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开腹手术围麻醉期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老年开腹手术患者133例,其中A组57例,采用全身麻醉(静脉麻醉),B组41例,采用全身麻醉(吸入麻醉),C组35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3组患者心率(HR)、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值(MAP)、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及术后肺部感染等。结果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手术10min、术后HR、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认知障碍等方面显著优于全身麻醉两组(P<0.05),C组的肺部感染率5.71%,显著低于A组的21.95%、B组的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两组观察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硬联合麻醉组术中有明显烦躁、恶心、呕吐、疼痛等牵拉反应。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后比全身麻醉认知障碍、肺部感染率低,但麻醉效果劣于全身麻醉,术中有明显的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骨折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MMSE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折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低于全身麻醉,可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各45例,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12 h和24 h全麻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腰-硬联合麻醉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实施下肢骨折手术时,应尽量使用腰-硬联合麻醉,以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7,(5):653-65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记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75例行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记忆力。结果 T_0、T_1时刻,两组患者的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T_4、T_5时刻,研究组的MAP、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记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应用于老年骨折手术患者中,可有效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对患者记忆力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妇给予不同体位下行腰硬联合麻醉对其手术期间麻醉质量、血流动力学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行剖宫产产妇90例为观察对象,以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45例与乙组45例,甲组产妇术中以坐卧位行腰硬联合麻醉,乙组产妇在术中以左侧卧位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手术中麻醉质量、血流动力学及妊娠结局。结果甲组产妇术中麻黄碱用量、麻醉至切皮、T5及最高平面耗时均更少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麻醉后不同阶段,乙组产妇组间MAP、HR及SpO2指标水平存在较大幅度波动,与甲组比较MAP、H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p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构成比为6.67%更低于乙组不良妊娠结局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出生后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在基于左侧卧位下行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可保证麻醉质量,减少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塞来昔布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择期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8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实施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塞来昔布镇痛,对照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统计两组入手术室后(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30 min后(T2)、术毕(T3)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与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以及术后6、24、48h的疼痛评分,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MAP、HR、Sp O2及E、NE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1~3时MAP、HR及E、NE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3时两组Sp O2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6、24、48 h的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持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塞来昔布镇痛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其手术应激反应并稳定血流动力学因子,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起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6年8月,选取我院80例老年非心脏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合并静脉镇痛与腰硬联合麻醉合并硬膜外镇痛,分析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与MMSE评分。结果: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合并硬膜外镇痛术后12h、24h、36h的V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合并静脉镇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术前12h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无明显变化外(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2h、术后24h、术后36h的MMSE评分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起认知功能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硬膜联合麻醉合并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更加显著,在老年非心脏手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具有较高的临床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和腰硬联合麻醉不同麻醉方案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100例腹腔镜子宫全切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予喉罩通气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治疗,观察麻醉前10 min (T0)、气腹后10 min (T1)、气腹后40 min (T2)、术后10 min (T3)在学练考动力学、炎症因子及纤溶功能变化并比较。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喉罩通气组,镇痛效果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喉罩通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期MAP、HR、PETCO_2及SpO_2含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通气组T1、T2、T3较T0比较MAP、HR、PETCO_2含量均显著升高,而腰硬联合麻醉组在仅HR、PETCO_2上显著升高(P0.05),但同一观察点腰硬联合麻醉组T1的MAP、HR、PETCO_2,T2的PETCO_2含量显著低于喉罩通气组(P0.05)。两组T0时期IL-6、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3较T0IL-6、CR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但T1、T2、T3同一观察点腰硬联合麻醉组以上指标含量显著低于喉罩通气组(P0.05)。两组T0时期D-D、PAI-1及t-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3较T0D-D、PAI-1、t-P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但T1、T2、T3同一观察点腰硬联合麻醉组以上指标含量显著低于喉罩通气组(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喉罩通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全切术血流动力学影响性低,且安全性高,应激反应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腰硬联合麻醉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1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行剖宫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分为A组80例行连续硬膜外麻醉,B组8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监测两组麻醉前、麻醉5min、胎儿娩出、手术结束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麻醉前两组产妇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输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5 min、胎儿娩出时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麻醉前,两组麻醉后5 min、胎儿娩出时心率明显高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围术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幅度小于A组,两组心输出量围术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对保证母婴健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17,(4):594-596
目的观察喉罩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ASA Ⅰ-Ⅱ级,年龄65~8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喉罩全麻组(A组)和腰硬联合组(B组),每组40例。于麻醉前(T_1)、麻醉诱导时(T_2)、术中(T_3)及术毕时(T_4)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SpO_2,观察患者术毕结束麻醉后躁动的发生,记录手术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及术后早期认识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1时比较,B组患者麻醉诱导时血压上升、心率增快,术中血压下降,心率减慢(P<0.05),A组患者心率血压较B组平稳;两组各有1例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发生躁动;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 MMSE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全身麻醉能避免老年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时穿刺疼痛与紧张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波动,提高循环系统的稳定,并不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