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鼻腔局部应用激素对鼻息肉中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活化 …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鼻腔局部应用激素布地奈德(budisonide)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和chromotrope2R染色,分别标记鼻息肉组织中的活化嗜酸粒细胞和全部嗜酸粒细胞。观察比较经布地奈德喷鼻治疗6~8周和末经治疗的鼻息肉组织(各16例)中,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活化状况。结果 (1)鼻息肉组织中浸润的嗜酸粒细胞多处于活化状态;(2)激素治疗组与未治组相比 相似文献
2.
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活化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活化状况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16例鼻息肉组织标本 ,采用组织化学染色 Chromotrope 2R染色法 ,标记鼻息肉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 ,结合应用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抗体EG2 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观察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和活化状况。结果 :①鼻息肉组织中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且多处于活化状态 ;②变应性患者鼻息肉组织中EG2 阳性细胞密度、Chromotrope 2R阳性细胞的密度及嗜酸性粒细胞活化比率 ,分别与非变应性患者相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①Chromotrope 2R特染法结合应用EG2 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法简便易行 ,适合临床应用观察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和活化状况 ;②活化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身应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在激素治疗前后TGFβ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运用HPIAS-1000高分辨率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激素治疗前后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基质及黏膜下浸润阳性细胞进行光密度测定.结果激素治疗前,TGFβ1在鼻息肉黏膜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部分嗜酸性粒细胞、基质及黏膜下浸润炎性细胞均有表达,且多数为强阳性和阳性;激素治疗后,TGFβ1在黏膜上皮、基质及黏膜下浸润阳性细胞表达显著降低,其平均光密度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TGFβ1在嗜酸性粒细胞的表达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激素可能通过降低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和TGFβ1含量而达到治疗鼻息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 (proteinkinaseC ,PKC)在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 (eosinophlis,EOS)浸润增多的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 ,对 2 6例鼻息肉组织和 2 0例下鼻甲黏膜进行PKC和促细胞凋亡基因Bax、抑凋亡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2 (B celllymphoma leukemia 2 ,Bcl 2 )进行检测 ;用May Gr櫣nwald Giemsa(MGG)常规染色鉴别EOS。结果 ①EOS中Bcl 2mRNA及其蛋白的阳性细胞表达率鼻息肉组均高于下鼻甲组 (P <0 0 1) ,而鼻息肉组EOS中BaxmRNA及其蛋白的阳性细胞的表达率均略高于下鼻甲组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②鼻息肉组 2 6例EOS中均有PKC表达 ,而下鼻甲组EOS只有 7例偶有PKC表达。 2组标本EOS中PKC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且鼻息肉组嗜酸细胞中PKC与Bcl 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分别呈明显的正相关 (r1 =0 0 875 ,r2 =0 0 82 3,P <0 0 1)。结论 鼻息肉EOS中PKC表达增多与凋亡抑制密切相关 ,推测激活PKC传导途径是鼻息肉组织EOS凋亡抑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国人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的研究不断深入,认识到国人和白种人CRS在临床表现、免疫病理学特点、发病机制和对治疗的反应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比如,白种人CRS患者哮喘的并发率高达20.0%~31.9%,但国人仅有2%~3%〔1〕。在免 相似文献
7.
鼻息肉组织中抗原递呈细胞对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抗原递呈细胞对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意义及与鼻息肉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对10例正常鼻粘膜和14例鼻息肉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结果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和CD68表达阳性的巨噬细胞与正常鼻粘膜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抗原递呈细胞-巨噬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的浸润可能有重要作用,而且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效应细胞的积聚与介质释放所导致的鼻粘膜慢性炎症损伤可能是鼻息肉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鼻息肉中总IgE与嗜酸粒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总IgE及嗜酸粒细胞(EOS)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关系,以分析其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鼻息肉、15例中鼻甲黏膜组织中总IgE阳性细胞表达;采用Chromotrope2R染色法检测EOS浸润情况。结果:①鼻息肉组织中总IgE及EOS水平均明显高于中鼻甲黏膜组织,均P<0.01;②鼻息肉组织中总IgE与EOS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843,P<0.01)。结论:EOS浸润在鼻息肉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对鼻息肉中EOS浸润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2 (B celllymphoma leukemia 2 ,Bcl 2 )基因及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x基因长片段 (B celllymphoma leukemia xlong ,Bcl xl)在鼻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中的蛋白表达及鼻腔应用二丙酸倍氯米松 (biclomethasonedipropionate,Bdp)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ay Gr櫣nwald Giemsa(MGG)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比较经Bdp治疗 10~ 12周鼻息肉组织 (2 5例 )和未治疗鼻息肉组织 (2 7例 )中嗜酸粒细胞的浸润状态和对Bcl xl,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治疗组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弱于未治组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② 5 2例鼻息肉组织均无Bcl 2蛋白的表达 ;③治疗组Bcl xl 表达率为 2 0 .0 % ,未治组表达率为 48.1% ,2组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Bcl xl 可能在鼻息肉组织嗜酸粒细胞凋亡中发挥抗凋亡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Bcl xl的表达而发挥其凋亡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喷鼻激素布地奈德对鼻息肉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喷鼻激素治疗对鼻息肉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状况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 ,对比采用布地奈德 ( budesonide)鼻喷雾剂治疗 6~ 8周和未经治疗的鼻息肉组织 (各 1 6例 )中 ,CD3 、CD4 、CD8、CD2 0 和 CD4 5RO阳性细胞的浸润状况。结果 :喷鼻激素治疗的鼻息肉组织中 CD3 、CD4 和CD8阳性细胞的浸润程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 P <0 .0 1 ) ,而 CD2 0 和 CD4 5RO的浸润状况未受显著影响( P>0 .0 5)。结论 :短期 ( 6~ 8周 )喷鼻激素布地奈德治疗可影响鼻息肉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程度 ,抑制局部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D34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嗜酸粒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 采用HE和免疫组化ElivisionPlus二步法,检测30例正常下鼻甲,60例鼻息肉组织中CD3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CD34阻性血管进行微血管(MVD))计数,了解微血管的分布及嗜酸粒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CD34阳性表达广泛,正常下鼻甲组织中CD34呈散在的弱阳性表达;鼻息肉组织中MVD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中MVD(P〈0.01),与嗜酸粒细胞的浸润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CD34蛋白有可能介导嗜酸粒细胞的浸润,加重对鼻黏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比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伴变应性鼻炎的鼻息肉(NPwAR)及不伴变应性鼻炎的鼻息肉(NPsAR)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IL5的表达水平,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及IL5在不同鼻腔炎性疾病发生中作用的差异。 方法 对10例ACP、9例NPwAR及14例NPsAR组织切片行H&E染色,对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进行计数;提取组织总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对组织中IL5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 嗜酸性粒细胞在ACP中的浸润显著低于NPwAR(P<0.001),嗜酸性粒细胞在ACP中浸润百分比的中位数低于NPsAR,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在NPwAR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PsAR(P<0.05)。在ACP组织中IL5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PsAR(P<0.05)和NPwAR(P=0.001),且NPsAR组织中IL5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PwAR(P<0.05)。 结论 ACP与NP的发病机制有所不同。嗜酸性粒细胞及IL5参与了NP的发病过程,并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在ACP的形成中可能未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上颔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s,ACP)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的浸润程度以及白细胞介索5(interleukin-5,IL-5)的表达水平,探讨IL-5与ACP形成的关系.方法 对14例ACP及6例鼻息肉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其E... 相似文献
15.
Effects of intranasal budesonide on the infiltration and activation of eosinophils in nasal polyp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topical nasal steroid application on the infiltration and activation of eosinophils in nasal polyps. METHODS: Nasal polyps from intranasal budesonide treated patients (n = 16) and untreated patients (n = 16) were investigated. The samples were stained with histochemical and ABC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 RESULTS: The majority of eosinophils in nasal polyps were activated eosinophils.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polyps, the proportion of activated eosinophils (EG2+/eosinophil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less in steroid-treated polyps. Although the numbers of total eosinophils and actived eosinophils were lower in steroid-treated polyps, both of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It emphasized that the actived eosinophil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asal polyps. The effects of intranasal steroid treatment on the number of eosinophils (total and activated) was more profound then on the proportion of activated eosinophil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中的浸润程度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眉山市人民医院2014~2017年接受手术治疗的124例鼻息肉(包括Ⅱ、Ⅲ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对鼻息肉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Ⅱ型1期有效率为100.00%,Ⅱ型2期有效率为88.00%,Ⅱ型3期有效率为100.00%,Ⅲ型有效率为82.61%,Ⅱ型1期和3期有效率均高于Ⅱ2期和Ⅲ型 ,Ⅱ型2期有效率高于Ⅲ型 ,但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鼻息肉手术有效率为100.00%,Ⅱ度有效率为96.43%,Ⅲ度有效率为75.00%, Ⅳ度有效率为0.00%,Ⅰ度有效率均高于Ⅱ、Ⅲ和Ⅳ度(χ2=4.009、11.786、52.000,P<0.05),Ⅱ、Ⅲ度手术有效率高于Ⅳ度(χ2=19.371、12.000,P<0.05),Ⅱ与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2,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术后疗效呈负相关(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术后疗效相关,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术后疗效有关,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越深,鼻息肉术后疗效越差,手术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鼻喷激素,对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蛋白激酶C在鼻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多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何种亚型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 (EOS)浸润增多具有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MGG染色 ,观察 2 6例鼻息肉组织中PKC几种亚型PKCα、PKCβ1、PKCβ2 、PKCγ的表达 ,分析何种亚型在鼻息肉EOS增多中起调控作用。 结果 :2 6例鼻息肉组织EOS中均有PKC表达 ,且与Bcl 2mRNA及其蛋白成正相关 (r1=0 .0 87 5 ,r2 =0 .0 82 3,P <0 .0 1) ,其中PKCα为强表达 ,而PKCβ1、PKCβ2 为弱表达 ,PKCγ则不表达。结论 :EOS增多主要是由于激活了PKC这一信号传导途径 ,使EOS凋亡受到抑制、生存延长 ,致使其数量增多 ,且主要是PKC亚型中的PKCα在鼻息肉组织EOS增多中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腔局部应用激素布地奈德对鼻息肉组织中c-fos、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比较经布地奈德喷鼻治疗10~12周鼻息肉组织(治疗组)和未治疗鼻息肉组织(对照组)中c-fos、c-myc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治疗组鼻息肉组织中c-fos表达率为15%,c-myc表达率为20%;对照组c-fos表达率为80%,c-myc表达率为85%.2组c-fos、c-myc表达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c-fos、c-myc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布地奈德可能通过减少c-fos、c-myc表达,诱导炎性细胞凋亡而达到治疗鼻息肉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