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宫颈腺癌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Huang Y  Cai S  Yu S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2):150-152
探讨宫颈腺癌组织中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4例宫颈腺癌组织c-erbB-2及PCNA的表达。结果c-erbB-2阳性表达率为45.9%,阳性表达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57.1%)高于阴性组(24.0%),P=0.041;5年生存率(32.4%)低于阴性组(58.9%),P=0.008。全组PCNA平均标记指数为(40.6±20.1)%(0.1%~91.4%)。淋巴结转移组平均PCNA标记指数(56.4%)高于阴性组(38.5%),P=0.016。PCNA指数<40%组预后较好,c-erbB-2阳性表达者PCNA标记指数值较高,为44.7%,阴性表达者为34.6%,P=0.003。结论c-erbB-2、PCNA表达状况与宫颈腺癌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C-erbB2和nm23表达变化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术后再发癌发生的关系及其与PC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有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出现再发癌的病人,C-erbB2阳性率及nm23低表达率显著增高(P<0.05);其表达与癌细胞增殖活性明显相关(P<0.05);nm23低表达与胃癌侵袭程度显著相关(P<0.05)。提示C-erbB2的过度表达和nm23低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及增殖中起重要作用,病人术后易发生再发癌  相似文献   

3.
c-erbB-2、H-ras p21、p53及PCNA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50例原发性肝癌、癌周肝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c-erbB-2、H-rasp21和p53癌基因蛋白及PCNA表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erbB-2、H-rasp21、p53及PCNA阳性表达率,在癌组织中分别为70.0%、68.0%、46.0%及82.0%;在癌周肝组织中分别为22.0%、64.0%、4.0%及52.0%;正常肝组织中(除H-rasp21外)未见表达,且癌组织与非癌组织(H-rasp21除外)及正常肝组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c-erbB-2和p53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密切关系(P<0.05),且二者的表达有高度的相关性(P<0.005),在癌、癌周肝组织中,2种以上癌基因蛋白同时表达总率分别为144.0%、12.0%,癌基因蛋白与PCNA同时表达总率分别为150.0%、84.0%。提示肝癌的发生是由多种癌基因独立并协同作用伴有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c—erbB—2,p53.CEA及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cerbB2、p53、CEA及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对23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腺癌的p53,CEA,cerbB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66%,77%,鳞癌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28%,35%;鳞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腺癌。cerbB2、p53、CEA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只有PCNA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中,PC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5%和9%,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C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p53、CEA的表达与生存期有关,生存6个月以下和12个月的患者的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20%(P<0.05),CEA的阳性率分别为60%,40%(P<0.05),从而提示p53和CEA表达阳性率越高,患者生存期越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88年97例手术治疗的浸润性乳腺癌,以及1984~1992年间手术治疗的13例导管内癌(DCIS)、6例导管内癌伴早期浸润(DCIS+Ca),6例导管上皮高度增生(PBD)的原发灶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合临床资料、c-erbB-2、p53表达情况,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9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浸润性乳腺癌与DCIS、PBD相比,有较高的PCNA阳性细胞标记指数(PCNALI)(P<0.05)。在DCIS与PBD两组患者中,PCNALI无差别(P>0.05)。在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中,高PCNALI指数的无病生存率低(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淋巴结转移情况、肿块大小、PCNALI、c-erbB-2是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PCNALI随着恶性程度增加而升高,是一个新的乳腺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胃癌组织c—erbB2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了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91年手术切除的97例胃癌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c-erbB2蛋白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现:c-erbB2染色阳性者30例(30.9%),c-erbB2蛋白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中较高(P<0.05),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c-erbB2蛋白表达者预后较差(P<0.05)。因此,检测c-erbB2蛋白的表达将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有可能提高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C-erbB2和nm23表达变化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术后再发癌发生的关系及其与PC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有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出现再发癌的病人,C-erbB2阳性率及nm23低表达率显著增高(P〈0.05);其民癌细胞增殖活性明显相关(P〈0.05);nm23低表达与胃癌侵袭程度显著相关(P〈0.05)。提示C-erbB2的过度表达和nm23低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及  相似文献   

8.
对10例乳腺良性肿瘤和40例乳腺癌进行了C-erbB-2,ER,PR,PNA,PCNA,ViM多项免疫标记观察,发现C-erbB-2,PNA,PCNA,ViM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阳性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在边缘病例中若瘤细胞出现C-crbB-2膜阳性,PNA,PCNA,ViM亦出现阳性,则可作恶性变的可靠指标,在转移和非转移乳腺癌之间C-erbB-2,PCNA,ViM的阳性表达亦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异(P<0.01)。它们可作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和判断预后的可靠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中c—erbB—2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了探讨c-erbB-2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了10例正常宫颈组织,16例慢性宫颈炎组织,123例宫颈鳞癌中c-erbB-2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宫颈鳞癌中c-erbB-2阳性表达(34.15%)显著高于正常(0/10)及炎症组织(18.75%)(P<0.01),且c-erbB-2表达随临床期别升高而增加,其中Ⅲ期(55.36%)显著高于0期(0/3)、Ⅰ期(7.69%)、Ⅱ期(19.61%)(P<0.01);c-erbB-2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分化程度及存活率呈负相关。结果提示,c-erbB-2蛋白过度表达可能作为判断宫颈癌恶性程度及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40例乳腺癌和10例乳腺良性肿瘤进行了C-erbB2、ER、PR、PNA、PCNA、ViM多项免疫标记观察。发现C-erbB2、PNA、PCNA、ViM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阳性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在边缘病例中若瘤细胞出现C-erbB2膜阳性,PNA、PCNA、ViM亦出现阳性,则可做为恶性变的可靠指标。在转移和非转移乳腺癌之间C-erbB2、PCNA、ViM亦出现阳性,则可做为恶性变的可靠指标。在转移和非转移乳腺癌之间C-erbB2、PCNA、ViM的阳性表达亦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异(P<0.01)。以上标记物可做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p21与DNA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rasp21致癌基因和DNA倍体与子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对40例宫颈癌、20例慢性宫颈炎、32例子宫内膜癌和13例癌前病变进行了rasp21致癌基因的表达量及DNA倍体的测定。结果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rasp21的表达量高于慢性宫颈炎和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并与二者的组织学分级有关。DNA倍体与rasp21的表达量有关。结论rasp21的表达与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检测p21蛋白和DNA倍体有助于判断这两种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并应积极治疗慢性宫颈炎  相似文献   

12.
鼻腔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附5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只炳元  邵湘云  王洪亮 《肿瘤》2000,20(4):286-287
目的 重视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特征,并介绍手术方法,以减少复发。方法 介绍作者采用的鼻腔外侧壁大块节除手术方法(大块组)37例,与同期16例行鼻侧切开肿瘤切除术(鼻侧组)对照比较。结果 大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鼻侧组:2/37:7/16有明显差异。结论 鼻腔副鼻窦内翻生乳头状瘤患病率居局部良性肿瘤的首位,手术后复发率亦较高,且有恶变倾向,故应采取较广泛的切除手术益畏以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成因和预防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方法食管贲门癌手术1547例,发生胸胃排空障碍15例,均为上腹、右胸、左颈吻合。手术方式由术中将食膈孔扩张至4指使胃通过时充分舒张,改为行食膈孔处切断部分膈肌。结果行食膈孔处切断部分膈肌,术后未发生胸胃排空障碍。结论胸胃排空障碍与迷走神经切断致胃解剖位置变化而影响胃十二指肠压力梯度和胃窦部功能及胃泌素分泌的功能有关,也与常规扩张食膈孔后膈肌自行回缩、膈肌重建过紧、胸胃远端呈“S”型扭曲、幽门位于膈肌以上使十二指肠呈关闭状、胃扭曲和术后粘连等机械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CEA在食管贲门癌中的高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兆桐  张宝仁 《癌症》1995,14(5):334-336
选用34例食管癌和21例贲门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胶体金CEA免疫组化研究,结果:食管癌CEA表达阳性率88.2%(30/34),贲门癌61.9%(13/21),食管癌CEA表达阳性率与病期,恶性程度和病变浸润浓度有关。贲门癌CEA表达与组织类型和恶性程度有关,提示CEA的高表达对食管癌病期,恶性程度及病变浸润深度和贲门癌组织类型及恶性程度的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cerb B2、p53 和Bcl2 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 方法 应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BC) 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7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乳腺癌组织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1)cerb B2 和p53 这两种蛋白的超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核分裂、生存期短、PCNA强阳性表达、ER、PR阴性表达等不良因素呈正相关趋势( P> 0-05) 。(2)Bcl2 的阳性表达与瘤细胞的分化、淋巴结无转移、生存期长,ER、PR 的阳性表达等良好因素相关联,而且Bcl2的阳性表达常会“减弱”或“抵抗”原癌基因的不良因素。 结论 多种癌基因( 包括cerb B2、p53 和Bcl2) 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DNA倍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胃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用DNA图像分析仪(ICM)检测肿瘤细胞核DNA倍体。结果:胃癌组织中端粒酶的阳性表达率为81.25%,早期胃癌病例的阳性率为55.5%,进展期胃癌的阳性率87.2%。48例中异倍体肿瘤33例,占68.7%。33例异倍体胃癌中91%(30/33)显示端粒酶活性。结论: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DNA异倍体率有明显的相关性,端粒酶的表达与胃癌的病程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16例心脏和心包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辉  QIU Zhao-kun  邱兆昆 《肿瘤》2001,21(2):109-110
目的 总结16例心脏和心包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心脏和心包恶性肿瘤患者有突发病史、胸片、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必要时可作CT或磁共振(MRI)检查即可确诊,本组16例14例均在 温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 手术14例中13例肿瘤切除,1例术中终止手术,2例手术死亡;1例术前死亡,1例放弃手术。结果 超声心动图和胸片是最常用和有效的检查,一旦确诊手术是解除恶性肿瘤引起心脏通道阻塞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针对 c- myc、Fas蛋白在肿瘤细胞中不同表达方式 ,探索其与成骨性肿瘤细胞分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骨肉瘤 33例 ,骨化性纤维瘤 13例 ,骨纤维结构不良 2 4例 ,正常骨痂标本 5例 ,进行了 c- myc、Fas、p5 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 ,与肿瘤细胞分化、核有丝分裂及组织学分级比较分析。结果  p5 3和 c- m yc蛋白胞核阳性表达主要在低分化骨肉瘤。Fas和 c- m yc蛋白胞浆内阳性 ,在骨肉瘤的高分化细胞 (骨母细胞型和软骨细胞型瘤细胞 )和骨化性纤维瘤、骨纤维结构不良、骨痂组织中骨母细胞呈强表达 ;而在低分化瘤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则呈弱表达。结论  Fas蛋白高表达与对抗瘤细胞的增殖有关 ;c- myc蛋白胞浆阳性表达与瘤细胞分化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P糖蛋白(Pgp)的关系,以及复发肺癌与化疗效果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肺癌标本中的Pgp表达水平。 结果 51例肺癌组织中有20例Pgp表达阳性,阳性率为392%。Pgp表达与肺癌组织学类型无关,而在吸烟者与不吸烟者之间,有显著差异,但与吸烟史长、短无关。29例肺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与Pgp表达无关。15例复发肺癌患者接受联合化疗,Pgp阳性病例疗效较阴性者为差。 结论 Pgp表达与肺癌患者吸烟史有关;Pgp阳性患者化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0.
血清VEGF表达与卵巢癌患者化疗疗效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军  张国玲  赵明 《肿瘤》2000,20(2):114-115
目的 通过测定和卵巢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血管上皮生长因子(VEGF)的浓度变化,以期观察血清VEGF与卵巢癌患者化疗疗效是相关性。从而为确立VEGF作为评估癌症患者疗效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 采有定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分别检测12例经化疗及9例未经化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结果 12例已行3-5个疗程正规化疗患者中除1例外,其余血清VEGF值均属正常;而9例未治疗者中8例血清VE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