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郭伶俐  邢新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1238-1243,I0006
中面部年轻化手术一直是整个面部年轻化手术的重点、难点。随着整形美容外科医生对面部衰老变化的认识和面部解剖学的发展,中面部年轻化手术也随之发生着演变:最初的面部除皱术只是单纯去除松弛的皮肤,但术后远期效果不理想;为获得更加持久的效果,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一系列面部提升术,包括:各种SMAS提升术、颧脂肪垫提升术,扩大的颈阔肌上面部提升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者提出为获得和谐的面部容貌应进行骨膜下面部除皱术;而到21世纪初LittleWilliam提出了“青春曲线”的概念,并实施了容量雕刻技术,即三维中面部年轻化手术。本文综述了对中面部衰老变化的认识及与其相关的解剖学研究和中面部年轻化手术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小切口面部除皱术的优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切口面部除皱术对某些美容就医者来说,疗效非常满意,与传统的面部除皱术相比,具有并发症少、手术省时等优点。但是S.R.Waldman医师在2004年面部美容外科会议上说,小切口面部除皱术既不是一个“周末”手术,也不适合所有面、颈部下垂的美容就医者。  相似文献   

3.
自1992年Lovasconez等将内镜技术应用于除皱术并取得成功后,内镜技术在美容整形外科的应用得以迅速推广。随着内镜技术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应用的发展,要求行除皱美容术者的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相对于传统除皱术所带来的创伤大、切口瘢痕长、并发症多等缺点,更多的美容就医者更乐于接受内镜技术操作。现将内镜技术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小切口面部除皱术联合自体脂肪面部填充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 对照组使用小切口面部除皱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切口面部除皱术+自体脂肪面部填充方式治疗,比较两 组面部定量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瞳孔点至鼻唇沟与瞳孔垂 线交点距离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ABC弧度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双侧颧点间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 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周及1年后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年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 用小切口面部除皱术联合自体脂肪面部填充方式进行面部年轻化手术,近远期效果理想,患者满意度较 高,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适合于中国人的面部除皱术。方法 根据国人的面部结构特征、审美观点及与手术有关的体质特点 ,对面部除皱术的手术切口、皮瓣的应用原则进行了改进 ,并配合应用面部辅助手术。结果 自 1995年~ 1997年共行面部除皱术 46例 ,年龄 3 8~ 65岁 ,随访时间 2~ 2 1个月。除 1例术后并发皮下血肿外 ,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适合于中国人的面部除皱术必须保持其面部结构特征。本文介绍的手术设计和手术方法强化了手术效果 ,突出了面部“S”形曲线美。  相似文献   

6.
聚焦除皱术     
面部是每个人有别于其他个体的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自从有人类开始,人们就有永葆年轻容貌的梦想。随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应用面部提升术(除皱术)联合多种微妙的技术施行面部年轻化治疗。本期PRS专栏将重点放在了除皱术上。第1篇全文探讨了SMAS的粘弹性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而第2篇全文则关注老年患者除皱术的安全性问题。所选摘要对除皱术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进行了综合性的回顾。近年来,对于除皱术这一热门技术而言,面部解剖和手术技术方法都有了新的进展,患者和医师对效果的满意度及疗效持久性方面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袁欣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3):57-60
探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应用自体脂肪面部填充联合小切口面部除皱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2月-2023年2月于本院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独组和 联合组,各15例。单独组采用小切口面部除皱术治疗,联合组采用自体脂肪面部填充联合小切口面部除皱 术治疗,比较两组面部定量指标、下颌缘、鼻唇沟形态评分、面部皮肤检测指标、临床疗效、美容满意度 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双侧颧点间距、瞳孔垂线和鼻唇沟交点到瞳孔点距离、瞳孔垂线 与口裂线和鼻底线在下颌轮廓交点弧度均小于单独组(P <0.05);联合组治疗后下颌缘形态、鼻唇沟形 态评分均低于单独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弹性、水分评分高于单独组,斑点、油脂评分低于单独组 (P<0.05);联合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高于单独组的80.00%(P<0.05);联合组美容满意度评分均高 于单独组(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小切口面部除皱术 联合自体脂肪面部填充的面部年轻化治疗效果优于单独小切口面部除皱术,可改善面部定量指标和面部皮 肤检测指标,优化下颌缘、鼻唇沟形态,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国内外对除皱术的研究越来越多。早在20世纪前10年人类就开始做面部去皱术,至今已历经了几代的演化,从皮下脂肪剥离、SMSS悬吊、骨膜下剥离到小切口内  相似文献   

9.
主编寄语     
面部除皱术(或称面部提紧术)是面部年轻化技术之一。面部年轻化技术包括面部软组织松垂的提紧和皮肤质地的年轻化两大技术。本期选择PRS发表的与除皱手术相关的2篇全文和3篇摘要,其内容PRS主编Rod J.Rohrich教授作了较全面的论述,肯定了面部除皱技术在国际上普遍选择的SMAS或改进的第2代除皱技术,改善拉紧面部软组织松垂。  相似文献   

10.
三维面部除皱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在面部除皱术中应用三维概念恢复年轻时的面部轮廓形态。方法全身麻醉下进行全面部除皱术,术中应用了面颊部软组织折叠,面部局部吸脂,移动或复位下移的面部脂肪袋、脂肪移植及组织代用品置入等手术方法。结果从2001年2月至2004年5月,完成手术18例,达到良好的除皱效果。结论通过以上手术方法,使面部除皱术中三维概念得到体现,不仅获得良好的除皱效果而且面部轮廓形态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面部额颞部除皱术的手术创伤和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应用内窥镜骨膜下切断皱眉肌,降眉鼻根部锥形肌同时悬吊枕额肌的面部除皱术。1995年1-11月在斯德拉斯堡欧洲美容整形诊所共行手术37例,分别于术后8天,3个月和6个月随访,外观效果满意。认为内窥镜骨膜下除皱术,通过额眉部肌肉的分离切断和悬吊可以取得良好的易为求术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2.
吸脂术在下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种应用吸脂术的下面部年轻化整形美容手术方法。方法:临床79例患者在下面部年轻化手术中应用吸脂术,其中单纯下面部吸脂术45例,下面部除皱术结合吸脂术34例。结果:79例患者中随访68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单纯下面部吸脂术38例,效果满意32例,改善6例;除皱术结合下面部吸脂术30例,效果满意29例,改善1例;未出现皮肤坏死、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下面部吸脂术具有面部年轻化的效果,且安全简便、恢复快,无切口瘢痕。在传统的面部除皱术中结合下面部吸脂术,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增加面部年轻化效果。吸脂术在下面部年轻化手术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面部小切口悬吊除皱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在小切口除皱基础上增加悬吊技术,探讨悬吊术的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以其达到最佳的除皱效果。方法 行额部、头顶部帽状腱膜下及颞部、颊部皮下小切口分离术区,切断且松解部分额肌、皱眉肌,利用Gore-Tex线拉紧松驰的头皮达到悬吊除皱目的。结果 笔者为96例患者行上半面部小切口悬吊除皱术,门诊随访35例,大多数患者取得满意的除皱效果,无严重并发症性。结论 面部小切口悬吊除皱术在小切口分离的基础上增加了悬吊的力量,比传统手术方法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轻、并发症少、除皱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面部除皱术又称面部皮肤提升术,经过国内外学者长期的探讨和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在多层次、多平面分离的术式,大大提高了手术效果。为了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远期效果,我院自1999年起,应用小切口颞部筋膜悬吊联合深部组织埋置串珠线的颞部及面颊部除皱术,以增强和延长除皱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析面部(额颞部)除皱术与自体脂肪填充术联合方案在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分 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面部(额颞部)除皱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面部(额颞部) 除皱术与自体脂肪填充术联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瞳孔点至鼻唇沟与瞳孔垂线交点距离、生活质 量评分、临床疗效、美容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瞳孔点至鼻唇沟与瞳孔垂线交点距离低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 高于对照组的84.00%(P <0.05);观察组美容满意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观察组 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于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面部(额 颞部)除皱术与自体脂肪填充术联合方案的治疗效果良好,可缩短瞳孔点至鼻唇沟与瞳孔垂线交点距离, 提升生活质量,且患者对美容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面部美容手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求美者面部年轻化或“返老还童” ,进而达到心理上的满足 ,并增强自信心。人们由于心理、生理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需求 ,而对自身面部的某些区域或器官 ,企图通过手术使其更加完善 ,因此美容手术的结果应该争取绝对成功 ,万无一失。面部是人体惟一常年暴露在外的部位 ,又是五官集中所在的区域 ,人的喜怒哀乐 ,言谈举止均是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而流露出来 ,因此面部是人体最受关注的部位 ,如果存在任何形式的变化均会被自己或他人注意。在面部施行美容手术 ,其要求有别于其他部位 ,特别是除皱术 ,一方面要考虑到手…  相似文献   

17.
面部除皱术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而心理护理对手术效果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笔者对12例面部除皱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面部除皱术+自体脂肪移植用于面部年轻化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 11月呼和浩特五洲医院收治的60例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B组予以面部除皱 术,A组予以面部除皱术+自体脂肪移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面部定量指标、生存质量评分(SF-36)、 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B组的80.00%(P <0.05);A组术后7 d双侧颧点间 距、ABC弧度、瞳孔点至鼻唇沟及瞳孔垂线交点距离均优于B组(P <0.05);A组术后7 d 身体健康、 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社会职能评分均高于B组(P <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B组的 20.00%(P <0.05)。结论 面部年轻化手术患者接受面部除皱术+自体脂肪移植的效果确切,可优化面部 定量指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整形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应用改进的综合方法对中下面部进行三维除皱术,以恢复年轻时的面部立体轮廓形态。方法:局部麻醉下进行中下面部三维除皱术,术中应用了改进的筋膜悬吊、面颊部软组织折叠,下颌部超声去脂、面部局部吸脂、脂肪充填等手术方法;其中将传统的筋膜悬吊改进为多层次的分段提紧和选择性的连续提紧方法。结果:2006年1月~2009年10月间,采用此法完成手术56例,不仅提高了除皱效果,还减少了愈合后瘢痕的形成。结论:通过以上手术方法不仅术后除皱效果良好,而且使面部轮廓形态得到了显著改善,三维面部年轻化的概念也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美容医学》2010,(10):1443-1443
面部除皱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旱先的大切口到现代的小切口、无切口,除皱技术正向着微创、安全的方向发展,这无疑是面部除皱技术正确的发展方向。过去对于面部松垂的认识和处理主要停留在二维平面上,而面部松弛的本质是三维的、立体的松弛,所以我们提出面部除皱的实质是面部缩紧,是使面部软组织在三维平面上的立体的紧致,这也就是我们将要推出的“紧到肤面部缩紧整形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