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冻千粉针(HCPT,拓僖)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前24h内行HCPT 20mg+注射用水50mL膀胱内灌注,术后1周内行HCPT 20mg+注射用水50mL膀胱内灌注,药物于膀胱内保留1h,每周2次,共15次。定期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膀胱镜检查,记录每次膀胱灌注后的全身及局部反应。结果34例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复发5例,复发率14.7%。结论HCPT双期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苯扎溴铵(benzalkonium bromide,BB)、吡喃阿霉素(pirarubicin,THP)、丝裂霉素C(mitomyein C,MMC)3种药物分别行膀胱内灌注,以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superficial bladder transient cell carcinoma,SBTCC)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7倒SBTCC术后患者随机分成3组:(1)BB组43例,术后立即给予膀胱内灌注0.1%BB 300mL,并保留灌注液15min,共1次;(2)THP组42例,给予膀胱内灌注THP 30mg(溶于50mL质量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3)MMC组42例,给予膀胱内灌注MMC 40mg(溶于50mL质量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THP组和MMC组均为每周灌注给药1次,共8次,随后改为每月1次,持续1年。对患者定期随访行膀胱镜检查,并比较3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随访24个月后,BB、THP和MMC组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4.7%、23.8%和26.2%,BB组明显低于THP和MMC组(P〈0.005),THP和MM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初发与复发肿瘤及不同灌注药物对复发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B、THP和MMC组的下尿路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7%、23.8%和28.6%,BB组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BB组血尿以及血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水平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THP和MMC组(P〈0.05)。3组的肝肾功能受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B膀胱灌注预防SBTCC术后复发的疗效较THP和MMC好,且费用低廉,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榄香烯可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并可诱导人膀胱癌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观察榄香烯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患者188例,均为单发浅表性膀胱癌(Tis、Ta和T1),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榄香烯、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及羟基喜树碱行膀胱内灌注,观察3组肿瘤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榄香烯组平均随访29.7个月,复发率为11.1%;MMC组平均随访28.4个月,复发率为26.7%;羟基喜树碱组平均随访31.5个月,复发率为21.5%.术后应用榄香烯膀胱内灌注治疗患者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率明显低于MMC及羟基喜树碱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榄香烯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Wu ZB  Lin GB  Chen BJ  Wu ZM  Rong RM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8):507-50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根据开放的、前瞻性的、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别采用不同剂量表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随访2年,观察患者肿瘤复发和不良反应。结果表柔比星80mg单次灌注组、40mg多次灌注组和50mg多次灌注组术后1年复发率分别为16.7%、13.3%和16.7%,2年复发率分别为50.0%、36.7%和36.7%。3组术后1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年时单次灌注组的复发率显著高于多次灌注组(P〈0.05)。表柔比星80,职单次灌注组、40mg多次灌注组和50mg;多次灌注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3%、40.0%和33.3%,灌注次数愈多,不良反应发生率愈高。结论表柔比星术后早期、单次、大剂量灌注配合每月1次低剂量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可能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勇  祝青国 《中国肿瘤》2007,16(9):748-750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或行TUR-Bt术后采用不同疗程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方法]将7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39例)行吡柔比星30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B组(39例)前8次灌注同A组,以后改为每月1次,连用10个月,总疗程12个月。随访2年,观察肿瘤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A组4例(10.3%),B组2例(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1,P〉0.05)。2年肿瘤复发率A组7例(17.9%),B组5例(12.8%),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394,P〉0.05)。发生不良反应A组4例(10.3%),B组12例(30.8%),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χ^2=5.03,P〈0.05)。[结论]THP用于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短程与长程疗效相比无差异,但其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浅表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不同灌注药物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浅表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不同灌注药物的疗效及意义。方法:117例浅表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卡介苗组(n=26);丝裂霉素组(n=27);多柔比星组(n=27);羟基喜树碱组(n=37)。结果:卡介苗组,比裂霉素组,多柔比星组,羟基喜树碱组的三年复发率为分别为30.77%,40.74%,33.33%,24.32%。各组比较,羟基喜树碱组均低于其他三组,且与丝裂霉素组,多柔吡星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应用羟基喜树碱膀胱内灌注可降低术后复发率,延长无瘤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膀胱黏膜下浸润注射和单次膀胱灌注预防线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57例浅表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中30mg表阿毒素(1mg/ml)多中心膀胱黏膜下浸润注射,术后6h内单次膀胱灌注表阿霉素80mg[结果]术后早期膀胱刺激症状5例(8.8%),白细胞下降6例(10.5%),手术前后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无显著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7例随访3年,3年复发率25.5%。[结论]术中多中心表阿霉素膀胱黏膜下浸润注射结合单次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良好,操作简单,费用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羟喜树碱术后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入组39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给予羟喜树碱膀胱灌注,术后随访24~36个月,观察并记录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39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中,仅有6例复发,总复发率为15.38%。主要毒副反应为膀胱刺激症状、肉眼血尿及一过性白细胞下降等,但均为轻度,未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结论羟喜树碱术后膀胱灌注是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及对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单纯TURBt治疗,观察组接受TUR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血清肿瘤相关因子、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复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VEGF、FGF、MMP-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RU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同时改善恶性肿瘤相关血清因子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腔内灌注是预防其复发的重要措施。卡介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免疫治疗制剂,而表柔比星是已报道肿瘤完全缓解率较高的灌注化疗药物。但两种制剂在膀胱癌的疗效比较尚无定论:本文收集相关资料,以期比较表柔比星、号介苗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疾病进展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按文中所述纳入标准,检索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关于表柔比星、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比较性研究文献,并应用Revman 4.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共有6个研究符合标准被纳入,涉及总病例数1288例,其中表柔比星灌注治疗657例,复发253例;卡介苗治疗631例,复发184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卡介苗预防复发的疗效优于表柔比星,且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eto OR=1.60,95%CI=[1.26,2.03],P=0.0001);在预防疾病进展方面,卡介苗同样优于表柔比星(Peto OR=1.70,95%CI=[1.16,2.49],P=0.006);5个研究报道了药物主要局部副作用的比较,Meta分析显示表柔比星组在血尿(Peto OR=0.47,95%CI=[0.35,0.62],P〈0.00001)、膀胱炎/膀胱刺激症(Peto OR=0.23,95%CI=[0.11,0.48],P〈0.0001)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卡介苗组。结论: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及疾病进展作用优于表柔比星,但副作用发生率明显升高,选择病例需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