两者均为0。结论 班氏丝虫病经防治后,人群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则可阻断传播,10年后人群微丝蚴血症消失。  相似文献   

3.
<正> 丝虫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广州市属5个区、县有丝虫病流行,微丝蚴血症者51802人。经过30多年的防治,1985年全广州所属5个区、县范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微丝蚴率降至0.02%~0.00%。为了探索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班氏丝虫病流行动态,选定原中度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从化县太平镇进行纵向研究,结果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观察点要求 防治前人群微丝蚴率在0.5%以上,总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祁阳县基本消灭丝虫病后远期效果和净化情况。方法 于1980-1995年进行了丝虫纵向和横向监测。结果 人群微丝蚴率由1980年的0.06%降于0;致乏库蚊自然感染率由1980年的1.96%降至0;中华按蚊仅1980年检出阳性,3年血清学监测人群抗体率降至非流行区水平;3例微丝蚴阳性者,均于3-4年全部自然转阴。结论 全县丝虫病防治效果巩固。已达部颁消灭丝虫病标准。  相似文献   

5.
不同措施防治班氏丝虫病远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广西南宁地区11个班氏丝虫病流行县,采取三种不同防治措施的远期效果观察,结果表明仅于9年内共查获30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从第10年起再没有查到微丝蚴阳性者。微丝蚴率连续8年以上为0;IFAT检测人群平均抗体阳性率为1.53%~1.87%,已降至广西非丝虫病流行区人群抗体水平;蚊媒监测未发现自然感染蚊;也没有发现晚期丝虫病新病例。证明三种措施远期效果都很巩固,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流行已终止,全地区消灭了丝虫病。  相似文献   

6.
广西丝虫病监测与考核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广西基本消灭丝虫病后1985~1995年监测及考核结果,人群微丝蚴率在逐年下降,分别由1985年的0.007%下降至1986年的0.001%和1990年的0.0005%,其余各年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蚊媒亦未发现人体幼丝虫感染;IFAT检测人群年平均抗体阳性率为1.69~3.90%,与非流行区抗体水平相近。对1/3流行县、市进行现场考核亦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IFAT阳性率为1.78~5.44%,与各地历年监测结果相一致,表明广西丝虫病的传播已被阻断,流行已经终止,达到了消灭丝虫病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鲁南郯城地区班氏丝虫病传播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清班氏丝虫病基本消灭后的传播动态及流行趋势,在鲁南原班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区的郯城县胜利乡花园村,从基本消灭后第五年(1984年)开始,不采取防治措施,纵向观察10年。结果,微丝蚴率由0.56%降至0.12%,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和新检出微丝蚴血症者分别为9例和6例,其中有8例和5例陆续自然转阴。微丝蚴血症者血中IgG4抗体阴转率为88.89%,蚊媒自然感染率逐年降低,第十年未再发现蚊媒幼丝虫,年传播潜势亦由3.47降至0。蚊媒叮人率在不用蚊帐和使用蚊帐人群,每人每夜分别为24.1~52.5及13.5~21.0只情况下,当地丝虫病趋于终止传播。  相似文献   

8.
以中华按蚊为单一媒介的马来丝虫病防治后期流行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丝虫病防治后期中华按蚊传播马来丝虫病的作用及丝虫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不进行任何防治的基础上,对马来丝虫病流行区4个试点村进行人群参数、蚊媒参数和免疫学参数的纵向观察。结果:3个试点村微丝蚴率逐年下降,已不足以构成传播,即水洼1982 ̄1985年微丝蚴率分别为0.97%、0.63%、0.55%、0.37%,1998年为0.05%,1990和1992年均为0。古柏门1986 ̄1989年微  相似文献   

9.
临沐县曾是班氏丝虫病的高度流行区,以淡色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据1958年调查,居民微丝蚴阳性率高达22.5%。经过20余年反复查治,1980年通过省级考核,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为观察防治效果和流行动态,近几年又对特殊人群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材料与方法1.l材料来源于历年县征兵办公室体检资料室及县卫生防疫站丝虫病防治监测记录。!.2方法12.l对应征入伍青年体检时血检微丝蚴。1.2.2选择2个原微丝蚴阳性率较高的村为本次监测点,全民血检微丝蚴。l、2.3对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出生的儿童采滤纸血,做荧光抗体测定。1.2.4对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肥西县丝虫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工作采取措施的效果 ,为开展类似的工作提供借鉴作用。方法 对本县 1970~ 2 0 0 0年丝虫病的防治研究及相关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进行评价。结果  1970年调查人群微丝蚴率高达 18.2 5 % ,1973年平均微丝蚴率为 6 .31% ,80年代为 1.15 % ,全县各乡镇均有丝虫病的流行。 1991年调查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为 0 .6 1% ,主要流行区分布于县西北区域的 15个乡镇 ,以马来丝虫为主的马来、班氏两种丝虫病混合流行区。主要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吸人血按蚊。经过 30年的积极防治 ,特别是 1991年 ,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 ,以行政村为单位 ,按不同的流行程度采用不同剂量的海群生药盐的防治 ,加快了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步伐 ,1993年经省厅考核 ,人群微丝蚴率为 0 .0 7% ,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2 0 0 0年全县开展消灭丝虫病的监测 ,人群微丝蚴率和按蚊幼丝虫的自然感染率均为0 %。达到部颁消灭丝虫病的标准。结论 肥西县是以马来丝虫为主的马来和班氏两种丝虫病混合流行的地区 ,经过 30年的查治 ,传播已被阻断 ,达到部颁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防治后期马来丝虫病传播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本消灭马来丝虫病地区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流行病学意义。方法: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对居民微丝蚴率降至0.97%的水洼村连续进行了10年纵向监测。结果:(1)1982年查出的18例微丝蚴阳性者在1~8年内先后转阴,在观察期间未发现新的微丝蚴血症者;(2)从1984年开始丝虫病的传播强度降至为0。结论:当居民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时,少量低密度微丝拗血症者在流行病学上已不起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2.
龙岩地区消灭丝虫病的防治策略及流行病学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是龙岩地区消灭丝虫病的防治策略及流行病学监测工作的总结。方法;对全区各年度丝虫病防治监测资料及防治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1976年后继续开展残存和输入性传染监测,并系统开展病原学,蚊媒和血清学横向和纵向监测。结果:病原横向监测流行乡镇覆盖率达72.65%,人群覆盖率达5.46%。1989年监测点发现2例本地籍微丝蚴血症者已自然有,连续年未发现新病例,蚊媒监测无阳性蚊。  相似文献   

13.
District filariasis surveys in Tahiti in the years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yielded the highest microfilaria rates in the South Pacific area, ranging from 25% to 44%; the mean elephantiasis rate was 5% and microfilaria densities (MfD50) ranged from 18 to 31. A co-operative filariasis research programme was begun and a control programme was inaugurated in 1953, using diethylcarbamazine therapy supported by mosquito larvae control measures. By 1959 fifteen districts had received mass treatment. Re-examination after 12 months showed that the mean microfilaria rate had dropped from 31% to 3% and the MfD50 from 23 to 4. Subsequently, only positives were re-treated and by 1964 the microfilaria rate had risen to 6.8%. The increase caused concer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rvoir of infection was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4.
1986~1990年在基本达到消灭丝虫病的广东省乳源县红星村进行调查。该村防治前人群微丝蚴率为11.85%,全民服用海群生盐6个月进行防治,三年后连续5年观察,人群微丝蚴率降至0.23~1.5%,14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逐年转阴,至1990年仅存2例,未发现新感染者,致倦库蚊自然感染率为0.73%、0.08%、0、0、0。未发现感染期幼虫。居民一年内受感染性蚊叮咬数1988~1990年均为0。推断不会再有新病例发现,说明已阻断班氏丝虫病传播。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消灭阳山县丝虫病 ,从 1 959年起对该县进行丝虫病流行病学摸底调查 ,发现共有 1 9个乡镇的 2 1 7个管理区有班氏丝虫病流行 ,平均人群微丝蚴率为 4 3 5%。据此提出以防治病原为主导的策略 ,制订出三项防治技术措施 :①在一个中度流行镇以海群生间歇双疗程法进行连续四年反复查治 ,微丝蚴率从查治前的 1 5 0 8%降至 0 4 5% ;②对连成一片且有固定食盐供应渠道的三个中度流行镇采用全民服食海群生掺拌食盐 ( 3g/kg)防治 6个月 ,微丝蚴率从 5 0 7%降至 0 4 3 % ;③查治结合重点村全民服药 ( 7岁以上人群全民用海群生 3g ,5天分服 ) ,共血检 1 3 2 58人 ,查出并治疗微丝蚴血症 1 5例 ,全民服药 1 8757人 ,巩固丝虫病防治效果。 1 980年经卫生部考核 ,微丝蚴率降至 0 0 0 %~ 0 2 5% ,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 1 988~ 1 992年进行纵向监测和 1 9个乡镇横向监测分别血检 60 85、2 80 1 2人次 ,均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 ;分别解剖致倦库蚊 1 0 545、4 61 6只 ,均未发现有丝虫感染。 1 996年经省及卫生部考核达到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结果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各县基本消灭丝虫病后,陆续开展了监测工作至1988年,全省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时,已监测901191人,查出微丝血症者2391人,1988年以后全省累计监测1870826人,查出微丝蚴血症得1203人,明显少于1988年以前监测中查出的人数;剖验蚊媒530198只,仅发现阳性蚊19只,并已连续3年未发现阳性蚊;纵向监测点的29例微线血症阳性者,1995年也全部自然转阴;人群血清抗丝虫抗体  相似文献   

18.
An Integrated Vector Management (IVM) strategy was implemented from 1981 to 1985 in one part of Pondicherry, South India, for the control of the bancroftian filariasis vector Culex quinquefasciatus (the IVM area). The rest of the town (the comparison area) received the conventional larvicidal input. After 1985 both the areas were managed conventionally. The switch to conventional strategy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of vector density in both areas. The microfilaraemia prevalence in humans showed a general decline (P less than 0.05) from 1986 to 1989 only in the IVM area whereas its intensity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in either area. While the age-specific rate of gain of infection was generally unchanged in the IVM area, an increase in all age classes was observed after 1985 in the comparison area, where the Annual Transmission Index was high during the previous years. In both areas the rate of loss of infection increased during 1986-9 compared to 1981-6.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3 years is too short a period to relate the changes in entomological parameters to those in the microfilaraemia status of th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