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防跌倒流程管理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骨科住院患者行防跌倒流程管理,比较实施前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并抽样调查跌倒高危患者实施流程管理前后预防跌倒的知识、行为、跌倒效能情况.结果 实施防跌倒流程管理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实施后患者对预防跌倒知识、行为、跌倒效能得分较实施前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 防跌倒流程管理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对预防跌倒的认知度及跌倒效能,减轻患者害怕跌倒的心理,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以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以“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主题,对院内老年科及神经科住院患者的跌倒事件进行现状调查,采用头脑风暴法及鱼骨图分析法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将老年科及神经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降至0.51%,制定对策,组织实施,并运用PDCA管理方法进行效果评价与改进。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71%(18例),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下降至0.47%(5例),两纽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有效的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而且能增强护理人员参与护理安全管理的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对跌倒高危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的临床干预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老年科入院且年龄≥70岁的老年患者2442名,在入院时均使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表》进行评估,根据结果纳入1796例跌倒高危患者,按照预防跌倒的临床干预路径对其进行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及时记录评估结果;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和设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对跌倒高危患者的护理及关注,做好交接班;合理用药等。结果 1796例跌倒高危患者中仅有4例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跌倒发生率为0.22%。造成院内跌倒的危险因素是: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心理因素、服装;医院环境、设施、药物副作用、跌倒史等。结论通过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并针对危险因素及时实施预防跌倒的临床干预路径,可有效的防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防跌倒管理流程"在老年病区住院患者防跌倒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并落实"防跌倒管理流程",即住院患者防跌倒安全管理制度、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跌倒风险告知书、防范跌倒措施的落实、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措施等,同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专科化、个性化措施。结果:实施防跌倒管理流程后高危跌倒预报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而发生跌倒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防跌倒管理流程"能有预见性地识别、评价和处理老年患者潜在的跌倒危险因素,对于避免患者在住院时发生跌倒事件有积极意义,有助于保证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建立与实施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完善三级护理制度,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率。方法:2009年我科完善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流程,将管理制度纳入到三级护理质量考核。结果:自实行风险管理流程联合三级护理管理预防高龄患者跌倒/坠床事件以来,2009年前后三年内跌倒/坠床数呈逐年降低趋势,后三年的发生率是前三年的31.96%.跌倒/坠床数呈逐年降低趋势。结论:通过不断的完善流程管理,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发现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明显减少了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使患者安全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跌倒坠床高危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质控流程再造,降低跌倒坠床发生率。方法:以2014年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跌倒坠床高危因素评估质控流程;以2015年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基于HFMEA管理模式的跌倒坠床高危因素评估质控再造流程,比较两组住院患者的跌倒坠床高危上报率、发生率及观察组实施后事先风险指数(RPN)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跌倒坠床高危患者上报率上升、跌倒坠床发生率下降(P0.01);观察组实施HFMEA管理模式后RPN值较实施前下降(P0.01)。结论:将HFMEA应用于跌倒坠床高危患者管理,可准确把握跌倒坠床风险防范的重点管理环节,有效降低跌倒坠床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廖翠红 《大家健康》2016,(11):23-2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主题,围绕科室患者特点,并分析影响患者跌倒的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实施,进行效果评价,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跌倒发生率的情况。结果:经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0.55%低于品管圈活动前的3.76%(P <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效果良好,进一步融洽了医患、护患关系,大幅度的降低了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邓泽英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879-2879
目的:探讨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安全防护措施,降低由跌到引起的不良后果。方法:对精神科老年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引起跌倒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提出加强管理的对策和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发生。结论:细致的人性化管理和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雪霞 《海南医学》2010,21(13):135-136
目的加强基层医院住院患者跌倒的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方法于2009年1月1日起在我院建立并实施预防跌倒管理模式,包括建立制度、评估住院患者跌倒风险、互护人员的培训。结果住院患者在实施跌倒管理模式后,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建立并实施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可以防止住院患者发生院内跌倒,有效地保障了住院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肿瘤诊疗中心非护理告知患者失踪的方法。方法:对肿瘤诊疗中心住院患者实施防止失踪的护理干预,即对患者进行失踪危险因素评估、高危情况告知、防失踪知识宣教及防失踪护理措施落实,观察实施1年后患者失踪发生率。结果:实施失踪防范措施后,高危患者的失踪发生率由11.11%降至0,与实施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失踪防范措施能有效预防肿瘤诊疗中心住院患者失踪的发生,提高患者住院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PISETI管理模型制定的跌倒管理流程在预防老年肠镜治疗病人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拟行肠镜下治疗的病人130例,随机分为PISETI管理模型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观察组从病人、信息、标识、环境、团队合作、家属等方面按基于PISETI管理模型制定的跌倒管理流程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照组按护理常规给予预防跌倒的相关措施。比较2组病人在跌倒风险评估的及时率、病人及家属对预防跌倒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防跌倒标识落实率、环境安全落实率及跌倒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跌倒风险评估的及时率、病人及家属对预防跌倒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防跌倒标识落实率、环境安全落实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均无病人跌倒事件发生。结论:基于PISETI管理模型制定的防跌倒管理流程能促使老年肠镜治疗病人相关预防跌倒措施的落实,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在预防骨科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 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1850名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案进行跌倒管理,2012年4月~2013年3月1910名患者为实验组,采用预防跌倒评估监控流程进行跌倒管理,流程化管理包括成立预防跌倒管理小组、筛查高危跌倒患者、制定预防跌倒的有效措施及跌倒的处理流程等,对比两组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为1.405%(26/1850),患者满意度为89.8%;实施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后,实验组跌倒的发生率为0.104%(2/1910),患者满意度为98.1%,实验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跌倒损伤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流程管理应用于骨科患者可降低跌倒发生率,有效预防患者跌倒,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张研  曲文文 《中国病案》2013,14(7):76-79
目的通过对患者跌倒事件的原因分析,提出护理安全管理对策,降低跌倒的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发生的35例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原因分析。结果造成患者跌倒的原因有患者自身的因素、医护人员的因素、陪护及家属的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设备因素。60岁以上跌倒患者占91.4%;原发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后遗症占40%;有陪护占60%。结论要在安全管理制度上层层把关,关口前移,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重视环境、设备的安全、加强对患者及家属、陪护的安全宣教,提高对高危人群危险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是防范跌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夏文凤 《中国医药导报》2012,(24):140-141,144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意外跌倒的风险因素,分析并制订有效的护理对策,以防止老年脑卒中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教育,观察组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同时采取防跌倒知识宣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意外跌倒情况。结果晚22:00~早8:00为患者意外跌倒高发时段,跌倒地点多发生于病床边,受伤部位多为头部,60~70岁患者的跌倒频率最高,观察组意外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评估老年脑卒中患者意外跌倒的风险因素,增加配套的安全设施,加强患者的安全教育和用药护理,制订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和康复训练计划可以有效防止老年脑卒中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某医院住院病人跌倒的原因调查与分析,探索有效防范住院病人意外跌倒的对策。方法:查阅某医院护理部、医疗纠纷接待中心、病史室相关记录和资料,统计出2002年1月至2007年3月该院跌倒的住院病人。对本组病例年龄、性别、地点、病情等数据用Excel工作表进行两次输入、分类汇总,并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33例住院跌倒病人70岁以上占70%,50~69岁占24%;女性多于男性为1:2;跌倒由环境、护理等外在因素和疾病、药物副作用、心理等内在因素所致。结论:高龄尤其是女性病人,并患有多种疾病是跌倒高危人群和防控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FMEA管理模式在预防和减少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存在跌倒风险的345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防跌倒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24例存在跌倒风险的老年患者为实验组(实施FMEA风险管理),分析FMEA在呼吸内科防范和减少住院患者跌倒管理应用中的可行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92.59%)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满意率(64.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跌倒率(1.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跌倒率(5.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FMEA管理模式可预防和减少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几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护理风险环节的关键节点进行评估和改进设计,借助信息流程实现闭环管理。方法:用闭环式反馈控制法对护理风险环节的关键节点进行确认,对关键节点流程进行优化及在信息上实现闭环管理工作模式。结果:通过护理风险环节的信息优化流程,实现了对输血、患者外出管理、压疮、跌倒、管道管理预警、采样登记、口服药的发放执行等环节的闭环管理。结论:对护理风险环节的流程优化在制度和流程上降低了护理风险,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苏州盛泽地区的胸部创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性,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8月江苏盛泽医院胸外科收治的615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胸部创伤患者中男性占79.7%,40~59岁是胸部创伤的高发年龄段。职业分布中,工人是胸部创伤的主体(54.1%),3、4、10月是胸部创伤高发月份,10~11点、14~15点以及21~22点是全天的3个受伤高峰时段。急诊入院患者占75.0%,创伤原因前三位为跌伤(39.2%)、道路交通伤(30.2%)和坠落伤(14.0%)。闭合性创伤占92.0%,肋骨骨折发生率为84.1%,第6肋骨折发生率最高。肺挫伤高发于右侧肺,右肺下叶挫伤比例最高,占42.4%。结论苏州盛泽地区的胸部创伤高发人群是中壮年工人,跌伤、道路交通伤和坠落伤是主要原因,肋骨骨折和肺挫伤是常见创伤类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SO9001管理体系在预防剖宫产特别是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作用,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借鉴ISO9001管理理念对本院2010年4~11月间住院并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的744例产妇进行统一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并根据预测评分情况分为低危组(0~4分)276例、中危组(5~7分)317例、高危组(〉7分)151例进行分级防治。结果:预测评分与各阶段产后出血量正相关。术中出血、术后2 h出血低危组低于中危组及高危组(P〈0.05),但中危组与高危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中危组高于低危组(P〈0.05),但中危组与高危组比较无差异(P〉0.05);未经规范预防的阴道分娩产后出血≥2 000 ml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宫产分娩(P〈0.05)。结论:ISO9001管理体系能有效地防治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特别是严重的产后出血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