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其15%~23%[1,2],随着心外科及体外循环技术的成熟,手术治疗安全、可靠。2003年3月至2010年4月我院对78例VSD患者于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11个月  相似文献   

2.
<正>室间隔缺损(VSD)是一种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其治疗方法为体外循环下进行的开胸手术及介入封堵术。近年来非体外循环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右心室穿刺封堵术治疗VSD在多家心脏中心应用[1,2]。我院心脏外科与超声心动图室合作开展了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收到良好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TEE在微创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已经确诊的VSD患者,拟行经胸小切口封堵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 (CPB)预充液不加血 ,以晶体液及代血浆等预充 ,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 2例 ,其中男 19例 ,女 33例 ,年龄在 3~5 3岁 ,体重 12~ 70 kg,ASA(心功能 ) ~ 级 42例 , 级以上 10例。手术种类包括 :ASD(房缺 )、VSD(室缺 )或ASD VSD修补术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 (MSR)和主动脉瓣 (ASR)置换术 ,法洛四联征 (FOF)根治 ,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术和心房黏液瘤取出术等。1.2 方法 :使用天津 WFL— 10 0 0型人工心肺机 ,国产西京 90型鼓泡氧合器 ,预充液为复方氯化钠、70 6代血浆、碳酸氢钠及甘…  相似文献   

4.
右心室双出口(DORV)是先天性心脏病巾比较复杂的一种。可分类为VSD型(室间隔缺损型,主动脉下和双动脉下VSD,无右心室流出道梗阻)、TOF型(法乐四联征型,主动脉下和双动脉下VSD,有右心室流出道梗阻)、TGA型(大动脉转位型,肺动脉下VSD,Taussig—Bing畸形)和远离大动脉的VSD型(与大动脉非关联VSD,有/无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手术治疗是DORV唯一的治疗方法.其心内操作比较复杂.手术配合有一定的特殊性。笔者所在医院近三年来共收治DORV患者5例,在深低温(28—30℃)体外循环下行右室双出口矫治术。现术中的护理配合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方法是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经皮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指导价值已经得到普遍肯定[1]。2010年1月—11月,我院应用TEE指导行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VSD)19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微创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52例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间隔缺损(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治疗方法在不断改进。近年来国内学者采用封堵伞经胸骨下段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封堵室间隔缺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2009年1~7月,我院用该方法治疗VSD患者52例,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19个月,体重10kg。发现心脏杂音1年。患儿平素易患呼吸道感染,反复肺炎,心衰,多次住院治疗。入院时查体:呼吸25次/分,心率110次/分,律整,左侧第3~4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P_2亢进,震颤(±),腹软,肝脾不大,四肢活动自如。胸片示:肺血增多,全心大,心胸比为0.64,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右室肥大。心脏超声: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肺动脉高压(PH)重,VSD双向分流,以左向右分流为主。入院后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VSD+ASD+PDA+PH(重)。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后在体外循环下行VSD、ASD修补术,前平行循环时心包内PDA结扎术。术中见PA∶AO≈1∶2,全心扩大呈球形,修补VSD,VSD  相似文献   

8.
国产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间隔缺损(V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25%,而VSD中约有90%的缺损位于膜部或膜周部。开胸VSD修补术已比较成熟,效果确切,但需要体外循环支持,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且存在一些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随着新型Amplatzer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封堵器的问世,经导管VSD封堵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等优点,成为当前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快通道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是近年来应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新技术.此法具有微创、无体外循环、患者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我院自2010年1月-2011年7月采用快通道心脏手术麻醉,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行VSD封堵术25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其麻醉处理与经食管超声监测操作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心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外科手术是VSD传统治疗方法,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治疗效果。但外科手术需开胸和体外循环,损伤大,并会带来手术并发症和体表留下手术瘢痕,对患者造成长久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经导管法封堵VS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VSD解剖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及围术期治疗的规律,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系统回顾1999年3月—2010年3月310例4个月~30个月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及转归。病种包括:VSD194例,ASD17例,VSD伴ASD23例,VSD伴PDA27例,VSD伴PDA及MS10例,VSD伴ASD及PDA27例,PDA8例,ASD伴丁APCV4例。术前肺动脉收缩压与体动脉收缩压之比〉0.75的81例(26.1%)。因难治性肺炎和心衰而急诊手术38例(12.2%)。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住院死亡9倒。术后3个月和半年各死亡1例。病死率3.5%(11/310)。年龄小,畸形复杂矫治不完全,术后肺部感染(5例)、持续肺动脉高压(2例)、低心排(2例)、顽固性出血(1例)、营养不良(1例)等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手术治疗是拯救婴幼儿高危先心病的积极有效手段,提高手术和体外循环技术,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CHD)之一.因缺损的位置和缺损过大,很早便出现临床症状,尤其合并肺动脉高压(PH)后需要及早外科手术治疗.1998年10月~2003年12月,作者对60例VSD合并PH患者行体外循环(CBP)VSD修补术,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食管超声引导下非体外循环经胸微创封堵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5月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患者65例,其中ASD 18例,VSD 47例。对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中转体外5例。封堵成功患儿均于术后4 h内撤离呼吸机,监护室滞留1 d,术后3~5 d出院。复查心脏超声仅1例膜周VSD有轻微残余分流,随诊观察6个月后自行闭合。余患儿均无残余分流。1例术后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后痊愈。1例患儿术中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3 d恢复。全部病例均无溶血发生。结论食管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无需体外循环及输血,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食管超声对缺损结构的准确反映和正确引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介入封堵室间隔膜部缺损(附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需要体外循环支持,其创伤大,住院时间长,并发症相对较多。近年来介入治疗已逐步成为部分类型室间隔缺损的首选治疗措施。自2004-03起我们采用国产封堵器治疗20例膜部VSD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单纯室间隔缺损(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约占所有先心病的10%~20%。外科修补术一直是治疗单纯VSD的传统方法,虽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需体外循环,手术创伤大,且住院时间长。近年来,随着Amplatzer VSD封堵器的研制成功,使得经导管VSD封堵术(TCVSD)的广泛开展成为可能[1,2]。本文旨在通过比较TCVSD与外科手术治疗VSD两种方法术后的心律失常,为临床上个体化优选治疗方案提供依据。1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的解剖结构在正常心脏中,房室结位于冠状窦口至室间隔膜部之间、卵圆窝(孔)下方、三尖瓣隔瓣瓣环上方的右房…  相似文献   

16.
室间隔缺损(VSD)及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已由过去的单一的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手术发展到现在的经导管介入封堵术。随着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1,2]。近2年我院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的引导下封堵了63例先天性心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调查某院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用药情况,分析、评价该院先天性VSD患儿用药,总结其用药规律,以期为先天性VSD患儿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抽取某三甲医院心胸外科VSD患儿病历244份,对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的平均手术年龄为6.3岁;人均药品费用为(4 980.34±437.04)元,占总医疗费用的15.18%;用药共78种,从种类上看,主要是抗感染药和心血管系统药;患儿的合理用药率为98.2%。结论:该院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的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高迅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08-2609
目的:总结外科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2011年3-4月对25例VSD患儿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辅助下行非体外循环下外科微创封堵术.结果:2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未输血,无手术中和手术后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1.5 h.结论:外科微创封堵VSD较传统外科手术切口美观、不需要体外循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与内科介入治疗相比,不受X线辐射,适应范围广,术后远期心律失常发生率低.掌握手术配合方法可以提高手术护理效率,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郑远  林宇  林冬群  王侃 《安徽医药》2019,23(8):1590-1592
目的 分析总结经胸小切口右心室穿刺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2013年7月至2017年9月经胸小切口右心室穿刺封堵术治疗VSD病人142例。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VSD是否适合封堵治疗,确定封堵器型号,超声定位经右心室穿刺置入封堵器,评判封堵效果,出院后对病人进行随访。结果 142例VSD病人均成功封堵,成功率100%。1例术后3 d发现封堵器移位导致残余分流二次手术行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1例术后5 d发现残余分流较大二次手术行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142例病人均顺利出院。随访1~51个月,138例无残余分流,余4例有2 mm残余分流,142例心电图均无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均良好。结论 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右心室穿刺VSD封堵术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儿室间隔缺损(VSD)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特点及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施行婴儿VSD手术治疗56例的临床资料。全组手术在体外循环(CPB)下进行,手术证实患儿VSD位于膜周部49例,干下型VSD5例,嵴内型VSD2例。合并房间隔缺损(ASD)或卵圆孔未闭7例,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二尖瓣脱垂1例,右心室流出道狭窄1例。补片修补43例,直接缝合13例,所有合并畸形,同时一并修复。结果本组死亡4例,病死率7.14%,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正确地掌握手术时机、细致的手术操作、准确及时的围术期处理,婴儿期VSD手术治疗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