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的原因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发生肠梗阻的原因,探讨再手术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104例术后发生肠梗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恶性肿瘤复发致术后发生肠梗阻者占59.7%(62/104);良性原因占40.3%(42/104).恶性梗阻多在术后1-2年出现,而良性梗阻多发生在术后半年内(71.4%,30/42).42例良性梗阻中有2例因未及时手术而死亡,其余经手术全部解除梗阻;恶性梗阻经手术解除者67.7%(42/62).结论 应提高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发生肠梗阻原因的分析能力,积极而慎重地手术解除梗阻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1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的原因,探讨再手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04例术后发生肠梗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恶性肿瘤复发致术后发生肠梗阻者占59.7%(62/104),良性原因占40.3%(42/104).恶性梗阻多在术后1~2年出现,而良性梗阻多发生在术后半年内(71.4%,30/42).42例良性梗阻中有2例因未及时手术死亡,其余经手术全部解除梗阻;恶性梗阻经手术解除者67.7%(42/62).结论应提高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发生肠梗阻原因的分析能力,积极而慎重地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解除梗阻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7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76例大肠癌急性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6病例完全治愈62例,6例因癌肿浸润周围脏器及大血管无法切除而行近端结肠双腔造口术,4例因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大手术同样行近端结肠双腔造口术,另1例因术中麻醉效果差影响操作而行病灶切除、近端结肠单腔造口术,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2例家属放弃治疗。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完全安全可行的,可避免二次手术带给的病人的痛苦,术后并发症也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胆总管结石是引起急性胆管炎的常见病因,结石壶腹部嵌顿可造成胆道完全梗阻,导致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现将我院采取急诊十二指肠镜术治疗的62例壶腹部结石嵌顿患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恶性腔静脉梗阻的介入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溶栓、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相结合治疗恶性腔静脉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上腔静脉梗阻,21例下腔静脉梗阻分别采用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腔静脉完全梗阻和支架扩张不满意患者)、支架置入(腔静脉不完全梗阻患者),并结合溶栓治疗(腔静脉梗阻合并血栓形成患者)。结果 共置入支架29枚,支架释放成功率100%。8例上腔静脉梗阻术后症状完全消退。21例下腔静脉梗阻分级评分由术前4~5分(平均4.2分)降为术后0~2分(平均0.3分),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55.245,P=0.000)。29例随访1~20个月,平均6.2月,腔静脉通畅。1例发生腔静脉撕裂、1例术后第3天出现支架移位至右心房,其余27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溶栓、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相结合是治疗腔静脉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肾肿瘤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报告应用下腔静脉整段切除术和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4例右肾肿瘤并下腔静脉癌栓完全性梗阻病人。4例下腔静脉癌栓均位于肝静脉平面以下。结果所有病人术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无明显上升。1例因肿瘤肺转移于术后1年零3个月死亡,1例随访3年后失访,2例健在(分别为术后1年及10个月)。结论无远处重要器官转移的伴有下腔静脉癌栓完全梗阻的肾肿瘤病人仍是积极手术治疗的指征。整段切除癌栓完全梗阻的下腔静脉,因包括左肾在内的血液回流已建立了良好的侧支循环,因而无需再行血管重建手术。  相似文献   

7.
结肠急性梗阻82例,均一期行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术,效果满意,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82例,男54例,女28例,年龄28~72岁。右半结肠癌完全梗阻42例,左半结肠癌完全梗阻31例,乙状结肠扭转并坏死9例。其中1例为降结肠癌外伤性破裂并弥漫性腹膜炎,2例乙状结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经腹膜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6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62例患者发病机理的不同,20例行腹膜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周围压迫组织松解术,28例行Y-V成形术,14例行离断成形术。术后随访3~3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提示造影剂通过良好,肾积水均明显改善。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创伤小,患者术后痛苦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移植肾输尿管梗阻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外科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8.3%[1]。选择本院泌尿外科2006年1月~2013年6月开展肾移植手术469例,其中12例发生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现将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25岁~62岁,平均42.8岁。患者均为首次接受移植,均签署器官移植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本文中报告了1981~1989年期间对腔静脉心房受侵的肾细胞癌病人的处理经验。作者共治疗肾细胞癌侵犯腔静脉心房的病人10例,其中在深低温和完全阻止循环下行Ⅰ期根治性切除术者7例,包括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62岁。癌肿位于左右侧者分别为4例和3例。无一病人有下腔静脉(IVC)梗阻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道梗阻解除前后肾血管通透性的变化。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0例胆道梗阻病人前后的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其中19例胆道梗阻得到完全解除。另选24例慢性结石胆囊炎病人对照。结果 胆道梗阻病人尿Alb及IgG均较对照组升高,术后不论胆道梗阻有无解除均进一步升高。结论胆道梗阻病人肾血管通透性增加,术后更为明显,解除胆道梗阻并不能改善病人近期肾血管通透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手术中不规范使用管状吻合器而导致吻合口梗阻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胃肠道手术且在术中使用管状吻合器后发生吻合口梗阻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吻合口类型、梗阻发生部位、梗阻类型及梗阻发现时间及处理。结果 (1)吻合口类型有:小肠端侧吻合口33例,食管空肠端侧吻合口2例,回肠结肠端侧吻合口3例,结肠直肠端侧吻合口2例。(2)梗阻发生的部位:小肠吻合口梗阻37例,结肠吻合口梗阻3例。(3)梗阻类型有:完全梗阻37例,部分梗阻3例。(4)梗阻发现时间及处理:术中发现吻合口梗阻35例,及时进行重新吻合;术后发现吻合口梗阻5例,行二次手术重新吻合。结论若管状吻合器使用不规范,吻合器杆插入肠腔向前移动时,会导致黏膜及黏膜下层在肠管内纵向滑动,对侧的黏膜及黏膜下层被钉入吻合口,从而引起吻合口梗阻;精湛的吻合技术、大小合适的吻合器以及术后常规检查吻合口是否通畅,均能有效地避免因吻合器使用不规范而导致的吻合口梗阻。  相似文献   

13.
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癌栓完全梗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肾肿瘤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癌栓完全梗阻患者的治疗,6例行下腔静脉整段切除术加右肾根治性切除术.1例行右肾肿瘤根治术加腔静脉切开取栓术。结果:全组患者术后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无明显上升。2例因肿瘤转移分别于术后1年3个月及1年6个月死亡。1例3年后失访,4例健在。结论:无远处重要器官转移的伴有下腔静脉癌栓完全梗阻的肾肿瘤患者仍是积极手术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14.
左半结肠癌伴梗阻128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分析左半结肠癌伴梗阻128例,其中部分梗阻71例,完全梗阻57例。两种梗阻从病理类型上差别不大,但完全梗阻病例Dukes分期较晚,肿瘤切除机会少,死亡率高。对左半结肠癌疑有部分性梗阻者,应禁用泻剂,并注意灌肠方法;入院后应禁止粗纤维食物,而进食流质或禁食,以防止部分梗阻转变为完全性梗阻。为防止急性梗阻的闭襻性结肠发生穿孔,对完全性梗阻者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一旦全身情况稳定即应手术。同时讨论了处理部分性和完全性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几种术式,认为术中结肠灌洗是对左半结肠癌伴梗阻进行急诊处理的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月—2012年8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共收治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62例,均行一期切除吻合,其中单纯肠腔减压30例,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其中男44例,女18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59.6岁。出现急性梗阻症状至手术时间7~10 h,无并发穿孔病例。肿瘤部位:脾曲22例,降结肠14例,乙状结肠12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10例,直肠上段4例。按照治疗方  相似文献   

16.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急性胆管完全梗阻并发胆管化脓感染所致,亦称急性重症胆管炎(ACSC)。典型AOSC发病较易诊断,对发病体症不明显则诊断较为困难。自2001年起,我科收治2例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病人曾误诊为肠梗阻,后经剖腹探查证实为AOSC。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诊治体会(附6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62例62岁以上大肠癌并急性梗阻病例的治情况,62例患者除了具有大肠癌并急性梗阻的临床表现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症,行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术24例,左半结肠肿瘤Ⅰ期切除吻合,近端造瘘18例,乙状结肠或直肠上段肿瘤Ⅰ期切除双简造瘘11例,Hartmanns手术4例,梗阻近端造瘘Ⅱ期切除吻合1例,乙状结肠永久性造瘘2例,捷径手术2例,结果:手术切除率93.5%(58/62),切口感染9例,脑出血1例,死亡1例,全组无吻合口瘘。结论:右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术,左半结肠Ⅰ期切除吻合,近端造瘘术在老年人急性梗阻性大肠癌的治疗中是合理安全的,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同样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完全囊外甲状腺切除术的术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完全囊外甲状腺切除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 10 4例完全囊外甲状腺切除术的结果。结果 从 1990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 10年间以完全囊外的入路行甲状腺次全或全切除 10 4例 ,患者无术后危象、术后出血致呼吸道梗阻、永久性甲状旁腺低功等严重并发症 ,仅1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结论完全囊外甲状腺切除术出血少 ,并发症少 ,安全 ,效果好 ,是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患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6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患儿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开放肾盂成形术,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或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术后膀胱出口梗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研究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出口梗阻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对前列腺素摘除术后膀胱出口梗阻18例(其中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14例,经尿道前列腺摘除术后4例)进行临床分析,梗阻原因在膀胱预后唇抬高6例,膀胱前唇缩窄4例,膀胱颈环行缩窄6例,膀胱颈,后尿道闭锁2例,所有患者均施行了经尿道电切术或开放性手术治疗,结果均完全治愈,认为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出口梗阻与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颈挛缩未同时处理,手术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