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满亚东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992+3002-2992,3002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的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18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93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和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患者心绞痛缓解率及血脂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为94.62%,对照组心绞痛缓解率为72.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7.07,P〈0.01);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t=5.86,4.29;P〈0.01)。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有明显降血脂作用,可使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效果确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2001年2月至2005年6月,笔者在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调脂,应用β-受体阻滞剂、ACEI及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中药治疗寻找依据。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4.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4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的时间,运动后ST段下降1〉0.1mm所需的时间以及运动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自身比较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的时间,运动后ST段下降〉10.1mm所需的时间以及运动持续时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更好地有效地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提高患者运动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对3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4周,并对其症状、体征及心电图、血脂、血糖及血流变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缺血性心电图有明显作用同时发现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前后的血脂、血糖及血流变等项有明显降低。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哈长愉  孙荣敏  刘长弓 《吉林医学》2007,28(13):1499-1499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过中医辩证属虚、瘀范畴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病的中成药较多,我们使用步长脑心通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18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2002年9月—2003年7月内科门、急诊就诊患者。均符合《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关于胸痹(心痛)的诊断要点犤1犦和W H O 1979年制定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的诊断与分型标准(变异性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除外)犤2犦。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45~76岁,平均60.3岁。随机分为步长脑心通治疗组(71例),西药对照组(49例),2组病例性别、病程、年龄、病情轻重及伴发病积分等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极化液及硝酸酯类药物静脉点滴,口服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除上述药物外,服步长…  相似文献   

9.
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步长脑心通系由黄芪、乳香、全蝎、地龙、桃红、红花、丹参等纯中药制成 ,具有益气活血化淤、宣痹通络止痛之功效 ,我院于 1999年 4月~ 1999年 9月观察了 4 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服用脑心通的疗效。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临床确诊冠心病心绞痛的门诊及住院病人 4 0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6 5 .2± 9.1)岁。1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 ,7例有心肌梗死史。所选病例符合下列条件 :①每周心绞痛发作 2次以上 ,病史超过1个月 ;②心电图有ST T缺血性改变。下列病人除外 :①严重心、肝、肾并发症者 ;②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本院入院治疗的25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药常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给药基础上,给药步长脑心通胶囊,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变化及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可达92.9%,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对于TC与LDL-C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明显好于单一常规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联用曲美他嗪(TMZ)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步长脑心通胶囊联用曲美他嗪治疗)及对照组(60例,常规西药抗心绞痛治疗)。观察心绞痛缓解情况、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机梗死及猝死发生率、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及部分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81.3%、对照组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治疗组18.3%,对照组30.0%;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发生率治疗组1.7%(1/60例),对照组5.0%(3/6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心电图心肌缺血及部分心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结论步长脑心能胶囊联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胶痛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抗凝治疗(附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与巴米尔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经常规治疗,2组均口服巴米尔0.2,1次/d;治疗组给予速避凝0.4ml,皮下注射,2次/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4ml,皮下注射,2次/d。2组均连用7d。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用药后心电图变化及治疗前后PT、APTT、PLT的变化。结果 2组经治疗后7d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均具有显性差异(P<0.01)。2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的有效率,2组相比具有显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2组PT、APTT、PLT各项相比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与巴米尔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s 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6年3—12月住院治疗的胸痛待查患者12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UAP组(n=92)和对照组(n=35); 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UAP患者分成单支病变组(n=29)、双支病变组(n=48)和多支病变组(n=15); 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UAP患者分成轻度闭塞组(n=26)、中度闭塞组(n=27)、重度闭塞组(n=26)和完全闭塞组(n=13)。采用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Angptls 2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AP组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低密度总蛋白-C(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同型半胱氨酸(Hcy)和Angptls 2水平均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支病变组患者血清Angptls 2水平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且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清Angptls 2水平比较:完全闭塞组>重度闭塞组>中度闭塞组>轻度闭塞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LDL-C及冠状动脉狭窄度≥76%、Gensini评分与UAP患者血清Angptls 2水平相关(偏回归系数=0.033,0.004,6.219和4.830,P<0.05)。 结论 UAP患者血清Angptls 2水平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有关,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Q)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通心络组(治疗组),疗程为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1例发生心肌梗死,对照组有2例发生心肌梗死(6.2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含量的变化,并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对照,认识其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正常对照者20人,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NPY水平。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期血浆NPY水平为202.12±35.34pg/ml,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164.45±24.27pg/ml和156.35±21.84pg/ml(均P<0.05)。且经2周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NPY含量显著下降至159.66±18.75pg/ml,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血浆NPY水平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作期显著升高,NPY参与了心绞痛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陈维芊  赖沙毅 《华夏医学》2002,15(4):439-440
目的:探讨QT离散度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常规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4例,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的QTd、QTcd。结果:临床疗效和QT离散度对比分析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QT离散度可作为监测抗凝治疗成功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收集冠心病心绞痛病例100例。对照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片、单硝酸异山梨脂缓释片、美托洛尔片、阿司匹林片等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给于同对照组西药治疗,并口服脑心通胶囊,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2%;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两组心电图ΣST、NST、NT值,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  相似文献   

18.
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永祺  李伟科 《华夏医学》2004,17(2):152-153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80例)和鲁南欣康组(80例)。通心络组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鲁南欣康组口服鲁南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次,2次/d,疗程3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85.00%;通心络组在改善心肌缺血方面优于鲁南欣康组。结论: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良好,优于鲁南欣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祛瘀消斑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对血浆PAG、GMP - 14 0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服祛瘀消斑胶囊加常规西药治疗 ,对照组应用西药常规治疗 ,疗程 4周。结果 治疗组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 ,总有效率为 95 %、6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5 %、5 0 % )。能降低PAG、GMP - 14 0含量 ,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结论 祛瘀消斑胶囊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常规降脂(辛伐他汀20mg/d)和强化降脂(辛伐他汀40mg/d)治疗1月后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探讨短期强化降脂治疗对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76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被随机分为常规降脂治疗组和强化降脂治疗组.在接受同样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常规降脂组和强化降脂组分别接受辛伐他汀20mg/d和40mg/d治疗1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浆hs-CRP浓度.结果:降脂治疗1月后,常规降脂组治疗后Hs-CRP浓度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而强化降脂组治疗后Hs-CRP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并且明显低于同期常规降脂治疗组(P<0.05).血浆Hs-CRP浓度降低与血脂变化无显著相关.结论:强化降脂治疗可以在短期内有效降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hs-CRP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