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冰  杨超  田竞  周大鹏 《中国骨伤》2015,28(10):955-959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伸直位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胫骨近端骨折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6~57岁,平均42.2岁。所有患者为单侧闭合骨折,采用膝关节半伸直位髌上入路META-NAIL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愈合时间、胫骨力线和膝关节活动范围,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所有16例患者手术时间65~95 min,平均(75.7±8.3) min.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6±8.1)个月。15例获得Ⅰ期骨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3.6±1.8)个月(3~5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胫骨力线良好,无膝前疼痛。患侧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124.4±18.8)°,健侧(127.5±16.7)°。Lysholm膝关节评分77~92分,平均86.4±12.3.结论:膝关节半伸直位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术中复位及固定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损伤早期与延期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AO/ASIF-42C2型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闭合性AO/ASIF-42C2型胫骨多段骨折45例患者,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期组20例,早期接受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手术,男13例,女7例,年龄20~56岁,平均(37.9±14.3)岁;按照Tscherne软组织损伤分型:Ⅰ级8例,Ⅱ级12例.延期组25例,延期接受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手术,男17例,女8例;年龄24~55岁,平均(38.7±17.2)岁;其中TscherneⅠ级4例,Ⅱ级19例,Ⅲ级2例.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末次随访中采用Johner-Wruhs标准评价患者的功能疗效,采用正侧位X线片评估骨折复位维持及对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早期组与延期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2.5±2.5)个月和(13.2±2.8)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未发生伤口感染等软组织并发症,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平均活动度10°-0°-120°.按照Johner-Wruhs评价疗效:早期组优15例,良3例,可2例;延期组优21例,良2例,可2例.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组的住院时间显着短于延期组(P<0.05).早期组与延期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3±2.6)个月和(6.0±2.9)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前软组织损伤较轻的TscherneⅠ、Ⅱ级AO/ASIF-42C2 型胫骨多段骨折,早期行带锁髓内钉结合钢板治疗并不会增加患者的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可实现与延期相当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韩进  路玉峰  万清明  徐晨  黄小强 《骨科》2023,14(6):489-494
目的 对比分析数字化六轴(QSF)外固定架和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中西医结合骨科收治的98例胫骨干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9例,女29例,年龄为(40.98±13.81)岁(16~71岁)。48例采用数字化六轴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QSF外固定组),50例采用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髓内钉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下地负重时间等;其他随访及影像资料:完全负重时间、下肢功能量表(LEF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效果(术后成角及移位情况)、并发症等。结果 QSF外固定组病人均采用闭合复位骨折;髓内钉组有7例病人切开复位骨折,其余病人采用闭合复位骨折。所有病人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病人随访(29.38±10.1)个月(12~44个月)。QSF外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下地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显著优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膝关节屈曲活动度、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踝关节背伸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的末次随访中,QSF外固定组病人LEFS评分显著高于髓内钉组(P<0.05)。结论 与髓内钉固定相比,QSF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干骨折创伤更小、复位效果好、开始及完全负重时间早、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取出简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7-2019-07诊治的59例胫骨远端骨折,30例采用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髌上入路组),29例采用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髌下入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使用阻挡钉患者比例、切开复位患者比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自制微调装置在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植入过程中的疗效。方法: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66例,男45例,女21例;年龄(37.21±11.18)岁。36例远端锁钉过程中采用髓内钉厂家自带的瞄准装置外加微调装置(研究组),30例远端锁钉过程中采用髓内钉厂家自带的瞄准装置(对照组),对比两组远端锁钉过程的手术时间及C形臂X线透视的次数、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结果:62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2.4个月。两组中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端锁钉耗时、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微调装置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过程中,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一种关节镜监视下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复位器,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治疗2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18~55(38.6±8.7)岁;SchatzkerⅡ型5例,Ⅲ型16例。均采用自行设计的复位器结合关节镜进行辅助复位,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治疗(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通过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以及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knee score,HSS)、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疗效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4(14.0±3.1)个月,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70~95(81.7±7.6) min、4~7(5.3±0.9) cm、20~50(35.3±5.2) ml、30~50(35.1±9.2) d、65~90(75.0±4.4) d、0例。骨折获得良好愈合,无螺钉钢板断裂。术后18个月HSS、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术前(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器设计合理、操作简捷,采用自行设计的复位器可在术中有效的复位骨折,具有快速复位和固定、微创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失效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2013年7月至2019年9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失效后的17例高龄患者,根据从确诊内固定失效到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间隔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两组。其中,早期手术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80~89(84.88±2.79)岁;间隔1~7(4.13±1.73) d。延期手术组9例,男4例,女5例;年龄80~89(84.22±3.03)岁;间隔15~30(25.56±4.36) 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下地负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例数及死亡例数。术后1、12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早期手术组泌尿道感染1例;延期手术组中,肌间静脉血栓2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道感染3例,假体脱位1例。1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16(14.76±1.86)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首次下地负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固定失效后,早期手术同延期手术相比,其死亡率及最终髋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但早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够让患者更早下地负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减少并发症率,尽快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关节镜双后内入路与切开手术治疗急性单纯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52例急性单纯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关节镜组27例患者行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手术治疗,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9~52(34.9±9.2)岁;切开复位组25例患者行膝关节后内侧切口手术治疗,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18~54(33.7±8.4)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愈合情况、并发症以及术后12个月Lysholm、IKDC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5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15.0±1.7)个月。关节镜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大于切开复位组(P<0.05);关节镜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小于切开复位组(P<0.05);关节镜组和切开复位组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分别为(95.9±1.7)分和(86.4±1.2)分,均较术前的(49.1±2.3)分和(48.9±1.1)分显著提高(P<0.05);关节镜组和切开复位组术后12个月IKDC总分分别为(96.9±1.5)分和(87.1±1.4)分,均较术前的(47.6±4.1)分和(48.1±3.9)分显著提高(P<0.05);关节镜组术后12个月膝关节Lysholm、IKDC评分均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结论:关节镜双后内入路治疗急性单纯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早期效果满意,疗效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杜一鑫  陈建军  曹斌豪  曾利  郑锋 《中国骨伤》2019,32(11):997-1002
目的:比较外侧入路与前侧入路两种不同入路方式在肱骨干中段骨折微创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术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患者骨代谢活性与桡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自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采用MIPO术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76例,分为前侧入路组(A组)和外侧入路组(B组)。A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8~74(48.21±5.79)岁;交通事故伤24例,重物压砸伤6例,高处坠落8例;左侧18例,右侧20例;AO分型:A型15例,B型17例,C型6例;采用前侧入路方式进行微创MIPO术治疗。B组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20~73(48.40±5.81)岁;交通事故伤26例,重物压砸伤5例,高处坠落伤7例;左侧17例,右侧21例;AO分型:A型15例,B型18例,C型5例;采用外侧入路方式进行微创MIPO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检测并比较手术前后血清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胶原C端肽(collagen C-terminal peptide,CTX)及护骨因子(osteoprotegerin,OPG)变化,并观察术后桡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15.4±2.1)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A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52±1.81)d、(13.27±3.01)周,B组分别为(9.61±1.99)d、(14.83±3.0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BGP、OPG、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1个月BGP、OPG水平分别为(7.10±0.58)ng/ml、(173.67±9.12)pg/ml,高于B组的(6.63±0.62)ng/ml、(152.80±9.23)pg/ml,而A组的CTX水平(224.52±12.67)μg/ml,低于B组(259.13±13.54)μg/ml(P<0.05)。A组术后未出现桡神经损伤,B组术后4例出现桡神经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P<0.05)。结论:相较于外侧入路,前侧入路在肱骨干中段骨折微创MIPO术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改善骨代谢活性,降低桡神经损伤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屈继宁  马益善  李敏  吴永涛  汪兵  李云峰  苏菲  颉强 《骨科》2019,10(5):440-445
目的 探讨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予以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50例)和对照组(予以接骨板内固定术,50例)。两组患儿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差异。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评定患肢髋、膝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50.60±18.35) ml,住院时间为(6.75±4.40) d,骨折愈合时间为(56.50±3.85) d;对照组则分别为(55.30±18.95) ml、(6.80±5.75) d和(60.70±4.06) d,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随访期内骨折全部愈合,对位对线良好,关节功能正常。观察组1例出现弹性钉针尾刺激皮肤现象,经二次手术剪短弹性钉尾端后症状消失,对照组出现切口脂肪液化1例,经重新缝合痊愈。结论 弹性髓内钉和接骨板内固定均为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有效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手术治疗原则是稳定与微创相结合,在恢复股骨轴线及长度的同时,注意对血运保护以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微创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成人胫骨多段骨折患者39例,其中采用髓内钉治疗(髓内钉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4~60岁,平均(40.6±9.7)岁;按AO分型,C2.1型7例,C2.2型11例。采用钢板固定治疗(钢板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22~52岁,平均(41.7±8.1)岁;按AO分型,C2.1型7例,C2.2型13例,C2.3型1例。对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进行分析,末次随访时采用Johner-Wruhs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39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8个月,平均15.2个月。交锁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2.1±5.8)min、(70.9±7.1)ml,钢板组分别为(64.3±7.7)min、(74.1±8.5)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组术前准备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3±0.7)d、(11.1±1.9)个月,钢板组分别为(7.1±0.8)d、(14.1±2.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有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Johner-Wruhs评分,髓内钉组优11例,良4例,中3例;钢板组优11例,良5例,中3例,差2例。结论:髓内钉微创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较钢板内固定术前准备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骨折愈合快,但适用范围不如钢板,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照回顾性分析带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髓内钉组32例(35处骨折),根据AO分型,42A型11处,42B型18处,42C型6处;钢板组42例(45处骨折),42A型10处,42B型22处,42C型13处。平均伤后手术时间在髓内钉和钢板组分别为3d和3.5d。随访评估患者手术时间,活动度,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别。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8~26个月)。髓内钉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4min,钢板螺钉组平均为93min。髓内钉组踝关节平均背屈度为13°(0°~20°),钢板组为11°(0°~20°);跖屈分别为41°(30°~50°),47°(30°~50°)。愈合时间髓内钉组平均为3.3个月,钢板螺钉平均为3.5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髓内钉固定有1例出现旋转畸形,钢板组有3例出现成角畸形,均为胫骨远端1/3骨折。结论:在治疗胫骨骨折方面,带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都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髌下正中和髌下旁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36例,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髌上入路组、髌下正中入路组和髌下旁入路组.髌上入路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5~53(37.8±11.4)岁;AO分型A型4例,B型4例,C型4例.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固定与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隐性失血量。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治疗的191例胫骨干骨折患者,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分为A、B两组,A组110例,B组81例。A组采用MIPPO技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男78例,女32例;年龄19~74(45.32±11.79)岁;骨折按照AO分型:42-A型42例,42-B型45例,42-C型23例。B组采用髓内钉治疗,男65例,女16例,年龄19~84(45.44±14.32)岁。骨折按照AO分型:42-A型39例,42-B型29例,42-C型13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结果:第1天隐性失血量:A组(155.27±47.89) ml,B组(160.43±131.4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3天隐性失血量:A组(102.70±94.79) ml,B组(338.23±85.2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骨折类型及术前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 value,Hct)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存在明显的隐性失血,远高于预期。  相似文献   

15.
晋大祥  梁德  杨达文 《中国骨伤》2007,20(8):478-480
目的:评价交锁髓内钉与外支架治疗严重胫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严重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39例,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1972岁,平均39岁;稳定性骨折7例,不稳定性骨折12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7例,颅脑损伤1例,腹部损伤2例。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270岁,平均42岁;稳定性骨折8例,不稳定性骨折12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8例,颅脑伤2例,腹部伤1例。两组最初的伤口清创、软组织缺损的皮瓣移植修复是相同的。结果:随访时间平均为20个月(1835个月),交锁髓内钉组骨折愈合时间(6·0±2·6)个月,外支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7·0±2·5)个月。交锁髓内钉组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为115°±10°,踝关节为30°±5°,外支架组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为110°±5°,踝关节为27°±4°,髓内钉组功能恢复较好,成角畸形小。外支架组1例深部感染,4例钉道感染,髓内钉组1例深部感染。按功能评定标准,髓内钉组中优8例,良7例,中2例,差3例;外支架组中优4例,良5例,中3例,差7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骨折愈合时间、部分负重时间、踝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彻底清创,并且具备即刻或早期皮瓣修复的技术条件下,交锁髓内钉是治疗严重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步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与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采用仰卧位分二步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24例(闭合复位组),男16例,女8例,年龄34~91(55.42±18.25)岁。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22例(有限切开组),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33~87(56.31±14.77)岁。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8个月随访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估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切口感染发生。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36(18.2±6.1)个月。闭合复位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157.92±51.07) ml、(82.08±13.43) min,有限切开组分别为(230.91±87.88) ml、(92.73±12.79)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各2例,经内科治疗后痊愈。术后8个月闭合复位组Harris评分(88.42±6.85)分与有限切开组(88.55±6.3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步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及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但分步复位髓内钉固定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克氏针撑开器辅助复位倒插弹性钉技术治疗儿童难复性桡骨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6年8月至2020年12月外科治疗的儿童难复性桡骨下1/3骨折3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克氏针撑开器辅助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钉行倒插钉技术治疗(观察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10(6.0±0.4)岁;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3~10(7.0±0.5)岁。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指标,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对患儿的腕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3~12(11.40±0.48)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4~13(11.50±0.39)个月。所有患者达到骨性愈合,两组患者切口均无感染。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愈合情况以及恢复后的腕功能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克氏针撑开辅助复位经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使用弹性髓内钉和钢板固定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院的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髓内钉组和钢板组,各30例,髓内钉组为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钢板组为钢板螺钉固定。髓内钉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75(39.4±9.8)岁;车祸伤24例,摔伤6例;闭合性骨折23例,开放性骨折7例。钢板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4~78(38.6±10.2)岁;车祸伤22例,摔伤8例;闭合性骨折24例,开放性骨折6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和后足评分、腓骨临床愈合时间和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21(14.0±2.8)个月。髓内钉组和钢板组比较,髓内钉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腓骨临床愈合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P<0.05)。髓内钉组术后出现2例延迟愈合,钢板组出现1例不愈合,2例延迟愈合。末次随访踝关节功能按照AOFAS评分标准,髓内钉组(88.33±4.57)分,优17例,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