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观察经会阴盆底超声测量前腔室结构参数诊断膀胱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33例膀胱脱垂合并SUI患者(合并SUI组)以及76例膀胱脱垂患者(单一脱垂组),均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前腔室超声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参数对SUI的诊断价值。结果:Rest状态下,合并SUI组尿道倾斜角(UTA)、膀胱尿道后角(RVA)水平高于单一脱垂组;Valsalva状态下,合并SUI组尿道旋转角(URA)、膀胱颈移动度(BND)水平高于单一脱垂组,D(耻骨联合下缘至膀胱颈的距离)水平低于单一脱垂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上述相关参数对膀胱脱垂合并SUI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各参数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85,敏感度95.9%、特异度94.4%,高于单一参数诊断价值。结论:经会阴盆底超声可对膀胱脱垂合并SUI进行评估,相关测量参数对膀胱脱垂合并SUI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经会阴超声检查的50名女性,其中有25名患者存在SUI情况,将其划分为一组,即压力性尿失禁组(SUI组),另外25名患者不存在SUI情况,即为无压力性尿失禁组(无SUI).经会阴超声检查项目有膀胱颈移动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12)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对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及最佳治疗时机。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就诊的123例轻中度SUI患者,根据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时间分为4组,A组(38例),产后2月内;B组(25例),产后2~6月;C组(23例),产后7~12月;D组(37例),产后1年以上。4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1 h尿垫试验、排尿日记及阴道收缩压检测,对比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过程中,A组有2例患者未坚持治疗,D组有4例患者失访,故最终有11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4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0.22±3.58)岁、(30.12±3.51)岁、(29.13±3.00)岁、(31.64±3.94岁)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别为(22.77±1.59)kg/m~2、(23.15±1.68)kg/m~2、(22.33±1.42)kg/m~2、(22.20±1.58)kg/m~2。4组患者的年龄、BMI、产次、分娩方式、胎儿大小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结束后,ICI-Q-SF评分降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明显减少,阴道收缩压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组间比较,A、B、C 3组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阴道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的ICI-Q-SF评分和1 h尿垫漏尿量要高于A、B、C 3组,而阴道收缩压低于A、B、C 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6个月后,A组有效率为86.8%,B组为92.0%,C组为91.3%,均明显高于D组(有效率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不同时机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均可改善患者盆底功能,能够有效减少尿失禁发生,而最佳治疗时机以产后1年内为宜。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幼保健》2017,(1)
目的观察桂附地黄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探讨中西医结合方式用于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轻中度SUI患者186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联合雌三醇阴道涂抹,研究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联合桂附地黄丸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72 h尿失禁次数、1 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动态压力和SF-36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72 h尿失禁次数、1 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阴道动态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Ku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效果分别为92.47%和96.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附地黄丸与雌三醇分别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围绝经期盆底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疑似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盆底超声检查,以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综合诊断,90例患者中共有53例确诊为压力性尿失禁,37例未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发生组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未发生组,膀胱颈移动度长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绘制ROC曲线显示,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0.710、0.721、0.842,评估价值均中等,而4个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05,评估价值高;在吸气后再用力呼吸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分别取19.58°、123.91°、19.41 cm2、24.50 mm时,可获得更好的评估价值。结论 盆底超声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颈移动度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诊断中的价值,为SUI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女性254名,分为SUI组(146例)和对照组(108例),应用经会阴超声测量静息状态和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并计算膀胱颈移动度,比较两组间膀胱颈移动度的差异,对膀胱颈移动度作诊断试验真实性评价。结果:SUI组的膀胱颈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膀胱颈移动度为SUI诊断标准,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94。SPSS分析ROC曲线坐标显示,当膀胱颈移动度的截断值为31.50 mm时,其对SUI的诊断价值最高,此时诊断的灵敏度为90.40%、特异度为78.70%、约登指数为0.69、诊断指数为169.10%、阳性似然比为4.24、阴性似然比为0.12。结论:膀胱颈移动度在女性SUI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维及三维超声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0名,选取同期健康女性40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分别行二维及三维盆底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数据。结果压力性尿失禁组与对照组二维测量参数比较,最大Valsalva动作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颈向后下方移位,膀胱颈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t=2.31,P<0.05);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动作后膀胱尿道后角显著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57、3.09,均P<0.05);最大Valsalva动作后尿道旋转度显著大于对照组(t=2.67,P<0.05);静息状态下压力性尿失禁组与对照组的尿道长度及尿道倾斜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26、1.91,均P>0.05)。三维超声观察耻骨内脏肌及盆膈裂孔结构清晰可辨,最大Valsalva状态下,耻骨内脏肌厚度,尿失禁组显著小于对照组( t=2.98,P<0.05),盆膈裂孔面积尿失禁组显著大于对照组(t=5.01,P<0.05)。结论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主要机制是膀胱颈和尿道支持结构的异常,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可良好评价不同状态下上述支持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四维盆底超声在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初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患者共82例,根据其不同分娩方式分为A组(剖宫产组,50例)及B组(阴道分娩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四维盆底超声进行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Green分型、Valsalva期BSD、尿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我院行产后检查的健康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美国GE Voluson E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盆底超声检查。观察两组的膀胱颈移动度(Mu)、尿道膀胱后角(Ar、 As)、膀胱颈旋转角(θ)、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中点的距离(Br、 Bs),并比较两组的尿道内口形成率。结果观察组的Mu、 Br、 Bs、 As、 Ar、θ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尿道内口形成率为3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0%(P <0.05)。结论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会阴超声检查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评估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顺产52例视为顺产组,剖宫产48例视为剖宫产组,另将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未孕女性50例视为对照组。采用会阴超声对各组进行全面检查,分析比较各组检查情况。结果顺产组尿道旋转度、膀胱下降水平高于剖宫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宫颈到耻骨联合下缘高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宫颈下降水平低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盆膈裂孔面积大于剖宫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肛提肌厚度和耻骨直肠肌厚度大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不同盆底障碍性疾病的程度不同,采用会阴超声检查可进行有效诊断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三维动态超声对盆底失弛缓综合征(PF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间来院治疗的36例女性PFD患者。应用三维动态超声进行检查,对比静息状态下和模拟排粪状态下(Valsalva)经会阴动态超声测量得到不同指标的结果差异,对比不同指标对PFD的检出率。结果三维动态超声共检测出15例直肠前突(41.67%)、17例直肠粘膜内套叠(47.22%)、12例子宫脱垂(33.33%)以及2例膀胱脱垂(5.56%)。对比静息状态,患者Valsalva状态时α角、β角及H线明显更小,γ角则明显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临床指标对PFD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Valsalva经会阴动态超声测量得到的α角、β角、γ角及H线均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模式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妇科收治的79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情况及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8,(3):273-274
目的研究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POP-Q分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及2年的尿失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能够有效缓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促进患者恢复,改善尿失禁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盆底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evic floor disfunction,PFD)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120例产后PFD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两组患者各60例.联合组患者进行盆底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干预,对照组患者仅予以盆底康...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8,(3):311-312
目的探讨早期行盆底肌功能康复锻炼对女性产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自然分娩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干预组(102例)。对照组产后实施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产后进行早期盆底肌功能康复锻练。分别于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两组产妇进行随访,比较两组产妇的排尿状况、盆底肌收缩力和尿失禁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排尿状况评分逐渐递减,且干预组的排尿状况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逐渐递增,且干预组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存在尿失禁现象,且产后12个月的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产后3个月(P<0.05);干预组产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尿失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进行产后早期盆底肌功能康复锻炼能够有效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增强盆底肌收缩力,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田静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8):72-73
目的:探究普林格尔YS-P400多系统治疗仪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产后门诊收治的20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普林格尔YS-P400多系统治疗仪进行产后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运动方式进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便失禁发生率、盆腔疼痛发生率及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和阴道静息压的不同。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小便失禁发生率和盆腔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及阴道静息压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训练中,应用普林格尔YS-P400多系统治疗仪相对于传统运动方式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能有效减少小便失禁及盆腔疼痛发生率,提升产后盆底肌张力,减少盆底肌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