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叶海容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22-3524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患者动态心电图长R-R间距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将Af患者动态心电图中R-R间距≥2.0 s者分为持续性Af组(A组)、阵发性Af组(B组),分别统计比较两组长R-R间距差异原因、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结果:A、B两组长R-R间距分别为(2.78±0.25)s、(7.32±1.25)s,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恢复窦性心律后无一例存在房室传导阻滞。A、B两组平均每例24h长R-R间距出现次数分别为(127.5±23.5)次、(578±126.1)次,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中长R-R间距在夜间出现比例分别占85.1%、86.7%。结论:Af患者长R-R间距出现频率及时限长短差异与不同心律有关,长R-R间距多发生在夜间,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126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1.5s)、逸搏及逸搏心律患者是否存在房室阻滞。方法对126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记录的生活日志,按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的时间是否与睡眠有关,把患者分为A(睡眠有关组)、B(睡眠无关组)两组。结果A组发生长R—R间期1.5~2.0s,〉2.0s及逸搏及逸搏心律人平均数分别为(26.02±6.03)、(7.39±1.05)、(6.90±1.28);B组发生长R—R间期1.5—2.0s,〉2.0s及逸搏及逸搏心律人平均数分别为(203.05±41.01)、(35.48±7.52)、(28.10±6.25);B组明显多于A组(P〈0.01)。结论房颤伴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有关时,此现象非病理性房室阻滞;而房颤伴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无关时,应视为病理性房室阻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老年房颤伴长R—R间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4例老年房颤伴长R.R间期(〉2.5s)的DCG监测资料,分析DCG检测结果。结果44例老年患者均为持续性房颤,DCG检出长R-R间期总阵数为1262次,最长到4.9s。仅白天检出长R—R间期(5阵次)5例,白天及夜间皆检出长R—R间期(白天317阵次/夜间666阵次)12例,均与睡眠无关;仅夜间检出长R-R间期(274阵次)27例,出现长R-R间期时,与睡眠有关,心室率与患者性别无明显关联。结论老年房颤合并长R-R间期患者,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无关,除外迷走神经作用可考虑老年房颤合并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4.
21例房颤伴长R-R间期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伴长R-R间期时是否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诊断。方法选择Af伴≥2.0s的长R-R间期住院患者21例,连续记录24h动态心电图(DCG),统计2.0s以上的长R-R间期发生时间及频度,最长R-R间期,Af时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平均心率,阵发性Af在监测同时记录到窦性心律时的房室传导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共出现≥2.0s的长R-R间期275次,其中白天29次,夜间246次,Af时最快心率96~183(平均120.4±25.1)次/min,最慢心率39~56(平均47.3±5.6)次/min,平均心率58~93(平均73.1±12.7)次/min,24h最长R-R间期2.1~3.0s,转复后19例房室传导正常,2例仅P-R间期延长,并显示长R-R间期大多(89.5%)发生在夜间。结论 Af伴长R-R间期者不要轻易做出合并二度AVB诊断,可用"长R-R间期请结合临床"表述并由临床医生结合临床情况作出判断较为客观。  相似文献   

5.
李碧珍 《医药世界》2009,11(6):250-251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伴长R-R间距的24h心率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884例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结果,观察长间歇出现的规律,采用最高、最低、平均率,24h总心率,每小时平均率等参数分析房颤伴发长R-R间期的心率波动情况。结果:持续性房颤324例中共检出R-R间期≥1.5s138例。结论:Af伴长R-R间期者,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在报告中加以描述,而不一定诊断Af伴二度AVB。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180-182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的动态心电图(DCG)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本院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24hDCG检查并分析其特征。结果 100例患者共出现长R-R间期14556次,其中睡眠相关者60例(60.00%)、非睡眠相关者40例(40.00%);依据检测结果分为睡眠组和非睡眠组,睡眠组最慢、最快、平均心室率明显高于非睡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睡眠组长R-R间期、逸搏、逸搏心律、晕厥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睡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DCG可有效检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情况,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多发生在夜间睡眠状态,而非睡眠时出现长R-R间期、心室率低、晕厥患者,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房颤伴三度房室阻滞者除外)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到的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有无伴随头晕、黑曚、晕厥等相关症状,分为有相关症状组(A组)和无相关症状组(B组),每组患者各30例,统计两组2.0s以上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发生的时间及频率、房颤时最快心室率及24h平均心室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发生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的频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日间与夜间长R-R间期、逸搏(及逸博心律)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B组夜间长R-R间期、逸搏(及逸博心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日间(P<0.01),A组最快心室率及24h平均心室率均明显慢于B组(P<0.01)。结论动态心电图有助于我们掌握持续性房颤患者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发生的时间、频度及有无相关伴随症状和24h内整体心室率情况,除外生理性因素的干扰可考虑做出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二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或提示,便于临床医生能尽早干预和处理,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赵美丽  刘大钧 《中国医药》2010,5(4):303-305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和替米沙坦与小剂量胺碘酮联用对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长期疗效。方法将1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胺碘酮组(A组,61例)、胺碘酮+雷米普利组(B组,59例)、胺碘酮+替米沙坦组(C组,60例),随访2年,比较3组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12个月后,A组左心房内径大于B、C组(P〈0.05),A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低于B、C组(P〈0.05)。试验终点时,A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8.62%,B组为77.78%,C组为78.57%(P〈0.05)。结论胺碘酮分别与雷米普利和替米沙坦配伍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具有相同的疗效,但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抑制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Af)伴长R-R间期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f伴长R-R间期患者50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患者Af伴长R-R间期发生时间进行统计,根据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分为睡眠相关组(在21:00~6:00出现长R-R间期,319例)与非睡眠相关组(非睡眠期间出现长R-R间期,18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逸搏心律、逸搏及昏厥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NYHA分级、疾病类型及Af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相关组最慢心室率、平均心室率及最快心室率均高于非睡眠相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相关组的逸搏心律、逸搏及昏厥发生率均低于非睡眠相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检测Af伴长R-R间期的特征,Af伴长R-R间期多发生于睡眠状态,应密切关注Af伴长R-R间期患者的24 h心电图检查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体表心电图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以及诊断房室结双径路与隐性旁路的准确率。方法:经射频消融术证实的59例房室结双径路(A组)和40例隐匿性房室旁路(B组)患者,分析其术前窦性心律与室上速的体表心电图,总结具有特异性改变的P—QRS波型。结果:射频消融术前窦性心律下,V1导联呈rSr’,A组6例,B组5例,分别占10.17%和12.50%(P〉0.05);但术前窦性心律下V6导联呈qRs,A组仅21例,B组24例,分别占60.00%和35.59%(P〈0.05);射频消融术前室上速时12导联体表心电图比较,由于逆P(P’)使V-导联呈rSr’,A组43例,发生率72.88%;B组7例,发生率17.5%(P〈0.01)。结论:术前窦性心律时,心电图V6导联qRs三相波形对隐匿性预激诊断特异性强,准确性高。室上速时,V1导联呈rSr’多提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分析在心房颤动伴长R-R间距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00例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结果,检出持续性房颤32例,其中房颤伴长R-R间距14例.观察长间歇出现的规律,采用最高、最低、平均率,24 h总心率,每小时平均率等参数分析房颤伴发长R-R间期的心率波动情况.结果 32例中共检出R-R间期>2.0 s 14例.结论 Af伴长R-R间期者不要轻易做出合并二度AVB诊断,可用"长R-R间期请结合临床"表述并由临床医生结合临床情况作出判断较为客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对窦房结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根据阿托品试验结果分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组)28例和单纯窦性心动过缓(单纯窦缓组)32例,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DCG)、心率和心律失常情况;对病窦组行食管心房调搏术,分析电生理结果与DCG结果的相关性;对单纯窦缓组进行随访和复查。结果病窦组24hDCG总心率[(77460.4±2612.3)次]和平均心率[(53.8±3.2)次/min]低于单纯窦缓组[分别为(79159.5±3245.2)次、(56.1±3.7)次/min](P〈0.05).最高心率和最低,心率显著低于单纯窦缓组(P〈0.01);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交界性逸搏发生率高于单纯窦缓组(P〈0.05);DCG间歇时间与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56,P〈0.05)。单纯窦缓组有8例DCG符合病窦,随访3~6年后,均诊断病窦。结论DCG检测窦房结功能敏感性高,有助于诊断慢快综合征和双结病变,对DCG窦房结功能异常者,宜作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多苷与激素联合应用对哮喘病人血清中IL-5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官杰  孙艳  王琪 《中国基层医药》2002,9(7):611-612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与激素联合应用降低哮喘病人血清中IL-5机制。方法:40例哮喘病人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服用雷公藤多苷片TⅡ、激素、TⅡ加激素以及对照,治疗前后分别测血清中IL-5。结果:治疗后四组血清中IL-5浓度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而A、B、C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A、B、C三组血清IL-5浓度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A、B、C三组血清IL-5浓度低于D组(P<0.001)。结论:雷公藤多苷与激素联合应用临床效果与单独应用二药相似,但剂量均减少一半,从远期效果看剂量小,副作用的发生会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2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治疗组,口服福辛普利前、后做24h动态心电图,120例健康查体者行24h动态心电图作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2组心率功率谱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治疗组用药前相邻R-R间期差〉50ms所占总心动次数的百分比(PNN50)、所有窦性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平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的标准差(SDSD)、全程记录中每5 min 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ANN)、频阈指标低频/高频(LF/HF)分别为(4.9±2、1)%、(109.2±23.5)ms、(24.0±7.8)ms、(17.0±8.9)ms、(100.4±14.8)ms及(2.80±2.12)ms,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用药后分别为(6.3±2.2)%、(113.1±30.1)ms、(32.1±10.4)ms、(21.3±11.2)ms、(123.2±11.6)ms及2.51±1.11,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用药前的最大心率、最小心率、平均心率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用药后其最大心率、最小心率、平均心率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福辛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中长R-R间期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95例24h动态心电图显示为心房颤动患者伴长R-R间期的发生情况。595例按性别分为两组:A组:男377例,占63.36%;B组:女218例,占36.64%。结果 A组中伴长R-R间期238例,占63.13%;B组中伴长R-R间期110例,占50.46%。A组显著高于B组。结论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者较常见,其中男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晓菊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18-3219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C一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2例,其中A组采用抗生素、自拟中药汤剂灌肠、温针炎等三联疗法;B组:采用抗生素联合自拟中药汤剂灌肠治疗;C组单纯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清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7d后,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A组(10.6±3.3)分、(2.6±4.2)分,B组(10.7±3.0)分、(5.9±3.9)分,C组(10.7±3.5)分、(7.4±4.1)分,三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3.646、3.321、2.850,均P〈0.05),A组临床症状改善最明显,症状评分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96、3.477,均P〈0.05);A组总有效率96.9%,B组为81.3%,c组为65.6%,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0=3.496、3.477,均P〈0.5),B组与C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2,P〈0.05)。A组治疗后CRP水平为(2.33±1.79)mg/L,B组为(4.11±1.28)mg/L,12组为(6.61±2.32)mg/L,A组降低最明显,与其他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96、3.477,均P〈0.01)。结论采用抗生素、自拟中药汤剂保留灌肠及温针灸三联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机体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7.
浅谈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及心率失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高血压病(E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其与心律失常(VA)的关系。方法对78例冠心病患者(A组)、94例高血压病患者(B组)与80例健康人(C组)采用动态心电图(DCG)记录其24h心电信号,分析HRV变化及其与VA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与C组相比,时域指标SDNN(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每5分钟R—R间期标准差)显著降低(P〈0.05),频域指标VLF(极低频带)、LF(低频功率)、HF(高频功率)明显降低(P〈0.05)。A组、B组VLF、LF、HF随心率失常程度加重呈逐渐下降趋势。SDNN、SDANN与心率失常程度呈负相关,但无程度依赖趋势。结论CHD、EH患者HRV降低,其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早期对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进行干预治疗,有利于减少CHD、EH患者心率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沈彦  方水林  王丽红 《海峡药学》2010,22(4):103-105
目的观察甘舒霖30R对磺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每天早餐和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治疗,起始剂量为0.2~0.3U/(kg·d),控制血糖达标后,再稳定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FPG、2hPG、HbA1c、TNF-α、C肽、TG、TC、HDL-C、LDL—C及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两组平均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胰岛素平均用量分别为(18.1±4.8)U和(20.3±5.6)U,治疗组用药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FPG、2hPG、HbAlc和TNF-α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或P〈0.01),胰岛β细胞功能有明显改善(P均〈0.01);而C肽、TG、TC、HDL—C和LDL-C治疗前后都无明显变化。9.4上各指标比较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舒霖30R可在短时间内控制口服磺脲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通过降低TNF-α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对血脂无不良影响,且价格低廉,宜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禁食状态下使用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244例2型糖尿病患者禁食状态下按照使用胰岛素的不同分为:胰岛素泵组(A组)60例,甘精胰岛素注射组(B组)64例,微量注射泵组(c组)59例,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NPH)皮下注射组(D组)61例,观察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相同治疗目标下,血糖达标所用时间:A组(2.89±1.32)d、B组(3.14±1.25)d、C组(4.91±2.81)d、D组(5.62±2.52)d,A组与其他三组、B组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用量:A组(30.61±2.21)IU/d、B组(31.12±3.38)IU/d、C组(42.25±4.01)IU/d、D组(44.31±3.22)IU/d,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分别同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血糖发生率:A组3.3%、B组4.7%、C组15.2%、D组16.4%,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分别同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D两组差异元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泵治疗比其他胰岛素治疗方法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上有明显优越性,可以推广在禁食的糖尿病患者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鼻内镜手术患者,ASA分级I一Ⅱ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三组:A组常规麻醉组,B组硝酸甘油组,C组瑞芬太尼复合硝酸甘油组,每组20例。观察各组在麻醉期间的血压、心率、术野质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持续时间:A组(103.8±27.4)min、B组(80.8±32.0)min、C组(81.2.4-20.2)min,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2,P〈0.05);拔管时间:A组(25.9±7.5)min、B组(16.5±4.7)min、C组(10.4±4.4)min,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507,P〈0.01);术中出血量:A组(209.2±50.3)mL、B组(150.8±45.9)mL、C组(133.8±34.9)mL,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11,P〈0.01);术野质量评分:A组(3.61±0.56)分、B组(2.88±0.44)分、C组(1.91±0.32)分,三组术野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050,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应用鼻内镜手术可达明显降压效果,改善术野质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缩短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