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后造成血管病损和神经元损伤致死亡的病理机制是多元的,如Ca2+超载和兴奋性氨基酸增多,也涉及NO、自由基、腺苷、多巴胺、5-HT、钾通道及磷酸二酯酶的异常改变。其中,以Ca2+超载及兴奋性氨基酸为主要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王绣锦  李芝静 《河北医药》2009,31(22):3132-3134
银杏叶是银杏科银杏属银杏的干燥叶,其成分复杂,主要为黄酮类、萜类内酯化合物(银杏内酯、白果内酯)及多糖类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银杏叶提取物(EGB)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银杏叶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以下就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吕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85-86
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其危害日趋严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意外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70%左右,随着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诊断技术的进展,大多数患者可获得早期确切的定性和定位诊断。但是,发病后的治疗是否得当,可以影响到致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必须重视该病的内科治疗。对符合手术治疗适应证者,必须适时进行手术,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且有发病率逐年增加的趋势。脑血管病是老年人三大主要死因之一,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65%。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和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其中研究最多的是神经保护。较多的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发现并证实,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外源性EPO对多种脑损伤模型有脑保护作用。因此,EPO的脑保护作用倍受关注。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文献,就EPO的分子结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前景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杨庆昌 《河北医药》1989,11(3):160-161
外科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各种术式在国内均有开展。在基础理论,手术适应证、操作技巧以及病人选择等方面已有很大进展。现就术式、疗效及进展做以讨论。一、发展与回顾手术方式常见有以下几种:颞肌-脑贴合术;颅外-颅内血管吻合术;大网膜颅内移植术;颈动脉内膜剥离术;颈动脉扩张术等。术式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7.
纳洛酮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急性ICVD62例,分为2组,纳洛酮治疗组32例,给予纳洛酮4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天1次,共15天;对照组30例,用脑复康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天1次,共15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3%与56.6%(P<0.01),纳洛酮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ICVD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9.
张蕴增  孟凡军 《河北医药》1991,13(5):299-299
我们自1986年4月以来,应用藻酸双酯钠(PS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共133例,同时用脉通注射液加丹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33例作为对照,现将治疗效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133例中男性83例,女性50例。年龄41~51岁43例,52~72岁47例,73~81岁43例。  相似文献   

10.
陈华辉 《江苏医药》1989,15(7):384-385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组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多见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急性发病前症状轻微,很少受到重视;一旦急性发病即卒中,病情就作常严重,预后也很差。正常情况下,维持只占体重2%脑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需要心脏总排出量15%  相似文献   

11.
巴曲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巴曲酶(batroxobin)可否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并经CT及(或)MRI证实的急性ICVD38例,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65±s10a,用巴曲酶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首次剂量10BU,维持剂量5BU,隔日1次,1个疗程共3次。结果:4wk显效率53%,总有效率84%,作用迅速,用药后72h内出现疗效者87%,同时使血清凝血因子1显著降低,交链纤维蛋白降解物显著增高。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是一种新型强力单成分溶栓剂,治疗急性ICVD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单链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结合靶基因mRNA的3′非翻译区从而抑制mRNA表达。目前发现miRNAs不仅参与生命过程的一些重要进程,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合近年文献,对缺血性脑卒中这一病理状态下的动物和病人的脑组织及血液miRNAs的表达及其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抗氧化应激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由基是细胞呼吸及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高活性分子 ,氧化应激 (OS)是细胞内自由基生成和清除能力失衡 ,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重要病理反应过程。缺血性脑损伤后 ,活性氧自由基 (ROS)增加 ,以不同的细胞分子机制引起组织损伤。自由基可以损伤细胞内脂质、蛋白质、核酸等重要物质 ,继而通过坏死或凋亡的方式引起细胞死亡。抗氧化剂可防止脑组织损伤 ,改善神经细胞存活率及功能。本文就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抗氧化剂作一综述 ,并分析动物与临床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提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抗氧化应激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 40例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同期4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颈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管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血...  相似文献   

15.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传统中药中的次生代谢产物,拥有许多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同时对于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也有了较为详细系统的阐释。比如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在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自噬等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有效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黄酮类化合物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疾病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对视功能损伤大。常见的视网膜疾病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目前视网膜疾病治疗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包括抗氧化剂、抗炎剂、视循环调节剂、细胞治疗产品、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等,其中抗VEGF药物发展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血糖对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1例为血糖正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调控血压、改善循环、应用甘露醇的治疗方法.观察组51例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高血糖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适时使用胰岛素.结果 观察组的小片梗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大片梗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平为轻度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水平为重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bFG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好转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糖会加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加重神经功能缺损,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6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胶囊,6粒/次,2次/d。所有患者均经过规律治疗15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25%和96.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明显降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临床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P-9水平显著降低,CBV和CBF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MMP-9、CBV和CBF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区域性动脉自旋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是近年来逐步发展与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磁共振脑灌注成像技术,与全脑灌注影像学成像方法区别在于tASL可选择性标记单支或多支供血动脉,显示脑实质区域范围内的血流灌注信息,可用于判定责任供血动脉、评估脑侧支循环的建立状态以及用...  相似文献   

20.
张远 《中国药物评价》2017,34(4):272-274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对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新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新发缺血性卒中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静滴人尿激肽原酶前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能降低患者出现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概率,不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与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